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泡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367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削泡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切削机,特别是指一种可以切削泡棉的削泡棉机。
背景技术
就现今进行切削鞋类泡棉作业而言,一般是利用鞋底磨边机上高速旋转的砂轮机代替切刀,或使用人工打磨成所需的泡棉形状,但是这两种作业方式实际上都存有工作危险性高、产品品质不易控制、生产效率不佳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削泡棉机,其可以提高工作安全度、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的削泡棉机。
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削泡棉机,其可以维持圆盘刀锐利度以提高切削品质的削泡棉机。
本实用新型之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削泡棉机,其可以维持工作环境洁净的削泡棉机。
本实用新型之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削泡棉机,其可以方便控制组件呈开启或关闭的削泡棉机。
一种削泡棉机,包含一机架,沿一第一方向摆设,包括一设置有一切削口的工作板;一进料轮装置,包括一固置在该机架上的承架,一装设在机架与该承架之间的进料轮传动单元,受该进料轮传动单元传动并分别位于该切削口上、下方的一上进料轮、一下进料轮,一可调整该上进料轮位置的第一调整单元,及一可调整该下进料轮位置的第二调整单元;该进料轮传动单元具有分别沿一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穿过该承架的一第一传动杆与一第二传动杆,及一可传动该第一传动杆与该第二传动杆相对转动的第一传动组合体;该上、下进料轮是分别组接于该第一、二传动杆;该第一调整单元具有一可调整该上进料轮高度位置的升降调整组合体,及一可调整该上进料轮倾斜度的斜度调整组合体;该第二调整单元具有一可使该下进料轮绕该第一方向转动以调整位置的径向调整组合体,及一使该下进料轮绕该第三方向转动以调整位置的轴向调整组合体;一圆盘刀单元,包括一沿一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摆设的马达,及一受该马达传动并伸入该切削口且位于该上进料轮与该下进料轮之间的圆盘刀。
该削泡棉机更包含一磨刀单元,其包括一安置在该机架上的连动架,分别沿该第一方向呈可转动地穿设于该连动架的一上转轴、一下转轴,分别组接于该上、下转轴并位于该圆盘刀上、下方的一上磨刀、一下磨刀,及一可传动该上、下转轴的第二传动组合体。
包含一装设在该机架旁侧的集尘单元,包括一集尘箱,一装设在该集尘箱与该工作板之间的吸尘管,及一组设于该集尘箱的数吸尘马达。
包含一装设在该机架旁侧的控制箱,是与该圆盘刀单元及该进料轮传动单元电性连通。
该工作板包括一沿该第一方向设置并与该切削口连通的进料槽。
该机架更包括一宽窄调整组合体,具有一设置有一长条孔的倚靠杆,及一沿该第二方向穿过该长条孔并螺锁于该工作板的调整件,该倚靠杆具有一伸入该切削口并供一待切削泡棉靠置的倚靠端面。
该圆盘刀单元包括一沿该第一方向固设于该机架与该马达之间的导移组合体,该导移组合体具有一固设于该机架的导轨,及一固接于该马达并滑设于该导轨的导块。
该第一传动杆具有一呈可转动地穿过该承架并受该第一传动组合体传动的第一杆部,及一组接该上进料轮的第二杆部,且该第一杆部与该第二杆部之间装设有一第一轴联器,该第二传动杆具有一呈可转动地穿过该承架并受该第一传动组合体传动的第三杆部,及一组接该下进料轮的第四杆部,且该第三杆部与该第四杆部之间装设有一第二轴联器。该升降调整组合体具有一固设于该承架的固定座,一滑设于该固定座并可沿该第二方向线性移动的升降座,一螺设于该升降座并位于该固定座顶侧且可控制该升降座移动的调整钮,及一枢设于该升降座底侧并供该第二杆部呈可转动地穿设的第一连动块;该斜度调整组合体具有一沿该第三方向固设于该升降座的悬臂,组设于该悬臂之自由端部的一调整件,一沿该第二方向螺锁于该调整件的枢接杆件,及一与该枢接杆件枢接同时供该第二杆部呈可转动地穿设的第二连动块。该第二调整单元更具有分别固置在该机架上并相互间隔的二固定座,一沿该第三方向装设在该二固定座之间的支轴,一呈可转动地套设于该支轴的套筒,一沿该第一方向固置在该套筒上的连动块,一沿该第一方向呈可转动地穿设于该连动块的连动杆,一组设于该连动杆的一第一端并组接该下进料轮的连接块,组设在该连动杆与该套筒之间的该径向调整组合体,及组设于该套筒的该轴向调整组合体。该径向调整组合体具有一组接于该连动杆的一第二端的驱动架,一固设于该套筒的第一固定架,一沿该第三方向装设在该第一固定架与该驱动架之间的弹性组件,及一沿该第三方向穿设于该驱动架并螺锁于该第一固定架的调整件;该轴向调整组合体具有一固设于该套筒的第二固定架,及一沿该第一方向螺锁于该固定架并抵触该机架的调整件。
