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工具锤打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681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工具锤打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揭示一种动力工具锤打组结构,尤指具有一定扭力大小的动力工具锤打组结构。
背景技术
社会的结构形态日新月异,人们所需求的生活品质相对提高,对事物的要求也从「能用就好」的老旧思维,变得相当细腻,唯有不断进步或创新的构想,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请参照TW专利公告编号第257124号的「动力扭力扳手离合器构造改良」专利案,其离合器4包括有一击锤座筒41、二击锤块42、42′、一传动扭力轴43及二插销44;该击锤座筒41中间设有中空的打击室411,该二击锤块42、42′则设于该打击室411内,且可同部旋转及相对单摆于该打击室411的一侧,该二插销44分别穿伸过该二击锤块,使该二击锤块42、42′可相对摆动者;该传动扭力轴43则穿置于该二击锤块42、42′中间,且可带动该二击锤块42、42′旋转输出扭力。
该已知结构于实用上仍有多处缺点,因其离合器4的构件较多,且该些构件之间需要相互穿设组装而成,在结构上的强度较差,使用寿命低容易损坏,且其组装较浪费工时,亦较耗费生产成本,不符产业利用。除此之外,此种动力扭力扳手在旋紧工作物之后,还需利用手动的扭力扳手将工作物扳紧至一定扭力值,在使用上较为麻烦,此动力扭力扳手无法于生产时控制其输出扭力大小,相当不实用。再者,其于冲击时并无减震设计,在使用时较为费力,容易让使用者感到疲劳,无法广受消费者喜爱。
有鉴于上述已知结构的缺陷,本发明人乃发明出一种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可克服上述已知技术产品的所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由于该已知技术的离合器的构件较多,且该些构件之间需要相互穿设组装而成,在结构上的强度较差,使用寿命低容易损坏,且其组装较浪费工时,亦较耗费生产成本,不符产业利用。除此之外,此种动力扭力扳手在旋紧工作物之后,还需利用手动的扭力扳手将工作物扳紧至一定扭力值,在使用上较为麻烦,此动力扭力扳手无法于生产时控制其输出扭力大小,相当不实用。再者,其于冲击时并无减震设计,在使用时较为费力,容易让使用者感到疲劳,无法广受消费者喜爱。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包括有一锤打室与一锤打元件;该锤打室设于动力工具内,且可由动力工具带动而旋转,该锤打室于一端设有二销孔,该二销孔内分别滑设有一冲击销,该锤打室于该二销孔内分别装设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提供一力使该冲击销向该销孔外移动;该锤打元件枢设于该锤打室上,且可经由该锤打室的带动而旋转,该锤打元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第一端的端面开设有二凹槽,该二凹槽可分别供该二冲击销伸入,该锤打元件的第二端则设有一传动轴,该传动轴可用以旋紧或放松工作物。
藉此,该锤打室与该锤打元件可简化制造过程与节省组装工时,并降低生产成本与增加结构强度;再者,本发明更可供消费者选择所需要的特定扭力值,以利于进行工作物最大扭力安全极限值之内的扳动工作,除可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还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为一相当符合产业利用的设计。
其它目的、优点和本发明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显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未动作的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4-4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动作图,表示冲击销移至凹槽深处。
图6为本发明图5的6-6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动作图,表示冲击销移至凹槽浅处。
图8为本发明图7的8-8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的动作图,表示冲击销带动锤打元件旋转。
图10为本发明的动作图,表示冲击销移至锤打元件端面。
图11为本发明的动作图,表示冲击销于锤打元件端面滑移。
