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56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更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
背景技术
惯用作为拉链链齿裁切的设备是一种如图13至图15所示的裁切机结构,其是在一机座1a中央内部设置有一模块2a,模块2a内具有容纳可弹性凸出模块2a的撞击装置21a的一槽道或通道,在模块2a的两侧各设有一压押垫3a、31a,使撞击装置21a及两压押垫3a、31a均经由机座1a底部的支撑件4a与其直接或借由弹簧32a支撑,而产生定位升降的作用;在机座1a的上表面两侧配合模块2a两侧各设置有一导板5a、51a,在两导板5a、51a之间有使撞击装置21a能凸出来的一间隙,在上述机座1a的上方设有由另一动力系统产生升降作用的切截器6a,利用切截器6a与机座1a内撞击装置21a的协同动作,可用来分段裁切拉链7a的链齿71a;其中,在两侧导板5a、51a相对于压押垫3a、31a处均设有锯齿形边缘,借以有效夹固进入拉链7a两侧布面,在支撑件4a与基座1a之间设有回复弹簧32a,使该支撑件4a在进行复位动作时,具有弹性回复的动作。
位于机座1a上方的切截器6a与机座1a内撞击装置21a其型式如图14及图15所示,其中,切截器6a是由两侧的刀尖部61a与中央的突出构件62a所构成,撞击装置21a与该突出构件62a具有相同的对称造型;当该惯用切裁机在操作时,先将拉链7a的粗成品置于机座1a两侧导板5a、51a与压押垫3a、31a之间,并使链齿71a位于模块2a的正上方,当开启动力系统时,首先使切截器6a产生下降动作,并使切截器6a两侧的刀尖部61a同时切断链齿71a上脚的外端部,同时切截器6a的突出构件62a推压链齿71a的头端部,以压扁与啮合链齿71a,从而使位于链齿71a两侧的缝线72a松脱,位于机座1a内部的撞击装置21a由于支撑件4a被推顶上升的动作而上升,同时,压押垫3a、31a也由于弹簧32a的弹性而上升,达到能与导板5a、51a配合夹紧拉链7a两侧布面为止,再由于支撑件4a的持续上升,使撞击装置21a也向上移动直到与切截器6a的突出构件62a相抵而夹住链齿71a为止,此时,切截器6a产生反向的移动,使被夹在撞击装置21a与突出构件62a之间的链齿71a从拉链7a两侧布面被升高(如图15所示),并使链齿71a上脚部已被切断的部份从缝线72a处松脱并被去除,完成链齿71a切断的动作。
然而,上述的惯用裁切机结构,由于其设计得不够完善而具有以下缺点,使裁切拉链7a链齿71a的质量差。具体缺点如下首先,由于该惯用裁切机,其主要是借由位于机座1a上方的切截器6a两侧的刀尖部61a来进行链齿71a之裁切,该刀尖部61a是一瓶口型刀尖,因此,其在裁切环形链齿71a上脚部时,是将待切链齿71a以统一裁切的方式进行,在撞击装置21a配合突出构件62a上升去齿时,是将待切齿完全去除,此种去全齿的方式,其在制作开口型拉链时(如图10所示),容易造成制造上的困难,增加了操作程序,减低了拉链制造的产量,由于开口型拉链在配合拉链头42的安装时,必须留置一链齿71a的半齿,以便能夹住在开口型拉链头42两侧夹片的内部作为骨架,借以防止拉链头42与拉链7a布面之间形成柔软易折的情形,而令开口拉链7a在使用上扣合不易,因此,一般而言,产业者均会在裁切机分段裁切链齿71a后,再以指甲剪将裁切链齿71a一端的末齿剪成半齿,然而此种方式不仅严重影响加工的效率,而且容易由于人为的关系而造成加工质量差,因此,其实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其次,在该惯用裁切机中,位于机座1a上表面的导板5a、51a以及内部的压押垫3a、31a主要是用来夹固拉链7a两侧的布面,而切截器6a所裁切的位置是在链齿71a上脚的两外端部,即在链齿71a缝线72a的外侧,此种裁切方式在实际操作时,时常发生链齿71a缝线72a由于在缝制时可能造成偏斜于链齿71a外侧或内侧的情形,而使缝线72a在无覆盖的情况下容易被切截器6a的刀尖部61a误切,由于误切缝线72a可能造成整条拉链7a的链齿71a发生脱线情形,使该拉链7a作废,因此,此种结构的裁切方式并非完善,而仍待进一步改良;此外,惯用的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是采取人工调整对位方式,以控制拉链链齿的分段裁切距离,然而,以人工调整控制的方式须要多次调整与尝试,且精确度不高,在大量制造前需要浪费掉许多待分段的拉链,如能以触控装置的数字系统精确控制,必可大大提高分段裁切的精确度;再者,裁切机构后需设置卷收机构,卷收机构分为二组,一组是输出机构,为马达传动上下二滚轮后来拉引拉链向前输出,另一组是介于裁切机构与输出机构之间的扣紧装置,其主要是用在拉链前移至一定距离后,将其扣紧固定不再向前移动。