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湿土路基快速降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3259发布日期:2023-06-03 23:5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湿土路基快速降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湿土路基快速降湿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的工程质量;挖土路基碾压时,只有路基达到最佳含水量才能保证压至预定的密实效果。

2、过湿土是指含水率大于塑限含水率,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加以处理方可压实到规定压实度的细粒土;其雨天泥泞、粘性很高,晴天表面干爽,但有的过湿土就算是在晴天,其里层含水量仍会达到30%以上。

3、现有的对过湿土的处理办法,会采用换土、晾晒或加料法来改善;如果采用换土,会造成过湿土资源浪费,不符合绿色工程的施工理念;如采取晾晒的方式,则需要等待阳光充足时才能实现水分蒸发,这样一来会拉长施工周期;加料法是向过湿土的土体内惨入吸水性填料,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或碎石土、石方碎渣、轻质添料粉煤灰等)来吸收水分;先通过罐车等设备将吸水性填料运至路基处,再缓慢启动罐车、将吸水性填料抛洒倒至路基表面,工作人员再将过湿土翻起、搅动吸水性填料与过湿土使两者混合搅拌。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工作人员直接将吸水性填料与过湿土混合,较为费时费力;且通罐车难以控制吸水性填料在单位过湿土上的分布量均匀,从而吸水性填料难以与过湿土里层混合均匀,吸水性填料分布于土层的均匀度不高,会使得路基降湿不均匀、除湿效果不佳,最终影响路基密实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使用吸水性填料处理过湿土时,除湿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湿土路基快速降湿设备。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湿土路基快速降湿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过湿土路基快速降湿设备,包括牵引车,所述牵引车上沿靠近至远离自身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将过湿土铲起的翻犁机构、用于将吸水性填料倒入过湿土土体内的撒料机构;

4、所述撒料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牵引车上的混合辊以及设置在所述牵引车上的储料斗,所述储料斗内开设有用于储存吸水性填料的储料空间,所述混合辊的外周壁固接有多个混合叶;

5、所述牵引车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混合辊转动的第一驱动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车牵引翻犁机构将过湿土铲动翻起,此时,第一驱动件会驱动混合辊转动,混合辊将翻起后的过湿土搅动;与此同时,储料斗内的吸水性填料会落到混合辊上方,在混合叶的转动作用下将吸水性填料拍开,如此实现将过湿土内层翻铲、且翻铲后的过湿土可与吸水性填料混合均匀的效果。

7、可选的,所述储料斗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出料端,所述出料端开设有与所述储料空间贯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混合辊的上方;

8、所述牵引车上设置有控制所述储料斗出料量的控制组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口设置于混合辊上方,使得混合叶对过湿土搅拌时,可同步实现吸水性填料与过湿土混合的效果,从而使得两者混合均匀度更高;设置控制组件对吸水性填料的出料量控制,从而在测定不同过湿土含水量后,更有针对性的控制吸水性填料的下料量和下料速度,一方面有利于节省材料,另一方面其下落的均匀度提升。

10、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出料端上的丝杠、与所述丝杠螺旋适配的盖板,所述盖板的水平截面尺寸不小于所述出料口的水平截面尺寸,所述盖板于所述出料口处将所述出料端活动遮盖,所述丝杠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吸水性填料的落料方向;

11、所述储料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的第二驱动件;

12、所述储料斗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盖板转动的限制组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件驱动丝杠转动,在限制件的限位作用下,盖板朝向靠近或远离出料端的方向滑移,从而可增大或减小其对出料口的遮盖面积,使得出料口的大小可调节,进而吸水性填料的下料量和下料速度可控。

14、可选的,所述限制组件包括两个均固定安装与所述出料端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盖板端部滑移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丝杠的长度方向延伸。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丝杠转动带动盖板滑动时,滑槽的侧壁与盖板的外侧壁滑动相抵,从而出料端通过穿槽对盖板提供支撑;从而对盖板的转动进行限制;同时,设置两个限位板使得盖板两端分别在两个限位板直接滑动时稳定性更佳。

16、可选的,所述限位板于所述滑槽远离于所述出料口的侧壁上倾斜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朝向远离于出料口的方向倾斜;

17、所述盖板两侧端的底部设置为与所述导向面滑移适配的楔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呈倾斜设置,从而吸水性填料会沿着其倾斜面下滑,减少了盖板滑开后吸水性填料卡在支撑面上的可能。同时,盖板侧端部设置为与之形状相应的楔形,实现了盖板滑动时不会沿着倾斜方向从导向面上滑落,提升了盖板开合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混合叶远离于所述混合辊的端部一体成型有弯折端,所述弯折端朝向所述混合辊的转动方向倾斜。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叶连同其弯折端会形成一个暂时容置过湿土的容置空间,弯折端使得混合辊带动混合叶转动时,过湿土滞留于该容置空间上部,当混合叶转动至容置空间与出料端处落下的吸水性填料对应时,吸水性填料即可落入容置空间内与被铲起的过湿土混合,再随着改混合叶转动至容置空间朝下时、过湿土与吸水性填料共同被甩落,从而提升两者的混合均匀度。

21、可选的,所述翻犁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牵引车上的连接杆、多个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上的犁铧,所述犁铧的尖端插至过湿土土体内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车带动连接杆前进,连接杆带动与之固接的犁铧前进,从而犁铧将对应插入的过湿土铲起,从而实现将过湿土里层翻出的效果,使得其水分暴露至上层,从而在后续倒入吸水性填料时,提升其吸水效果,实现快速降湿。

23、可选的,所述犁铧顶部固接有与所述连接杆挂合适配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锁止的固定螺栓及固定螺母;

24、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出所述连接杆及所述安装杆后与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固定螺栓将安装杆与连接杆锁止,当在使用完犁铧后,可拧松固定螺母将犁铧取下,从而实现犁铧的可拆卸,使得便于将粘附于犁铧上的过湿土清洗。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牵引车牵引翻犁机构将过湿土铲动翻起,此时,第一驱动件会驱动混合辊转动,混合辊将翻起后的过湿土搅动;与此同时,储料斗内的吸水性填料会落到混合辊上方,在混合叶的转动作用下将吸水性填料拍开,如此实现将过湿土内层翻铲、且翻铲后的过湿土可与吸水性填料混合均匀的效果;

28、2.控制组件对吸水性填料的出料量控制,从而在测定不同过湿土含水量后,更有针对性的控制吸水性填料的下料量和下料速度;

29、3.弯折端将过湿土铲起,便于与吸水性填料混合,从而提升两者的混合均匀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