图12为本发明图11的12-12剖面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5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附件TW专利公告编号第257124号专利案。
图中符号说明10 动力工具 11 罩壳20 锤打室 21 轴孔22 销孔 22′销孔23 通孔 23′通孔24 冲击销 24′冲击销25 冲击部 25′冲击部26 倒角 26′倒角27 弹性体 27′弹性体30 锤打元件 31 轴杆
32 传动轴33 端面34 凹槽 34′凹槽35 底部 35′底部36 壁部 36′壁部37 吸震件38 穿孔40 锤打元件 41 轴杆42 传动轴43 端面44 凹槽 45 底部46 壁部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参照图1与图2,本发明包括有一锤打室20与一锤打元件30;该锤打元件30一体成型有一传动轴32,且该锤打元件30可通过该锤打室10的带动,而使动力工具10以一定扭力值进行旋紧工作物的动作,其中该锤打室20的中心开设有一贯穿两端的轴孔21,该锤打室20设于动力工具10的罩壳11内,且可由动力工具10的带动而旋转者。该锤打室20于一端则开设有分别与该锤打室20中心为不同距离的第一销孔22与第二销孔22′,其中该第一销孔22较远离于该锤打室20中心,而该第二销孔22′较靠近于该锤打室20中心。该第一销孔22与第二销孔22′相差一百八十度的分布于该锤打室20上。
该锤打室20异于该二销孔22、22′的一端则开设有分别与该二销孔22、22′连通的通孔23、23′(如图4),其可供气体流通,而该二通孔23、23′的直径较该二销孔22、22′为小。本发明的锤打室20结构设计简单,可有效简化制程,提高产能,为一极具产业利用性的设计。
该锤打室20于该第一销孔22与第二销孔22′内分别装设有一第一冲击销24与一第二冲击销24′,该二冲击销24、24′分别可于该二销孔22、22′内产生轴向的滑移关。该二冲击销24、24′分别于一端形成有一冲击部25、25′,该二冲击销24、24′于该冲击部25、25′的一端还设有倒角26、26′。该锤打室20于该二销孔22、22′内还分别装设有一弹性体27、27′,该弹性体27、27′可提供一力使该二冲击销24、24′恒向该二销孔22’22′外移动者。该弹性体27、27′的一端顶推于该销孔22、22′与该通孔23、23′的交接处,另一端则顶推于该冲击销24、24′。本发明可通过采用不同弹性数的弹性体27、27′,来控制动力工具10输出的扭力大小。
该锤打元件30枢接于该锤打室20的轴孔21处,该锤打元件30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第一端的中心突设有一轴杆31,该轴杆31可枢转的设于该锤打室20的轴孔21内,使该锤打元件30可相对于该锤打室20产生支撑平衡关。该锤打元件30于第二端的中心则延伸出一传动轴32,该传动轴32局部突露出动力工具10的罩壳11外。而本发明的传动轴32一体成型于该锤打元件30上,不但可降低生产成本,更可增加结构强度,为一相当具有进步性的设计。
该锤打元件30于第一端的端面33开设有分别与该锤打元件30中心为不同距离的第一凹槽34与第二凹槽34′,其中该第一凹槽34较远离于该锤打元件30中心,而该第二凹槽34′则较靠近于该锤打元件30中心。而该第一凹槽34与该第二凹槽34′相差一百八十度的分布于该锤打元件30上,且该二凹槽34、34′具有相同的夹角。于本实施例中该二凹槽34、34′实施为一弯弧形状。
该第一凹槽34的位置对位于该第一冲击销24的位置,故可供该第一冲击销24伸入,而该第二凹槽34′的位置则对位于该第二冲击销24′的位置,故可供该第二冲击销24′伸入。该二凹槽34、34′分别具有一深浅不同的倾斜状底部35、35′,与一设于该底部周侧的倾斜状壁部36、36′。该第一凹槽34的底部35可与该第一冲击销24的冲击部25相接触,而该第一凹槽34的壁部36则可与该第一冲击销24的倒角26相接触。该第二凹槽34′的底部35′可与该第二冲击销24′的冲击部25′相接触,而该第二凹槽34′的壁部36′则可与该第二冲击销24′的倒角26′相接触。于本实施例中该锤打室20每旋转三百六十度则产生一次冲击动作。而本发明可通过控制该锤打元件30的凹槽34、34′长度、或底部35、35′深浅度、或壁部36、36′倾斜角度来控制动力工具10输出的扭力大小。
该锤打元件30的第二端与罩壳11之间还设有一吸震件37,用以降低其噪音与震动。该吸震件37的截面设为一弧形状,用以提供一弹性者。该吸震件37的中心设有一穿孔38,该吸震件37藉该穿孔38而可套设于该锤打元件30的传动轴32上。
参照图3与图4,当该锤打室20尚未旋转时,该锤打元件30通过该吸震件37的顶推而使该锤打元件30第一端的端面33接触于该锤打室20上。而该锤打室20的二销孔22、22′内的二冲击销24、24′则分别以其冲击部25’25′顶推于该锤打元件30的端面33上。