扣紧装置若在具备触控装置的精确控制下是无需设置的,即扣紧装置将成为一多余的装置,是可以不用设置的;最后,拉链在进入裁切机构前必须有导入装置的辅助,但惯用裁切机却忽略此部份的设计,所以实施上会因拉链导入时产生蛇行运动而产生偏斜,使对位的精确度降低,故还需针对此部份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设置触控装置,借助触控装置的数字控制,有效并精确分段裁断拉链,并缩短拉链长度调整的控制时间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本实用新型的第2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裁切机构前置的一导入装置,借助导入装置有效控制拉链的行进及避免空带产生,该导入装置包括一L形支架、一活动支架、复数个滑轮、若干微动开关及一驱动马达,借由微动开关的感触可得知链带的传送状态,达到自动化控制的功效,并且在裁切机构后方枢设一计算机化液晶触控式操作装置,使其具有计算机控制设定的功能,以简化操作程序,因此比惯用更为优异;本实用新型的第3个目的在于利用下机座内设有一经特殊设计的切刀架(即惯用的模块),其除了具有两侧平式刀口外,而且在切刀架的两端之一对应侧各设有一凸起的刀尖,位于切刀架内可以弹性伸缩的顶刀,其上端部设计成凹弧形刀口,使能配合设置在上机座上的上抵刀,产生相互夹住的作用,因此,当本实用新型在行链齿的裁切时,切刀架两侧的平式刀口恰可切断待切链齿的下脚部,而位于两端对应的刀尖可将其相对位置的单一链齿完全切除,使其在外形上有半齿,而两端半齿之间的链齿,由于下顶刀与上抵刀的夹住与下升作用,将该段链齿完全拔除,除了达到拉链分段的功能外,而且可预留下半齿以利开口型链条的操作或作业,较惯用装置更具进步性;本实用新型的第4个目的在于上述切刀架上的两端凸起刀尖,由于是对称地设置在刀口的两侧,其是为配合开口型拉链拉链头左右不同的插置方向,而可令该切刀架作180度旋转后锁定在下机座内,可使该切刀架两端的刀尖部份作反向半齿的切断,而达到使拉链换向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切刀架具备可互换的功能,增加了其实用经济价值;本实用新型的第5个目的,是在下机座上表面两侧的顶座(即惯用装置的导板)与机座内升块(即惯用装置的压押垫)之间,设有特殊型式的夹槽,使拉链粗成品再进入裁切轨道时,无论链齿上缝线是否歪斜,均可令该夹槽有效的覆盖在链齿两侧的缝线,使切刀架在行裁切动作时不会发生误切缝线的情形,然而,由于在实际上,即使缝线具有歪斜现象,只要不影响拉链两侧链齿的链合即为良品,使本实用新型再利用该夹槽覆盖于该链齿上时,可有效的覆盖在两侧缝线上,并使链齿链合的中央部露出以待切刀架的裁切,该夹槽还具有夹住固定拉链两侧布面的功能,借以保持整条拉链的完整性避免产生脱线,此也有效的改善了惯用无此设计的缺点,达到进步实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传动机构、裁切机构、卷收机构、导入装置及触控式操作装置组成;上述卷收机构由动力滚轮组成,上述传动机构是指用以控制裁切机构上、下机座对拉链链齿的裁切的传动机构,上述裁切机构在其下机座内设有切刀架与由支撑件控制升降的顶刀,而上机座设有配合达到分段裁切链齿的上抵刀,卷收机构的动力滚轮是指借马达带动卷收预定长度的拉链的动力滚轮;上述导入装置设置在裁切机构前面,上述导入装置是能够稳定的将拉链导入上、下机座内进行裁切的装置,上述导入装置由L形支架、活动支架、复数个滑轮、多个微动开关及驱动马达组成;上述触控式操作装置发置在裁切机构后面,上述触控式操作装置是指能简化整个控制程序、精确掌控裁切机构及各马达动作,使操作简便快捷的触控式操作装置。
