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71522发布日期:2023-09-24 07:5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


背景技术:

1、组合结构桥梁是一种采用剪力连接件将桥梁钢结构和混泥土板连成整体并且在横截面上钢和混泥土共同受力的桥梁结构形式。与纯钢结构桥梁相比,组合结构桥梁能够充分发挥钢材和混泥土材料各自的材料特性。由于混泥土板与钢梁共同工作,组合结构桥梁的截面刚度得到提高,同时组合结构桥梁的用钢梁相较纯钢结构桥梁小。对于绿道桥梁结构来说,行人及自行车的舒适性是评价绿道桥梁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组合结构桥梁在活载下的噪声及舒适性相对较好,因而开发绿道组合结构桥梁是绿道桥梁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我国有众多沿山区河流、峡谷建设的地方道路及国道,道路沿线峡谷风光迤逦,改扩建此类山区峡谷道路建设美丽公路,建成与之配套的沿线绿道慢行系统,可开发地方自然旅游资源。

3、但山区峡谷美丽公路往往需要设置桥梁跨越沟谷、河流等地形环境,建设与之配套的沿线绿道慢行系统同样需要设置绿道桥梁结构跨越此类地形障碍,然而山区峡谷美丽公路绿道桥梁结构的上、下部结构形式若选用不当,必然会产生施工进度缓慢、经济成本高、美丽公路保通压力大、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等不利影响。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形式对于建设山区峡谷美丽公路沿线绿道慢行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该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上部结构为钢板组合梁结构,具备结构安全可靠、施工速度快、经济性优良等特点;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盖梁单柱墩,单柱式桥墩可最大程度减少对桥下空间的占用,降低了对绿道沿线周边环境的扰动,整体下部结构简洁美观。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该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包括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工字型加劲钢纵梁、横隔板、纵向钢挡块共同构成钢板组合梁结构,下部结构由盖梁、单柱墩、桩基础和/或扩大基础组合构成单柱墩形式的下部结构;上部的钢板组合梁结构的两端通过两组单柱墩形式的下部结构进行支撑,相邻的两组上部钢板组合梁结构之间共用一组单柱墩形式的下部结构进行支撑,形成整体道钢结构桥梁绿道组合结构桥梁。

4、进一步,所述钢筋混凝土桥面板为与绿道桥梁跨度、宽度相匹配内部配置有纵、横向受力钢筋的钢筋混凝土受力;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通过两道工字型加劲钢纵梁架设在盖梁上,钢筋混凝土桥面板与工字型加劲钢纵梁的上翼缘通过剪力钉连接,剪力钉按一定的间距焊接在工字型加劲钢纵梁的上翼缘。

5、进一步,所述两道工字型加劲钢纵梁之间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有横隔板,横隔板与工字型加劲钢纵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6、进一步,所述下部结构的盖梁呈凹字形的钢筋混凝土盖梁,钢板组合梁结构架设于盖梁内,盖梁的底部与单柱墩的顶部固定连接。

7、进一步,所述下部结构的单柱墩为圆截面钢筋混凝土墩,单柱墩受力主筋一端伸入盖梁,另一端与桩基础主筋连接或伸入扩大基础内部。

8、进一步,所述下部结构的桩基础为圆截面钢筋混凝土基础,桩基础受力主筋一端与单柱墩受力主筋连接,桩基础位于地基中受力可靠的地层内。

9、进一步,所述下部结构的扩大基础为双层台阶式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单柱墩受力主筋伸入扩大基础内部,扩大基础基底位于地基承载力良好的岩石地基内。

10、进一步,所述盖梁上设置有配合钢板组合梁结构的横向挡块,所述工字型加劲钢纵梁的下翼缘上焊接有纵向钢挡块,横向挡块和纵向钢挡块能够对钢板组合梁结构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限位。

11、进一步,所述上部的钢板组合梁结构孔跨之间设置有弹性体填充构造保证桥面连续性。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的上部结构为钢板组合梁结构,具备结构安全可靠、经济性优良、行走舒适等特点;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盖梁单柱墩,能减少对桥下空间的占用,降低了对绿道沿线周边环境的扰动。该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可缩短施工周期,节约建设成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效果较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该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包括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工字型加劲钢纵梁、横隔板、纵向钢挡块共同构成钢板组合梁结构,下部结构由盖梁、单柱墩、桩基础和/或扩大基础组合构成单柱墩形式的下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桥面板为与绿道桥梁跨度、宽度相匹配内部配置有纵、横向受力钢筋的钢筋混凝土受力;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通过两道工字型加劲钢纵梁架设在盖梁上,钢筋混凝土桥面板与工字型加劲钢纵梁的上翼缘通过剪力钉连接,剪力钉按一定的间距焊接在工字型加劲钢纵梁的上翼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道工字型加劲钢纵梁之间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有横隔板,横隔板与工字型加劲钢纵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结构的盖梁呈凹字形的钢筋混凝土盖梁,钢板组合梁结构架设于盖梁内,盖梁的底部与单柱墩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结构的单柱墩为圆截面钢筋混凝土墩,单柱墩受力主筋一端伸入盖梁,另一端与桩基础主筋连接或伸入扩大基础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结构的桩基础为圆截面钢筋混凝土基础,桩基础受力主筋一端与单柱墩受力主筋连接,桩基础位于地基中受力可靠的地层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结构的扩大基础为双层台阶式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单柱墩受力主筋伸入扩大基础内部,扩大基础基底位于地基承载力良好的岩石地基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上设置有配合钢板组合梁结构的横向挡块,所述工字型加劲钢纵梁的下翼缘上焊接有纵向钢挡块,横向挡块和纵向钢挡块能够对钢板组合梁结构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钢板组合梁结构孔跨之间设置有弹性体填充构造保证桥面连续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区峡谷公路的绿道组合结构桥梁,包括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上部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工字型加劲钢纵梁、横隔板、纵向钢挡块共同构成钢板组合梁结构,具备结构安全可靠、施工速度快、经济性优良等特点;下部结构由盖梁、单柱墩、桩基础和/或扩大基础组合构成单柱墩形式的下部结构,单柱式桥墩可最大程度减少对桥下空间的占用,降低了对绿道沿线周边环境的扰动,整体下部结构简洁美观;上部的钢板组合梁结构的两端通过两组单柱墩形式的下部结构进行支撑,相邻的两组上部钢板组合梁结构之间共用一组单柱墩形式的下部结构进行支撑,形成整体道钢结构桥梁绿道组合结构桥梁。

技术研发人员:白洪涛,汪磊,矣志勇,李杰,黄永福,张皓,陈永亮,邹惠琼,袁少洋,陈星,聂念从,吴斌,马政辉,丁开,余佳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