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模块与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的方法

文档序号:233583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割模块与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加工制具与延长加工制具的使用寿命的方法,且特别 是有关于一种切割模块与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图1绘示现有技术的一种切割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切 割模块组合后的侧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2,切割模块100适于切割一基 板(未绘示)。切割模块100包括一座体(base) 110、 一切割轮(cutting wheel) 120、 一轴体(shaft) 130与一固定片140。座体110具有一凹槽112、 一贯穿 孔114与一凹孔116。贯穿孔114与凹孔116分别位于凹槽112的相对两侧。
切割轮120配置于凹槽112中。轴体130穿过贯穿孔114与切割轮120 的一中心孔122,且轴体130的一第一端132位于凹孔116内,并且部分切割 轮120暴露于座体110外。固定片140藉由一螺丝150锁固于座体110,且固 定片140顶靠轴体130的一第二端134。
当切割模块100的切割轮120对于基板进行切割时,切割轮120以轴体 130的一轴线(axis) Al为轴且相对于轴体130作转动,并且轴体130会随着 切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被磨耗。轴体130的磨耗区是位于轴体130与切割轮 120相接触的部位。轴体130的磨耗现象会影响切割基板的精确度。因此,轴 体130在使用一段预定时间后必须加以替换以维持切割基板的精确度。由上述 可知,延长轴体130的使用寿命以减少耗材成本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割模块,其轴体与切割轮相接触的位置可作改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应用于一切割模 块,以改变轴体与切割轮相接触的位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切割模块,包括一座体、 一切割轮、 一轴体、 一调整件(adjusting element)与一挠性《牛(flexible element)。座体上定义有一座体中 心线,而座体上具有一第一凹槽、 一第一贯穿孔及一第二贯穿孔。第一凹槽位 于座体中心在线,而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同轴且分别位于第一凹槽的两 侧。切割轮配置于第一凹槽中,且部分切割轮暴露于座体外。轴体其上定义有 一轴体中心线,且轴体中心线与座体中心线具有一间距。轴体中心线与座体中 心线垂直于轴体,而轴体贯穿切割轮,且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 一端穿设于第一贯穿孔中,而第二端穿设于第二贯穿孔中。调整件配置于座体 的一第一侧,且顶靠于第一端上。挠性件配置于座体的一第二侧,且顶靠于第 二端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整件旋设于座体。调整件具有多个顶靠 部。这些顶靠部之一顶靠第一端。各个顶靠部与座体维持一调整间隙,且这些 调整间隙彼此不同。此外,调整件例如更具有至少一过渡部,连接这些顶靠部 的相邻之二。过渡部具有一过渡面。过渡面与座体之间维持一过渡间隙,且过 渡间隙由这些调整间隙之一过渡至这些调整间隙之另一。另外,过渡面例如为 一斜面或一弧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挠性件具有一固定端以及一抵接端。固定 端固定于座体上,而抵接端顶靠第二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座体更具有一第二凹槽,其位于第二侧上。 挠性件配置于第二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切割模块还包括至少一耐磨件 (wear-resisting element)。耐磨件配置于第一凹槽与切割轮之间,且轴体穿过 耐磨件。
