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式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26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往复式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领域的手工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紧固拆卸用螺固件的往复式扳手。其是利用扳手头两侧夹持面分别具一弧切面及一挡缘、凸丘部,使该扳手成为一具往复式动作的扳手工具,并可适用于不同程度受损的磨圆螺件,同时降低其对螺件本身的磨损,确实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的发明,而成为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新设计,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背景技术
当前现有常见的开口扳手,其扳手头的两侧颚夹内侧夹持面呈一平行形态,以使螺件卡制于两颚夹内侧的喉穴中,达到螺动该螺件的目的。其中,为了使螺件可顺利卡入扳手头的喉穴中,常见的开口扳手通常都会将两颚夹内侧夹持面的距离设为略大于夹紧件二平行面间的宽度。当开口扳手螺动螺件时,将会在扳手头两颚夹与螺件之间产生一个角度的倾斜,使得颚夹的夹持面仅接触到螺件的角隅部位,一旦对螺件施加的扭力过大时,不仅会造成螺件角隅的磨损,而且将导致扳手打滑,实有使用不便之处。
为此,有许多专利针对此类常用开口扳手做了修改设计其一是如美国专利公告第5551322号“speed wrench”(详见附件一即美国国家专利专利公告第5551322号“speed wrench”的公告文本),请参阅附图所示,是上述专利的外观立体图,由该专利可知,其扳手头系具有两颚夹,一端颚夹的夹持面设为一斜切面与一平切面,另一端颚夹的夹持面依序(由根部)设有一斜切部、一平切部、一凹穴部及一长斜面,而两端颚夹相对处形成一喉穴,供螺件套置,并同时卡制在两颚夹的夹持面上,以解决常用开口扳手容易滑脱及螺件角隅易磨损的困扰。然而因为螺紧或放松螺件时,需多次转动及脱出,才能完成螺紧或松脱的作动,当卡制螺件时,其会卡制在其一端平切面与另一端长斜面上的小角度范围内,而无法顺利脱出,造成无法作往复式来回操作使用。再,其斜切部与平切部相交处为一锐角,平切部与凹穴部相交处亦为一锐角,此锐角皆易造成螺件的表面或角隅有磨耗损坏,而使下次再需用此螺件时,造成增加使用上的困难度。因此在使用时,利用此种结构,显得相当不具有实用性。
因此,业界便有另一种开口扳手结构,如美国专利公告第6443038号“open-end wrench for turning normal and worn-out bolts and nuts ofdifferent specifications”所示,(详见附件二即美国国家专利公告第6443038号“open-end wrench for turning normal and worn-out bolts andnuts of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的公告文本),请参阅附图所示,是上述专利的外观立体图,其结构主要利用两颚夹,其一端的颚夹的夹持面设为一弧切面,另一端颚夹的夹持面依序(由根部)设有一第一凸尖部、一小凹部、一第二凸尖部、一大凹部及凸丘部。该第一、第二凸尖部呈一锐角状,然而此种结构却又造成在使用上如上述附件一同样的缺陷。它也会造成螺件的表面或角隅有磨耗损坏。再者,长期使用,也会造成本体的磨耗,使其锐角磨耗掉,形同虚设。且在其另一实施例中揭示了将其弧切面改为平切面,这也会造成其往复使用的困难度,实非一最佳之设计。
上述的开口扳手,虽然可提供使用者一具有螺紧或放松螺件功效的扳手,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结构中还存在有若干缺点,造成该开口扳手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而其缺点可归纳如下1、首先,当卡制螺件时,其会卡制在其一端平切面与另一端长斜面上的小角度范围内,而无法顺利脱出,造成无法作往复式来回操作使用2、再者,易造成螺件的表面或角隅有磨耗损坏,不具有实用性。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开口扳手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开口扳手的缺陷,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开口扳手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往复式扳手,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开口扳手,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开口扳手存在的不能做往复动作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往复式扳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扳手头可作往复动作,为此,其主要利用扳手头部上的弧切面、挡缘及凸丘部分别抵顶住螺件的不同切面,以卡制住该螺件,并带动螺件转动,再以挡缘与螺件接触面为支点作松脱的动作,如此反复上述的动作,而达到往复动作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开口扳手存在的螺件表面或角隅易磨耗损坏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往复式扳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螺件表面或角隅不易磨耗损坏,为此,其夹持面不设置锐角齿部,目的在于紧固或拆卸螺件时,降低其磨损程度,使螺件不致于快速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复式扳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不但适用于一般标准尺寸之螺件,也适用于各种不同程度受损的已磨圆的螺件,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往复式扳手,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一端设有一扳手头部,其扳手头部的两侧颚夹内侧夹持面与底部之间,形成供螺件嵌掣的喉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喉穴的底面为一衔接两侧的颚夹的平切面,其中一侧颚夹的夹持面设有弧切面,另一侧夹持面的末端部设有一斜切面,斜切面接设倒圆,倒圆衔接一具切面的挡缘,该挡缘下端设有一凹穴部,该凹穴部与底面间设有一凸丘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一种往复式扳手,其中所述的挡缘的倾斜切面是接续倒圆与斜切面相异方向倾角设置,其倾角为5~30度为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往复式扳手,其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一端设有一扳手头部,该扳手头部的两侧颚夹内侧夹持面与底部之间,形成供螺件嵌掣之喉穴。
