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90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经由反力垫圈对螺母进行拧紧的套筒单元以及具有该套筒单元的紧固机,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套管单元的紧固机,即便在螺母与反力垫圈之间发生相位错位,也能够在螺母嵌合于内侧套筒的状态下将外侧套筒容易地与反力垫圈嵌
I=I O
背景技术
在将结构部件彼此拧紧时,公知下述方法如图15所示,令反力垫圈95与从结构部件90突设的螺栓91嵌合,从该反力垫圈95的上方紧固螺母93。对于反力垫圈95,在圆盘状的垫圈的周面上具有每大约30°地重复形成12条V字状的槽而成的凹凸96,使用顶端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一边借助反力垫圈95来承受拧紧反力一边进行螺母93的紧固。紧固机同心地具有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的内侧的内侧套筒托架和外侧的外侧套筒托架,套筒单元具有同心地形成的内侧套筒和外侧套筒。内侧套筒在基端侧外周具有与紧固机的内侧套筒托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卡合的安装突条,与形成在内侧套筒托架的内周的安装槽部沿周方向没有游隙地嵌合。此外,外侧套筒也与外侧套筒托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卡合,通过令紧固机动作,内侧套筒与外侧套筒能够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将螺母93嵌入内侧套筒的顶端内周面后,将外侧套筒的顶端内周面与反力垫圈 95嵌合,在该状态下令紧固机动作,从而进行螺母93的紧固。螺母93需要以预先设定的扭矩进行紧固,但是在以设定扭矩进行螺母93的紧固的所谓正式紧固作业之前,进行一次紧固(临时紧固)。在该一次紧固作业中,如图16 (a) 所示,反力垫圈95与螺母93的旋转方向的位置(以下称作“相位”)有时一致,但偶尔反力垫圈95与螺母93的相位会如图16 (b)所示那样地发生错位。在比较螺母93与反力垫圈95时,如图15所示,由于螺母93比较厚,所以在令套筒单元与螺母93以及反力垫圈95嵌合时,内侧套筒先与螺母93嵌合,通过进一步令套筒单元前进而令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95嵌合。在将内侧套筒与螺母93嵌合时,即便在内侧套筒与螺母93之间产生相位的错位, 作业者通过令紧固机自身绕轴旋转也能够消除相位的错位,所以能够将内侧套筒与螺母93 嵌合。但是,当在将内侧套筒与螺母93嵌合后将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95嵌合时,如上述图16 (a) (b)所示,由于反力垫圈95与螺母93的相位错位,外侧套筒不能与反力垫圈95 的凹凸96良好地啮合,无法将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95嵌合。因此,提出有使用下述内侧套筒30的方案,所述内侧套筒30中,将形成于内侧套筒的与螺母93嵌合的螺母卡合孔32形成为槽部33的底面33a的宽度扩展大约30°而具有游隙的螺母卡合孔32,而不是将该螺母卡合孔32形成为与螺母93相同的六边形的内面形状。另外,对于该内侧套筒的槽部33的形状,可以参照本发明的图12的主视图。
通过扩展槽部33的宽度,在图示的例子中,能够具有大约30°的游隙,所以如果反力垫圈95与螺母93的相位错位为5°或10°这样地比30°小很多,则在令螺母93与内侧套筒啮合后,作业者通过令紧固机自身绕轴旋转,理论上,能够令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95卡合。但是,反力垫圈与螺母的相位的最大错位在理论上为30°,但是由于部件的差异及螺母与反力垫圈并不同心,反力垫圈与螺母的相位的最大错位有时会超过30°,此时,即便令紧固机自身旋转,也无法令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卡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令紧固机稍微工作而令外侧套筒与内侧套筒的相位错开的所谓微动作业。