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桥附加自锚悬索体系加固的主缆与边块锚固结构

文档序号:35508572发布日期:2023-09-20 18:5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连续梁桥附加自锚悬索体系加固的主缆与边块锚固结构

本技术属于大跨度连续梁桥,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梁桥附加自锚悬索体系加固的主缆与边块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1、连续箱梁是常用桥梁形式之一,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大批的连续箱梁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箱梁裂缝和跨中下挠,较为严重的病害已经危害到了桥梁的正常使用。

2、对于连续梁桥加固改造,比如加厚桥面补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碳纤维加固法等“被动”加固法,还有变体系加固法等“主动”加固法。变体系加固法中,变自锚悬索体系加固效果明显,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桥梁承载力。自锚式悬索桥为柔性悬吊组合体系,主要由主缆、主梁、桥塔承受荷载。其中主缆是重要的承重构件,一般将其直接锚固在主梁的端部,相对于地锚式悬索桥大大节省了施工成本和施工时间。

3、但是在旧桥基础上附加自锚悬索体系中,边块上吊索与主梁的锚固区域占据了较大面积,对主缆与主梁的锚固施工存在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续梁桥附加自锚悬索体系加固的主缆与边块锚固结构,能够实现对单箱单室连续箱梁桥的加固改造,其占据面积小,安全性高以及实用性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梁桥附加自锚悬索体系加固的主缆与边块锚固结构,包括主缆,

3、连接件,分别固定在箱梁横桥向两侧的腹板上;

4、外锚块,固定在所述箱梁腹板上且位于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主缆的一侧,所述外锚块内设置有保护套,所述主缆的散索端贯穿所述保护套与所述连接件固接;

5、连接层,浇筑在所述箱梁的腔室内,所述连接层上穿设有预应力件,所述预应力件的两端分别贯穿两所述外锚块。

6、进一步的,所述主缆的一端穿过散索鞍分设为若干散索,若干所述散索末端连接有锚具,所述散索通过所述锚具与所述连接件固接。

7、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为索导管,所述索导管固接在所述外锚块内,且所述索导管靠近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接,所述主缆的散索穿过所述索导管。

8、进一步的,所述索导管内填充有防腐蚀层。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与所述箱梁固接的耳板。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层为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沿锚固区前后延伸距离长度不小于3m。

11、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件为若干预应力钢筋,若干所述预应力钢筋横向穿设在所述混凝土层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13、1.本技术方案提出的连续梁桥附加自锚悬索体系加固的主缆与边块锚固结构,能够实现对单箱单室连续箱梁桥的加固改造,其占据面积小,安全性高以及实用性强。

14、2.箱梁箱室内部的连接层与外锚块配合,增大了主梁截面,与预应力件结合为整体,更好地将主缆的荷载传递给主梁。



技术特征:

1.连续梁桥附加自锚悬索体系加固的主缆与边块锚固结构,包括主缆(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梁桥附加自锚悬索体系加固的主缆与边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缆(1)的一端穿过散索鞍(2)分设为若干散索,若干所述散索末端连接有锚具(5),所述散索通过所述锚具(5)与所述连接件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梁桥附加自锚悬索体系加固的主缆与边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为索导管(4),所述索导管(4)固接在所述外锚块(3)内,且所述索导管(4)靠近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接,所述主缆(1)的散索穿过所述索导管(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梁桥附加自锚悬索体系加固的主缆与边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导管(4)内填充有防腐蚀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梁桥附加自锚悬索体系加固的主缆与边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与所述箱梁(9)固接的耳板(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梁桥附加自锚悬索体系加固的主缆与边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为混凝土层(8),所述混凝土层(8)沿锚固区前后延伸距离长度不小于3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梁桥附加自锚悬索体系加固的主缆与边块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件为若干预应力钢筋(7),若干所述预应力钢筋(7)横向穿设在所述混凝土层(8)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连续梁桥附加自锚悬索体系加固的主缆与边块锚固结构,包括主缆,连接件,分别固定在箱梁横桥向两侧的腹板上;外锚块,固定在箱梁腹板上且位于连接件靠近主缆的一侧,外锚块内设置有保护套,主缆的散索端贯穿保护套与连接件固接;连接层,浇筑在箱梁的腔室内,连接层上穿设有预应力件,预应力件的两端分别贯穿两外锚块。进一步的,主缆的一端穿过散索鞍分设为若干散索,若干散索末端连接有锚具,散索通过锚具与连接件固接。本技术能够实现对单箱单室连续箱梁桥的加固改造,其占据面积小,安全性高以及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贡佳豪,张文学,吴晨阳,代天宇,冷文波,王强,罗锦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