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扭力应用的工具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80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加扭力应用的工具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钳,具体是指一种增加扭力应用的工具钳。
背景技术
手工具的种类繁多,而工具钳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工具。一个典型的工具钳,在外观上具有一对钳颚及相对应的手柄,用手握住其柄就可以控制一对钳颚的动作。钳颚的种类繁多,利用钳颚的不同来判定钳子的种类是尖嘴钳、针嘴钳亦或是弯嘴钳等等。工匠和屋主常常需要带着这几种钳子在身边,如果两种常用的钳颚可以用某种方法合并在单一工具内,那么他们只需要一件工具而不是两个不同的工具。将两种不同的钳颚合并在单一工具内,这件工具会成为一个组合式的工具。另外,先前的技术请参考美国发明第5,245,721号专利,同样为组合式工具钳,然而经查其中之一缺点就是一比一的力量应用,换句话说,施以手柄十磅的力量,传到钳颚的力量就是十磅,施以物体外部的力量也就只有十磅,导致如此结果的理由是因为利用先前技术制造的工具钳,其手柄上的连接轴和钳颚的枢轴在同一列上,因此如果连接轴和枢轴不在同一位置上,就可以获得较大的杠杆作用,例如在手柄上施以五磅的力量就可以在钳颚夹住物体施以十磅的力量,当工具使用者企图去折叠一个真空管或是任何需要施以较大力量的情况下,这样的设计应用是非常好的。
有鉴于此,本创作者加以研究改良而创作设计出一种增加扭力应用的工具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扭力应用的工具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加扭力应用的工具钳,其第一个组成部分为利用钳颚装配组成第一对钳颚时,利用第一中心线连结,使得钳嘴可以在无施力位置和施力位置之间移动,钳颚的组成包含固定在第一个钳嘴后的后部延伸以及固定在第二个钳嘴后的后部延伸部分;手柄部分则包含利用手柄中心线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手柄部分和第二手柄部分,第一手柄部分以第一中心线和第一后部延伸部分之一以枢纽的形式相接合,第二手柄部分也以第二中心线和第一后部延伸部分之一以枢纽的形式相接合,另外该手柄的中心线和第一中心线之间,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之间具有空隙;前述第一组成部分,第一中心线到手柄中心线的空间距离相等于第二中心线到手柄中心线的空间距离;前述第一中心线位于第一后部延伸部分之间;前述钳颚的位置组成,其第一对和第二对的位置相对;前述第二对钳颚的每一钳嘴,其后部延伸部分都和第一对钳颚其钳嘴后部延伸部分以枢接的方式相接合;前述第一后部延伸部分以枢接的连接方式和第二延伸部分接合,因而在之间形成了一个中心空穴,手柄中心线的范围就位于此空穴之中;前述第二基本组成部分包含有增加扭力应用的部分,含有由第一个钳嘴和第二个钳嘴组成的第一对钳颚中心线。当移动到夹住物体的位置时,第一个钳嘴朝向第二个钳嘴施力,处于释放位置时,第一个钳嘴则不会施力向第二个钳嘴;另,前述手柄的中心线部分,第一钳颚中心线和手柄中心线建立出的空间,使得第一手柄部分和第二手柄部分互相连结,连接第一手柄部分和第一钳嘴的部分称之为第一中心线;连接第二手柄部分和第二钳嘴的部分称之为第二中心线,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之间有空间,第一对钳颚的中心线和手柄中心线之间亦有空间;前述第二组成部分,由第一对钳颚的中心线到第一中心线的空间距离和第一对钳颚到第二中心线的空间距离相等;前述第二组成部分,第一对钳颚部分和第二对钳颚部分之间,即为手柄中心线的位置;前述第二组成部分,包含有第三个钳嘴和第四个钳嘴,以枢接的方式相嵌在一起,并和第一个钳嘴以及第二个钳嘴处于相对的位置;又,前述的后部延伸部分连接在一起以后,在其中形成了一个空穴,手柄中心线即位于此空穴中。
籍由两组具有个别枢轴的钳颚组成,两组朝向相反的方向,两钳颚和手柄以枢轴的方式接合在一起,手柄组成部分包含两个手柄部分,以钳嘴的后部延伸部分和手柄相接,中间形成空穴,为手柄接合的枢轴位置,两手柄接合在一起后,利用手柄上分开的枢轴和连接轴造成增加扭力的构造,即可在使用工具钳夹住物体时增加扭力在其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如图所示为处在闭口位置的钳颚,其钳嘴皆互相紧邻。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方侧视图。