此外,有时一次微动作业还不能令相位对合,要反复进行好几次微动作业,导致作业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即便螺母与反力垫圈之间发生相位错位,在令内侧套筒与螺母嵌合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令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嵌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对嵌合于从结构部件突设的螺栓的反力垫圈与螺母进行紧固,
套筒单元具有顶端能够与螺母卡合的内侧套筒、和与该内侧套筒同心地形成且顶端能够与反力垫圈卡合的外侧套筒,
同心地具有能够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内侧套筒托架、和形成于内侧套筒托架的外周的外侧套筒托架,内侧套筒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内侧套筒托架卡合,且外侧套筒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外侧套筒托架卡合, 其中,
令内侧套筒相对于内侧套筒托架以沿周方向具有游隙的方式卡合。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采用令内侧套筒相对于内侧套筒托架沿旋转方向具有游隙的构造,所以不会受到反力垫圈与螺母的相位错位的影响,在令螺母与内侧套筒卡合的状态下,作业者通过令紧固机自身绕轴旋转,能够令内侧套筒相对于外侧套筒旋转,能够令外侧套筒相对于内侧套筒的相位错位。从而,能够令反力垫圈与外侧套筒的相位一致,能够令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卡合。因此,能够无需令紧固机工作而令反力垫圈与外侧套筒的相位一致的微动作业等,所以能够飞跃性地提高正式紧固作业的效率。


图1是表示从紧固机取下套筒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套筒单元的主视图以及侧面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将反力垫圈卡合部取下后的外侧套筒主体的主视图、侧面的局部剖视图以及后视图。图4是外侧套筒的反力垫圈卡合部的剖视图以及主视图。图5是内侧套筒的主视图、侧面的局部剖视图以及后视图。图6是紧固机顶端的侧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内侧套筒托架的将局部剖开的立体图。图8是内侧套筒托架的主视图以及剖视图。图9是表示内侧套筒与内侧套筒托架的卡合状态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内侧套筒与螺母的卡合状态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例的图,是套筒单元的主视图以及侧面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螺母侧部件的主视图以及侧面剖视图。图13是托架侧部件的主视图、侧面剖视图以及后视图。图14是表示托架侧部件与螺母侧部件的卡合状态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将反力垫圈与螺母嵌合于从结构部件突出的螺栓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6是从螺母侧看图15的图,图16 (a)是表示螺母与反力垫圈的相位相同的状态的图,图16 (b)是表示螺母与反力垫圈的相位不同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表示从紧固机10取下套筒单元20的状态的立体图。套筒单元20安装于紧固机10的顶端,如图15所示那样,是用于对螺母93进行正式紧固的部件,所述螺母93经由反力垫圈95而向从结构部件90突出的螺栓91进行过了一次紧固。以下,顺次说明套筒单元20的构造、紧固机10的构造。<套筒单元>
