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74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特别是关于一种借由挠性延伸件 以提高转动操作便利性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现今,汽车、摩托车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便利交通工具,而汽车、摩托 车的动力来源仍以引擎(内燃机)为主,引擎所使用的火花塞为其中最关键的零件之一。当 火花塞发生问题时,将导致引擎的运转不顺,甚至无法起动。因此,在汽车、摩托车引擎故障 的维修中,火花塞的拆装是一经常需要的作业。因此,汽车、摩托车等车辆制造商于销售时, 多会附送一火花塞拆装工具,以供驾驶人随时可检修火花塞,借以维持引擎的正常运作。然而,现有火花塞的拆装工具仍具一些问题。如图IA所示,其揭示一种现有火花 塞拆装工具的立体图。现有的拆装工具90为一中空的套筒,该拆装工具90的下端具有一 内部成多角形的套合部91,拆装工具90上端设有二组相对应穿孔921的转动部92,借此 可借由套合部91套设在火花塞(未绘示)上,再利用一转杆93贯穿转动部92的穿孔921 上,借由转杆93来使拆装工具90转动,进而来将火花塞自引擎上拆装,来作进行火花塞检 修的工作。现有的拆装工具90固然可达到火花塞的拆装目的,但是现有拆装工具90是成 一筒状,故其仅具有一有限的长度。当火花塞周围设有其他的设备或装置(例如汽缸头) 时,会造成可以拆装的操作空间受到局限,导致上述现有拆装工具90难以伸入到火花塞的 上方来顺利的套设在火花塞上,而且操作人员也很难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手动转动的拆装 动作。另外,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M297291号的车辆火花塞拆装装置(如图IB所示), 其中该拆装装置80主要包括有一套筒81、一转杆82及一插销83,该套筒下端具有套合部 811,其上端设有一对成相对应状的嵌合槽812,另于嵌合槽812的二侧设有一对穿孔813 ; 该转杆82的一端为转动部821,另一端为连接部822,该连接部822上设有连接孔823 ;该 插销83,该插销83是插设于套筒81的穿孔813与转杆82的连接孔823之间,其主要功能 在于使该转杆82与套筒81成垂直或直线的方式连结。当该转杆82与套筒81成垂直方式 时,可缩短该拆装装置80的高度,使拆装装置80可伸入一引擎70的一火花塞71周围的狭 长且宽度有限的空间内(如图IC所示的上视图),而能顺利的将套筒81的套合部811套在 火花塞70上,再借由转动转杆82来使火花塞70松动及拆卸。然而,上述的火花塞拆装装置80虽然解决了工具不易伸入引擎70及转动的问题, 但是由于可活动的火花塞周围空间是呈狭长形且宽度有限,因此当使用该拆装装置80转 动该火花塞71时,每次只能转动一极小幅度的角度。结果,由最初转松火花塞71到最终完 全从引擎70上卸下该火花塞71,可能要花费颇多时间,因而增加了转动拆装时间及大幅降 低了维修引擎的方便性。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其借由挠性延伸件 连接在火花塞套筒与把手之间,以便在引擎外侧利用把手连动转动该火花塞,由于该辅助 工具的转动不会受到有限的引擎空间及其周边配设的部件所限制,故可有效提高转动操作 便利性以及缩短转动拆装火花塞的时间。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其借由在火花塞套 筒内底部设置弹性夹持块,以弹性卡固火花塞的金属头部或陶瓷主体部,使得火花塞拆装 时可暂时卡在火花塞套筒内,故可增加拆装火花塞的操作便利性。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其借由在火花塞套 筒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导引部,以便利用一导引件的协助而将火花塞套筒套设在火花塞 上,故可增加拆装火花塞的操作便利性。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其用以辅助一车 辆引擎的一火花塞的拆装作业,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工具包含一火花塞套筒,用以套设于该火花塞上,并带动该火花塞转动;一挠性延伸件,具有可挠性,该挠性延伸件的一输出端固设于该火花塞套筒的顶 面;及一转动端部,设于该挠性延伸件的另一端;其中,该火花塞套筒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导引部;该转动端部用以将一转动力量 经由该挠性延伸件传递到该火花塞套筒,以接续转动该火花塞。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挠性延伸件的输出端是以一铆接结合部来固设于 该火花塞套筒的顶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辅助工具另包含一把手,该把手的一端具有一槽 孔,该槽孔与该转动端部对应卡合,以转动该转动端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火花塞套筒的内顶部另包含一弹性夹持块,该弹 性夹持块的中央具有一轴向设置的孔口,以弹性卡固该火花塞的一金属头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火花塞套筒的内顶部另包含一弹性夹持块,该弹 性夹持块的中央具有一轴向设置的孔口,以弹性卡固该火花塞的一陶瓷主体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弹性夹持块的外周面设有一凹槽,该火花塞套筒 的内周面对应设有一凸缘。