如以上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切刀座被设置在裁切机构下机座内部,上述切刀座导一ㄇ字造型,其侧面设有穿孔,用螺丝钉锁定在下机座,切刀座上方设有平口状的两侧切刀口,两刀口中央为一供顶刀穿置的容置槽,在平口状刀口的两端容置槽的两侧设有呈两侧对应的两组刀尖部,上述两组刀尖部互呈前后的被设置,两组对应刀尖的前后距离间隔为一拉链链齿的齿距,在切刀架内顶刀的顶端刀口部呈一凹弧形造型,上抵刀被锁定在上机座,上抵刀底部的刀口部份与顶刀凹弧形刀口对称,相互之间呈契合尖锥形造型,在尖锥形刀口的两端为可与切刀架上刀口配合的定位凸柱;在裁切机构下机座的上表面覆设有两片式的顶座,在上述顶座底部及切刀架两侧升块的对应位置,设有一具有凹凸缘的在升块上升时将拉链链齿两侧的缝线以及布面覆盖的夹槽。
如以上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主要由动力马达、轴承座、凸轮以及偏心轴所组成,上述构件均由一能传送马达动力的心轴串接,在心轴后面设置有凸轮,凸轮下与一传动杆相接,在传动杆顶部与凸轮的相接面设置有一滑轮,传动杆在机体底部延伸并与一活动杠杆的一端相接,在活动杠杆的另一端连设有一组上顶在裁切机构下机座并可产生升降的柱塞;在心轴的末端设有用以控制裁切机构上机座的并配合下机座升降的一偏心轴。
如以上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连设在活动杠杆另一端的柱塞,其顶部设有可与下机座内的支撑件固接的一平台,柱塞上套设有一缓冲弹簧。
如以上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在裁切机构上机座上抵刀的一侧固设有一组选针装置,上述选针装置是由一两片式的座块锁住而成的座体、可内置在座体的借设在座体内部弹簧而使其作弹性升降的选针与定位杆组合体所组成,上述选针与定位杆分别设置在一其内部设置有座体的支杆下面。
如以上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杆的底部是一平面。
如以上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在上机座的两侧固设有一弯曲伸杆,上述弯曲伸杆可撑平内置在裁切机拉链的两侧。
如以上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导入装置中的驱动马达传动一主动滑轮,上述主动滑轮的两侧配置二个被动滑轮,上述三个滑轮是指拉动拉链的三个滑轮。
如以上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导入装置中的活动支架上端活动设置在L形支架横向部份的中段处,下端设有一滑轮,上述活动支架与L形支架之间连接有一弹簧。
如以上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导入装置的微动开关设置在L形支架前段及后段。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1.除了达到拉链分段的功能外,还可预留下半齿以利开口型链条的操作;2.可使切刀架两端的刀尖部份作反向半齿的切断,达到使拉链换向的目的;3.具有保持整条拉链的完整性及避免产生脱线的功能;4.具有自动化控制、操作简便、精确度高的功效,并能提高生产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系统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切刀架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机座的平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选齿装置的立体外形图;图5~1是本实用新型选齿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动作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动作示意图;图10是开口型拉链的平面图;图11是拉链粗成品分段间隙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导入装置的侧视图;图13是惯用裁切机的结构剖视图;图14是惯用裁切机的第一动作示意图;图15是惯用裁切机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首先,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主要由传动机构1、裁切机构2、卷收机构3、导入装置8a及一计算机化液晶触控式操作装置9a组成;经由计算机化液晶触控式操作装置9a的设定,使传动机构1带动裁切机构2上、下机座21、22的配合动作,将从导入装置8传送过来待处理的拉链粗成品链齿部份加以裁切分段,卷收机构3是在链齿部份经裁切后将拉链作一定长度卷收的输出机构,其在无扣紧装置的前题下能确实将拉链的链齿部予以等长度的分段裁切。