图3是类似于图1但钳颚处在开口位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兹配合图式加以说明如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加扭力应用的工具钳,其中该工具钳10系包括有两对钳颚,第一对钳颚12包括有两钳嘴14、16,而第二对钳颚则包含有钳嘴18、20,钳嘴14、16为尖头形即为平常所称的尖嘴钳,钳嘴18、20为钝头形,为习用的钳子种类之一,利用枢轴22穿过钳嘴14上的孔24和钳嘴16上的孔26使钳嘴14和钳嘴16枢接,而钳嘴14的圆形构造形态的中心部分28其中心除了有孔24以外另具有相同圆心的凸轮面30、32,其圆心也是枢轴22穿过的中心线34的圆心;同样的情况,钳嘴16的凸轮面38、40的圆形中心部分36的中心亦具有孔26,而该凸轮面38、40和中心线34具有相同的圆心,另外凸轮面38、40和凸轮面30、32的圆半径等长。
钳嘴16的中心部分36的内部设有环形凹槽42,其内装置有弹簧44,此弹簧44作用为产生一个持续倾斜的力量传送到钳嘴14,使钳嘴14、16可以如图3所示保持在开口位置,由此可见,钳嘴14、16可以将物体(图未示)夹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或任何钳嘴14、16可以分开的位置;举例来说(参考图3),假如物体被夹在钳嘴14、16之间,那么图3的分开位置即为夹物位置。
钳嘴16系包含了在凸轮面32上移动的凸轮46以及在凸轮面30上移动的凸轮48,且该钳嘴16另外还包含了由中心部分36向后面延伸突出且其上方具有穿孔52的后部延伸部分50,同样的,钳嘴14具有由中心部分28向后延伸的后部延伸部分54,该后部延伸部分54的上方亦具有穿孔56,另外该凸轮48系紧靠在凸轮面30,而凸轮58系为后部延伸部分54的重要部分,且其系紧靠在凸轮面40。当工具钳10在图1的闭口位置和图3的开口位置间移动时,该凸轮48系在凸轮面30上滑动,而凸轮58则在凸轮面40上滑动。
由此可以看出,包含钳嘴14、16的第一对钳颚12可以在如图3所示的开口位置和图1所示的闭口位置间枢转活动,在图1的闭口位置时,钳嘴14上的内平面60和钳嘴16上的内平面62系紧密贴合。
钳嘴18具有类似圆形的中心部分64,该中心部分64系具有连接具穿孔70的后部延伸部分68不可或缺的穿孔66,而钳嘴20则包含有一外周具凸轮面74、76的圆形中心部分72,该中心部分72中央设有穿孔78,凸轮面74、76为同一个圆的圆弧,另外,该后部延伸部分80系接合在中心部分72,且该后部延伸部分80具有穿孔82。
前述中心部分64、72系相贴接合而使钳嘴18、20互相连结在一起,在此位置时,钳嘴18上的凸轮面84顺应钳嘴20上的凸轮面86在其上滑动,而该钳嘴18上的凸轮面88同样也顺应钳嘴20后部延伸部分80上的凸轮面90在其上滑动;而直接紧邻中心部分64的后部延伸部分68的内壁形成了紧靠在凸轮面74的凸轮面92,钳嘴18的内侧则形成了一类似于凸轮面86紧靠在凸轮面76的凸轮面结构。
一连接栓94连接了穿孔82和穿孔52而可枢接嵌合钳嘴20和钳嘴16,籍由该连接轴96可使钳嘴20和钳嘴16之间可以具有有限的枢接活动,同样的,连接栓98连结了穿孔70和穿孔56之后,钳嘴14和钳嘴18之间亦可枢接相嵌合住。
后部延伸部分50具有一内凹部100及外凹部102;后部延伸部分54则具有一内凹部104及外凹部106;而后部延伸部分68具有一内凹部108及外凹部110;该后部延伸部分80则包含有一内凹部112及外凹部114;这些凹部100、102、104、106、108、110、112、114的功能将在后面的叙述中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工具钳10亦形成有由第一手柄部分116及第二手柄部分118所组成的手柄。第一手柄部分116的组成为利用手柄枢轴栓124将两个一模一样的手柄部分120、122接合而成,手柄枢轴栓124穿过手柄部分120上的孔126和手柄部分122上的孔128将其嵌合固定,而固定第二手柄部分118的手柄枢轴栓124穿过手柄部分132上的孔130和手柄部分136上的孔134将其嵌合,手柄部分132、136装配在一起成为单一部分之后即为第二手柄部分118,该两手柄部分132、136结合后可如同一个单一部分而移动,且该两手柄部分132、136系籍其末端所具有一个间隔销138来连接,同样的,该手柄部分120、122亦系籍由末端所具有的间隔销140来连接。
手柄部分120系具有以连接栓94嵌合的小穿透孔142,而该连接栓94亦嵌合了手柄部分122的小穿透孔144,同样的,该连接栓98亦穿过手柄部分132上的小穿孔146以及手柄部分136上的小穿孔148来进行嵌合。