如此,藉由调整该上进料轮与该下进料轮相对于该圆盘刀的位置,则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切削出不同厚度、斜度泡棉的使用特性,藉由该磨刀单元可保持该圆盘刀的切削锐利度,以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提高切削品质的使用特性,藉由该集尘单元,则可将切削作业所产生的碎屑集中导入该集尘箱内,进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维持工作环境洁净的使用特性。
为使熟悉该项技术者可确实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目的与功效,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削泡棉机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左视立体图;图2是一类似于图1的视图,其中一工作板与一控制箱被移除;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立体图,说明一进料轮装置、一圆盘刀单元及一磨刀单元;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右视立体图;图5是取自图4的一局部立体图,说明该进料轮装置、该圆盘刀单元及该磨刀单元;图6是取自图3的一局部立体图,说明该进料轮装置、该圆盘刀单元及该磨刀单元;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简易示意图,说明一上进料轮的调整状态;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立体图,说明一下进料轮调整单元;图9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简易示意图,说明一下进料轮的第一种调整状态;图10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简易示意图,说明该下进料轮的第二种调整状态。
附图标号说明10机架 11框体 12置放台 13护盖 14护盖 15工作板151进料槽 152切削口 16宽窄调整组合体 17倚靠杆171长条孔 172倚靠端面 18调整件 20承架 21底块22承块 23顶块 30进料轮传动单元 31第一传动杆311第一杆部 312第二杆部 32第二传动杆 321第三杆部322第四杆部 33从动轮 34主动轮 35马达 36传动轮37传动皮带 38第一轴联器 39第二轴联器 41上进料轮42下进料轮 50第一调整单元 51固定座 52升降座53调整钮 54第一连动块55悬臂 56调整件 57枢接杆件
58第二连动块 60第二调整单元 61固定座 62支轴63套筒 64连动块 65连动杆 66连接块 67径向调整组合体671驱动架 672第一固定架 673弹性组件 674调整件68轴向调整组合体 681第二固定架 682调整件 70圆盘刀单元71马达 72圆盘 73导移组合体 731导轨 732导块80磨刀单元 81固定架 82调整件 83连动架 84驱动架85上转轴 86下转轴 87上磨刀 88下磨刀 89传动组合体90集尘单元 91集尘箱 92吸尘管 93吸尘马达 100控制箱110待切削泡棉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例如“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是以各图所标示的坐标方向为基准,且该“第一方向X”与该“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彼此垂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削泡棉机该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机架10,装设在该机架10上的一进料轮装置、一圆盘刀单元70、一磨刀单元80,一沿该第一方向X装设在该机架10旁侧的集尘单元90,及一沿该第三方向Z装设在该机架10旁侧的控制箱100。
该机架10包括一可移动的框体11,一装设在该框体11上的置放台12,安装在该置放台12上的二护盖13、14,一固置在护盖14上方的工作板15,及一装设在该工作板15上的宽窄调整组合体16。
该工作板15具有一沿该第一方向X设置且截面略呈V形的进料槽151,及一连通该进料槽151的切削口152。该进料槽151具有可使一待切削泡棉110沿该进料槽151稳定地被该上进料轮41与该下进料轮42辊压前进,也就是可以稳定地进料,进而使切削作业较顺利的作用。
该宽窄调整组合体16具有一设置有一长条孔171的倚靠杆17,及一沿该第二方向Y穿过该长条孔171并螺锁于该工作板15的调整件18。是可藉由调整该倚靠杆17的位置,改变其倚靠端面172伸入该切削口152的深度、角度,进而可改变对该待切削泡棉110的切削厚度、圆弧角度。
