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646阅读:16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线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墨斗。
背景技术
目前,木工弹线用的墨斗存在以下缺点在弹完线后,弹线不能自动收回,要靠手摇将线绕回线轮上,其操作麻烦,工作效率较低。针对以上问题,中国专利89200240.9号给出了一种自动收线的墨斗,在弹完线后,可使弹线收回到原来的位置。但其结构较为复杂,弹线用坏后,更换麻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发明人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更换弹线方便,能够自动收线的墨斗。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墨斗,墨斗的斗架和墨桶连成一体,斗架上设有线轮,弹线绕于线轮上。所述的线轮中设有收线装置,线轮与收线装置同转轴设置,线轮与收线装置间设有可拆卸机构。由于线轮与收线装置间设有可拆卸机构,在弹线需更换时,可拿下线轮进行更换弹线,更换操作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可拆卸机构是设于线轮内壁的卡套和设于收线装置外壁与线轮内壁卡套相应的卡部。线轮与收线装置间采用相配合的卡套和卡部,使得可拆卸机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轮内壁的卡套是半圆形卡套,所述收线装置外壁的卡部是半圆形卡部。此种形式的卡套和卡部结构最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线装置中设有扭簧,该扭簧一端定位在转轴上,另一端定位于收线装置上,扭簧在收线时给线轮提供回复力,使墨斗具有自动收线功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墨斗包括墨斗的斗架1和墨桶2。斗架上设有线轮3,弹线9绕于线轮上。线轮中设有收线装置4,线轮与收线装置同转轴5设置,线轮与收线装置间设有可拆卸机构。可拆卸机构是设于线轮内壁的卡套6,设于收线装置外壁与线轮内壁卡套相应的卡部7。其中,线轮内壁的卡套6是半圆形卡套,收线装置外壁的卡部7是半圆形卡部。当然,也可采用其它形式的卡套和卡部。收线装置中设有扭簧8,该扭簧一端定位在转轴5上,另一端定位于收线装置4上,斗架上设有线轮外盖。
使用时,只需拉动露出墨桶的弹线,弹线带动线轮转动,线轮带动收线装置转动,使收线装置内的扭簧产生弹性形变,用完后放开弹线,弹线在扭簧的作用下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完成收线工作。由于线轮与收线装置间设有可拆卸机构,在弹线需更换时,可拿下线轮进行更换弹线,更换操作十分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墨斗,墨斗的斗架和墨桶连成一体,斗架上设有线轮,弹线绕于线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轮中设有收线装置,线轮与收线装置同转轴设置,线轮与收线装置间设有可拆卸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机构是设于线轮内壁的卡套和设于收线装置外壁与线轮内壁卡套相应的卡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内壁的卡套是半圆形卡套,所述收线装置外壁的卡部是半圆形卡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线装置中设有扭簧,该扭簧一端定位在转轴上,另一端定位于收线装置上。
专利摘要一种墨斗,墨斗的斗架和墨桶连成一体,斗架上设有线轮,弹线绕于线轮上。所述的线轮中设有收线装置,线轮与收线装置同转轴设置,线轮与收线装置间设有可拆卸机构。由于线轮与收线装置间设有可拆卸机构,在弹线需更换时,可拿下线轮进行更换弹线,更换操作十分方便。收线装置中设有扭簧,该扭簧一端定位在转轴上,另一端定位于收线装置上,扭簧在收线时给线轮提供回复力,使墨斗具有自动收线功能。
文档编号B25H7/04GK2740361SQ20042015002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8日
发明者胡庙生 申请人:胡庙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