参照图5与图6,当该锤打室20开始旋转时(本实施例中该锤打室20以顺时针旋转),该二冲击销24、24′分别由该锤打元件30端面33的位置滑移至该二凹槽34、34′内。而此时该锤打元件30的二凹槽34、34′由于同时受到该二冲击销24、24′的撞击,故会使该锤打元件30产生轴向位移并压迫该吸震件37,使该吸震件37稍微压缩变形。而此吸震件37在吸收此撞击的力后,可有效的降低操作时的震动与噪音。
其中该第一冲击销24落入第一凹槽34的深处,且该第一冲击销24的冲击部25与倒角26分别接触于该第一凹槽34的底部35与壁部36,该第二冲击销24′则落入第二凹槽34′的深处,且该第二冲击销24′的冲击部25′与倒角26′分别接触于该第二凹槽34′的底部35′与壁部36′。
参照图7与图8,当锤打室20持续旋转时,该二冲击销24、24′分别由该二凹槽34、34′的深处滑移至浅处,并使该二冲击销24、24′的倒角26、26′顶推于该二凹槽34、34′浅处的壁部36、36′上。请同时参照图9,此时的锤打室20将可同时带动该锤打元件30旋转,使该锤打元件30传动轴32的一端可用以旋紧工作物。
参照图10至图12,当旋紧工作物达到一定的扭力值时,该锤打元件30将会形成固定状态,使得该二冲击销24、24′退出该二凹槽34、34′而接触于该锤打元件30的端面33上,并使该锤打室20形成空转状态。而此扭力值可通过控制该二弹性体27、27′的弹性数、或是控制该锤打元件30的凹槽34、34′长度、或底部35、35′深浅度、或壁部36、36′倾斜角度来变化。
而操作时将该锤打室20反向旋转(即逆时针旋转),即可进行放松工作物的动作,操作简便,且使维修更加简易。
参照图13,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该锤打室20仅开设一销孔22,用以容纳一冲击销24与一弹性体27。而该锤打元件30则仅设一凹槽34以供该冲击销24伸入。如此亦可达到前述实施例的功效,且更节省组装工时,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参照图14,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别在于该锤打室20开设有二个与该锤打室20中心相同距离的销孔22、22′,且分别容纳有一冲击销24、24′与一弹性体27、27′。而该锤打元件30亦设有二个与该锤打元件30中心相同距离的凹槽34、34′,分别可供该二冲击销24、24′伸入者。如此该锤打室20每旋转一百八十度则可产生一次冲击动作。
参照图15,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三个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处在于该锤打元件40上开设有一扇形凹槽44,该凹槽44具有一深浅不同的倾斜状底部45,与一设于该底部45两侧的倾斜状壁部46。如此该锤打室20每旋转一百八十度则可产生一次冲击动作。当然该凹槽44亦可设为其它可供产生冲击动作的形状。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发明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中该锤打组包括有一锤打室与一锤打元件,该锤打室设有一冲击销与一弹性体,而该传动轴则一体成型于该锤打元件上,零元件少量化,可节省组装工时,亦可大幅的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中该锤打组可设为每旋转三百六十度产生一次冲击动作,亦可设为每旋转一百八十度产生一次冲击动作。
3.本发明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中该传动轴可一体成型于该锤打元件上,简化制程且增加结构强度。
4.本发明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中该凹槽可设为一弯弧形状、或一扇形、或其它可供产生冲击动作的形状。
5.本发明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中动力工具的扭力值可通过控制该弹性体的弹性数、或是控制该锤打元件的凹槽长度、或控制底部深浅度、或壁部倾斜角度来变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极具产业上利用价值;且又未见有相同或类似的发明出现于国内外刊物或公开使用,实已符合专利法规定的积极及消极要件,理应准予发明专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元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一锤打室,设于动力工具内,且可由动力工具带动而旋转,该锤打室于一端设有至少一销孔,该销孔内滑设有一冲击销,该锤打室于该销孔内还装设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提供一力使该冲击销向该销孔外移动;一锤打元件,枢设于该锤打室上,且可经由该锤打室的带动而旋转,该锤打元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