套筒单元20如图1以及图2所示,以同心的方式在内周侧配置内侧套筒30、在外周侧配置外侧套筒50,在内侧套筒30与外侧套筒50之间嵌入衬套22,内侧套筒30相对于外侧套筒50旋转自如。外侧套筒50如图1至图4所示,具有沿轴向贯通而开口的筒状的外侧套筒本体 51、和安装于该外侧套筒本体51的反力垫圈卡合部60。外侧套筒本体51在与紧固机10相反的一侧(以下称为“顶端”或者“顶端侧”)具有多个安装凹部52 (参照图3),所述多个安装凹部52与多个等间隔地突设于反力垫圈卡合部60的外周的安装凸部63 (参照图4)啮合。此外,在外侧套筒本体51的周面上,在顶端附近开设有将反力垫圈卡合部60 —体地固定用的螺纹孔53。外侧套筒本体51的紧固机10侧(以下称为“基端”或者“基端侧”)缩径,内侧套筒30能够旋转滑动地与上述缩径了的垂直于轴向的支承面M抵接。此外,在外侧套筒本体51的缩径侧的周面上,突设具有多个切口的安装凸缘55, 与外侧套筒托架80的凸缘承接部81啮合而在将外侧套筒50安装于外侧套筒托架80时实现止转。此外,在比安装凸缘55还靠基端侧,开设有周槽56,该周槽56与在安装于外侧套筒托架80时防止脱离用得锁定螺钉82嵌合。安装于外侧套筒本体51的顶端的反力垫圈卡合部60在内周具有与反力垫圈95 的外周的凹凸96嵌合的反力垫圈卡合孔61。在反力垫圈95具有12条V字状的凹凸96时,反力垫圈卡合孔61同样地沿周方向等间隔地并列形成有12条V底的槽条62。
在反力垫圈卡合部60的外周,如上所述那样地,突设有与外侧套筒本体51的安装凹部52嵌合的安装凸部63。图示的安装凸部63每隔既定的间隔形成有缺口,形成在缺口之间的凸出部分与外侧套筒本体51的安装凹部52啮合。对于反力垫圈卡合部60的基端,内径与反力垫圈卡合孔61相比直径扩大,由此形成的阶梯差成为后述的内侧套筒30的防脱件64。内侧套筒30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将沿轴向贯通而开口的筒状的内侧套筒本体31构成为底座,内侧套筒本体31顶端侧扩径,在内表面具有能够一体旋转地与螺母93 卡合的螺母卡合孔32。图示的螺母卡合孔32以即便与六边形螺母93的相位错位30°也能够卡合的方式沿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12条V底的槽部33。内侧套筒30中,与螺母卡合孔32相比在基端侧缩径,该阶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上述外侧套筒本体51的支承面M抵接。在安装于外侧套筒50时,内侧套筒本体31的基端侧比外侧套筒本体51的基端还突出,在突出的周面上,在沿轴心的方向上突设多个凸部35,其与后述的内侧套筒托架70 的凹部71具有游隙地卡合。另外,凸部35以及凹部71的各宽度能够根据内侧套筒30对于内侧套筒托架70 的需要的游隙量而适宜地设定。优选令游隙为超过30°的角度,此时,将凸部35形成为能够在凹部71内沿周方向超过30°地旋转即可。上述游隙期望设置在35°以上45°以下的范围,更期望为40°以上。这是由于通过这样地设定游隙,如后述那样能够令进行反力垫圈 95的相位与外侧套筒50对合的部位为一个部位或者两个部位。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凸部35为四根,但是如果强度上有余量,也可以为两根或者三根等。此外,根据所要求的游隙量,当然也可以为五根以上。在本实施例中,在内侧套筒30中形成凸部35,在内侧套筒托架70中形成凹部71, 但是凸部35和凹部71仅是说明上的称呼,也可以在内侧套筒30上设置凹部,在内侧套筒托架70上设置凸部。进而,游隙不限定于凸部与凹部的卡合,也可以采用其他构成。在夹着衬套22的状态下,将上述构成的内侧套筒30嵌入外侧套筒本体51的内部,令反力垫圈卡合部60的安装凸部63与外侧套筒本体51的安装凹部52啮合并用螺钉固定,从而能够制成图1以及图2所示的套筒单元20。〈紧固机〉
能够拆装地安装套筒单元20的紧固机10如图1以及图6所示,能够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地具有配备于顶端内侧的内侧套筒托架70、和同心地形成于该内筒套筒托架70的外周的外侧套筒托架80。内侧套筒托架70与外侧套筒托架80经由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而与紧固机10的动力机构(均未图示)相连,能够旋转。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令上述套筒单元20的内侧套筒30以具有游隙的方式与紧固机10的内侧套筒托架70卡合,对于令内侧套筒托架70以及外侧套筒托架80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转的机构,省略说明。内侧套筒托架70是筒状的托架,与套筒单元20的内侧套筒30在具有游隙的状态下能够旋转地卡合,配备在比外侧套筒托架80还要靠后的位置,如图1、图6至图8所示那样,在内周面上设置有沿着轴向的多个凹部71、71。在将内侧套筒30嵌合于内侧套筒托架70时,如图9所示,上述内侧套筒30的凸
