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7224发布日期:2023-10-28 18:1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道路排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国内许多地区都铺设了道路,一般的道路结构采用水泥、柏油、混凝土等材料封闭地表,取代原有的土壤,封闭地表可以改善道路交通状况以及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但是封闭的地表会导致水分难以下渗。因而为降低路面积水的风险,现有的道路结构会设置排水沟。

2、排水沟的顶部设置有滤板,以降低体积较大的物体随水流进入排水沟而导致排水沟中有大量垃圾聚集的风险。而被滤板过滤的垃圾极易堆积于滤板,对滤板的滤孔造成堵塞的同时,打扫起来也颇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垃圾堆积于滤板的风险,本申请提供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道路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包括排水道、第一滤板、收集槽和第二滤板,所述排水道的一端连通于排水沟,另一端贯通路面;所述排水道具有进水口,所述第一滤板安装于所述进水口的位置处;所述第一滤板倾斜设置,所述收集槽用于收集从所述第一滤板滑落的物体;所述第二滤板位于所述排水道中,所述第二滤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滤板具有第一滤孔,所述第二滤板的滤孔小于所述第一滤孔。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滤板倾斜设置,聚集于第一滤板的垃圾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落至收集槽中进行收集;同时第一滤板对垃圾进行预先筛选,使体积较小的垃圾落到第二滤板进行二次过滤,第二滤板上的垃圾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落至第二滤板的最低点,从而使得每个滤板上不至于堆积过多的垃圾,进而降低垃圾堆积于滤板的风险。

5、可选的,所述第二滤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排水道的内壁。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第二滤板清洗或更换。

7、可选的,所述第二滤板面向所述第一滤板的表面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沿所述第二滤板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抵接板的表面抵接于所述排水道的内壁。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在将第二滤板从排水道中取出时,利用抵接板与排水道内壁的抵接形成导向,使得第二滤板能更为顺利地从排水道中取出;另一方面,在抵接板的阻碍作用下,降低将第二滤板取出时第二滤板上的垃圾掉落入排水沟的风险。

9、可选的,所述抵接板靠近所述第一滤板的端部设置有手持槽,所述手持槽用于供人手手指插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排水道中取出第二滤板时,操作人员将手指插入手持槽中,为抵接板施加向上的力即可,以便于将抵接板与第二滤板取出。

11、可选的,所述抵接板的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排水道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排水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滑槽用于供所述滑块滑移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块与滑槽的配合,在将抵接板和第二滤板从排水道中取出性成分限位和导向,使得第二滤板更容易被取出。

13、可选的,还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排水道中,所述收集箱用于收集从所述第二滤板滑落的物体。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收集箱对从第二滤板滑落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增大收集空间。

15、可选的,所述收集箱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滤孔,多个所述第二滤孔均布于所述收集箱的侧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随垃圾进入收集箱中的水分滤出,一方面加强废水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延缓收集箱中垃圾的腐烂速度。

17、可选的,所述第一滤板包括多根钢筋,多根所述钢筋纵横排列形成多个所述第一滤孔;所述第一滤板设置有多个翻转板,多个所述翻转板与多个所述第一滤孔一一对应;所述翻转板用于将所述第一滤孔盖合,所述翻转板铰接于所述钢筋,所述钢筋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在所述翻转板将所述第一滤孔盖合时对所述翻转板施加支持力。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滤板有水流通过时,在水流的作用下,翻转板发生翻转,第一滤孔漏出,使得水流通过第一滤孔下流至排水道中;在扭簧的作用下,翻转板在常态下处于将第一滤孔盖合的状态,降低排水道中的臭味从排水道中溢出的风险;此外,由于钢筋销接于翻转板的中部位置处,因而在翻转板翻转时会带动翻转板上的垃圾移动,若这些垃圾体积较小,则通过第一滤孔落到第二滤板上,若体积较大,则在翻转板翻转的作用下,有助于带动垃圾向收集槽中移动。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设置倾斜设置的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第二滤板的滤孔小于第一滤板的第一滤孔,使得垃圾在第一滤板进行初次过滤并滑落至收集槽中;体积较小的垃圾从第一滤孔掉落至第二滤板,并滑落至第二滤板的最低位置处,从而降低垃圾堆积于滤板的风险;

21、2.通过设置收集箱,利用收集箱收集从第二滤板滑落的垃圾,为从第二滤板滑落的垃圾提供更多的收集空间;

22、3.通过在第一滤板设置与钢筋销接的翻转板,在降低臭味从排水道中溢出的同时也对堆积于第一滤板的垃圾有一定的划拨作用,进一步降低垃圾堆积于滤板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道(1)、第一滤板(2)、收集槽(3)和第二滤板(4),所述排水道(1)的一端连通于排水沟,另一端贯通路面;所述排水道(1)具有进水口,所述第一滤板(2)安装于所述进水口的位置处;所述第一滤板(2)倾斜设置,所述收集槽(3)用于收集从所述第一滤板(2)滑落的物体;所述第二滤板(4)位于所述排水道(1)中,所述第二滤板(4)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滤板(2)具有第一滤孔(23),所述第二滤板(4)的滤孔小于所述第一滤孔(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板(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排水道(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板(4)面向所述第一滤板(2)的表面设置有抵接板(41),所述抵接板(41)沿所述第二滤板(4)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抵接板(41)的表面抵接于所述排水道(1)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41)靠近所述第一滤板(2)的端部设置有手持槽(42),所述手持槽(42)用于供人手手指插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41)的表面设置有滑块(43),所述排水道(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沿所述排水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滑槽(13)用于供所述滑块(43)滑移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箱(5),所述收集箱(5)位于所述排水道(1)中,所述收集箱(5)用于收集从所述第二滤板(4)滑落的物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5)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滤孔(52),多个所述第二滤孔(52)均布于所述收集箱(5)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2)包括多根钢筋(22),多根所述钢筋(22)纵横排列形成多个所述第一滤孔(23);所述第一滤板(2)设置有多个翻转板(24),多个所述翻转板(24)与多个所述第一滤孔(23)一一对应;所述翻转板(24)用于将所述第一滤孔(23)盖合,所述翻转板(24)铰接于所述钢筋(22),所述钢筋(22)设置有扭簧(25),所述扭簧(25)用于在所述翻转板(24)将所述第一滤孔(23)盖合时对所述翻转板(24)施加支持力。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道路排水的领域,公开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其包括排水道、第一滤板、收集槽和第二滤板,所述排水道的一端连通于排水沟,另一端贯通路面;所述排水道具有进水口,所述第一滤板安装于所述进水口的位置处;所述第一滤板倾斜设置,所述收集槽用于收集从所述第一滤板滑落的物体;所述第二滤板位于所述排水道中,所述第二滤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滤板具有第一滤孔,所述第二滤板的滤孔小于所述第一滤孔。本申请具有降低垃圾堆积于滤板的风险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叶盛俊,刘锦钟,林竞渊,许小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