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073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冲模的打孔或冲孔设备。
打孔(冲孔)设备应用于诸多领域,例如CN2336936Y号专利公开一种农用喷水管打孔机,它具有一杠杆和恒温箱,杠杆下面置有能在恒温箱中上下穿过的打孔针,对应打孔针部分的喷水管内置有支撑块,在喷水管的上下位置还置有不让支撑块通过的压板。带冲模的打孔或冲孔设备是打孔(冲孔)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CN2341784Y号专利公开一种纸张边缘花边打孔器,它主要于上模座设置有矩形柱状的突体与下模座所设的相对矩形的导模孔配合,而使上、下模座的组装与对位更加容易。CN2340581Y号专利公开一种打孔机,它改进了上下模的结合方式,以上模座设置的圆柱形突体与下模座所设的圆柱形导模孔配合。CN2353501Y号专利公开一种结构改进的聚丙烯冲孔机,在机台上设置有一可相对机台水平移动、并设有定位侧座及定位角座的定位板,机台内设置公、母模的公模杆及母模管分别插设于公、母模座上相对的公、母模孔上。已有的保险管帽孔的冲制是操作工将工件放置在冲孔模具上,再由普通冲压机完成冲孔动作,并由人工取出工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连续冲孔,产品质量稳定性好,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全自动打孔机,它主要用于保险管等帽孔的冲制。
本发明设有电机、传动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冲孔模具、模具底座、上下料机构和工作台,传动机构设有联轴器、主轴、轴承及轴承座、偏心轮、锥齿轮、传动轴,联轴器两端联接电机轴和主轴,主轴由轴承及轴承座固定在工作台上,主轴与偏心轮键联接,一对锥齿轮分别联接在主轴和传动轴上。不完全齿轮机构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分度盘和弹性阻尼器组成,主动齿轮由键联接在主轴上,从动齿轮与分度盘联接并固定在模具上,弹性阻尼器固定在冲孔模具上。冲孔模具由标准模架,上模、下模组成,上模与偏心轮线接触,下模与模具底座联接。模具底座固定在工作台上。上下料机构由料斗、料斗座、料道、料嘴组成,料斗置于料斗座上,料斗经料道与料嘴联接,料嘴与不完全齿轮机构联接。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明显的进步。
1)由于本发明采用不完全齿轮机构作为间隙运动机构,当主动齿轮转一周时,从动齿轮转四分之一周,从动齿轮每转停歇四次。当从动齿轮停歇时,主动齿轮上的锁止弧与从动齿轮上锁止弧互相配合锁住,以保证从动齿轮停歇在锁定位置。当电机高速旋转时,主动齿轮角速度增大,从动齿轮的角速度亦增大,运转中惯性力增大,此时容易发生齿轮间卡死,为此本发明还增加了弹性阻尼器,通过调节弹簧的弹力大小来克服齿轮的惯性力。如需在高速下运行,齿轮的惯性力较大,则弹簧的弹力应加大,反之,则弹力应减小。从而保证不完全齿轮能够在高速中正常运行。与其它间隙机构相比,其动停时间比不受机构的结构限制,其结构简单。
2)由于利用模具的导向作用,省去了冲床的滑块机构;因冲裁力较小,省去了冲床的飞轮机构,因而整个机构得到简化,加工方便。
3)模具通常垂直安装在冲床上完成冲压任务。而本发明利用现有模架,并且考虑到从振动料斗出来的工件(如保险管帽)是水平的,因而将冲孔模具水平放置即水平方向完成冲孔任务。
4)由于本发明自身就是一部小冲床和送料机构,因此解决了占用其它冲床的矛盾。
5)以往的生产采用手工送料,经常送不到位,还会出现压手的公伤事故。本发明解决了压手问题,上料速度既快又平稳,提高送料精度,生产效率高,且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6)以往采用的冲床功率较大,生产中耗电量大,成本较高。本发明消耗功率小(约500W),大大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7)本发明可采用无级变速,可以任意调节冲孔速度。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模具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不完全齿轮机构示意图。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由电机、传动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冲孔模具、模具底座、上下料机构和工作台等部分组成。电机1通过联轴器2与主轴3联接,使主轴3随电机一起旋转。主轴3通过键周向固定偏心轮4,并带动偏心轮4旋转。