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锁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681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扣锁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壳体的两个半体的锁闩。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使壳体中的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彼此固定的卡扣锁闩。本发明的卡扣锁闩特别适用于固定工具所使用的固定壳体(如电动工具壳体,特别是带锯或其它类型锯的壳体)的配合部件。
背景技术
当然,壳体是众所周知的。它们通常包括例如通过铰链与一第二部件相连的第一部件(门)。为了将第一部件固定在第二部件上,众所周知提供了一种锁闩、卡环、夹紧装置、箍紧接头等。虽然这些锁闩中的许多锁闩和类似装置均能满足要求,但是,它们仍需改进。
已知的问题包括锁闩的弯曲、锁闩的安置、锁闩的安装误差以及其它问题。通常,壳体用于如带锯这样的电动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密封第一和第二部件(以使灰尘的污染降至最小或防止灰尘进入),而且在需要时还能确保能够进入其内部。当壳体与这种工具以及与相似类型的工具一起使用时,壳体仅仅因工具的操作就会产生振动。结果,重要的是在咬合时的锁闩仍要保持咬合,以防止壳体部件不理想的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卡扣锁闩能够克服已知锁闩的一个或多个现存的问题。本发明中卡扣锁闩的一个优点在于其结构能够提供迫使壳体部件靠在一起的连续拉力,从而允许在制造过程中存在公差变化,并且能够改善配合部件的密封,同时能减小它们之间的振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扣锁闩。所述卡扣锁闩包括一个可转动的锁定件,其具有一个狭缝;以及一根具有一个销的杆。当锁定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销能够通过所述狭缝,而在锁定件被转到第二位置时,所述销则不能通过所述狭缝。在第二位置处,所述杆与锁定件接合。
通常,卡扣锁闩与一具有一第一部件(即,门)和一第二部件的壳体一起使用。可以将第一部件铰接至第二部件上,或第一部件仅以啮合方式结合第二部件。由于相信本发明的卡扣锁闩可用于锁住不同类型的配合件,因此,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彼此结合和分离方式不是特别重要的。如所知道的那样,第一部件具有一个外表面和一个内表面,并且第二部件具有一个外表面和一个内表面。当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接合时,第一部件的内表面与第二部件的内表面相对。
通常,第一部件具有一个用于接收锁定件的孔,以便将锁定件固定在该孔内。但是,锁定件可自由沿轴向和转动方向运动。锁定件具有一个可以由使用者看到并由使用者抓住的部分,以便,可以沿轴向转动和推动锁定件。锁定件的可看到部分可设置一个用于指示狭缝位置的标记。
设置一个凸台,并且该凸台从第二部件的内表面伸出。凸台接收杆的一个端。杆的另一端具有一个销。在锁定件处于第一位置并且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彼此接触时,所述销能够通过设置在锁定件上的所述狭缝。在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接合时,能够使锁定件转动至第二位置,以便销不能通过狭缝。在该第二位置处,将第一部件固定至第二部件上。
可以设置一个如弹簧这样的偏压件,以向外或远离第一壳体部件偏压锁定件。在设置一个弹簧时,其偏压力能够提供在啮合位置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加载的连续拉力。


图1为分解透视图,其显示了与两个壳体部件相关的本发明的卡扣锁闩的一个实施例。
图2为剖面图,其显示了在壳体部件处于关闭位置并且锁定卡扣锁闩时,与两个壳体部件相关的图1中卡扣锁闩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3为在壳体部件处于关闭位置并且锁定卡扣锁闩时,与两个壳体部件相关的图2中卡扣锁闩的侧剖面图。
图4为图2中卡扣锁闩的侧剖面图,卡扣锁闩的锁定件处于开启位置并且两个壳体部件处于开启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显示了一种本发明的卡扣锁闩10。通常,卡扣锁闩10包括一个锁定件20和一根杆70。如图1所示,锁闩10如图所示,与一具有配合件110,130的壳体100一起使用。为了易于说明,将结合图1~4所示的壳体100对本发明的卡扣锁闩10进行说明。应理解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如在锁闩领域中已知的那样,可以将本发明的锁闩10用于相互锁定或紧固的各种部件。例如,可利用卡扣锁闩10将门锁定在框架上,将盖锁定在箱子上,以及用于锁定工具(如电动工具或类似装置)的壳体。应想到本发明的卡扣锁闩10可用于保护电动工具(如带锯)的壳体中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希望提供这样一种壳体,虽然该壳体能够打开,但是使用者希望确保关闭该壳体以防止内部工件被灰尘弄脏或类似情况的发生。
在将卡扣锁闩10与壳体100一起使用时,如图所示,壳体100通常具有第一部件110,该部件具有第一侧112和第二侧114。如图1所示,当壳体100处于关闭状态时(如图2和4所示),第一侧112被认为是壳体100的外侧并且可由使用者看到。因此,当壳体100处于关闭状态时,认为第二侧114形成了壳体100的内侧。同样,壳体100具有一个第二部件130,该部件具有第一侧132和第二侧134。如图1所示,当壳体100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侧132被认为是壳体100的外侧并且可由使用者看到。因此,当壳体100处于关闭状态时,认为第二侧134形成了壳体100的内侧。