本发明提出一种切割模块,包括一座体、 一切割轮、 一轴体、 一调整件与 一挠性件。座体具有一第一凹槽、 一第一贯穿孔与一第二贯穿孔。第一贯穿孔 与第二贯穿孔分别位于第一凹槽的相对两侧。切割轮配置于第一凹槽中,且部 分切割轮暴露于座体外。轴体穿过切割轮且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 第一端配置于第一贯穿孔,第二端配置于第二贯穿孔,且切割轮适于以轴体的 一轴线为轴且相对于轴体作转动。调整件配置于座体的一第一侧且顶靠第一 端。调整件在座体上的位置的改变适于导致轴体沿着轴线移动,进而调整轴体 与切割轮相接触的位置。挠性件配置于座体的一第二侧且顶靠第二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整件旋设于座体。调整件具有多个顶靠 部。这些顶靠部的一顶靠第一端。各个顶靠部与座体维持一调整间隙,且这些 调整间隙彼此不同。此外,调整件例如更具有至少一过渡部,连接这些顶靠部 的相邻之二。过渡部具有一过渡面。过渡面与座体之间维持一过渡间隙,且过 渡间隙由这些调整间隙之一过渡至这些调整间隙之另一。另外,过渡面例如为 一斜面或一弧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挠性件具有一固定端以及一抵接端。固定 端固定于座体上,而抵接端顶靠第二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座体更具有一第二凹槽,其位于第二侧上。 挠性件配置于第二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切割模块更包括至少一耐磨件。耐磨件配 置于第一凹槽与切割轮之间,且轴体穿过耐磨件。
本发明提出一种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切割模块具有一 座体、 一切割轮、 一轴体、 一调整件与一挠性件。切割轮配置于座体。轴体配 置于座体且穿过切割轮。切割轮适于以轴体的一轴线为轴且相对于轴体作转 动。调整件与挠性件配置于座体且分别顶靠轴体的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 端。上述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改变调整件在 座体上的位置,导致轴体沿着轴线移动,进而调整轴体与切割轮相接触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整件旋设于座体。调整件具有多个顶靠 部。各个顶靠部与座体维持一调整间隙,且这些调整间隙彼此不同。上述改变 调整件在座体上的位置以移动轴体的步骤为在座体上转动调整件,使得这些顶 靠部之一顶靠第一端的状态转变为这些顶靠部之另一顶靠第一端的状态。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切割模块的轴体与切割轮相接触的位置可产生改 变,所以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实施例的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使得耗材成本得以降低。
为让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现有技术的一种切割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切割模块组合后的侧视示意图3A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切割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3B绘示图3A的座体的另一立体示意图3C绘示图3A的调整件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
图4A绘示图3A的切割模块组合后的侧视示意图4B绘示图4A的切割模块的立体示意图5A绘示图4A的切割模块的轴体移动后的侧视示意图5B绘示图5A的切割模块的立体示意图6A绘示图5A的切割模块的调整件再转动90度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6B绘示图6A的切割模块的立体示意图7A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切割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7B绘示7A的调整件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0、 200、 300:切割模块
110、 210、 310:座体
112、 212、 216:凹槽
114、 213、 214:贯穿孔
116:凹孔
120、 220:切割轮
122、 222:中心孔
130、 230、 330:轴体
132、 134、 232、 234、 332:端
140:固定片
150、 260、 270、 360:螺丝
212a:内壁
217、 218、 317:顶U
240、 340:调整件
242、 244、 342、 344:顶靠部
243:过渡部
243a:过渡面250:挠性件
252:固定端 254:抵接端
280:耐磨件
315、 346:卡扣部 Al、 A2:轴线
Cl:座体中心线 C2:轴体中心线
Gl、 G2:调整间隙
