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946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高架道路三叉口改进,是一种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
技术背景
[0002]在现有技术中,高架道路已被广泛应用,尤其是高架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道路通过路面架高达到了跨越障碍、拉直线路、分离普通道路、提高车速和流量的显著效果。中国专利《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两边多出口高架路》(CN 102561127 A)创新应用轻载荷低层高双层或多层高架路面专门供中小型车辆进入通行,并实行上下层相对方向单向行车,开辟了疏解城市车流的新模式。这种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一旦拓展成网,还需要有科学合理经济高效的互通交叉口来连接匹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设简易架空连接通道跨越连接纵向和横向的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使往来及转向机动车辆通行都能互通无阻。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由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和架空连接通道组合连接构成。所述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和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为处不同位置方向由众多支撑立柱架撑的设计为较低层高、较低载荷能力只容许中小型机动车辆通行、且只实行上层和下层以相对方向单向行车的双层或多层特别高架道路。所述架空连接通道为设置于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与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一端连接的交叉节点专门跨越连接纵向和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间路面的架空行车通道。所述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为设立于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与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一端相互连接构成的三交叉节点,专门配置一定数量的架空连接通道以直曲或弧线形式对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与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一端的路面作互通跨越连接,使构成为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和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上往来及转向的机动车辆都无阻障冲突妨碍可以畅通行驶的特别高架道路三叉口互通设施。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适用于由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与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一端相互交接而成的呈T形的三叉交叉口或Y形的三叉交叉口。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的架空连接通道,其跨越连接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与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的一端为同层水平直曲或弧线形式跨越连接以及斜坡状跨层直曲或弧线形式跨越连接。
[0005]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专门设计若干架空连接通道以直曲或弧线形式对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与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一端交接形成的T形三叉交叉口或Y形的三叉交叉口作互通连接,使特殊高架道路三叉口的互通行车联接简单合理科学经济,它可为未来城市实现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两边多出口高架路拓展成网疏解车流拥堵提供方便。
[0006]以下结合附图示意对本专利设计的基本结构、机制原理和典型实施示例作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I和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2 —端成T形交叉时架空连接通道3于上一层作互通连接的顶视例。
[0008]图2是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I和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2 —端成T形交叉时架空连接通道3于下一层作互通连接的顶视例。
[0009]图3是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的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I于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2 —端成T形交叉时各架空连接通道3作互通连接的侧视例。
[0012]附图中:1.为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2.为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3.为架空连接通道,4.为停车区域,5.为支撑立柱,6.为转向车辆来去层和行驶方向提示注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3]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是专门为中国专利《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两边多出口高架路》(CN 102561127 A)公开的高架道路方案未来拓展成网络应用配套而设计的互通三叉口。新颖的“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两边多出口高架路”是一种由大量门型或m型柱架支撑架撑一条轻载低层高双层或多层路面,轻载低层高双层或多层路面两边侧设置众多连接平常道路的上下高架连接桥和连接屋顶或楼层停转车平台的两边进出口连接桥,构成只许轻载中小型车辆上下进出和通行的特别高架道路。它针对当今城市道路中行驶中小型车已超70%的现实特点,巧妙地将道路行驶车辆以车体和载量大小作分类,限定只许轻载中小型车辆上下进出专门设计的轻载低层高双层或多层路面,并在高架路面实行上下层相对方向单向通行,添设众多上下进出口和连接屋顶或楼层停转平台,以形成行车停车都方便有序高效的城市交通,它可以使城市高架道路更科学合理经济,可以使城市行车道路面积成倍增长,可以实现城市道路的行车流量和行驶车辆车速都效率倍增,可以为现代城市道路交通疏堵解困开拓新途径。
[0014]现行的高架道路高架支撑,不管是混泥土构筑、钢材构筑或混合构架,基本的立地形式为三点立地的m型立柱、两点立地的门型立柱或仅一点立地的Y型立柱形式作上部架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在实施中,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I和横向位置的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2是设计为较低层高、较低载荷能力只容许中小型机动车辆通行、且只实行上层和下层以相对方向单向行车的双层或多层特别高架道路,它们需要的路幅较宽,应该由m型立柱或门型立柱架撑最为合理可靠。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的交叉节点,是以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I和横向位置的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2 —端交接而成的呈T形的三叉交叉口或Y形的三叉交叉口,所以交叉部位应该应用多种形式的高架支撑。如附图所示,诸多条专门设置的架空连接通道3,其跨越连接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与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的一端,是以同层水平直曲或弧线形式跨越连接或者斜坡状跨层直曲或弧线形式跨越连接,并且每条架空连接通道3的弧曲半径和倾斜坡度也各有不同,所以架空连接通道3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应用m型立柱、门型立柱或Y型立柱等多种支撑形式单独或共用架高支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相比于现行的高架立交桥,结构规模要简化得多,占地面积要小的多,建设费用更要节省得多,它合理科学经济,行车便捷高效,是未来城市实现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两边多出口高架路遍布成网的必须硬件。
[0015]已知新颖的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两边多出口高架路结构与功能设计也适合于在城市已有的高架路上面改造或者架设,那么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同样也适合在现行已有的高架道路或高架立交桥上部改造或架设的新颖高架路适用,它们都应该是未来城市道路交通疏堵解困的一种有效硬件和发展前景希望。
【主权项】
1.一种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由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和架空连接通道组合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I)和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2)为处不同位置方向由众多支撑立柱(4)架撑的设计为较低层高、较低载荷能力只容许中小型机动车辆通行、且只实行上层和下层以相对方向单向行车的双层或多层特别高架道路;所述架空连接通道(3)为设置于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I)与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2)一端连接的三交叉节点专门跨越连接纵向和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间路面的架空行车通道;所述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为设立于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I)与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2) —端相互连接构成的三叉交节点,专门配置一定数量的架空连接通道(3)以直曲或弧线形式对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I)与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2) —端的路面作互通跨越连接,使构成为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I)和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2)上往来及转向机动车辆都无阻障冲突妨碍可以畅通行驶的特别高架道路三交叉口互通设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其特征是:所述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适应于由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I)与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2) —端相互交接而成的T形三叉交叉口或者Y形三叉交叉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其特征是:所述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的架空连接通道(3)跨越连接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I)与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2) —端为同层水平直曲或弧线形式跨越连接以及斜坡状跨层直曲或弧线形式跨越连接。
【专利摘要】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是专门为新颖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设计的互通交叉口。纵向和横向的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为由众多支撑立柱架撑的设计为较低层高、较低载荷能力只容许中小型机动车辆通行、且只实行上层和下层以相对方向单向行车的双层或多层特别高架道路。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互通三叉口是设立于纵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与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一端相交接节点,专门配置一定数量架空连接通道对纵向和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路面作互通连接,使纵向和横向轻载荷低层高上下对行高架路上往来及转向的机动车辆通行都无阻障冲突妨碍可以畅通行驶,构成为特别高架道路三叉口互通设施。
【IPC分类】E01C1-04
【公开号】CN104532707
【申请号】CN201410839913
【发明人】倪既民
【申请人】倪既民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