锁定件20设置在第一部件110中,杆70设置在第二部件130中,以便在朝第二部件130拉动第一部件110时,杆70能够接合锁定件20。应理解可以采用各种不同方式,分别将锁定件20和杆70设置在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130中,并且设置它们的方式对于本发明而言,并不是重要的。
如图1所示,第一部件10具有一个带有壁118的孔116,所述壁118从第一侧112朝第二侧114延伸,并终止于一凸缘120。孔116接收锁定件20,因此,该孔可具有与锁定件20配合的任意适当的形状。第二部件130具有一个用于接收杆70的凸台136。凸台136设置在第二侧134上,以便在壳体100处于关闭状态时,凸台136朝第一部件110的第二侧114延伸。
参见卡扣锁闩10,如前面所强调的那样,其包括一个锁定件20和一根杆70。在设置于壳体100的第一部件110中的孔116中接收锁定件20。因此,锁定件20和孔116具有互补形状。锁定件20以其能够沿轴向和转动方向运动然而却固定在第一部件110中的方式容纳在孔116中,以便一旦安装,锁定件20便不会与第一部件110分离。
锁定件20最好为圆柱形,并由一体件形成。锁定件20可由任意适当的材料形成,其中塑料是一种理想的材料。锁定件20可形成一体件,并且在由塑料形成时,可以被整体模制而成。
锁定件20具有一个头部22和一个主体30。头部22的形状应确保使用者能够抓紧它以使锁定件20转动并沿轴向朝内推动锁定件20。最好,头部20的外周大于主体30的外周,以便在它们相遇之处限定出一个突出部分34。头部22的顶部24可设有一个标记26,通过以下的说明将能够清楚地理解其目的。标记26可采用设置在头部上的标号的形式,不同于锁定件20的通常颜色的颜色,不同于头部22的一部分的形状,或形成部分头部22的结构以及其它形状。如图1所示,标记26可采用形成于头部22的内周部分中的泪滴形状。如图2所示,标记26的形式为从头部22的一个部分延伸穿过另一部分的肋。
主体30具有一个自由端32,该自由端朝第二壳体部件130延伸超过孔116的凸缘120。在自由端32的附近形成一个槽36,以接收弹簧夹50或其它形式的结合件,以便将锁定件20固定在孔116中。当然,也可使用将锁定件20固定在第一壳体件110的其它装置。
锁定件20具有一个内壁38,该内壁具有一个接收杆70的孔40。孔40最好设置在锁定件20内的中心处。至少一个狭缝42从孔40向外、沿径向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狭缝42从孔40向外沿径向延伸,同时狭缝42彼此相对或处于相同的平面内。如上面强调的那样,锁定件20的头部22最好设有一个标记26。标记26的方位、构成或设置应能指示狭缝42的方位,以便使用者一旦看到标记26,就能够容易地确定锁定件20是位于锁定位置,还是位于开启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有一个偏压件60,该偏压件通常采用弹簧(如拉簧)的形式。偏压件60具有一个第一端62以及一个第二端64。第一端62接触孔的凸缘120,第二端64接触锁定件边缘34。应理解偏压件60将沿向外的方向偏压锁定件20。换句话说,偏压件60将沿从第一壳体件110的第二侧114朝其第一侧112的方向偏压锁定件20的头部22。
如上面强调的那样,卡扣锁闩10包括一根固定在第二壳体件130中的杆70。如图所示,第二壳体件130的第二侧134设有一个具有内螺纹138的凸台136。杆70具有一个第一端72和一个第二端80,并且第二端具有螺纹82,从而能够与凸台136中的螺纹138相啮合。应理解通过在杆80上设置螺纹82,可以调节杆80与锁定件20之间的配合,以增大或减小第一壳体部件110和第二壳体部件130之间的牢固接合。虽然杆70是可转动的,以便能够通过螺纹接合凸台136以沿轴向对杆70进行定位,但是,最好一旦使杆70定位,其就不能转动。因此,可设置一个锁紧螺母90,以将杆70固定在一设定或固定位置处。
杆70的第一端72具有一个沿径向从杆70伸出的销74。销74的长度、形状和尺寸应确保在锁定件20定位于第一位置时,销74将通过狭缝42,而在转动锁定件20时,销74不能通过狭缝42。在一个实施例中,销74包括一个第一部分76和一个第二部分78,该部分位于与第一部分76相同的平面内,以限定出T形形状。在该实施例中,锁定件20具有一个互补的狭缝42,以便在锁定件20定位于第一位置时,销74将通过狭缝42,而在转动锁定件20时,销74不能通过狭缝42。应理解销74相对于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可具有任意的方位。为了方便使用者,通常以水平或竖直方向定位销74。
参照图3和4,结合具有第一壳体部件110和第二壳体部件130的壳体100,说明卡扣锁闩10的操作。图3显示了第一壳体部件110,该壳体部件110通过处于锁定状态下的卡扣锁闩10固定至第二壳体部件130上。如图所示,沿竖直方向使销74定位。在锁定位置处,狭缝42位于相对于销74的某一位置处,以便销不能通过狭缝42。特别是,参见图3,销74位于竖直方向。标记26如图所示为水平状(其意味着使狭缝水平定位)。因此,销74不能通过狭缝42。另外,偏压件60沿远离第二壳体部件130的方向偏压锁定件20,以便销74抵靠在凸缘120上,从而在销74上提供连续的拉力。结果,朝第一壳体部件110,持续推动第二壳体部件130。最好,偏压件60能够适应振动和其它运动,同时仍能够提供推动壳体部件110,130靠在一起的连续的力。
为了将卡扣锁闩10打开至图4所示的位置处,向内推动锁定件20或沿克服偏压件60的偏压力的方向推动锁定件20,随后,沿某一方向使其转动并使其转动一定程度,以狭缝42与销74对准,以便销74能够通过狭缝42,并且能够使壳体部件110,130分离。应理解当锁定件20以及狭缝42处于第一位置(开启位置)时,如图4所示,销74能够通过狭缝42,以便或打开或关闭壳体100,并且当锁定件20以及狭缝42处于第二位置(锁定位置)时,如图3中的例子所示,销74不能通过狭缝42,并且认为壳体100处于锁定或锁住位置。虽然图3和4显示了90度(四分之一圈)的锁定和开启位置之间的转动位置,但应理解可使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彼此转动偏离大于90度的量。