6部35能够与凹部71卡合。凹部71与内侧套筒30的凸部35的根数相同,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为四根。凹部71的宽度形成为比内侧套筒30的凸部35的宽度宽,期望设定为在将凸部35 与凹部71嵌合的状态下内侧套筒30能够相对于内侧套筒托架70以期望的游隙量旋转的宽度。游隙如上所述,优选为超过30°的角度,期望设定为35°以上45°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40°以上。外侧套筒托架80是筒状的托架,在内侧套筒托架70的外周能够向与内侧套筒托架70相反的方向旋转地配备,在顶端具有凸缘承接部81,其具有与上述的外侧套筒托架80 的安装凸缘阳啮合的多个切口。此外,在外侧套筒托架80的顶端附近,开设有螺纹孔83、83,在安装了外侧套筒50 时,进入到外侧套筒50的基端的周槽56中的锁定螺钉82嵌入该螺纹孔83、83。在紧固机10的内侧套筒托架70以及外侧套筒托架80上,能够拆装地安装套筒单元20。套筒单元20如下地安装于紧固机10 内侧套筒30的顶端的凸部35在对位使得能够嵌入的状态下嵌入内侧套筒托架70的内周的凹部71(参照图9),接着,将外侧套筒50 的安装凸缘阳嵌入外侧套筒托架80的凸缘承接部81,利用锁定螺钉82进行紧固而使得套筒单元20不会脱落。外侧套筒托架80以及内侧套筒托架70与紧固机10的动力机构连接,所以自由的旋转受到阻止。因而,如果将套筒单元20安装于紧固机10,则外侧套筒50与外侧套筒托架 80成为一体而不能旋转。另一方面,内侧套筒30能够相对于外侧套筒50自如旋转,进而内侧套筒30相对于内侧套筒托架70在旋转方向上具有游隙,所以能够令内侧套筒30在游隙的范围内旋转。在上述构成的具有套筒单元20的紧固机10中,对进行了一次紧固的螺母93进行既定扭矩的正式紧固。正式紧固时,令螺栓91的轴心与套筒单元20的轴心一致,令紧固机10前进以使套筒单元20向螺母93以及反力垫圈95接近,在该状态下,令螺母93与内侧套筒30的螺母卡合孔32卡合。在螺母卡合孔32的槽部33与螺母93的相位错位时,作业者只要令紧固机自身绕轴旋转即可。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由于具有螺母卡合孔32的12根槽部33,所以作业者通过令紧固机自身绕轴最大旋转30°,螺母卡合孔32与螺母93卡合。在内侧套筒30与螺母93卡合的状态下,进而令紧固机10前进而令外侧套筒50 与反力垫圈95卡合。此时,如果反力垫圈95的凹凸96和外侧套筒50的槽条62没有相位错位,则通过令紧固机10保持该状态前进,能够令外侧套筒50与反力垫圈95卡合。但是,如图16 (b)所示,当在螺母93与反力垫圈95中在进行一次紧固时产生了相位错位、或者在内侧套筒30与外侧套筒50中存在相位错位时,无法良好地令外侧套筒50 与反力垫圈95嵌合。在本发明中,内侧套筒30为相对于内侧套筒托架70沿旋转方向具有超过30°的游隙的构造,所以若在令内侧套筒30与螺母93卡合的状态下作业者令紧固机自身绕轴旋转,则内侧套筒30相对于外侧套筒50旋转,外侧套筒50相对于内侧套筒30的相位移动, 所以能够令反力垫圈95的凹凸96的相位与外侧套筒50的反力垫圈卡合孔61的槽条62 的相位一致,能够令外侧套筒50与反力垫圈95卡合。此外,若游隙为30°,则令相位对合的部位为一处以下,但是通过令游隙为超过 30°的角度,令相位对合的部位变为一处或者两处,容易令反力垫圈95与外侧套筒50卡
口 O从而,能够不需要令紧固机10工作而令反力垫圈95与外侧套筒50的相位一致的微动等作业,所以能够飞跃性地提高正式紧固作业的效率。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内侧套筒30的螺母卡合孔32具有12条槽部33,但是槽部 33也可以为6条或18条等。此外,对于内侧套筒30的螺母卡合孔32,如图10所示,在令螺母93所卡合的槽部 33的底面33a为沿圆周方向具有宽度的六根槽形状时,能够令螺母93相对于螺母卡合孔 32的游隙、和内侧套筒30与内侧套筒托架70的圆周方向的游隙的总计量为超过30°的角度。另外,游隙的总计量与上述同样,期望为35°以上45°以下,更期望为40°以上。例如,在游隙的总计量为40°时,如果螺母卡合孔32与螺母93的游隙为30°,则内侧套筒30与内侧套筒托架70的游隙为10°即可。<其他实施例>
