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双拉杆的弹簧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33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双拉杆的弹簧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具双拉杆的弹簧刀技术领城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双拉杆的弹簧刀,尤指于弹簧刀的刀柄间 设有一端抵靠于刀刃端部、另一端连接一弹簧的双拉杆,用以帮助刀刃 开启或安置于刀柄中。技术背景刀具设备在使用上固然有其危险性,但只要妥善使用,皆能为日常 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其中一种可将刀刃收迭至刀柄中的折迭式刀具,其 以易于收置以及便于携带的方便性而受到相关使用者的喜爱,且尤其适 合携至野外生活时使用,而弹簧刀即为折迭式刀具的其中一种,其是于 刀刃与刀柄间加设一弹簧,利用弹簧的恢复力推顶刀刃弹出刀柄,达到 快速且自动出刀的目的。其中, 一种以侧开方式旋出刀刃的弹簧刀,其是以一刀刃设于两刀 柄之间,并以其端部相互枢接,使两刀柄间形成可收置刀刃的刀槽,且 于刀柄上设有可锁定刀刃位置的结构,使刀刃于展开或收置时皆得以定 位,避免其任意旋转而伤害到使用者,再以一扭转弹簧设于该枢接处, 以扭转弹簧的一端穿设刀刃,使得刀刃与扭转弹簧可相互带动旋转,且刀刃在自然状态下会受到扭转弹簧的弹性恢复力驱使而朝刀槽外部旋 出。但是,此种弹簧刀的结构设计虽能达到预期的功效目的,但其需在 刀刃的一侧面设置扭转弹簧以带动刀刃枢转,因此刀柄也必须有足够的厚度以供容置扭转弹簧,使得弹簧刀收合后体积偏大,不利于刀具收藏 或携带,且扭转弹簧是设于刀刃的一側面,当其欲带动刀刃转动时,恐 会因刀刃两侧施力不均,造成转动不顺畅,故现有的弹簧刀的设计确有 其亟待改善的处。发明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实用新型者设计一具双拉杆的弹簧刀,
该双拉杆穿设刀柄且设于靠近刀柄側边处,利用双拉杆及弹簧相互拉引 的配合,使双拉杆上的连接杆导引刀刃弹开,或是当刀刃收合时以连接 杆压抵于刀刃的周缘,使刀刃稳定的安置于刀柄之间,达到有效缩小刀 柄的体积,且使用可提供足够弹性恢复力的弹簧的目的。为达到前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具双拉杆的弹簧刀,其包括二刀柄、 一刀刃、 一双拉杆,其中二刀柄于其相对侧面上的靠近周缘处固设一挡块,以使该两刀柄间 隔设置,其中挡块上成型有一长孔,两刀柄分别于其前端成型有一枢孔 及一斜向的前滑轨,于刀柄中间相对于挡块设有长孔处设有一与长孔相 通的后滑轨,另于两刀柄间且于长孔的后端处设有一钩杆,于其中一刀 柄上设有一弹片;刀刃后端成型有凸块状的一抵掣部及一弧部,于该端设有一枢孔, 将刀刃枢i殳于两刀柄之间;双拉杆是于两间隔设置的滑移杆两端分别以 一连接杆连接,其中两 滑移杆分别位于刀柄的两外侧面,两连接杆分别穿设于刀柄上的两滑移 轨,使位于前滑移轨中的前连接杆抵靠于刀刃的后端,位于后滑移轨中 的后连接杆则连接一弹簧,此弹簧以其另一端套设刀柄间的钩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此弹簧刀的弹簧是与刀刃并列设于刀柄之 间,故刀柄间的距离可缩小至符合刀刃厚度即可,意即可制造出更加轻 薄的弹簧刀以方便使用者携带,且利用双拉杆的后连接杆与弹簧的相互 拉伸,及前连接杆抵靠于刀刃的端部,可均匀的施力于刀刃以推顶刀刃 顺畅的旋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开启状态的部分组件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开启中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弹片的卡掣示意图。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双拉杆的弹簧刀包括二刀柄10、 一 刀刃20、 一双拉杆30及二握把壳体40,其中该二刀柄IO, 10a间隔设置,并在其相对侧面上靠近侧边处固设一 挡块11, 4吏挡块11与两刀柄10, 10a间形成一刀槽12,其中挡块11 上成型有一长孔110,两刀柄IO, 10a分别于其前端成型有彼此相对的 一枢孔13及一斜向的前滑轨14,于刀柄IO, 10a中间相对于挡块11设 有长孔110处设有一相通的后滑轨15,再以一钩杆16设于长孔110的 后端且以其两端固设于两刀柄10, 10a的侧面,以一抵柱17设于挡块 11与前滑轨14之间且以其两端固i殳于两刀柄10, 10a的侧面,另于其 中一刀柄10a上设有一弹片18,该弹片18是弹性地微向刀槽12内弯曲, 且于其内侧设有一凸块180,此凸块180可成型为一圓珠状的凸起;该刀刃20的一端成型有凸块状的一抵掣部21及一弧部26,且于该 端设有一枢孔22,以此枢孔22与前述两刀柄10, 10a上的枢孔13相互 枢设,并在刀刃20与两刀柄10, 10a间分别加设一垫片23,用以确保 刀刃20与刀柄10, 10a间紧密结合,此外,再分别于刀刃20两侧面上 设有一^^氐柱24, ^使得当刀刃20展开时,可以此^^柱24分别与两刀柄 10, 10a相抵靠,配合参见图6所示,进一步以刀柄10a上的弹片18抵 靠于刀刃20的抵掣部21,可固定此弹簧刀展开后的位置,避免其任意 旋动,另外再于刀刃20与设有弹片18的刀柄10a相对的侧面上,在枢 