Ih间距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3A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切割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B绘 示图3A的座体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3C绘示图3A的调整件的另一立体示意 图。图4A绘示图3A的切割模块组合后的侧视示意图。图4B绘示图4A的切 割模块的立体示意图。请先参考图3A、图3B、图4A与图4B,本实施例的切 割模块200适于切割一基板(未绘示),基板的材质可为玻璃、陶瓷、单晶硅 或蓝宝石等脆性材料。切割模块200包括一座体210、 一切割轮220、 一轴体 230、 一调整件240与一挠性件250。座体210具有一第一凹槽212、 一第一贯 穿孔213、 一第二贯穿孔214与一第二凹槽216。第一贯穿孔213与第二贯穿 孔214分别位于第一凹槽212的相对两侧且同轴。第二凹槽216位于座体210 的一第二侧218。座体210上定义有一座体中心线C1,且第一凹槽212位于 座体中心线C1上。此外,第一贯穿孔213连通第一凹槽212与第二凹槽216。
切割轮220配置于第一凹槽212中,且部分切割轮220暴露于座体210 外。切割轮220的材质可为超硬合金或钻石。轴体230穿过切割轮220的一中 心孔222。轴体23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232与一第二端234。第一端232配 置于第一贯穿孔213,第二端234配置于第二贯穿孔214。切割轮220适于以 轴体230的一轴线A2为轴且相对于轴体230作转动。轴体230上定义有一轴 体中心线C2,且轴体中心线C2与座体中心线Cl具有一间距II。轴体中心线 C2与座体中心线Cl垂直于轴体230的轴线A2。请参考图3A、图3C、图4A与图4B,调整件240配置于座体210的一第 一侧217且顶靠轴体230的第一端232。座体210的第一凹槽212位于第二凹 槽216与调整件240之间。调整件240适于调整轴体230与切割轮220相接触 的位置(详见T述)。在本实施例中,调整件240藉由一螺丝260而旋设于座 体210。调整件240具有多个顶靠部242与244与一过渡部243。顶靠部242 与座体210维持一调整间隙Gl 。顶靠部244与座体210维持另一调整间隙G2, 且调整间隙Gl不同于调整间隙G2。过渡部243连接相邻的这些顶靠部242 与244。过渡部243具有一过渡面243a (例如为一斜面),过渡面243a与座 体210之间维持一过渡间隙,且过渡间隙由调整间隙Gl过渡至调整间隙G2。 在本实施例中,顶靠部244接触座体210,使得第二间隙G2实质上为零。在 此必须说明的是,调整间隙Gl与调整间隙G2之间的差值等于切割轮220的 中心孔222与轴体230相接触的部位沿着轴线A2的线性宽度。此外,就图4A 与图4B所示的连接关系而言,调整件240的顶靠部242顶靠轴体230的第一 端232。
在另一实施例中,顶靠部的数量可设计为两个以上,且过渡部的数量可设 计为多个。各个过渡部连接这些顶靠部的相邻二者,且过渡部的过渡面可设计 为一弧面。然而,上述并未以图面绘示。
请参考图3A、图4A与图4B,挠性件250配置于座体210且顶靠轴体230 的第二端234。本实施例的挠性件250为一条状体,其配置于座体210的第二 凹槽216内,且座体210的第一凹槽212位于挠性件250与调整件240之间。 挠性件250的一固定端252藉由另一螺丝270而固定于座体210,且挠性件250 的一抵接端254顶靠轴体230的第二端234。
在本实施例中,切割模块200更包括至少一耐磨件280 (图3A与图4A 分别示意地绘示两个)。各个耐磨件280配置于座体210的第一凹槽212的一 内壁212a与切割轮220之间,使得这些耐磨件280位于切割轮220的相对两 侧。此外,轴体230穿过这些耐磨件280。
以下对于藉由本实施例的切割模块200而进行的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 使用寿命的方法作说明。图5A绘示图4A的切割模块的轴体移动后的侧视示 意图。图5B绘示图5A的切割模块的立体示意图。请先参考图4A与图4B, 当切割模块200的切割轮220对于基板进行切割时,切割轮220以轴体230
10的轴线A2为轴且相对于轴体230作转动。由于切割轮220的中心孔222 (见 图3A)与轴体230彼此接触摩擦且切割轮220的硬度大于轴体230的硬度, 所以轴体230会随着切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被磨耗。请参考图4A、图4B、图 5A与图5B,当轴体230被磨耗至一预定程度时,使用者改变调整件242在座 体210上的位置,导致轴体230沿着轴线A2移动,进而调整轴体230与切割 轮220相接触的位置。
详言之,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改变调整件260在座体210上的位置以移动 轴体230的详细作动方式为在座体210上180度地转动调整件240,使得图 4A与图4B所示的调整件240的顶靠部242顶靠轴体230的第一端232的状 态转变为图5A与图5B所示的调整件240的顶靠部244顶靠轴体230的第一 端232的状态。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上述调整件240转动的过程中,轴体230 的第一端232依序接触调整件240的顶靠部242、过渡部243的过渡面243a 以及顶靠部244。因此,调整后的切割模块200可用于继续切割基板。据此, 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得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当调整件240的顶靠部244顶靠轴体230的第一端232 时,挠性件250产生挠性变形且轴体230沿着轴线A2产生位移。因此,本实 施例中,轴体中心线C2更为靠近座体中心线C1。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 实施例中,不论是在图4A与图4B所示的状态或图5A与图5B所示的状态, 挠性件250皆位于座体的第二凹槽216内。
