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非共板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14460发布日期:2024-02-09 13:0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非共板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道路铺设,特别是涉及一种人非共板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1、慢行系统就是为人们利用慢行交通方式出行提供慢行交通通道和相关设施,以及为人们由慢行交通方式换乘到其它交通方式提供衔接通道和相关设施的系统。慢行交通系统主要包括步行系统、骑行系统以及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系统。

2、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步行交通与非机动车交通是城市中慢行交通主要组成部分。尽管现今机动车保有量急剧上升,但是对于中短途出行,很大部分人则会首选步行或者非机动车这样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又由于各个城市现状的慢行交通设施较差,则迫使人们不得不放弃选择慢行出行,因此这样恶性循环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快速出行方式使得人们的城市生活变得无味,也使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需求降低,并且人们的身体状况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3、工程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严格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场地特征,平衡功能与生态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径流总量控制、峰值控制和污染控制,对雨水有很好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竭力保护和改善水文循环途径,对初期雨水污染有很好的控制效果,符合海绵型城市道路的建设要求。

4、随着“人本位、完整街道、精细化”的街道设计理念盛行,及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冲击下,对城市的慢行交通体系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结构均根据各自承载情况单独设计,厚度不一致。而人非共板结构也仅仅是两种结构形式的简单结合,容易造成不同材料之间结合效果差,道路行驶质感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人非共板路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人非共板路面结构,既增加了慢行交通系统的舒适性,又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成本,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路槽厚度一致,可同步开挖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同步浇筑基层,实施时简单易行,降低了难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非共板路面结构,包括车行道,所述车行道两侧分别设有机非隔离带,两个所述机非隔离带外侧均设有非机动车道,两个所述非机动车道外侧均设有人行道,所述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最底部设有级配碎石,所述级配碎石顶部铺设有透水混凝土,所述人行道包括干硬性水泥砂浆与透水砖,所述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设于透水混凝土顶部,所述透水砖处于干硬性水泥砂浆顶部,所述非机动车道包括中粒式开级配沥青碎石与细粒式开级配沥青磨耗层,所述中粒式开级配沥青碎石铺设于透水混凝土顶部,所述细粒式开级配沥青磨耗层处于中粒式开级配沥青碎石顶部。

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衔接处设有侧石,所述侧石底部延伸至透水混凝土内部。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与级配碎石处于同一高度,所述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厚度一致。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级配碎石的厚度为15cm,所述透水混凝土的厚度为10cm。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7、本发明既增加了慢行交通系统的舒适性,又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成本,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路槽厚度一致,可同步开挖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同步浇筑基层,实施时简单易行,降低了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人非共板路面结构,包括车行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行道(1)两侧分别设有机非隔离带(2),两个所述机非隔离带(2)外侧均设有非机动车道(3),两个所述非机动车道(3)外侧均设有人行道(4),所述非机动车道(3)与人行道(4)最底部设有级配碎石(5),所述级配碎石(5)顶部铺设有透水混凝土(6),所述人行道(4)包括干硬性水泥砂浆(7)与透水砖(8),所述干硬性水泥砂浆(7)铺设于透水混凝土(6)顶部,所述透水砖(8)处于干硬性水泥砂浆(7)顶部,所述非机动车道(3)包括中粒式开级配沥青碎石(10)与细粒式开级配沥青磨耗层(11),所述中粒式开级配沥青碎石(10)铺设于透水混凝土(6)顶部,所述细粒式开级配沥青磨耗层(11)处于中粒式开级配沥青碎石(10)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非共板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机动车道(3)与人行道(4)衔接处设有侧石(9),所述侧石(9)底部延伸至透水混凝土(6)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非共板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机动车道(3)、人行道(4)与级配碎石(5)处于同一高度,所述非机动车道(3)与人行道(4)的厚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非共板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配碎石(5)的厚度为15cm,所述透水混凝土(6)的厚度为10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道路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非共板路面结构,包括车行道,所述车行道两侧分别设有机非隔离带,两个所述机非隔离带外侧均设有非机动车道,两个所述非机动车道外侧均设有人行道,所述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最底部设有级配碎石,所述级配碎石顶部铺设有透水混凝土,所述人行道包括干硬性水泥砂浆与透水砖,所述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设于透水混凝土顶部,所述透水砖处于干硬性水泥砂浆顶部;既增加了慢行交通系统的舒适性,又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成本,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路槽厚度一致,可同步开挖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同步浇筑基层,实施时简单易行,降低了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尉静,王本浩,徐世强,李明义,樊冬,孙鑫鑫,阴晴,张肖斐,武磊,宋莉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