图11至图14表示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令内侧套筒30与内侧套筒托架70之间具有游隙,从而令内侧套筒30相对于内侧套筒托架70转动自如,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将内侧套筒30分割为螺母侧部件40和托架侧部件45这两个部件,令螺母侧部件40与托架侧部件45之间具有游隙,从而令螺母侧部件40相对于托架侧部件45转动自如。另外,对于外侧套筒50,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内侧套筒30如图11所示,由顶端的螺母侧部件40与基端的托架侧部件45构成, 收纳于外侧套筒50。螺母侧部件40中,螺母93和托架侧部件45分别能够卡合的卡合孔42贯通轴向而形成在大致全长范围内。卡合孔42在内周具有能够与螺母93与托架侧部件45卡合的槽部33,该槽部33 如图12所示,在底面33a具有圆周方向的宽度,能够令螺母93与托架侧部件45分别沿圆周方向具有游隙地嵌合(参照上述实施例的图1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槽部底面33a具有大约30°的宽度,能够令螺母93与托架侧部件45分别相对于卡合孔42具有各大约30°的游隙地嵌合。螺母侧部件40的基端为内周扩径,成为接下来说明的托架侧部件45的承接部43。螺母侧部件45中,如图11以及图13所示,在顶端具有与被紧固了的螺母93大致相同外形的六边形的嵌合部件46,该嵌合部件46如图11以及图14所示,与螺母侧部件40 的卡合孔42嵌合。嵌合部件46的基端扩径,构成有与上述螺母侧部件40的承接部43旋转自如地嵌合的突条47。进而,在比突条47更靠基端侧,在沿着轴心的方向上突设多个安装突条48,与形成于内侧套筒托架70的安装凹槽(未图示)没有游隙地卡合,从动于内侧套筒托架70而旋转。对于托架侧部件45,将嵌合部件46嵌入螺母侧部件40的卡合孔42,收纳于外侧套筒本体51,利用外侧套筒50的反力垫圈卡合部60而不能脱落。对于上述构成的套筒单元20,内侧套筒30如图14所示,托架侧部件45的嵌合部件46与螺母侧部件40的卡合孔42具有游隙地卡合,所以螺母侧部件40相对于托架侧部件45在游隙量的范围内旋转自如。在本实施例中,托架侧部件45与螺母侧部件40的游隙为大约30°。此外,螺母侧部件40的卡合孔42相对于螺母93能够具有游隙地卡合,所以螺母 93能够相对于卡合孔42沿圆周方向具有游隙地嵌合。在本实施例中,螺母侧部件40与螺母93的游隙为大约30°。从而,托架侧部件45不能转动地安装于内侧套筒托架70,而相对于该托架侧部件 45,螺母93能够具有上述游隙的两倍即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大约60°的游隙。在上述具有套筒单元20的紧固机10中,对于进行了一次紧固的螺母93进行既定扭矩的正式紧固。对于正式紧固,令螺栓91的轴心与套筒单元20的轴心一致,令紧固机10前进以令套筒单元20接近螺母93以及反力垫圈95,在该状态下,令螺母93与内侧套筒30的卡合孔42卡合。在螺母卡合孔32的槽部33与螺母93的相位发生了错位时,作业者令紧固机自身绕轴旋转即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卡合孔42中槽部33具有大约30°的底面33a,所以作业者通过令紧固机自身绕轴旋转最大30°,将卡合孔42与螺母93卡合。在内侧套筒30与螺母93卡合的状态下,进一步令紧固机10前进而令外侧套筒50 与反力垫圈95卡合。此时,如果反力垫圈95的凹凸96与外侧套筒50的槽条62没有发生相位错位,则通过令紧固机10维持原样地前进,能够令外侧套筒50与反力垫圈95卡合。但是,如图16 (b)所示,当螺母93和反力垫圈95存在一次紧固时产生的相位错位、或者在内侧套筒30与外侧套筒50之间存在相位错位时,无法良好地令外侧套筒50与反力垫圈95卡合。在本发明中,内侧套筒30为下述构造相对于托架侧部件45,螺母侧部件40在周方向上具有游隙,进而,螺母93相对于螺母侧部件40在周方向上具有游隙,所以如果在令螺母93卡合于内侧套筒30的状态下作业者令紧固机自身绕轴旋转,则螺母93相对于螺母侧部件40旋转,所以能够令外侧套筒50相对于螺母93的相位移动,能够令反力垫圈95的凹凸96的相位与外侧套筒50的反力垫圈卡合孔61的槽条62的相位一致,能够令外侧套筒50与反力垫圈95卡合。从而,能够无需令紧固机10工作而令反力垫圈95与外侧套筒50的相位一致的微动等,所所以能够飞跃性地提高正式作业的效率。在上述实施例中,螺母侧部件40与托架侧部件45以及螺母93的游隙为大约30°
