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员桩考吊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7661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驾驶员桩考吊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对驾驶员进行驾驶技术考试时所用的吊杆机构。
对汽车驾驶员进行驾驶技术考试其中的重要环节是要进行桩考。现有的驾驶员桩考考场使用的吊杆机构多是靠联结弹簧来实现碰撞缓冲和复位的弹簧吊杆机构。由于驾驶员考试过程中车辆碰杆、撞杆是经常性的,而弹簧吊杆机构受其结构的限制在车辆撞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摆角过小,回弹过快,振摆不定,以及卡弯吊杆、拉损弹簧等情况,以至影响驾驶员桩考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具有摆角大,缓冲合理可靠,定位快捷准确的桩考吊杆机构。
本实用新型由联接板、双阻尼缸、吊板、复位装置、十字联板、杆座、振动传感器,吊杆等部件组成。联接板用螺钉固定在考场的龙门架上,联接板的下面突出部分与一个阻尼缸联接,在阻尼缸的两侧装有吊板,吊板上装有复位装置,十字联板上面由两个吊板联接一个阻尼缸,十字联板下面由两个吊板联接另一个阻尼缸,两个阻尼缸的轴线互相交叉垂直,形成一个虎克脚(万向联轴节)结构,在十字联板下面阻尼缸的下面联接杆座,杆座的下端装有吊杆,杆座上装有振动传感器,在杆座的一侧开有2个螺纹孔,以便在吊杆装入杆座后用螺钉加以固定,在两个阻尼缸两侧的吊板上均装有一个复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摆角大、缓冲合理可靠、定位快捷准确等优点,从而可提高驾驶员桩考的效率,并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阻尼缸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联接板,2阻尼缸A,3吊板,4复位装置,5十字联板,6阻尼缸B,7杆座,8振动传感器,9吊杆,10缸体,11定子档板,12转轴,13转子档板,14阻尼油,15缸盖,16钢球,17弹簧,18弹簧座。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如
图1所示。在联接板1的下面联接阻尼缸A2,在阻尼缸A2的两侧装有吊板3,吊板3上装有复位装置4,十字联板5上面由两个吊板3联接阻尼缸A2,十字联板5下面由吊板3联接阻尼缸B6,阻尼缸B6的下面联接杆座7,杆座7的下端装有吊杆9,在杆座7上装有振动传感器8,由于阻尼缸A2和阻尼缸B6的两个轴线互相交叉垂直,形成一个虎克脚(万向联轴节)结构,吊杆9就可以在任意方向上摆动。当吊杆9被车辆碰撞时,由振动传感器发出信号,传给操作室的计算机并记录。阻尼缸的结构如图2所示,由缸盖15、缸体10、定子档板11,转轴12、转子档板13和阻尼油14组成。在缸体10的内腔上部设有定子档板11,在转轴12的下部设有一个转子档板13,在缸体10的内腔中装满阻尼油14。当吊杆9被碰撞时,带动缸体10和转轴12旋转,在阻尼油14的作用下,吊杆9则可以在任意方向实现缓慢摆动,其摆角可达±100°以上。由于复位装置4的作用,缓慢摆动的吊杆9可以快速复位,并能使吊杆9免于自然风力的吹摆。复位装置4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在缸盖15的外端面加工一个球窝,钢球16,弹簧17和弹簧座18固定在吊板3上并与缸盖15上的球窝相对应,当吊杆9摆动时,钢球16在球窝和弹簧17的作用下,使吊杆9快速复位。
实施例汽车驾驶员桩考吊杆机构如
图1所示其设计参数为整体吊杆机构重量为11kg,两个阻尼缸内径均为φ50mm,外径为φ70mm,吊杆直径为φ22mm,摆角±150°,抗自然风力为7级。
权利要求1.一种驾驶员桩考吊杆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吊杆机构由联接板、双阻尼缸、吊板、复位装置、十字联板、杆座、振动传感器,吊杆等组成,在十字联板的上面由两个吊板联接阻尼缸A,十字联板的下面由两个吊板联接阻尼缸B,阻尼缸A的上部与联接板底部相连,阻尼缸B的下面连接杆座,杆座的下端装有吊杆,杆座上装有振动传感器,阻尼缸A和阻尼缸B的两个轴线互相交叉垂直,形成虎克脚结构,在吊板上装有复位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员桩考吊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阻尼缸是由缸盖、缸体、定子档板、转轴、转子档板、和阻尼油组成,在缸体的内腔上部设有定子档板,在转轴的下部设有一个转子档板,缸体的内腔中装满阻尼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驾驶员桩考吊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复位装置是在阻尼缸缸盖的外端面加工一个球窝,在吊板上固定有钢球,弹簧和弹簧座,并使之与缸盖上的球窝相对应。
专利摘要一种驾驶员桩考吊杆机构,由联接板、双阻尼缸、吊板、复位装置、十字联板、杆座、振动传感器,吊杆等组成,在十字联板的上面由两个吊板联接阻尼缸A,十字联板的下面由两个吊板联接阻尼缸B,阻尼缸A的上部与联接板相连,阻尼缸B的下面连接杆座,杆座下端装有吊杆,杆座上装有振动传感器,阻尼缸A和阻尼缸B的两个轴线互相交叉垂直,成虎克脚结构,在吊板上装有复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摆角大、缓冲合理可靠,定位快捷准确等优点。
文档编号E01F9/011GK2396095SQ9925034
公开日2000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8日
发明者郭成, 孙力 申请人:东北大学电脑技术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