经由上述可知,由于切割模块200的轴体230与切割轮220相接触的位置 可产生改变,所以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实施例的切割模块200的轴体230的使 用寿命得以延长,使得耗材成本得以降低。
图6A绘示图5A的切割模块的调整件再转动90度后的侧视示意图。图 6B绘示图6A之切割模块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5A、图5B、图6A与图6B, 当调整件240由图5A与图5B所示的位置再转动90度至图6A与图6B所示 的位置时,调整件240不会顶靠轴体230,使用者可在不用拆卸螺丝260的情 形下卸下过渡磨耗的轴体230以进行后续的更换作业。
图7A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切割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B 绘示7A的调整件的另一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3A、图3C、图7A与图7B, 本实施例的切割模块300的调整件340的外型与上述实施例的调整件240的外型有所不同。本实施例的调整件340省略过渡部243的配置,且调整件340 更具有一第一卡扣部346 (例如为一凸起),其配置于顶靠部344上。此外, 座体310更具有多个第二卡扣部315 (图7A示意地绘示两个且例如为凹洞), 其配置于座体310的第一侧317上。 z
本实施例的切割模块300在应用时,调整件340的顶靠部344可先顶靠轴 体330的第一端332。此时,调整件340藉由螺丝360旋设于座体310,且调 整件340的第一卡扣部346卡扣座体310的这些第二卡扣部315的其中之一, 使得调整件340与座体310的相对位置得以稳固。
上述调整件340的顶靠部344顶靠轴体330的第一端332的状态可转变为 调整件340的顶靠部342顶靠轴体330的第一端332的状态。此时,调整件 340的第一卡扣部346卡扣座体310的这些第二卡扣部315的其中之另一。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切割模块与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 的方法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之一或其它优点。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切割模块的 轴体与切割轮相接触的位置可产生改变,所以与现有技术相较,本实施例的切 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使得耗材成本得以降低。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 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 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其上定义有一座体中心线,而该座体上具有一第一凹槽、一第一贯穿孔及一第二贯穿孔,其中该第一凹槽位于该座体中心在线,而该第一贯穿孔与该第二贯穿孔同轴且分别位于该第一凹槽的两侧;一切割轮,配置于该第一凹槽中,且部分该切割轮暴露于该座体外;一轴体,其上定义有一轴体中心线,且该轴体中心线与该座体中心线具有一间距,该轴体中心线与该座体中心线垂直于该轴体,而该轴体贯穿该切割轮,且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穿设于第一贯穿孔中,而该第二端穿设于该第二贯穿孔中;一调整件,配置于该座体的一第一侧,且顶靠于该第一端上;以及一挠性件,配置于该座体的一第二侧,且顶靠于该第二端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整件旋设于该座体, 该调整件具有多个顶靠部,该些顶靠部之一顶靠该第一端,各该顶靠部与该座 体维持一调整间隙,且该些调整间隙彼此不同。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整件还具有至少一 过渡部,连接该些顶靠部的相邻之二,该过渡部具有一过渡面,该过渡面与该 座体之间维持一过渡间隙,且该过渡间隙由该些调整间隙之一过渡至该些调整 间隙之另一。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过渡面为一斜面或一 弧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挠性件具有一固定端 以及一抵接端,且该固定端固定于该座体上,而该抵接端顶靠该第二端。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座体更具有一第二凹 槽,其位于该第二侧上,该挠性件配置于该第二凹槽内。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耐磨件, 其特征在于,该耐磨件配置于该第一凹槽与该切割轮之间,且该轴体穿过该耐 磨件。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整件具有一第一卡扣部,该座体更具有多个配置于该第二侧的第二卡扣部,且该第一卡扣部卡扣 该些第二卡扣部之一。