主轴3通过轴承5,6与轴承座7,8固定在工作台9上。偏心轮4带动冲孔模具的上模部分运动。参见图3,冲孔模具由标准模架10、凸模11、凸模固定板12、凹模13、凹模固定板14、卸料板15、弹料板16、小导柱17、小导套18、柱塞19、卸料螺钉20、销21及螺钉22组成。标准模架10由上模板23、下模板24、导套25、导柱26组成。凸模11装设于小导柱17内,小导柱17通过过盈配合紧固在凸模固定板12里,凸模固定板12通过销21与螺钉22同上模板23联接。小导套18也通过过盈配合紧固在卸料板15里,凸模固定板12通过卸料螺钉20与卸料板15相连。小导柱17与小导套18是滑动配合,小导柱17在小导套18内运动过程中带动凸模11上下运动,完成自动冲孔。对模具的下模部分,凹模13与凹模固定板14是过盈配合,凹模固定板14通过销21与螺钉22同下模板24联接,弹料板16与凹模间隙配合。下模板24通过螺钉27与模具底28连接,模具底座28通过螺钉29固定在工作台9上。上模板23通过小轴承30、小轴31、滚动轴承32和轴承座23与偏心轮4线接触。
一对锥齿轮34,35分别通过平键联接在主轴3和传动轴36上,通过两锥齿轮啮合改变运动方向,将主轴3的旋转运动传递给传动轴36。参见图4,不完全齿轮机构由主动齿轮37、从动齿轮38、分度盘39、弹性阻尼器40组成,不完全主动齿轮37通过键联接在主轴3上,从动齿轮38与分度盘39通过螺钉及销联接并固定在模具导柱26上。不完全齿轮运动带动分度盘间歇运动。主轴3旋转1周,从动齿轮38转1/4周,这样可把振动料斗出来的有序料一个一个地送到凹模13上。弹性阻尼器40可保证精确定位,弹性阻尼器40由阻尼器支架、螺塞、弹簧、钢珠及分度盘组成。在弹性阻尼器的内部,钢珠和弹簧通过螺塞固定在阻尼器支架内,两钢珠头顶住分度盘。在弹性阻尼器的外部,弹性阻尼器通过螺钉固定在冲孔模具的下模板上;分度盘与不完全齿轮机构的从动齿轮同轴,并用螺钉连接成为一体。当不完全齿轮机构的主动齿轮旋转时,带动从动齿轮和分度盘转90度,到位后,两钢珠在弹簧作用下顶住分度盘,防止由于惯性分度盘继续转动,从而起到辅助定位作用。
上下料机构采用振动料斗式,振动料斗41属于件料料斗式自动上料机构。工件(例如保险管帽)在振动料斗中进行自动有序排列,并通过料道42、料嘴43进入分度盘,分度盘在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带动下转动90度,即带动工件进入冲孔工序进行冲孔,分度盘继续转动到卸料位置即卸下工件。料道座固定在工作台上。
权利要求
1.全自动打孔机,其特征在于设有电机、传动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冲孔模具、模具底座、上下料机构和工作台;传动机构设有联轴器、主轴、轴承及轴承座、偏心轮、锥齿轮、传动轴,联轴器两端联接电机轴和主轴,主轴由轴承及轴承座固定在工作台上,主轴与偏心轮键联接,一对锥齿轮分别联接在主轴和传动轴上;不完全齿轮机构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分度盘和弹性阻尼器组成,主动齿轮联接在主轴上,从动齿轮与分度盘联接并固定在模具上,弹性阻尼器固定在冲孔模具上;冲孔模具由标准模架、上模、下模组成,上模与偏心轮线接触,下模与模具底座联接,模具底座固定在工作台上;上下料机构由料斗、料斗座、料道、料嘴组成,料斗置于料斗座上,料斗经料道与料嘴联接,料嘴与不完全齿轮机构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打孔机,其特征在于冲孔模具由标准模架、凸模、凸模固定板、凹模、凹模固定板、卸料板、弹料板、小导柱、小导套、柱塞、卸料螺钉、销及螺钉组成,标准模架由上、下模板和导套、导柱组成,凸模设于小导柱内,小导柱固定在凸模固定板里,凸模固定板与上模板联接,小导套固定在卸料板里,凸模固定板通过卸料螺钉与卸料板相连;凹模与凹模固定板过盈配合,凹模固定板接下模板,弹料板与凹模间隙配合,下模板接模具底座;上模板与偏心轮线接触。
全文摘要
涉及一种有冲模的打孔或冲孔设备,设有电机、传动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冲孔模具、模具底座、上下料机构和工作台,传动机构的联轴器接电机轴和主轴,主轴接偏心轮,一对锥齿轮分别接在主轴和传动轴上。不完全主动齿轮接主轴,从动齿轮与分度盘联接并固定在模具上。冲孔模具的上模与偏心轮线接触,下模与模具底座联接。采用振动料斗,料嘴接不完全齿轮机构。运转平稳,结构简单、自动冲孔、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安全省电。
文档编号B26F1/02GK1348849SQ00130749
公开日2002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17日
发明者胡国清, 刘文艳 申请人:厦门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