一种钢栈桥、钢作业平台、钢板桩围堰组合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26145发布日期:2023-07-20 10:3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栈桥、钢作业平台、钢板桩围堰组合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新建南昌经景德镇至黄山铁路某大桥跨越昌江,河道宽度210m,主跨为(88+160+88)m连续刚构,桥位处设计百年水位37.87m,桥位距离上游九景衢铁路客运专线桥梁33.0m,目前采用的双壁钢围堰存在大型施工设备运输、安装难度大,施工周期长,相对成本费用高,特别是围堰下沉时水下岩石爆破对既有客运专线影响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栈桥、钢作业平台、钢板桩围堰组合施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钢栈桥、钢作业平台、钢板桩围堰组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首先筑岛填筑土石作业平台、先桩后堰法进行桥墩施工,即在枯水期利用筑岛平台先完成主墩钻孔桩施工;

4、s2:采用旋挖钻机在板岩地基上钻孔套眼打设钢板桩围堰、钢栈桥支墩立柱、钢作业平台立柱;

5、s3:再挖除围堰内土石方浇筑承台混凝土,尽量在枯水期完成墩身施工;

6、s4:在汛期来临前挖除筑岛平台,完成钢栈桥、钢作业平台和钢板桩围堰的支撑体系,。

7、进一步的,汛期河道水位在施工水位以下时,通过钢栈桥在钢平台上和钢板桩围堰内正常施工墩身及连续刚构。

8、进一步的,特殊情况河道水位达到或超过施工水位时,停止施工、撤出机具设备,提前向围堰内回灌河水,洪水可以漫过围堰,待洪峰过后排出围堰内积水继续施工。

9、进一步的,所述栈桥、钢作业平台墩柱钻孔直径1.0m,采用360型旋挖钻机成孔,钻孔深度以栈桥墩柱钢管桩嵌入强风化板岩4.0m控制。

10、进一步的,所述栈桥施工中埋设钢护筒、钻进泥浆护壁、清孔等常规法施工,成孔后,首先安放φ609mm钢管桩,采用在钢管桩外侧四周焊接导向钢筋的方法使钢管桩置于钻孔中央,在钢管桩内设置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按水下混凝土施工法灌注钢管桩的嵌岩部分混凝土,边灌注水下混凝土边上下抖动钢管桩,使钢管桩里外混凝土均匀上升,混凝土灌注高度以河床面标高控制,大约灌注桩长8.2m左右。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发明引入汛期可漫水式深基坑围堰支护理念,充分利用枯水季节黄金施工期,在板岩地基上采用了拉森钢板桩围堰支护方案,其施工技术可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发明在水中桥梁施工期间如果能够结合河流特点、工期、季节、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合理优化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水中桥墩深基坑围堰支护方案,既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又节能环保,同时可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栈桥、钢作业平台、钢板桩围堰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栈桥、钢作业平台、钢板桩围堰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汛期河道水位在施工水位以下时,通过钢栈桥在钢平台上和钢板桩围堰内正常施工墩身及连续刚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栈桥、钢作业平台、钢板桩围堰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特殊情况河道水位达到或超过施工水位时,停止施工、撤出机具设备,提前向围堰内回灌河水,洪水可以漫过围堰,待洪峰过后排出围堰内积水继续施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栈桥、钢作业平台、钢板桩围堰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栈桥、钢作业平台墩柱钻孔直径1.0m,采用360型旋挖钻机成孔,钻孔深度以栈桥墩柱钢管桩嵌入强风化板岩4.0m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栈桥、钢作业平台、钢板桩围堰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栈桥施工中埋设钢护筒、钻进泥浆护壁、清孔等常规法施工,成孔后,首先安放φ609mm钢管桩,采用在钢管桩外侧四周焊接导向钢筋的方法使钢管桩置于钻孔中央,在钢管桩内设置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按水下混凝土施工法灌注钢管桩的嵌岩部分混凝土,边灌注水下混凝土边上下抖动钢管桩,使钢管桩里外混凝土均匀上升,混凝土灌注高度以河床面标高控制,大约灌注桩长8.2m左右。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钢栈桥、钢作业平台、钢板桩围堰组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筑岛填筑土石作业平台、先桩后堰法进行桥墩施工,即在枯水期利用筑岛平台先完成主墩钻孔桩施工;S2:采用旋挖钻机在板岩地基上钻孔套眼打设钢板桩围堰、钢栈桥支墩立柱、钢作业平台立柱;S3:再挖除围堰内土石方浇筑承台混凝土,尽量在枯水期完成墩身施工;S4:在汛期来临前挖除筑岛平台,完成钢栈桥、钢作业平台和钢板桩围堰的支撑体系,本发明在水中桥梁施工期间如果能够结合河流特点、工期、季节、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合理优化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水中桥墩深基坑围堰支护方案,既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又节能环保,同时可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博,赵海波,郭建军,刘承宏,马良,李雪雷,王颖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