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弹性夹持块的外周面设有一凹槽,该火花塞套筒 的内周面对应设有一凸缘,该导引部是设于该火花塞套筒的开口与该火花塞套筒的内周面 的该凸缘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辅助工具另包含一导引件以推或拉的方式牵动该 导引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导引部是一穿孔、一凹槽或一环型凹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导引件是一杆状物或一套索。

图IA 现有火花塞拆装工具的立体图。
4[0025]图IB另一现有火花J塞拆装装置的立体图。[0026]图IC另一现有火花J塞拆装装置的操作示意图(上视图)。[0027]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的立体图。[0028]图3A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拆装火花_的辅助工具的侧视图及下视图。[0029]图3B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拆装火花_的辅助工具的剖视图及下视图。[0030]图4A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拆装火花I■的辅助工具的操作示意图(上视图)[0031]图4B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拆装火花I■的辅助工具的操作示意图(侧视图)[0032]图5: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的使用状态剖视图。[0033]图6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的使用状态图。[0034]10辅助工具11火花塞套筒[0035]Ila开口lib顶面[0036]Ilc凸缘111导引孔[0037]111,环状凹槽112弹性夹持块[0038]112a凹槽112b凹孔[0039]12挠性延伸件12a输出端[0040]121钢索121a纵向钢索[0041]121b环状钢索122软管[0042]13转动端部131凸块[0043]20把手21槽孔[0044]30引擎31凸部[0045]32火花塞座孔40火花塞[0046]41扳动部50油箱[0047]60杆状物60,套索[0048]70引擎71火花塞[0049]80拆装装置81套筒[0050]811套合部812嵌合槽[0051]813穿孔82转杆[0052]821转动部822连接部[0053]823连接孔83插销[0054]90拆装工具91套合部[0055]92转动部921穿孔[0056]93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将特举本实 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于下文提及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用来辅助说明相关 构件的组装关系,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于此合先叙明。请参照图2至图5所示,其揭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
5的立体图。一种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10用于辅助一车辆的引擎30的火花塞40的拆装 作业,特别是适用于在有限的火花塞40周围空间内进行该火花塞40的拆装作业,该辅助工 具10包含一火花塞套筒11、一挠性延伸件12及一转动端部13,且可搭配一把手20使用。 该火花塞套筒11是具一开放端的中空管,具有一开口 Ila及一顶面11b,用以套设于该火 花塞40上,并带动该火花塞40转动;该挠性延伸件12是具有可挠性的杆体,该挠性延伸件 12的一输出端12a固设于该火花塞套筒11的顶面lib ;该转动端部13则设于该挠性延伸 件12的另一端。请再参照图3A及图3B所示,针对该辅助工具10的构造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图 3A揭示的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的侧视图及下视图;图3B揭 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的剖视图下视图。为了说明上的需要, 图3A及图3B的视图方向并不相同,图3B是为图3A的侧视图,请同时对照其下视图来参考 其视图方向。如图3A、图3B、图4及图5所示,该火花塞套筒11外型与尺寸与所套合的火花塞 40相对应,一般常见的火花塞40的外周面是具有呈六角形的一扳动部41以方便与工具套 合,因此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辅助工具10所揭露的该火花塞套筒11的剖面为正六角 形的中空管,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该火花塞套筒11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形状来与火花 塞40相套合,例如类似梅花扳手的各种正多角形的形状等。