喉穴底面为一平切面,衔接两侧的颚夹,其中一侧颚夹的夹持面设有弧切面,另一侧夹持面的末端部设一斜切面。该斜切面接设倒圆并衔接一具切面的挡缘。该挡缘下端设有一凹穴部。该凹穴部与底面间设有一凸丘部。它是利用扳手头部上的弧切面、挡缘及凸丘部分别抵顶住螺件的不同切面,以卡制住该螺件,并带动螺件转动,再以挡缘与螺件接触面为支点作松脱的动作,如此反复上述的动作,而达到往复动作的功效。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但适用于一般标准尺寸之螺件,也适用于各种不同程度受损的已磨圆的螺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没有设置锐角齿部,以降低螺件的磨损程度,使螺件不致于快速受损经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扳手头两侧夹持面分别具一弧切面及一挡缘、凸丘部,使该扳手成为一具往复式动作的扳手工具,并可适用于不同程度受损的已磨圆螺件,也降低其对螺件本身的磨损,确实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的发明。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利用价值,兹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体说明如下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往复式扳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减少,从而可大幅降低成本,符合成本效益,相当具有产业的利用价值。
2、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往复式扳手不仅不但适用于一般标准尺寸之螺件,而且也适用于各种不同程度受损的已磨圆的螺件,在使用上更符合使用者对于往复式扳手的需求,从而更为适于实用。
3、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往复式扳手,具有好的往复动作的工效且不使螺件快速磨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的一种往复式扳手,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开口扳手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外观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图3至图4本实用新型使用于标准螺件动作图图5至图6本实用新型使用于不同打圆螺件作动图其中10扳手本体 11扳手头部12夹持面 13底部14平切面 15弧切面16斜切面 17倒圆18挡缘 19凹穴部20喉穴 21凸丘部30标准螺件 31切面一32切面二 33切面三40磨圆螺件 41、41′切面四42、42′切面五 43、43′切面六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往复式扳手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往复式扳手,其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10,该扳手本体10一端设有一扳手头部11,该扳手头部11于两侧颚夹内侧夹持面12与底部13之间,形成供螺件嵌掣之喉穴20。其中喉穴20底面系为一平切面14,衔接两侧的颚夹,其中一侧颚夹的夹持面12设有弧切面15,另一侧夹持面12的末端部设一斜切面16,斜切面16接设倒圆17并衔接一具倾斜切面的挡缘18,其中该倾斜切面的挡缘18是接续倒圆17与斜切面16相异方向倾角设置,其倾角为5~30度为佳。该挡缘18下端设有一凹穴部19,该凹穴部19与底面间设有一凸丘部21。
为有效解决常用开口扳手的缺陷,本实施例在使用于一般标准螺件30时,如图3所示,该弧切面15可有效抵顶该标准螺件30的切面一31,而其底部13与凹穴部19各抵顶于标准螺件30的切面二32、切面三33,当抵顶住后,扳手顺时针施一作用力,使标准螺件30卡制,顺势转动,而顺利扳动螺件。
再参照图4所示,当扳动标准螺件30至一定角度,使施力点相对于使用者为一死角时,本实施例即可利用挡缘18与切面三33的接触点为一支点,作一逆时针转动,不会带动该标准螺件30与其分离。如此,反复图3、4所示的动作,该挡缘18、凸丘部21及弧切面15再分别抵顶下一个切面,即可达到往复扳动的功效。
再参照图5及图6所示,当使用不同程度受损的磨圆螺件40(即螺件角隅已磨损)下,本实施例仍可适用于该磨圆螺件40,扳动其作螺紧或松脱的动作,该弧度面仍可抵顶住磨圆螺件40的切面四41、41′,而其挡缘18及其凸丘部21亦分别抵顶于切面五42、42′、切面六43、43′,在顺时针作转动施力时,便会卡制住磨圆螺件40,带动磨圆螺件40转动,而逆时针施力时,便以挡缘18与磨圆螺件40的接触点作支点,作一逆时针转动,脱离磨圆螺件40,再抵顶下一切面,再反复上述的动作模式,即可达到适用于不同程度受损的磨圆螺件40,又可达到往复式扳动之目的。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在可作往复式扳动和适用于不同受损程度的磨圆螺件40外,其特色在于设计为无锐角端,使用时,不会因其锐角使应力集中在螺件切面上,而导致螺件切面或角隅的磨损,造成下次使用上的困难。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往复式扳手,主要包括一扳手本体(10),该扳手本体(10)一端设有一扳手头部(11),其扳手头部(11)的两侧颚夹内侧夹持面(12)与底部(13)之间,形成供螺件嵌掣的喉穴(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喉穴(20)的底面(13)为一衔接两侧的颚夹的平切面(14),其中一侧颚夹的夹持面(12)设有弧切面(15),另一侧夹持面(12)的末端部设有一斜切面(16),斜切面(16)接设倒圆(17),倒圆(17)衔接一具切面的挡缘(18),该挡缘(18)下端设有一凹穴部(19),该凹穴部(19)与底面(13)间设有一凸丘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式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缘(18)的倾斜切面是接续倒圆(17)与斜切面相异方向倾角设置,其倾角为5~30度为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手动工具领域的一种往复式扳手,其扳手头两侧夹持面分别具一弧切面及一挡缘、凸丘部,使该扳手成为一具往复式动作的扳手工具,并可适用于不同受损程度的已磨圆螺件,也降低其对螺件本身的磨损,是确实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的创造。
文档编号B25B13/00GK2715919SQ20042000531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日
发明者谢智庆 申请人:谢智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