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6288发布日期:2023-11-30 12:5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路缘石是设在路面边缘的界石,用于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隔离带等,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保证路面边缘齐整的作用。

2、在城市道路中,路缘石通常安装在沥青路两侧,路缘石局部常见有外仰的情况,即路缘石的顶部向远离道路的一侧倾斜,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车轮等外力长期在路缘石面向路面的一侧发生挤撞,故而导致路缘石出现外仰。

3、局部路缘石的外仰破坏了路缘石顶线的平顺度,同时也使路面边缘更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相关技术中,车轮等外力长期在路缘石面向路面的一侧发生挤撞,导致局部路缘石出现外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

2、本申请提供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包括路面基层以及装配在路面基层侧边的路缘石,所述路面基层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级配碎石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稀浆封层、粗粒式普通沥青砼层、中粒式普通沥青砼层以及细粒式改性沥青砼层,其中,所述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内设置有水泥混凝土基座,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座设置有水泥砂浆卧底,所述路缘石设置于所述水泥砂浆卧底,所述路缘石与所述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稀浆封层、粗粒式普通沥青砼层、中粒式普通沥青砼层以及细粒式改性沥青砼层连接,所述路缘石的后背靠近底部的位置与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座连接,所述路缘石后背设置有填土层,所述填土层与所述路缘石以及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座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路面基层铺设至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时,即可安装路缘石。安装时,先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上铺设好水泥混凝土基座,接着在水泥混凝土基座上铺设水泥砂浆卧底,之后再将路缘石整齐地放置在水泥砂浆卧底上。水泥砂浆用于将路缘石固定在水泥混凝土基座上,水泥混凝土基座起到防护和加固的效果,使路缘石的基底更牢固,同时水泥混凝土基座与路缘石后背底部砌合,增加了路缘石后背的支撑力,使路缘石不易向远离路面的一侧倾倒。安装好路缘石后再逐一铺设路面基层,路面基层与路缘石连接,可增加路缘石的牢固性。路缘石的后背设置有填土层,填土层与路缘石和水泥混凝土基座连接,能进一步增加对路缘石后背的支撑力,使后续路缘石在受到车轮外力挤撞后不易出现外仰,有助与保持路缘石沿石顶线的平顺度,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5、优选的,所述水泥砂浆卧底的厚度范围为2cm至4cm。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砂浆厚度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路缘石的安装质量,过高时水泥砂浆的降沉效果更明显,使路缘石容易出现高度不一致的情况,过低时路缘石的牢固性不够,因此2cm至4cm为最佳。

7、优选的,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座与所述路缘石的后背的连接面积不少于所述路缘石后背面积的15%。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泥混凝土基座与路缘石的后背连接面积过小会导致路缘石后背的支撑力不够,不低于15%的比例能更好地保证水泥混凝土基座对路缘石后背的支撑力足够。

9、优选的,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座为c15水泥混凝土基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15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为15mpa,该强度适合卧底、地坪等受力不大的结构,满足路缘石的安装需求。

11、优选的,所述填土层的压实度不低于87%,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座与所述填土层连接的一侧呈倾斜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有助于在填土时使土石更均匀地落入底层,便于后续压实处理。填土层的压实度不低于87%,能使地基稳固坚实,减小下沉量,同时也使填土层对路缘石后背的支撑力度更大。

13、优选的,所述路缘石的底面宽度与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座的底面宽度比例为3:5。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水泥混凝土基座对路缘石的固定效果更好。

15、优选的,所述填土层设置有树池带且所述填土层背离所述路面基层的一侧设置有绿道基层,所述绿道基层背离所述填土层的一侧设置有人行道基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方便车辆与行人的出行,同时也美化了路面容貌。

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通过在路缘石后背设置混凝土基座以及填土层,进一步增加了路缘石后背的支撑力,减少了因车轮等外力长期挤撞导致的外仰问题;

19、2.结构安装简单,适用性较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包括路面基层(1)以及装配在路面基层(1)侧边的路缘石(2),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基层(1)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级配碎石层(10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102)、稀浆封层(103)、粗粒式普通沥青砼层(104)、中粒式普通沥青砼层(105)以及细粒式改性沥青砼层(106),其中,所述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102)内设置有水泥混凝土基座(3),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座(3)设置有水泥砂浆卧底(4),所述路缘石(2)设置于所述水泥砂浆卧底(4),所述路缘石(2)与所述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102)、稀浆封层(103)、粗粒式普通沥青砼层(104)、中粒式普通沥青砼层(105)以及细粒式改性沥青砼层(106)连接,所述路缘石(2)的后背靠近底部的位置与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座(3)连接,所述路缘石(2)后背设置有填土层(5),所述填土层(5)与所述路缘石(2)以及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座(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浆卧底(4)的厚度范围为2cm至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座(3)与所述路缘石(2)的后背的连接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路缘石(2)后背面积的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座(3)为c15水泥混凝土基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土层(5)的压实度不低于8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座(3)与所述填土层(5)连接的一侧呈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2)的底面宽度与所述水泥混凝土基座(3)的底面宽度比例为3: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土层(5)设置有树池带(6)且所述填土层(5)背离所述路面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绿道基层(7),所述绿道基层(7)背离所述填土层(5)的一侧设置有人行道基层(8)。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路缘石后背混凝土加固结构,包括路面基层以及路缘石,路面基层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级配碎石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稀浆封层、粗粒式普通沥青砼层、中粒式普通沥青砼层以及细粒式改性沥青砼层,其中,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内设置有水泥混凝土基座,水泥混凝土基座设置有水泥砂浆卧底,路缘石设置于水泥砂浆卧底,路缘石与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稀浆封层、粗粒式普通沥青砼层、中粒式普通沥青砼层以及细粒式改性沥青砼层连接,路缘石的后背靠近底部的位置与水泥混凝土基座连接,路缘石后背设置有填土层,填土层与路缘石以及水泥混凝土基座连接。本申请能改善车轮等外力长期在路缘石面向路面的一侧发生挤撞,导致路缘石出现外仰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雷何先,杨增荣,蓝子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