另外,该火花塞套筒11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导引孔111,其是各为一穿孔或一凹 槽,该导引孔111用以便协助将该火花塞套筒11套设在该火花塞40上。该火花塞套筒11的 内顶部包含一弹性夹持块112,该弹性夹持块112较佳是为橡胶所制成,该弹性夹持块112 的外周面设有一凹槽112a,该火花塞套筒11的内顶部的内周面对应设有一凸缘11c,其中 该凸缘Ilc会卡掣在该凹槽112a内,以将该弹性夹持块112固设于该火花塞套筒套11的 内顶部。该弹性夹持块112的中央具有一轴向设置的凹孔112b,其用以弹性卡固该火花塞 40的金属头部或陶瓷主体部,以使该火花塞40可受此弹性夹持块112的夹持,而固定于该 火花塞套筒11内,不会意外的掉落。该火花塞套筒11具体的操作方法将于稍后的文中进 一步说明。再者,该挠性延伸件12较佳包含一设于内层的钢索121及一包覆在外层的软管 122,该钢索121沿其轴向可形成弯曲状。另外,该钢索121较佳包含了一内层的纵向钢索 121a及一外层的环状钢索121b,借由该纵向钢索121a及该环状钢索121b的组合,使该钢 索121具有更佳的钢索强度及转动传递性能。并且,该挠性延伸件12的一端较佳是以点压 铆接的手段来形成至少一铆接结合部,以固设于该火花塞套筒11的一端,因此,不论该钢 索121的转动方向为何,都该挠性延伸件12都能将来自其另一端的转动力量不损耗的传递 至该火花塞套筒11,而不致松脱或耗损转动力量。该软管122则是由橡胶或塑胶等材质制 成,其用以保护该钢索121的纵向钢索121a及环状钢索121b。如图3A及图3B所示,该转动端部13是设于该挠性延伸件12的另一端。不论该挠 性延伸件12呈现何种程度的弯曲,借由转动该转动端部13都能经由该挠性延伸件12的钢 索121来带动该火花塞套筒11转动。另外,该辅助工具10较佳另搭配使用该把手20 (如 图2所示),该把手20的一端具有一槽孔21,该槽孔21可与该转动端部13对应卡合,以利 用该把手20转动该转动端部1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该转动端部13是搭配一种把手20,其构造是能另与一般组合式(平口与十字)螺丝起子形成共用关系。该转动端部13在 其外周面是对称设置至少二凸块131,该二凸块131可被卡入该把手20的槽孔21中,以将 该转动端部13卡掣固定于该把手20上。请再参照图4及图5所示,针对该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10的操作做进一步的说 明。其中,图4A揭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的操作示意图(上视 图);图4B揭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的操作示意图(侧视图)。 图5揭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的使用状态剖视图。如图4A及图4B所示,其揭示一种火花塞操作空间受限的车辆引擎配置,一车辆引 擎30的靠上方装设有至少一火花塞40,该火花塞40周围因为该引擎30的其他机件所形成 的一凸部31 (例如汽缸头的散热片)而在俯视时约略形成一 π字形的围绕,并且该引擎30 的上方还设有一油箱50。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10用以辅助一 车辆(汽车或摩托车)的引擎30的火花塞40的拆卸及装入作业。如图4Α、图4Β及图5所示,在进行拆卸作业时,拆卸该火花塞40的操作说明如下 首先,将该火花塞40经由一现有火花塞扳手(如图IB的扳手)加以预先转松,接着移除现 有火花塞扳手。接着使用本发明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10,以一杆状物60(例如一组合 式起子的螺丝起子杆)穿入该火花塞套筒套11的该导引孔111,以借由该杆状物60插入该 导引孔111,并推动该火花塞套筒11,而将该火花塞套筒11套设在该火花塞40上,故该杆 状物60及导引孔111可增加拆卸初期套设在该火花塞40上的操作便利性。请同时参照图 5所示,该火花塞40的中段的外周面具有一扳动部41,该火花塞套筒11是具一开放端的六 角形中空管,其外型尺寸与该火花塞40相对应。因此该火花塞套筒11能套合至该火花塞 40的扳动部41。该火花塞套筒11内底部的弹性夹持块112的孔口 112b可弹性卡固该火 花塞40的金属头部(未标示)。此时,该挠性延伸件12向外延伸呈一弯曲状。接着,利用该把手20的槽孔21与该转动端部13对应卡合,并在该引擎30的外侧 手动转动该把手20,以经由该挠性延伸件12不损耗的传递转动力量至该火花塞套筒11及 该火花塞40。也就是说,借由一外部力量转动该把手20及转动端部13,使该挠性延伸件 12自体转动,进而带动该火花塞套筒11转动,以接续转动已被预先转松的该火花塞40,一 直到完全转出该火花塞40为止。当该火花塞40整个脱离该引擎30上的一火花塞座孔32 时,由于该火花塞40仍受该火花塞套筒11内的弹性夹持块112所夹持固定,因此该火花塞 40不会意外的掉落,故可增加拆卸末期取出该火花塞40的操作便利性。另一方面,在进行组装作业时,先将该火花塞40套入该火花塞套筒套11内,再以 该杆状物60穿入该火花塞套筒套11的该导引孔111,借由该杆状物60的协助将该火花塞 套筒11上的该火花塞40容易对正该引擎30上的火花塞座孔32,以使该火花塞40能顺利 旋入该火花塞座孔32。