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10369发布日期:2024-02-02 21:3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尤其是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属于工程建设。


背景技术:

1、公知的,水稳沥青路面是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其生产、施工技术比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简便,施工时间短,保养费用低,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环保性能。水稳沥青路面通过改善了路面的抗水性、抗震性、耐久性等性能,有效地提高了路面的承载力和使用寿命。因此,水稳沥青路面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越来越被广泛采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场所。

2、横缝是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一个处理得好的施工横缝能够把不同时间摊铺的前后两段路面平顺衔接从而使行车舒适、平稳安全。如果一条横缝处理不好常会出现以下缺陷:

3、(1)接缝处平整度下降,两边路面沉降的差异而存在台阶当车辆快速越过台阶时造成车辆的突跳和颠坡。

4、(2)接缝处结合强度不够而产生松散或裂纹。

5、目前,当水稳沥青路面的施工段处于交通要道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每天施工完后,必要时需要临时开放交通,导致施工缝破坏;2)第二天施工新老路面接缝时,如果断面平整度达不到要求,还需要做切缝处理,耗费时间,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该保护器能够避免施工横缝及先施工段路面在临时通行下不受损坏,能够节约整个路面施工的时间,又能够方便拆装。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所述水稳及沥青路面包括先施工段路面及形成于所述先施工段路面末端外侧的施工横缝;所述施工横缝保护器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施工横缝顶部和底部的保护器上体及保护器下体,所述保护器上体与保护器下体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成直角三角形的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先施工段路面齐边放置并形成行车过渡路面。

4、可选的,所述保护器上体包括在空间上垂直或平行于所述先施工段路面末端端面的上垂直连接板,以及与所述上垂直连接板呈夹角设置且转动连接的上支撑板;

5、所述上垂直连接板和上支撑板通过背离所述保护器下体的一端相连,其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保护器下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6、所述上支撑板布置在所述上垂直连接板的背离所述先施工段路面一侧,所述上垂直连接板的靠近所述先施工段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平行于先施工段路面的上端部延长板。

7、可选的,所述上端部延长板的宽度方向两侧还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边部延长板,所述边部延长板用于放置在所述先施工段路面的路肩上或通过预设钢筋设置在所述先施工段路面的路基上。

8、可选的,所述保护器下体包括在空间上垂直或平行于所述先施工段路面末端端面的下垂直连接板,以及与所述下垂直连接板直角连接的下支撑板;

9、所述下支撑板布置在所述下垂直连接板的背离所述先施工段路面一侧,所述下支撑板的远离所述下垂直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平行于所述施工横缝底面的下端部延长板,所述下端部延长板上开设有可将所述保护器下体固定在所述施工横缝底面/先施工段路面路基的固定孔道;

10、所述下垂直连接板与上垂直连接板对接后可调节所述支撑主体的高度,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对接后可调节所述行车过渡路面的坡度。

11、可选的,所述上垂直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本体和沿所述第一连接板本体长度设置的第一销孔组,所述第一连接板本体的上端分别与上端部延长板固定连接及与上支撑板转动连接;

12、所述下垂直连接板包括括第二连接板本体和沿所述第二连接板本体长度设置的第二销孔组,第二销孔组与第一销孔组对正后通过固定销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本体的下端与下支撑板固定连接。

13、可选的,所述上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本体,所述第一支撑板本体的上端转动相接于第一连接板本体上端,其下端被卡接部限定位置;

14、所述下支撑板包括第二支撑板本体,所述第二支撑板本体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本体朝向第一支撑板本体的表面设有多个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本体的方向上平行间隔布置。

15、可选的,所述卡接部为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本体上的限位凹槽,或者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本体上的限位挡块。

16、可选的,所述限位挡块为向靠近所述下垂直连接板一侧倾斜的倒刺。

17、可选的,所述上支撑板还包括可伸缩支撑架,所述可伸缩支撑架主要由两个相互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组成,所述可伸缩支撑架的角部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本体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本体的表面,所述可伸缩支撑架的两个伸缩部均与所述卡接部配合连接。

18、可选的,所述上支撑板还包括可活动保护板,所述可活动保护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本体背向所述第二支撑板本体的一侧,其另一端至少可覆盖所述第二支撑板本体的远离下垂直连接板一端。

19、借助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至少能够实现以下的技术优势:

20、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横缝保护器,利用由保护器上体与保护器下体拼接而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主体,通过支撑主体与先施工段路面齐边放置后形成行车过渡路面,这样能够有效地保护已施工路面的边角,既避免了施工横缝的破损,又避免切缝不均匀的发生,可节约施工时间,同时还不影响施工车辆进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横缝保护器,还利用保护器上体和保护器下体通过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实现了快捷拆装,便于在不使用时灵活收纳。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所述水稳及沥青路面包括先施工段路面及形成于所述先施工段路面末端外侧的施工横缝;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横缝保护器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施工横缝顶部和底部的保护器上体及保护器下体,所述保护器上体与保护器下体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成直角三角形的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先施工段路面齐边放置并形成行车过渡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器上体包括在空间上垂直或平行于所述先施工段路面末端端面的上垂直连接板,以及与所述上垂直连接板呈夹角设置且转动连接的上支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延长板的宽度方向两侧还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边部延长板,所述边部延长板用于放置在所述先施工段路面的路肩上或通过预设钢筋设置在所述先施工段路面的路基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器下体包括在空间上垂直或平行于所述先施工段路面末端端面的下垂直连接板,以及与所述下垂直连接板直角连接的下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垂直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本体和沿所述第一连接板本体长度设置的第一销孔组,所述第一连接板本体的上端分别与上端部延长板固定连接及与上支撑板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本体,所述第一支撑板本体的上端转动相接于第一连接板本体上端,其下端被卡接部限定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为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本体上的限位凹槽,或者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本体上的限位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块为向靠近所述下垂直连接板一侧倾斜的倒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还包括可伸缩支撑架,所述可伸缩支撑架主要由两个相互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组成,所述可伸缩支撑架的角部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本体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本体的表面,所述可伸缩支撑架的两个伸缩部均与所述卡接部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还包括可活动保护板,所述可活动保护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本体背向所述第二支撑板本体的一侧,其另一端至少可覆盖所述第二支撑板本体的远离下垂直连接板一端。


技术总结
一种水稳及沥青路面施工横缝保护器,所述水稳及沥青路面包括先施工段路面及形成于所述先施工段路面末端外侧的施工横缝;所述施工横缝保护器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施工横缝顶部和底部的保护器上体及保护器下体,所述保护器上体与保护器下体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成直角三角形的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先施工段路面齐边放置并形成行车过渡路面。本技术能够避免施工横缝及先施工段路面在临时通行下不受损坏,能够节约整个路面施工的时间,又能够方便拆装。

技术研发人员:次旦热旦,宋永帅,薛寒,蒋俊琳,唐明贵,田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