第一端的端面开设有至少一凹槽,该凹槽可供该冲击销伸入,该锤打元件的第二端则设有一传动轴,该传动轴可用以旋紧或放松工作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锤打元件的端面开设有二个与该锤打元件中心相同距离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锤打室于一端开设有二个与该锤打室中心不同距离的销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锤打室于一端开设有二个与该锤打室中心相同距离的销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锤打室于一端设有二销孔,该锤打元件的端面开设有二凹槽,该二销孔内的冲击销可分别伸入该二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二销孔与该锤打室中心的距离分别为不同距离,而该二凹槽与该锤打元件中心的距离分别为不同距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二销孔与该锤打室中心的距离分别为相同距离,而该二凹槽与该锤打元件中心的距离分别为相同距离。
8.如权利要求2、3、4、6或7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冲击销靠近该锤打元件的一端形成有一冲击部,该凹槽具有一可与该冲击部接触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底部设为倾斜状而使该凹槽具有不同的深浅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冲击销于该冲击部的一端设有倒角,而该凹槽于底部的两侧设有可与该倒角相抵接的倾斜状壁部。
11.如权利要求1、2、4、6或7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凹槽为一弯弧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凹槽可设为一扇形状或其它可供产生冲击动作的形状。
13.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二销孔相差一百八十度分布于该锤打室上,该二凹槽亦相差一百八十度分布于该锤打元件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凹槽具有相同的夹角。
15.如权利要求1、2、3、4、6或7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传动轴一体成型于该锤打元件上。
16.如权利要求1、2、3、4、6或7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锤打室的中心开设有一贯穿两端的轴孔,该锤打元件于第一端的中心突设有一轴杆,该轴杆枢设于轴孔内。
17.如权利要求1、2、3、4、6或7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锤打室异于该销孔的一端开设有与该销孔相连通的通孔,其可供气体流通。
18.如权利要求1、2、3、4、6或7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锤打元件的第二端还装设有一吸震件,以降低噪音与震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吸震件设有一穿孔,可套设于该锤打元件的传动轴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特征是,该吸震件的截面设为一弧形盘状,用以提供该锤打元件一弹性。
全文摘要
一种动力工具的锤打组结构,其包括有一锤打室与一锤打元件;该锤打室设于动力工具内,且可由动力工具带动而旋转,该锤打室于一端设有二销孔,该二销孔内分别滑设有一冲击销,该锤打室于该二销孔内分别装设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提供一力使该冲击销向该销孔外移动者;该锤打元件枢设于该锤打室上,且可经由该锤打室的带动而旋转,该锤打元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第一端的端面开设有二凹槽,该二凹槽可分别供该二冲击销伸入,该锤打元件的第二端则设有一传动轴,该传动轴可用以旋紧或放松工作物件;藉此,该锤打室与该锤打元件可简化制造过程与节省组装工时,并降低生产成本与增加结构强度。
文档编号B25B21/02GK1846944SQ200510062699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5日
发明者张瑞昇 申请人:镁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