(共计约60° )。但是,游隙的和计量不限定于此,优选是超过30°的角度,期望为35°以上 45°以下,更期望为40°以上。
本发明对于用作下述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而言是有用的,其即便在螺母和反力垫圈之间存在相位错位,也能够在螺母嵌入内侧套筒中的状态下将外侧套筒容易地与反力垫圈嵌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对嵌合于从结构部件突设的螺栓的反力垫圈与螺母进行紧固,其中,套筒单元具有顶端能够与螺母卡合的内侧套筒、和与该内侧套筒同心地形成且顶端能够与反力垫圈卡合的外侧套筒,同心地具有能够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内侧套筒托架、和形成于内侧套筒托架的外周的外侧套筒托架,内侧套筒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内侧套筒托架卡合,且外侧套筒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外侧套筒托架卡合,其中,内侧套筒相对于内侧套筒托架以沿周方向具有游隙的方式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其特征在于,内侧套筒相对于内侧套筒托架在圆周方向上具有能够超过30°地旋转的游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其特征在于,在内侧套筒托架或者内侧套筒的一方上在沿着轴心的方向上形成凸部,在另一方上形成凹部,所述凹部在沿着轴心的方向上形成而与上述凸部沿圆周方向具有游隙地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筒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部与凸部具有能够令内侧套筒相对于内侧套筒托架沿圆周方向超过30°地旋转的游隙,内侧套筒具有与螺母卡合的沿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12根槽条的螺母卡合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筒单元,其特征在于,内侧套筒具有与螺母卡合的沿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六根槽部的螺母卡合孔,各槽部的底面在圆周方向上具备宽度,相对于螺母在周方向上具有游隙,该游隙、上述凹部与凸部的圆周方向的游隙的总计量超过30°。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套筒单元的紧固机,即便在螺母与反力垫圈之间发生相位错位也能够在将螺母嵌入内侧套筒的状态下容易地将外侧套筒与反力垫圈嵌合。其是对反力垫圈(95)与螺母(93)进行紧固的具有套筒单元(20)的紧固机(10),套筒单元具有顶端能够与螺母卡合的内侧套筒(30)、和与该内侧套筒同心地形成且顶端能够与反力垫圈卡合的外侧套筒(50),同心地具有能够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的内侧套筒托架(70)、和形成于内侧套筒托架的外周的外侧套筒托架(80),内侧套筒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内侧套筒托架卡合,且外侧套筒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外侧套筒托架卡合,其中,令内侧套筒相对于内侧套筒托架以沿周方向具有游隙的方式卡合。
文档编号B25B21/00GK102528717SQ2011104201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吉町彰博, 鸟饲幸雄 申请人:前田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