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钉钉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65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辅助钉钉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钉钉支座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钉钉子时,一般都用手在将钉子扶正后的情况下再用榔头敲击该钉子,在该敲击钉子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新手在该敲击钉子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由于不慎使得榔头意外触及到扶钉子的手上,而对手造成损伤。——在社会上作为木匠职业的会徒手钉钉子的老手是少数,而新手是多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提出一种为上述新手所用的在钉钉子过程中不易对手造成损伤的辅助钉钉支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它是由对称的两瓣半支柱体合拢而成的结构形式形成,并且,合拢后的结构形式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暂时定位钉子的中心垂直孔。
本发明的最大特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示意了本发明的工作状态。
1钉子; 2半支柱体; 3中心垂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半支柱体2取材于木料或塑料,两个半支柱体2间的合拢可由手指直接夹紧来实现,半支柱体2的高度一般取1cm-1.5cm即可,其中心垂直孔3的直径取0.3cm即可,如果钉子1的直径大于0.3cm(例如0.5cm),两块半支柱体2同样可将钉子夹住,实施钉钉的操作过程,只是两块半支柱体2不能密合而已;如果钉子1的直径小于0.3cm(例如0.2cm),则钉子1的长度将小于本发明的上述高度,无须使用本发明来协助钉钉,因为足够细的钉子1的钉尖通过手压即可将它直立在被钉物体(例如木料)表面,为使用榔头直接钉入创造了条件。
本发明中的半支柱体2可以采用如附图所示的“线圈骨架”形状(方便两根手指从不同的方向嵌入),也可采用其他形状(例如圆柱体)。
使用本发明时,将合拢后的半支柱体2的一侧表面贴于被钉物体表面,以手夹紧两瓣半支柱体2,通过中心垂直孔3即可完成对钉子1的扶正。两瓣半支柱体2的设置,既可防止锤头意外触及到手,对手造成伤害;又保证中心垂直孔3与被钉物体表面相互垂直,进而确保钉子1不发生歪斜地钉入。
权利要求一种辅助钉钉支座,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对称的两瓣半支柱体(2)合拢而成的结构形式形成,并且,合拢后的结构形式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暂时定位钉子(1)的中心垂直孔(3)。
专利摘要一种辅助钉钉支座,它是由对称的两瓣半支柱体(2)合拢而成的结构形式形成,并且,合拢后的结构形式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暂时定位钉子(1)的中心垂直孔(3),两瓣半支柱体(2)的设置,既可防止榔头意外伤害到手,又确保钉子(1)不发生歪斜。
文档编号B25C3/00GK201098883SQ20072019248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9日
发明者恒 杨 申请人:恒 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