如图2、3所示,该进料轮装置包括一沿该第三方向Z固置在该护盖14上的承架20,一装设在机架10与该承架20之间的进料轮传动单元30,分别受该进料轮传动单元30传动并分别位于该切削口152上、下方的一上进料轮41与一下进料轮42,一可调整该上进料轮41位置的第一调整单元50,及一可调整该下进料轮42位置的第二调整单元60。
配合图4、5、6所示,该承架20为一略呈倒U形的架体,具有一固置在该护盖14上的底块21,一自该底块21沿该第二方向Y延伸的承块22,及一自该承块22沿该第三方向Z延伸并位于该底块21上方的顶块23。
该进料轮传动单元30具有分别沿该第三方向Z穿过该承块22的一第一传动杆31与一第二传动杆32,及一可传动该第一传动杆31与该第二传动杆32相对转动的第一传动组合体。该第一传动组合体具有分别套接于该第一传动杆31、第二传动杆32并位于该承块22外侧且相互齿合的一从动轮33、一主动轮34,一装设在该护盖13内的马达35,一受该马达35传动的传动轮36,及一挂连在该传动轮36与该主动轮34之间的传动皮带37。藉此,当激活该马达35,就可传动该第一传动杆31与该第二传动杆32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该第一传动杆31具有一呈可转动地穿过该承块22并与该从动轮33套接的第一杆部311,及一组接该上进料轮41的第二杆部312,且该第一杆部311与该第二杆部312之间装设有一第一轴联器(coupling)38。
该第二传动杆32具有一呈可转动地穿设于该承块22并与该主动轮34套接的第三杆部321,及一组接该下进料轮42的第四杆部322,且该第三杆部321与该第四杆部322之间装设有一第二轴联器(coupling)39。
该上进料轮41、下进料轮42皆为轮面设置有压花的圆锥形轮体,具有可利于带动该待切削泡棉110前进的作用。
该第一调整单元50具有一可调整该上进料轮41高度的升降调整组合体,及一可调整该上进料轮42倾斜度的斜度调整组合体。
该升降调整组合体具有一固设于该顶块21的固定座51,一滑设于该固定座51并可沿该第二方向Y线性移动的升降座52,一螺设于该升降座52并位于该固定座51顶侧且可控制该升降座52移动的调整钮53,及一枢设于该升降座52底侧并供该第一传动杆31的第二杆部312呈可转动地穿设的第一连动块54。当转动该调整钮53驱动该升降座52沿该第二方向Y移动产生升降,则可带动第一连动块54与该第二杆部312及该上进料轮41随之升降,进而达到调整该上进料轮41高度位置的使用效果。
该斜度调整组合体具有一沿该第三方向Z固设于该升降座52的悬臂55,组设于该悬臂55之自由端部的一调整件56,一沿该第二方向Y螺锁于该调整件56的枢接杆件57,及一与该枢接杆件57枢接同时供该第二杆部312呈可转动地穿设的第二连动块58。当转动该调整件56驱动该枢接杆件57沿该第二方向Y移动产生升降,则可带动该第二杆部312沿该第三方向Z产生上下摆动,进而达到改变该上进料轮41相对于该下进料轮42之倾斜度的使用效果(见图7)。
如图1、2、8所示,该第二调整单元60具有分别固置在该护盖14上并相互间隔的二固定座61,一沿该第三方向Z装设在该二固定座61之间的支轴62,一呈可转动地套设于该支轴62的套筒63,一沿该第一方向X固置在该套筒63上的连动块64,一沿该第一方向X呈可转动地穿设于该连动块64的连动杆65,一组设于该连动杆65的一第一端651并组接该下进料轮42的连接块66,一组设在该连动杆65与该套筒63之间并可调整该下进料轮42之径向位置的径向调整组合体67,及一组设于该套筒63并可调整该下进料轮42的轴向位置的轴向调整组合体68。
该径向调整组合体67具有一组接于该连动杆65的一第二端652的驱动架671,一固设于该套筒63的第一固定架672,一沿该第三方向Z装设在该第一固定架672与该驱动架671之间的弹性组件673,及一沿该第三方向Z穿设于该驱动架671并螺锁于该第一固定架672的调整件674。当转动该调整件674,则因该第一固定架672呈定位设计,所以该驱动架671会产生摆动,同时带动该连动杆65与该连接块66及该下进料轮42绕该第一方向X转动(见图9),进而达到调整该下进料轮42之径向位置,同时产生调变与该上进料轮41之相对斜度的使用效果。
该轴向调整组合体68具有一固设于该套筒63的第二固定架681,及一沿该第一方向X螺锁于该固定架681并抵触该护盖14的调整件682。当转动该调整件682,则可抵于该护盖14并带动该第二固定架681与该套筒63产生转动,同时可带动该连动块64、该连动杆65与该连接块66及该下进料轮42绕该第三方向Z转动(见图10),进而达到调整该下进料轮42之轴向位置,同时产生调变与该上进料轮41之相对斜度的使用效果。
藉由该第一调整单元50与该第二调整单元60可调整该上进料轮41与该下进料轮42的位置,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调整切削该待切削泡棉110之厚度、斜度的使用特性。
如图3、5所示,该圆盘刀单元70包括一沿该第二方向Y装设在该护盖14内的马达71,及一受该马达71传动并伸入该切削口152且位于该上进料轮41与该下进料轮42之间的圆盘刀72。