再者,钳嘴14、16的位置和钳嘴18、20系相对的,在没有任何施力移动手柄16、18的情况下,弹簧44将对钳颚12产生倾斜力量使得钳颚12的钳嘴14、16分开(参考图3),而钳嘴18、20也处于分开的开口位置,此时手柄枢轴栓124会非常靠近由后部延伸部分50、54、68、80互相连结封闭而成的内部空穴150的一端,手柄枢轴栓124嵌合一中心线152,其与连接栓98穿过的中心线154及中心线96之间有一段距离,中心线152到中心线96的距离相对于中心线152到中心线154的距离约5/8英寸。当第一手柄部分116移向第二手柄部分118时,钳嘴14和钳嘴16互相靠近,同时钳嘴18和钳嘴20亦互相靠近,假如一物体被置于钳嘴14和钳嘴16之间,一个夹住物体的动作将会发生,虽然如图3所示,在某些情况下利用钳嘴18、20可能会比较方便,但钳嘴18、20所处的位置称之为贮放位置,即是不使用的位置;而钳嘴14和钳嘴16的位置则为预期使用的位置,然而当使用者想使用钳嘴18、20时,只需要把第一手柄部分116逆时针转动约140度,把第二手柄部分118顺时针转动约140度,如此一来,钳嘴14、16就变成位于贮放位置,而钳嘴18、20则位于使用位置,如此即可使用第二对钳颚。
另者,因为该手柄枢轴栓124和枢轴158穿过穿孔66、78所形成的中心线156或是另一个中心线34系不一致,额外的杠杆作用将因此产生,且由于中心线152和中心线96、154之间有空间也产生了杠杆作用,这些空间作用即如杠杆支点两边力矩不等长,利用同样的原理,使用者可利用小施力移动较重的物体,举例说明,施以五磅的闭合手柄部分116、118将会使钳嘴14、16或钳嘴18、20获得十磅(甚至更多)的力量夹住物体,易言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具有增加扭力的优点。
另外,设计凹部110、104存在的理由是为了提供足够的间隙予手柄枢轴栓124,而使钳颚12可移动到如图1所示的闭口位置,同样的,当钳嘴18、20移动到使用位置而钳嘴14、16在贮放位置时即由凹部108、106产生同样的作用,除此之外,凹部110、114、102、106亦可提供足够的间隙给后部延伸部分50、54、68、80,使其可如图1所示呈现完全的封闭位置。
又,在钳嘴14、16,钳嘴18、20之间具有传统钳子必备的锯齿状的表面和/或剪面,本实用新型未有任何在钳面上的改良。
因此,本实用新型确具有实用增进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增加扭力应用的工具钳,其特征在于,系包括钳颚部分,具有第一对钳颚,该钳颚的组成为具有第一后部延伸部分的第一钳嘴和具有第二后部延伸部分的第二钳嘴,其两钳嘴以枢接形式相接合,在施力位置和未施力位置之间移动;手柄部分,具有以手柄枢轴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手柄部分和第二手柄部分,第一手柄部分和第一后部延伸部分以第一连接轴枢接,第二手柄部分和第二后部延伸部分以第二连接轴枢接,手柄枢轴和第一个枢轴、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间皆有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扭力应用的工具钳,其特征在于,该手柄枢轴到第一连接轴的距离等于手柄枢轴到第二连接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扭力应用的工具钳,其特征在于,该手柄枢轴位于第一后部延伸部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扭力应用的工具钳,其特征在于,该钳颚部分还含有以第二枢轴枢接嵌合的第二对钳颚,其可在施力位置和未施力位置之间移动,第二对钳颚的位置和第一对钳颚相反,且其中该第二对钳颚的部分包含有两个后部延伸部分,第二对钳颚其中一个后部延伸部分和第一对钳颚后部延伸部分之一枢接,而第二对钳颚另一个后部延伸部分也和第一对钳颚另一个后部延伸部分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加扭力应用的工具钳,其特征在于,该两对钳颚的第一个后部延伸部分和第二个后部延伸部分封闭出一个中空的供手柄枢轴穿设的空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指一种增加扭力应用的工具钳,系利用两组具有个别枢轴的钳颚组成。两组朝向相反的方向,两钳颚和手柄以枢轴的方式接合在一起,手柄组成部分包含两个手柄部分,以钳嘴的后部延伸部分和手柄相接,中间形成空穴,为手柄接合的枢轴位置,两手柄接合在一起后,利用手柄上分开的枢轴和连接轴造成增加扭力的构造,即可在工具钳夹住物体时增加扭力在其上。
文档编号B25B7/00GK2629913SQ0326490
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3日
发明者曾逸川 申请人:美商·爱利大批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