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型切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4895发布日期:2023-10-22 02:3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防护型切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防护型切缝装置。


背景技术:

1、公路道路路面施工时,为了解决在温度、温度及材料干缩的影响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容易产生拱胀或收缩开裂的问题,以避免产生过大的热压应力,常常需要设置相应的伸缩缝以适应其变形,防止路面产生裂缝,通常使用切缝机进行伸缩缝的切割施工。

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969242u公开了一种切缝机,包含由水箱和机身焊接所组成的切缝机本体、由三根钢管相互焊接所组成的手推杆,该手推杆整体为矩形结构其一端设有开口,该手推杆的开口端设有一根转杆,该转杆穿过机身外壳后其两侧与手推杆焊接成一体,所述转杆与机身外壳之间通过轴承转动配合,所述转杆的中部焊接有一根限位杆,该转杆的两侧镜像设有挡板。

3、现有技术的切缝机在斜坡处使用时,容易由于自重下滑,引发施工安全事故。施工人员在伸缩缝的切割时需要通过人力对切缝机进行位置控制,防止其下滑,体力消耗大,若控制失稳,影响伸缩缝的平直度,导致路面施工质量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防护型切缝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切缝机容易在斜坡上下滑引起安全事故和降低施工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型切缝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切缝机容易在斜坡上下滑引起安全事故和降低施工质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防护型切缝装置,包括机体、刀片和稳定组件;刀片可转动式安装在机体的前端底部,稳定组件安装在机体的后端底部,且位于机体的移动轮后侧;稳定组件包括固定杆和踏板,固定杆通过升降机构可升降式设置在机体的后端下方,踏板的一端连接在固定杆上,踏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机体的后下方,使踏板能踩踏抵接在地面上。

4、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滑杆和压力弹簧;机体的后端底部形成有第一插孔,使滑杆的一端能通过第一插孔插入至机体内,滑杆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固定杆固定连接;压力弹簧套接在滑杆上,压力弹簧的一端与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压力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

5、所述的机体的底部形成有第二插孔,固定杆的端部形成有第三插孔,导向杆的上端通过第二插杆插入至机体内,导向杆的下端通过第三插孔贯穿固定杆;固定杆与滑杆平行设置。

6、所述的固定杆上设有卡套,机体的底部形成有挡板,挡板活动插接在卡套内。

7、所述的挡板上连接有固定弹簧,固定弹簧固定在机体的底部,固定弹簧的轴向与挡板垂直设置。

8、所述的机体上设有清洁组件,清洁组件的喷头面向刀片设置。

9、所述的清洁组件包括水箱和管体;水箱安装在机体上,水箱内设有水泵,水箱内灌注水;管体的一端设置在机体内并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管体的另一端与喷头连通。

10、所述的机体上通过安装台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喷头的外壁固定连接,使喷头通过电机可转动式设置在刀片的上方。

11、所述的水箱的顶部设有补水口,补水口通过箱板活动罩盖。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稳定组件,施工人员能通过踩下踏板使其与地面抵接,利用踏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机体在施工位置处的设置稳定性,即使在坡面上也能稳定设置,避免意外失稳滑动而导致的施工安全事故,起到防护的作用,提高切缝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清洁组件,能将水箱中的水泵送至喷头,并由喷头雾化喷射在刀片上及刀片的四周,降低刀片切缝作业产生的扬尘,同时避免刀片高速转动摩擦发热,便于切缝装置的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护型切缝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体(1)、刀片(2)和稳定组件(3);刀片(2)可转动式安装在机体(1)的前端底部,稳定组件(3)安装在机体(1)的后端底部,且位于机体(1)的移动轮后侧;稳定组件(3)包括固定杆(31)和踏板(32),固定杆(31)通过升降机构可升降式设置在机体(1)的后端下方,踏板(32)的一端连接在固定杆(31)上,踏板(32)的另一端延伸至机体(1)的后下方,使踏板(32)能踩踏抵接在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切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滑杆(33)和压力弹簧(34);机体(1)的后端底部形成有第一插孔,使滑杆(33)的一端能通过第一插孔插入至机体(1)内,滑杆(33)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固定杆(31)固定连接;压力弹簧(34)套接在滑杆(33)上,压力弹簧(34)的一端与机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压力弹簧(34)的另一端与固定杆(3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型切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机体(1)的底部形成有第二插孔,固定杆(31)的端部形成有第三插孔,导向杆(38)的上端通过第二插杆插入至机体(1)内,导向杆(38)的下端通过第三插孔贯穿固定杆(31);固定杆(31)与滑杆(33)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护型切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杆(31)上设有卡套(37),机体(1)的底部形成有挡板(35),挡板(35)活动插接在卡套(3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型切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挡板(35)上连接有固定弹簧(36),固定弹簧(36)固定在机体(1)的底部,固定弹簧(36)的轴向与挡板(35)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所述的防护型切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机体(1)上设有清洁组件(4),清洁组件(4)的喷头(46)面向刀片(2)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型切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清洁组件(4)包括水箱(41)和管体(43);水箱(41)安装在机体(1)上,水箱(41)内设有水泵,水箱(41)内灌注水;管体(43)的一端设置在机体(1)内并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管体(43)的另一端与喷头(46)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3、5、7任一所述的防护型切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机体(1)上通过安装台(44)设有电机(45),电机(45)的输出轴与喷头(46)的外壁固定连接,使喷头(46)通过电机(45)可转动式设置在刀片(2)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型切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箱(41)的顶部设有补水口(47),补水口(47)通过箱板(42)活动罩盖。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型切缝装置,包括机体(1)、刀片(2)和稳定组件(3);刀片(2)可转动式安装在机体(1)的前端底部,稳定组件(3)安装在机体(1)的后端底部,且位于机体(1)的移动轮后侧;稳定组件(3)包括固定杆(31)和踏板(32),固定杆(31)通过升降机构可升降式设置在机体(1)的后端下方,踏板(32)的一端连接在固定杆(31)上。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切缝机容易在斜坡上下滑引起安全事故和降低施工质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久强,李兆国,张金冰,李海阳,周杰,刘威,覃青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