孔22周围设有一凹槽25,配合参见图5所示,当刀刃20收合于刀槽 12中时,弹片18上的凸块180恰可嵌于此凹槽25中,以防止刀刃20 任意旋动;该双拉杆30是包含两滑移杆31、 一前连接杆32、 一后连接杆33 及一弹簧34,其中,两滑移杆31间隔设置,前连接杆32与后连接杆 33分别固设并连接两滑移杆31的两端,弹簧34 —端套设后连接杆33, 当此双拉杆30设于弹簧刀中时,两滑移杆31分别位于两刀柄10, 10a 的外侧,再以前连接杆32穿设于前滑轨14中,以后连接杆33穿设于 后滑轨15中,以弹簧34的另一端套设于刀柄10, 10a的钩杆16上;该二握把壳体40配合两刀柄10, 10a的形状分别成型为一片体,分别设于两刀柄IO, 10a的外側,且于相对刀柄IO, 10a的枢孔13的位 置处亦分别成型有一枢孔42,于与刀柄IO, 10a相对的側面上,配合滑 移杆31的位置分别成型有一容置槽41,以供作为滑移杆31移动的容纳 空间。另外,前述刀柄IO, 10a、挡块11与握把壳体40间穿设若干螺合 组件60以相互固设,而刀柄IO, 10a、刀刃20、垫片23与握把壳体40 则以一枢接组件50穿设于其枢孔13, 22, 42中,使弹簧刀得以以此枢 接组件50为轴心转动刀刃20,以进行展开或收合的动作。配合图3-4所示,当使用者将刀刃20稍微旋离刀槽12时,因双拉 杆30受到弹簧34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使得抵靠于刀刃20弧部26上的 前连接杆32推顶刀刃20端部旋动,便可使刀刃20自动旋转至展开状 态,此时如前,史所述,刀刃20—侧以"^氐柱24 4氐靠于刀柄10, 10a,另 一侧则受到刀柄10a上的弹片18抵靠于抵掣部21,借此固定刀刃20的 位置,防止其任意旋动,另外,双拉杆30受到弹簧34弹性恢复力的作 用,而使前连接杆32抵靠于前滑轨14的一端且轻靠于刀刃20的端部, 即使弹片18松开使得刀刃20旋动,也会因前连接杆32的推顶而不致 于使刀刃20因任意旋动而伤害到使用者。进一步参见图5所示,当刀刃20欲收合至刀槽12中时,需先将弹 片18离抵掣部21,再以人力转动刀刃20,使抵掣部21推顶前连接杆 32,让刀刃20以枢孔22为中心转动,使前连接杆32沿前滑轨14移动 至另一端,并带动后连接杆33拉伸弹簧34而于后滑轨15中移动,当 刀刃20收合至刀槽12中后,此时刀刃20抵靠于挡块11上,前连接杆 32抵靠于刀刃20的弧部26,而弹簧34对于双拉杆30的拉力恰可于前 连接杆32上提供一分力,使前连接杆32压抵于刀刃20的弧部26,再 配合弹片18上的凸块180嵌于刀刃20凹槽25中,可有效防止刀刃20 不正常的旋离刀槽12。
权利要求1.一种具双拉杆的弹簧刀,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刀柄、一刀刃及一双拉杆,其中该两刀柄间隔设置且在其间固设一挡块,挡块上成型有一长孔,两刀柄分别于其前端成型有相对的一枢孔及一斜向的前滑轨、于其中间设有一与长孔相通的后滑轨,另外尚有一钩杆设于长孔后端且固设于两刀柄的侧面上;该刀刃的一端成型为一凸块状的抵掣部,且于该端设有一枢孔,以此枢孔与刀柄上的枢孔相互枢设;该双拉杆包括两设置于两刀柄外侧面的滑移杆,其两端分别固设一穿设于前滑轨的前连接杆,以及一穿设于后滑轨的后连接杆,以一弹簧的一端套设后连接杆,另一端套设刀柄上的钩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双拉杆的弹簧刀,其特征在于一刀柄上 设有一弹性地微向两刀柄间弯曲的弹片。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双拉杆的弹簧刀,其特征在于于刀 刃侧面上设有抵柱。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双拉杆的弹簧刀,其特征在于于弹片侧 面设有一凸块,于刀刃与设有弹片的刀柄相对的侧面上,在枢孔周围适当 位置处设有一可供凸块嵌入的凹槽。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双拉杆的弹簧刀,其特征在于凸块成型 为一圓珠状的凸起。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双拉杆的弹簧刀,其特征在于在刀刃与 两刀柄间分别i殳有垫片。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双拉杆的弹簧刀,其特征在于于两刀柄 的外側进一步分别设一握把壳体,其于与刀柄相对的侧面上,配合滑移杆 的位置成型有一容置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双拉杆的弹簧刀,其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刀柄,设于两刀柄之间且以其一端与刀柄一端枢设的刀刃,以及一穿设两刀柄的双拉杆,该双拉杆的一端的后连接杆上设有一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套设于刀柄上,双拉杆另一端的前拉杆则抵靠于刀刃的端部,可均匀的施力于其上以推顶刀刃旋动,且该弹簧是与刀刃并列设于两刀柄之间,故可有效减少弹簧刀的厚度,制造出更轻薄、更适合使用者随身携带的弹簧刀。
文档编号B26B1/00GK201044958SQ200720152619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9日
发明者林静君 申请人:于锐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