再如图1及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1的系统图,其中,在裁切机机台上方设置的传动机构1,其是由动力马达11、轴承座12、凸轮13以及偏心轴14等所组成,上述构件均借一心轴使其同步产生动力传动,其中,在该心轴的后方设有一凸轮13,其可控制凸轮13下方连设的传动杆10产生三段式的升降调整,而传动杆10与凸轮13之间有一滑轮15以使传动杆10的升降更为顺畅灵敏;传动杆10延伸至机台的底部应用了一活动杠杆16,使传动杆10一端连设在活动杠杆16的一端,而活动杆杆16的另一端设有可控制下机座21切断系统升降的柱塞17,在该柱塞17上设有一平台171以及缓冲弹簧172,使柱塞17可产生弹性的升降变化;在上述马达11动力心轴的末端设置一偏心轴14,其是借由一组传动杆与缓冲弹簧机构,使该偏心轴14再回转时同时控制机座22的升降;设置在心轴与凸轮13之间的轴承座12是用以支撑传动心轴所延伸的长度。
再者,如图1所示,卷收机构3主要由两动力滚轮31及一马达32所组成,此两动力滚轮31是借马达32的带动而用来卷收已经裁切的等长拉链,以进行下一裁切操作的装置,此机构属于惯用技术,不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部分的特征,在此不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3、图4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主要在于裁切机构2的特殊设计,能防止拉链4免于发生脱线以及可预留开口型拉链4所需的半齿41,其中,所谓半齿41,请参阅图10及图11,即指在开口型拉链4中,为配合拉链头42的夹住(或夹掣),防止拉链头42与拉链4布面之间发生柔软易折的情形,所以在完整链齿43的末端需加设一半齿41,以供拉链4两侧拉链头42的夹掣,以改进上述的缺点,所以半齿41的设置在开口型拉链4中是不可缺少的;然而,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裁切机构2的下机座21内部设有一切刀架23,切刀架23配合一可在其中伸缩的顶刀24,使顶刀24可在切刀架23内部的容置槽233作伸缩,其次,在切刀架23的两侧各设有一升块25,两升块25底部的内凸缘可卡掣在顶刀24底座两侧的卡槽,以限制升块25的位置,其中,切刀架23以及顶刀24的型式如图3所示,切刀架23为大约呈一ㄇ字造型,在其两侧各设有一延伸部,上设有穿孔231,可借螺丝钉锁固在下机座21内部,在切刀架23的上方为切刀架23的刀口232部份,其中在刀口232的中央为一可容置顶刀24升降的容置槽233,平口式刀口232的两端对应两侧(即位于容置槽的两侧)设有两组凸起的刀尖234a、234b,在位于刀口232两端两侧的两组刀尖234a、234b是呈前后的设计,其前后的距离间隔为拉链的一齿距,主要是使所裁切拉链4两侧链齿43可个别预留一半齿41,以方便在拉链头42的安装,两组刀尖234a、234b前后的设计,是使拉链4两侧链齿43恰为相隔一齿,使拉链4可相对的链合;顶刀24除其刀座部份外,其顶端呈一凹弧状的造型;另外,又由于位于切刀架23两端的两组刀尖234a、234b是呈两侧对称以及前后式的设计,因此,可使该切刀架23作180度回转调整而锁定在下机座21内,使该切刀架23可依拉链头42左开右开不同的插置方向而作互换性的调整,以改变半齿41裁切的位置。
另外,如图6所示,在下机座21的上表面两侧各覆设有一顶座26,两顶座26之间留有适当的使顶刀24的抵送链齿43能凸出的间隙,在顶座26的底部与升块25的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可互相嵌合的夹槽261,使升块25上升时,可使拉链4链齿43两侧的缝线44恰为夹槽261所覆盖;在下机座21的底部设有一支撑件5,其与顶刀24刀座底部互相锁合,在支撑件5上与两侧升块25及下机座21之间均设有复位弹簧6,该复位弹簧6提供支撑件5的缓冲作用。