较佳地,该圆盘刀单元70更包括一沿该第一方向X固设于该护盖14与该马达71之间的导移组合体73,该导移组合体73具有一固设于该护盖14的导轨731,及一固接于该马达71并滑设于该导轨731的导块732,藉由该导移组合体73,使该圆盘刀72可沿该第一方向X移动,进而具有可以调整该圆盘刀72伸入该切削口152深度的使用效果。
如图3、5、6所示,该磨刀单元80具有一沿该第二方向Y固置于该护盖14的固定架81,一沿该第三方向Z穿设于该固定架81的调整件82,一装设在该护盖14上方的连动架83,一枢设于该连动架83并可受该调整件82驱动的驱动架84,分别沿该第一方向X呈可转动地穿设于该连动架83的一上转轴85、一下转轴86,分别组接于该上、下转轴85、86并位于该圆盘刀72上、下方的一上磨刀87、一下磨刀88,及一可传动该上、下转轴85、86的第二传动组合体89。
当转动该调整件82驱动该驱动架84摆动,则可带动该连动架83也产生摆动,进而可调整该上磨刀87、下磨刀88相对于该圆盘刀72的位置,终可藉由该上磨刀87、下磨刀88对该圆盘刀72进行研磨作业以使该圆盘刀72可确保切削锐利度。
该集尘单元90包括一沿该第一方向X摆设于该机架10旁侧的集尘箱91,一装设在该集尘箱91与该工作板15之间的吸尘管92,及一组设于该集尘箱91的数吸尘马达93。藉由该集尘单元90,可将切削作业所产生的碎屑集中导入该集尘箱91内,进而具有可维持工作环境洁净的使用效果。
该控制箱100是沿该第三方向Z摆设在该机架10旁侧,是与该集尘单元90、该磨刀单元80、该圆盘刀单元70与该进料轮传动单元30电性连通,进而具有可以方便控制该等组件开启或关闭(ON/OFF)的作用。
藉由上述组成,只需将待切削泡棉110置于该工作板15的进料槽151,则该泡棉110可倚靠该倚靠端面172,同时被相对转动的该上、下进料轮41、42辊压带动行进,在行进过程中通过该圆盘刀72,就可完成该待切削泡棉110的切削作业。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削泡棉机可获致下述功效及优点,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一、因为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化完成泡棉切削作业,所以具有可以提高工作安全度、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的功效及优点。
二、因为本实用新型可以调整该上进料轮41与该下进料轮42的位置,进而可以改变该上进料轮41与该下进料轮42相对于该圆盘刀72的高度、倾斜度,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切削出不同厚度、倾斜度之泡棉的功效及优点。
三、因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该磨刀单元80,所以可以随时保持该圆盘刀72之锐利度,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提高切削品质的功效及优点。
四、因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该集尘单元90,所以具有可以将切削作业所产生的碎屑集中导入该集尘箱91内,进而具有可维持工作环境洁净的功效及优点。
五、因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该控制箱100,所以具有可以方便控制其它组件开启或关闭(ON/OFF)的功效及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削泡棉机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削泡棉机,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机架,沿一第一方向摆设,包括一设置有一切削口的工作板;一进料轮装置,包括一固置在该机架上的承架,一装设在机架与该承架之间的进料轮传动单元,受该进料轮传动单元传动并分别位于该切削口上、下方的一上进料轮、一下进料轮,一可调整该上进料轮位置的第一调整单元,及一可调整该下进料轮位置的第二调整单元;该进料轮传动单元具有分别沿一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穿过该承架的一第一传动杆与一第二传动杆,及一可传动该第一传动杆与该第二传动杆相对转动的第一传动组合体;该上、下进料轮是分别组接于该第一、二传动杆;该第一调整单元具有一可调整该上进料轮高度位置的升降调整组合体,及一可调整该上进料轮倾斜度的斜度调整组合体;该第二调整单元具有一可使该下进料轮绕该第一方向转动以调整位置的径向调整组合体,及一使该下进料轮绕该第三方向转动以调整位置的轴向调整组合体;一圆盘刀单元,包括一沿一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摆设的马达,及一受该马达传动并伸入该切削口且位于该上进料轮与该下进料轮之间的圆盘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