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水马围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8570发布日期:2024-05-20 11:5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水马围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交通安全设施,尤其涉及一种交通水马围挡。


背景技术:

1、交通水马围挡是一种常见的市政工程交通设施,也称为交通隔离栅栏,它主要用于划分道路空间、引导交通、保护行人和车辆的安全,交通水马围挡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和可见性。

2、现有的水马围挡的底部通常较大,主要用于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自身稳定性,但是,水马围挡的底部通常只比主体宽10-20cm,与地面接触面积较为有限,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同时,形状不规则的水马围挡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难以堆码工整,不利于储存和运输,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新型的一种交通水马围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水马围挡的底部通常只比主体宽10-20cm,与地面接触面积较为有限,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同时,形状不规则的水马围挡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难以堆码工整,不利于储存和运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交通水马围挡。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水马围挡,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前后侧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对称开设有内嵌槽,所述内嵌槽的前后侧内表壁之间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外表面靠近下方的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表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外表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插孔。

3、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外表面对称开设有一组第一螺栓孔,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外表面位于第一螺栓孔下方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一组第二螺栓孔。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栓孔的内部滑动贯穿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外表面和螺纹孔的内表壁螺纹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栓的端面和插孔呈插合设置,所述内嵌槽的两侧内表壁对称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和拉杆相配合。

6、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填充腔,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填充口。

7、进一步地,所述填充腔的内底部两侧向下倾斜,所述填充口和填充腔相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对称固定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外表面配套设置有螺纹盖,所述排料管和填充腔相连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先将两个支撑板向外侧转动90°,然后将拉杆向装置主体方向进行转动,使得拉杆上的螺纹孔和第二螺栓孔位置重合,此时将固定螺栓穿过第二螺栓孔后与螺纹孔进行固定,起到固定支撑板的作用,两个展开的支撑板大大提高了装置主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稳定性大大提高,收纳时步骤相反,收纳完成后将固定螺栓重新穿过第一螺栓孔后与拉杆表面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并插入插孔中即可,此时装置表面较为平整,从而方便了进行堆码,大大方便了进行储存和运输。

11、2、本实用新型中,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填充口向装置主体内部的填充腔进行填充沙砾或金属颗粒增加装置主体的重量,装置主体重量提高后稳定性随之提高,当需要收纳时,通过打开螺纹盖,由于填充腔内底部中间高,两边低,从而使得填充物滑落到低处后从排料管中排出,方便进行卸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交通水马围挡,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后侧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对称开设有内嵌槽(2),所述内嵌槽(2)的前后侧内表壁之间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的外表面转动设置有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的两侧外表面靠近下方的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2),所述第二转轴(3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拉杆(4),所述拉杆(4)的外表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41),所述支撑板(31)的两侧外表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插孔(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水马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外表面对称开设有一组第一螺栓孔(2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外表面位于第一螺栓孔(22)下方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一组第二螺栓孔(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水马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孔(22)的内部滑动贯穿有固定螺栓(42),所述固定螺栓(42)的外表面和螺纹孔(41)的内表壁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水马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42)的端面和插孔(33)呈插合设置,所述内嵌槽(2)的两侧内表壁对称开设有预留槽(21),所述预留槽(21)和拉杆(4)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水马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填充腔(11),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填充口(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水马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腔(11)的内底部两侧向下倾斜,所述填充口(12)和填充腔(1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通水马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对称固定连通有排料管(13),所述排料管(13)的外表面配套设置有螺纹盖(14),所述排料管(13)和填充腔(11)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交通水马围挡,涉及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前后侧外表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对称开设有内嵌槽。本技术中,通过先将两个支撑板向外侧转动90°,然后将拉杆向装置主体方向进行转动,使得拉杆上的螺纹孔和第二螺栓孔位置重合,此时将固定螺栓穿过第二螺栓孔后与螺纹孔进行固定,起到固定支撑板的作用,两个展开的支撑板大大提高了装置主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稳定性大大提高,收纳时步骤相反,收纳完成后将固定螺栓重新穿过第一螺栓孔后与拉杆表面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并插入插孔中即可,此时装置表面较为平整,从而方便了进行堆码,大大方便了进行储存和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军
技术研发日:20231018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