再者,位于裁切机构2上方的上机座22部份,其上锁设有一相对于下机座21顶刀24的上抵刀27,其型式如图3所示,刀口部份为与顶刀24顶端凹弧状造型相对称的尖锥状造型,刀口两端各为一定位凸柱271,使上抵刀27能配合顶刀24而具有夹掣作用。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上机座22上抵刀27的一侧设有一组选齿装置7,其结构如图5以及图5~1所示,上述选齿装置7主要由两片式座块锁合而成的座体71内部设有一弹簧74以及顶掣在弹簧74而可在座体71内部作弹性伸缩的选针72与定位杆73所组成,其中,选针72及定位杆73是设置在一支杆75的下方,借支杆75在具有较大空间余地的座体71内部,可作左右与上下方向的摇摆动作,在该选齿装置7安装在上机座22时,上机座22的下移使选针72具有可摇动选插在拉链4及链齿43缝隙的功能,而定位杆73由于底端有一平面,因此能平贴在下机座21的上表面使选针72定位;再者,在本实用新型上机座22的两侧,各设有弯曲伸杆8,可使拉链4置于裁切机构2时,可利用该弯曲伸杆8将拉链4的两侧予以撑平,使拉链4的链齿43更易于裁切。
关于本实用新型操作情形,如图4、图6至图9所示,首先,将拉链4的粗成品置于下机座21两侧顶座26与升块25之间的间隙,并使链齿43部份置于切刀架23的刀口232中央部(如图6),以进行拉链4链齿43分段的裁切;接着,开启马达11动力(如图2),使柱塞17的平台171向上移动顶掣支撑件5上升,支撑件5进而经弹簧6使切刀架23两侧可移动升降的升块25上升,使两侧升块25夹紧固定拉链4,并使链齿43两侧的缝线44为顶座26两侧夹槽261所覆盖(如图7);再接着,由于传动机构1的偏心轴14在动力启动时可同时产生上抵刀27的下降动作,首先使位于上抵刀27侧面的选针装置7的选针72由于弹簧74的作用而可以大概摇动选定预定位置拉链4链齿43,而在上机座22继续下移时,使定位杆73顶抵在上机座22的上表面(如图4),使选针72确定其位,而达到固定预定裁切链齿43长度的功效,然而,在上机座22下移的同时即可使上抵刀27抵掣在拉链4链齿43并下压,即可造成链齿43的下脚部份被切刀架23的刀口232切断为止,而刀口232两侧的凸出刀尖234a、234b部份,可完全将其对应位置的单一链齿43切断,使形成为半齿41(如图3、图8、图10、图11);之后,位于切刀架23内的顶刀24因支撑件5的持续上顶,使顶刀24抵接在上抵刀27,而此时,上抵刀27产生反向的上升动作,配合顶刀24夹掣切断下脚的链齿43上升,进而可使该链齿43向拉链4两侧布面处拉除达到去齿的目的,然而,已脱离布面的链齿43在继续上升一适当距离后,可借助一设计在下机座21台面上的空压座9吹出的高压空气将链齿43吹离台面(如图9),而下机座21内的顶刀24及升块25由于凸轮13周期作用而为支撑件5带动产生下降动作,进而回复至如图6所示的初始状态,上机座22也由于偏心轴14的作用而回复原位。
另外,如图12并同时参阅图1,由图中可知,导入装置8a包括一L形支架81a、设于L形支架81a适当处的滑轮82a、82c、82d、82e、82f、82g、82h、82i、82j、一驱动马达83a、设于L形支架81a适当处的微动开关84a与84b、一活动支架85a及一弹簧85b;其中,活动支架85a一端活设在L形支架81a横向部份的中段处,另一端设有滑轮82b,并以一弹簧85b与L形支架81a连接,使活动支架85a保持向下垂直的状态。启动时,驱动马达83a传动主动滑轮82e,而该主动滑轮82e的两侧再配合二个被动滑轮82d、82f,再借助这三个滑轮以拉动拉链行进;当滑轮82a下方部份的拉链4在传送过程中卡住时,活动支架85a受到滑轮82c右侧部份拉链4继续传送的影响,会以顶端为中心以逆时针方向被拉举提高,直到活动支架85a侧壁触动到微动开关84a(位在L形支架81a后段适当处)即可令裁切机停机;又位于滑轮82f与82g之间的拉链4在传送过程中常与微动开关84b(位在L形支架81a前段适当处)接触,当微动开关84b感知拉链4传送完时,也可令裁切机停机,达到自动化控制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传动机构、裁切机构、卷收机构、导入装置及触控式操作装置组成;上述卷收机构由动力滚轮组成,上述传动机构是指用以控制裁切机构上、下机座对拉链链齿的裁切的传动机构,上述裁切机构在其下机座内设有切刀架与由支撑件控制升降的顶刀,而上机座设有配合达到分段裁切链齿的上抵刀,卷