当然,应理解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大范围的改变和改进。因此,应想到前面详细说明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应理解包括所有等同物的以下权利要求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卡扣锁闩,其包括a.一个可转动的锁定件,其具有一个狭缝;b.一根具有一个销的杆,其中,在锁定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销通过所述狭缝,而在锁定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销则不能通过所述狭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锁闩,其中所述销从所述杆向外横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锁闩,其中所述销具有一个第一部件和一个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杆向外横向延伸,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相对并从所述杆向外沿横向延伸以形成一T形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锁闩,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彼此偏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锁闩,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彼此偏离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锁闩,其还包括一个弹簧,该弹簧在锁定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偏压所述锁定件离开所述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锁闩,其还包括一个标记,该标记设置在所述锁定件上以指示狭缝相对于所述销的位置关系。
8.一种用于壳体的卡扣锁闩,壳体具有一个第一部件和一个第二部件,所述卡扣锁闩包括a.一个固定在第一壳体部件中的可转动锁定件;b.一根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中不转动的杆,其中,在锁定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销通过所述狭缝,壳体部件可被连接,而在锁定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销不能通过所述狭缝,并且所述壳体部件彼此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扣锁闩,其还包括一个弹簧,该弹簧在锁定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偏压所述锁定件离开所述杆。
10.一种用于壳体的卡扣锁闩,其包括a.一个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第一壳体部件,并且其带有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侧上的凸缘,以接收一个具有狭缝的可转动锁定件;b.一个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第二壳体部件,并且其带有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侧上的凸台,以接收一根具有一个销的杆;其中,在锁定件处于第一位置并且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二侧接触第二壳体部件的第二侧时,所述销通过所述狭缝,而在所述锁定件相对于第二位置转动时,保持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二侧与第二壳体部件的第二侧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扣锁闩,其还包括一根设置在凸缘和锁定件之间的弹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扣锁闩,其中所述杆通过螺纹容纳在所述凸台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扣锁闩,其中所述杆具有一个从所述杆朝外横向延伸的第一部件和一个与所述第一部件相对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从所述杆向外沿横向延伸以形成一T形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卡扣锁闩,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偏离所述第一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卡扣锁闩,其包括一个可转动的锁定件,其具有一个狭缝,以接收设置在一根杆上的销,以便在锁定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销通过所述狭缝,而在锁定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销则不能通过所述狭缝。
文档编号B25F5/00GK1676953SQ20051006287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日
发明者K·M·布拉泽尔, 克林顿·C·查克理 申请人:创科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