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01839发布日期:2024-04-30 17:11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警示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


背景技术:

1、传统警示桩安装于公路平交道口处,对主干线和交汇支线的车辆起到警示作用,因其安装为刚性固定,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以下问题:

2、1、当受到车辆撞击时会对车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撞击力轻微时会对警示桩造成直接破坏,如撞击了较大时不但对警示桩造成破坏还会对公路路肩造成破损;

3、2、当单个警示桩受到破坏时,更换时工艺较为复杂需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设备,更换过程较长,效率低下;

4、3、因传统警示桩安装方式为打孔压入式的刚性安装,受到撞击时极易损坏。

5、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成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解决上述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包括筒体和底座,所述筒体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拉紧弹簧,所述拉紧弹簧的弹簧上板通过第一拉紧绳与拉紧块连接,所述拉紧弹簧的弹簧下板通过第二拉紧绳与所述底座内的限位盘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盘设置在所述底座下表面的空腔内,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拉紧绳配合的第一通孔。

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外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底座通过第二通孔和连接螺栓固定设置在路基上。

6、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螺纹套,所述拉紧块的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套配合的螺纹。

7、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筒体卡接配合。

8、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外周面上交替粘贴有白色反光贴纸和红色反光贴纸。

9、进一步的,所述拉紧块的上表面设置驱动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具体采用六角凹槽。

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具体采用吊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的筒体与底座之间采用分体设置方式,底座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设置在路基上,筒体则通过拉紧弹簧底部的第二拉紧绳与底座连接,筒体在受到外力倾斜后能够在拉紧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本实用新型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的拉紧弹簧上方的拉紧块通过螺纹与筒体配合,通过调节拉紧块的高度来调整拉紧弹簧的弹力;本实用新型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的筒体表面交替设置有红色反光贴纸和白色反光贴纸,更为醒目。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功能实用,在受到外力后能够倾斜,外力消除后能够自动复位,既保护了车辆又避免了自身的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和底座(10),所述筒体(1)设置在所述底座(10)的上方;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拉紧弹簧(7),所述拉紧弹簧(7)的弹簧上板(8)通过第一拉紧绳(5)与拉紧块(4)连接,所述拉紧弹簧(7)的弹簧下板(9)通过第二拉紧绳(6)与所述底座(10)内的限位盘(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13)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下表面的空腔内,所述底座(10)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拉紧绳(6)配合的第一通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外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2),所述底座(10)通过第二通孔(12)和连接螺栓(16)固定设置在路基(1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螺纹套(3),所述拉紧块(4)的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套(3)配合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端设置有上盖(2),所述上盖(2)与所述筒体(1)卡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外周面上交替粘贴有白色反光贴纸(14)和红色反光贴纸(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块(4)的上表面设置驱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具体采用六角凹槽(1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具体采用吊环(1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包括筒体和底座,所述筒体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拉紧弹簧,所述拉紧弹簧的弹簧上板通过第一拉紧绳与拉紧块连接,所述拉紧弹簧的弹簧下板通过第二拉紧绳与所述底座内的限位盘连接。所述限位盘设置在所述底座下表面的空腔内,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拉紧绳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底座的外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底座通过第二通孔和连接螺栓固定设置在路基上。本技术带有弹簧复位机构的柔性警示桩,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功能实用,在受到外力后能够倾斜,外力消除后能够自动复位,既保护了车辆又避免了自身的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远,杨青海,吉振,秦凡,李超,黄章程,向程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毕节公路管理局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