收机构的动力滚轮是指借马达带动卷收预定长度的拉链的动力滚轮;上述导入装置设置在裁切机构前面,上述导入装置是能够稳定的将拉链导入上、下机座内进行裁切的装置,上述导入装置由L形支架、活动支架、复数个滑轮、多个微动开关及驱动马达组成;上述触控式操作装置设置在裁切机构后面,上述触控式操作装置是指能简化整个控制程序、精确掌控裁切机构及各马达动作,使操作简便快捷的触控式操作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切刀座被设置在裁切机构下机座内部,上述切刀座呈一门字造型,其侧面设有穿孔,用螺丝钉锁定在下机座,切刀座上方设有平口状的两侧切刀口,两刀口中央为一供顶刀穿置的容置槽,在平口状刀口的两端容置槽的两侧设有呈两侧对应的两组刀尖部,上述两组刀尖部互呈前后的被设置,两组对应刀尖的前后距离间隔为一拉链链齿的齿距,在切刀架内顶刀的顶端刀口部呈一凹弧形造型,上抵刀被锁定在上机座,上抵刀的底部刀口部份与顶刀凹弧形刀口对称,相互之间呈契合尖锥形造型,在尖锥形刀口的两端为可与切刀架上刀口配合的定位凸柱;在裁切机构下机座的上表面覆设有两片式的顶座,在上述顶座底部及切刀架两侧升块的对应位置,设有一具有凹凸缘的在升块上升时将拉链链齿两侧的缝线以及布面覆盖的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主要由动力马达、轴承座、凸轮以及偏心轴所组成,上述构件均由一能传送马达动力的心轴串接,在心轴后面设置有凸轮,凸轮下与一传动杆相接,在传动杆顶部与凸轮的相接面设置有一滑轮,传动杆在机体底部延伸并与一活动杠杆的一端相接,在活动杠杆的另一端连设有一组上顶在裁切机构下机座并可产生升降的柱塞;在心轴的末端设有用以控制裁切机构上机座的并配合下机座升降的一偏心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连设在活动杠杆另一端的柱塞,其顶部设有可与下机座内的支撑件固接的一平台,柱塞上套设有一缓冲弹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在裁切机构上机座上抵刀的一侧固设有一组选针装置,上述选针装置是由一两片式的座块锁住而成的座体、可内置在座体的借设在座体内部弹簧而使其作弹性升降的选针与定位杆组合体所组成,上述选针与定位杆分别设置在一其内部设置有座体的支杆下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在定位杆的底部是一平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在上机座的两侧固设有一弯曲伸杆,上述弯曲伸杆可撑平内置在裁切机拉链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导入装置中的驱动马达传动一主动滑轮,上述主动滑轮的两侧配置二个被动滑轮,上述三个滑轮是指拉动拉链的三个滑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导入装置中的活动支架上端活动设置在L形支架横向部份的中段处,下端设有一滑轮,上述活动支架与L形支架之间连接有一弹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导入装置的微动开关设置在L形支架前段及后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旨在提供可预留半齿的切刀架两端的刀尖部分作反向半齿切断的保持拉链完整性及避免产生脱线的可自动控制、操作简便、精度高的触控式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其中主要由传动机构、裁切机构、卷收机构、导入装置及触控式操作装置组成;传动座上由于偏心轴及凸轮的应用,能精确控制裁切机上下机座的升降;上抵刀与下切刀架使上、下机座在进行链齿分段裁切时,预留下开口型拉链的半齿;下机座上方覆设两片式顶座,配合下方切刀架两侧可弹性升降的升块,在拉链送入裁切座时因升块上升而覆盖链齿两侧的缝线,防止切刀切断造成拉链脱齿。
文档编号B26D1/01GK2671764SQ20042000043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2日
发明者刘维尧 申请人:刘维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