9. 一种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具有一第一凹槽、 一第一贯穿孔与一第二贯穿孔,其中该第一贯穿孔与该第二贯穿孔分别位于该第一凹槽的相对两侧;一切割轮,配置于该第一凹槽中,且部分该切割轮暴露于该座体外; 一轴体,穿过该切割轮且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配置于该第一贯穿孔,该第二端配置于该第二贯穿孔,且该切割轮适于以该轴体的一轴线为轴且相对于该轴体作转动;一调整件,配置于该座体的一第一侧且顶靠该第一端,其中该调整件在该 座体上的位置的改变适于导致该轴体沿着该轴线移动,进而调整该轴体与该切割轮相接触的位置;以及一挠性件,配置于该座体的一第二侧且顶靠该第二端。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整件旋设于该座体, 该调整件具有多个顶靠部,该些顶靠部之一顶靠该第一端,各该顶靠部与该座 体维持一调整间隙,且该些调整间隙彼此不同。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整件更具有至少 一过渡部,连接该些顶靠部的相邻之二,该过渡部具有一过渡面,该过渡面与 该座体之间维持一过渡间隙,且该过渡间隙由该些调整间隙之一过渡至该些调 整间隙之另一。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过渡面为一斜面或 一弧面。
13.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挠性件具有一固定端 以及一抵接端,且该固定端固定于该座体上,而该抵接端顶靠该第二端。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座体更具有一第二凹 槽,其位于该第二侧上,该挠性件配置于该第二凹槽内。
15.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割模块,更包括至少一耐磨件,其特征在于, 该耐磨件配置于该第一凹槽与该切割轮之间,且该轴体穿过该耐磨件。
16.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调整件具有一第一卡 扣部,该座体更具有多个配置于该第二侧的第二卡扣部,且该第一卡扣部卡扣该些第二卡扣部之一。
17. —种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的方法,该切割模块具有一座 体、 一切割轮、 一轴体、 一调整件与一挠性件,该切割轮配置于该座体,该轴 体配置于该座体且穿过该切割轮,该切割轮适于以该轴体的一轴线为轴且相对 于该轴体作转动,该调整件与该挠性件配置于该座体且分别顶靠该轴体的相对 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包括改变该调整件在该座体上的位置,导致该轴体沿着该轴线移动,进而调整 该轴体与该切割轮相接触的位置。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该调整件旋设于该座体,该调整件具有多个顶靠部,各该顶靠部与该 座体维持一调整间隙,且该些调整间隙彼此不同,上述改变该调整件在该座体 上的位置以移动该轴体的步骤为在该座体上转动该调整件,使得该些顶靠部之一顶靠该第一端的状态转变 为该些顶靠部之另一顶靠该第一端的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割模块,包括一座体、一切割轮、一轴体、一调整件与一挠性件。座体具有一凹槽与两贯穿孔。这些贯穿孔分别位于凹槽的相对两侧。切割轮配置于凹槽中,且部分切割轮暴露于座体外。轴体穿过切割轮且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配置于这些贯穿孔。切割轮适于以轴体的一轴线为轴且相对于轴体作转动。调整件配置于座体且顶靠第一端。调整件在座体上的位置的改变适于导致轴体沿着轴线移动,进而调整轴体与切割轮相接触的位置。挠性件配置于座体且顶靠第二端。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延长切割模块的轴体的使用寿命的方法。
文档编号B26D1/14GK101559606SQ20091013594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5日
发明者刘政国, 詹睿纶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