削泡棉机,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磨刀单元,其包括一安置在该机架上的连动架,分别沿该第一方向呈可转动地穿设于该连动架的一上转轴、一下转轴,分别组接于该上、下转轴并位于该圆盘刀上、下方的一上磨刀、一下磨刀,及一可传动该上、下转轴的第二传动组合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削泡棉机,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装设在该机架旁侧的集尘单元,包括一集尘箱,一装设在该集尘箱与该工作板之间的吸尘管,及一组设于该集尘箱的数吸尘马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削泡棉机,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装设在该机架旁侧的控制箱,是与该圆盘刀单元及该进料轮传动单元电性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削泡棉机,其特征在于该工作板包括一沿该第一方向设置并与该切削口连通的进料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削泡棉机,其特征在于该机架包括一宽窄调整组合体,具有一设置有一长条孔的倚靠杆,及一沿该第二方向穿过该长条孔并螺锁于该工作板的调整件,该倚靠杆具有一伸入该切削口并供一待切削泡棉靠置的倚靠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削泡棉机,其特征在于该圆盘刀单元包括一沿该第一方向固设于该机架与该马达之间的导移组合体,该导移组合体具有一固设于该机架的导轨,及一固接于该马达并滑设于该导轨的导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削泡棉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杆具有一呈可转动地穿过该承架并受该第一传动组合体传动的第一杆部,及一组接该上进料轮的第二杆部,且该第一杆部与该第二杆部之间装设有一第一轴联器,该第二传动杆具有一呈可转动地穿过该承架并受该第一传动组合体传动的第三杆部,及一组接该下进料轮的第四杆部,且该第三杆部与该第四杆部之间装设有一第二轴联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削泡棉机,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调整组合体具有一固设于该承架的固定座,一滑设于该固定座并可沿该第二方向线性移动的升降座,一螺设于该升降座并位于该固定座顶侧且可控制该升降座移动的调整钮,及一枢设于该升降座底侧并供该第二杆部呈可转动地穿设的第一连动块;该斜度调整组合体具有一沿该第三方向固设于该升降座的悬臂,组设于该悬臂之自由端部的一调整件,一沿该第二方向螺锁于该调整件的枢接杆件,及一与该枢接杆件枢接同时供该第二杆部呈可转动地穿设的第二连动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削泡棉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调整单元更具有分别固置在该机架上并相互间隔的二固定座,一沿该第三方向装设在该二固定座之间的支轴,一呈可转动地套设于该支轴的套筒,一沿该第一方向固置在该套筒上的连动块,一沿该第一方向呈可转动地穿设于该连动块的连动杆,一组设于该连动杆的一第一端并组接该下进料轮的连结块,组设在该连动杆与该套筒之间的该径向调整组合体,及组设于该套筒的该轴向调整组合体;该径向调整组合体具有一组接于该连动杆的一第二端的驱动架,一固设于该套筒的第一固定架,一沿该第三方向装设在该第一固定架与该驱动架之间的弹性组件,及一沿该第三方向穿设于该驱动架并螺锁于该第一固定架的调整件;该轴向调整组合体具有一固设于该套筒的第二固定架,及一沿该第一方向螺锁于该固定架并抵触该机架的调整件。
专利摘要一种削泡棉机,包含一机架,及装设在该机架上的一进料轮装置与一圆盘刀单元。该机架包括一设置有一进料槽与一切削口的工作板。该进料轮装置包括一固置在该机架上的承架,一装设在该机架与该承架之间的进料轮传动单元,受该进料轮传动单元传动并分别位于该切削口上、下方的一上进料轮与一下进料轮,及分别可调整该上、下进料轮位置的一第一调整单元、一第二调整单元。该圆盘刀单元包括一受一马达传动并伸入该切削口且位于该上、下进料轮之间的圆盘刀。因此,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自动化切削出不同厚度、斜度泡棉的使用特性。
文档编号B26D5/08GK2827668SQ20052005891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3日
发明者王太岳 申请人:王太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