此时,该挠性延伸件12向外延伸呈一弯曲状。接着,利用该把手20 与该转动端部13对应卡合,并在该引擎30的外侧手动转动该把手20,以经由该挠性延伸件 12不损耗的传递转动力量至该火花塞套筒11及该火花塞40,以接续带动该火花塞40转入 螺固在该引擎30的对应火花塞座孔32内。最后,再移除该辅助工具10,并再以该现有火花 塞扳手转紧该火花塞40使其稳固结合于该引擎30上。请再参照图6所示,图6揭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的 使用状态图。图6的实施例相似于图5的实施例,但不同之处在于图6的实施例没有导引孔111 (图5),而是利用该火花塞套筒11内的凸缘Ilc在该火花塞套筒11外周面上所形 成的一环状凹槽111’来作为一导引部,并且利用一套索60’来作为一导引件。借由该套索 60,的协助将该火花塞套筒11套入该火花塞40。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制该导引部及该导引件的型式,只要该导引部及该导引件的配 合能产生导引该火花塞套筒11套入该火花塞40的效果。如图5及图6所例示的不论是 该导引孔111或是该环状凹槽111’,都是一种导引部;不论是该杆状物60或是该套索60’ 都是一种导引件。借由该导引部及该导引件的配合,将该火花塞套筒11套入该火花塞40 上。如上所述,相较于现有的火花塞拆装工具不易伸入引擎的火花塞周围有限空间内 进行转动,使转入或转出火花塞的时间极为耗时。本实用新型的该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 10借由该挠性延伸件12来媒介连接该把手20及该火花塞套筒11,以便在该引擎30外侧利 用该把手20来连动转动该火花塞40,由于该辅助工具10的转动不会受到有限的引擎空间 限制,故其确实可以有效提高转动操作便利性以及有效缩短转出或转入该火花塞的时间。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 此项技艺的人士,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修饰,因此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用以辅助一车辆引擎的一火花塞的拆装作业,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工具包含一火花塞套筒,用以套设于该火花塞上,并带动该火花塞转动;一挠性延伸件,具有可挠性,该挠性延伸件的一输出端固设于该火花塞套筒的顶面;及一转动端部,设于该挠性延伸件的另一端;其中,该火花塞套筒的外周面设有至少一导引部;该转动端部用以将一转动力量经由该挠性延伸件传递到该火花塞套筒,以接续转动该火花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挠性延伸件的输出端 是以一铆接结合部来固设于该火花塞套筒的顶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工具另包含一把 手,该把手的一端具有一槽孔,该槽孔与该转动端部对应卡合,以转动该转动端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火花塞套筒的内顶部 另包含一弹性夹持块,该弹性夹持块的中央具有一轴向设置的孔口,以弹性卡固该火花塞 的一金属头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火花塞套筒的内顶部 另包含一弹性夹持块,该弹性夹持块的中央具有一轴向设置的孔口,以弹性卡固该火花塞 的一陶瓷主体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夹持块的外 周面设有一凹槽,该火花塞套筒的内周面对应设有一凸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夹持块的外周面 设有一凹槽,该火花塞套筒的内周面对应设有一凸缘,该导引部是设于该火花塞套筒的开 口与该火花塞套筒的内周面的该凸缘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该辅助工具另包含一导 引件以推或拉的方式牵动该导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导引部是一穿孔、一凹 槽或一环型凹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导引件是一杆状物或一套索。
专利摘要一种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其用以辅助一车辆引擎火花塞的拆装作业。该拆装火花塞的辅助工具包含一火花塞套筒、一挠性延伸件及一转动端部。该火花塞套筒用以套设于一火花塞上,并带动该火花塞转动;该挠性延伸件具有可挠性,且其一端固设于该火花塞套筒的一端;该转动端部设于该挠性轴管的另一端,并用以可拆装的结合一把手。在使用时,该火花塞先经由一现有火花塞扳手加以转松,再借由该辅助工具接续转动该火花塞,该辅助工具的转动不会受到有限的引擎空间限制,故可以有效提高转动该火花塞的操作便利性以及缩短该火花塞的拆装时间。
文档编号B25B27/14GK201736187SQ201020268040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0日
发明者林光荣, 蓝子荣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