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96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毛器的制作方法
除毛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除毛器,更具体地涉及借助于驱动刀片切割体毛的除毛器。
背景技术
已经存在包括梳状固定刀片和梳状可动刀片的除毛器。这种除毛器主要包括头部 单元和主单元,头部单元具有固定刀片和可动刀片,主单元在其把持部的一个端部中设置 有延伸部。头部单元位于延伸部的顶端中。这样,除毛器中的头部单元与长出体毛的生物表 面接触,并将体毛引入固定刀片和可动刀片之间。这样,利用固定刀片和可动刀片剪切(切 除)引入的体毛,由此去除生物表面上的体毛。关于这种除毛器,例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开 No. 2002-369979公开了梳状固定刀片和可动刀片与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布置,而日本 专利公报特开No. 2008-229263公开了梳状固定刀片和可动刀片在与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垂 直的方向上布置。
顺便提及,在这种除毛器中,当切除体毛时,头部单元(固定刀片和可动刀片)在 与体毛生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与生物表面接触,随后沿着生长方向运动,由此更容易将体 毛引入这些刀片之间。
然而,上述文献等中描述的传统的除毛器仅能够在头部单元的方向平行于延伸方 向的位置和头部单元的方向垂直于延伸方向的位置中的一个位置或另一个位置处去除体 毛。即,当通过传统的除毛器去除体毛时,头部单元相对于生物表面运动的毛发去除方向相 对于主单元一直不变。为此,当去除周围具有不规则部分的区域,例如手臂或腿的基部的生 物表面上生长的毛发时,主单元或者抓握主单元的手与不规则部分相干涉,从而不容易将 体毛引入固定刀片和可动刀片之间,存在不充分剃削在该区域上生长的毛发的可能性。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毛器,其能够降低由于与头部单元相对于主单元的位 置限制相关联的与身体相干涉引起的不充分剃削体毛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除毛器包括具有把持部的主单元、具有用于去除毛发的刀片的头部单 元、和用于驱动所述刀片的驱动单元。所述主单元在一个端部中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支承 所述头部单元。所述延伸部的从所述一个端部延伸的方向限定为延伸方向。在所述头部单 元中的沿所述刀片的毛发去除方向的方向限定为所述头部单元的第一方向。在所述头部单 元中的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限定为所述头部单元的第二方向。除毛器还包括旋转机械部 段,旋转机械部段具有旋转中心,旋转中心的轴线垂直于延伸方向。所述旋转机械部段使所 述头部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主单元围绕旋转中心旋转,由此所述旋转机械部段在所述头部 单元的第二方向平行于延伸方向的状态和所述头部单元的第二方向垂直于延伸方向的状 态之间转换。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源和驱动传动单元,该驱动传动单元被构造用于在所 述状态下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头部单元。
在这一构造中,除毛器能够借助于改变所述头部单元相对于所述主单元的方向(切割宽度),在除毛器不易与身体干涉的位置去除体毛。因此,除毛器能够降低不充分剃 削体毛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提高便利性。
在除毛器中,优选地,所述头部单元被构造成通过所述旋转机械部段相对于所述 主单元旋转360°。
在除毛器中,优选地,所述驱动传动单元包括输出构件,输出构件将所述驱动源的 驱动力输出至所述头部单元,所述输出构件是端面齿轮,该端面齿轮围绕与旋转中心一致 的中心旋转。
在除毛器中,优选地,所述驱动源是位于所述主单元内的马达,所述驱动传动单元 包括输出构件,输出构件将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输出至所述头部单元,所述输出构件是 端面齿轮,端面齿轮具有旋转中心,旋转中心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线的轴向方 向。


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参照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发明 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的斜视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在头部单元的方向已经改变的状态 下的斜视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的头部单元和旋转机械部段的分 解斜视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的主单元和驱动单元的分解斜视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的延伸部及其周围的侧视图,并 且部分地包括透明视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的延伸部及其周围的斜视图,并 且部分地包括透明视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的头部单元和旋转机械部段的平 面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的处于第一位置的旋转机械部段 的斜视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的处于第二位置的旋转机械部段 的斜视图1OA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的摆动机械部段的分解斜视 图1OB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的摆动机械部段在保持器已经 附接至摆动机械部段的转动板的状态下的斜视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的头部单元的斜视图12A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当摆动机械部段处于自然 状态时,支承平台的周围的截面图12B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当摆动机械部段处于自然状态时弹性体的周围的截面图13A是用于说明在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处于自然状态的摆动机械部段的图13B是用于说明在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处于摆动状态的摆动机械部段的图1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的总长度的图15A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的主单元和头部单元的侧视图15B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从延伸方向看到的主单元和头部单元的图16是在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中,在帽盖已经附接的状态下的除毛器的侧视图,并且部分地包括透明视图;以及
图17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除毛器中的驱动单元和头部单元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

本发明的每个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I)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毛器包括主单元1,其具有内置电源;头部单元47,其具有用于去除毛发的刀片56 ;驱动单元 20(见图5),其用于驱动头部单元47;以及帽盖6 (见图16),其可拆卸地附接至主单元I以致覆盖头部单元47。
如图4中所示,主单元I主要包括电源的电池(未示出)、电池盖3、外壳5以及密封保持器4,电池盖3用于更换电池,外壳5中接收驱动单元20,密封保持器4用于将电池盖3可拆卸地保持在外壳5中。这样,主单元I的壳体通过外壳5和电池盖3形成为中空圆柱形状。筒部分包括把持部10和小直径部段11,当使用除毛器时,把持部10的外围能够由使用者抓握,小直径部段11具有比把持部10小的直径。如图1和图2中所示,把持部 10和小直径部段11沿轴向方向连续地形成,使得它们的轴线几乎彼此一致。这样,如图4 中所示,把持部10和小直径部段11之间设置有高度差异部12。这样,密封保持器4通过O 型环5a、3a附接至外壳5和电池盖3,由此主单元I在其内部具有防水结构。
此外,如图4和图5中所示,在驱动单元20的驱动源(马达21)接收在马达外壳 21a(见图4)中的状态下,小直径部段11形成为外壳5的一部分,这样,马达外壳21a位于小直径部段11的内部。这样,如图1和图2中所示,主单元I在其沿轴向方向的一个端部 (主单元I的定位在小直径部段11侧的一个端部)中设置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5。 下面,除非另外指出的,否则延伸部15的延伸方向(主单元I的轴向方向)将被描述为延伸方向Αχ。
如图4至图6中所示,驱动单元20主要包括驱动源的马达21和驱动传动单元23, 驱动传动单元23将马达21的驱动力传递至头部单元47。马达21定位成使得其旋转轴22 平行于延伸方向Ax并且与小直径部段11的轴线一致。驱动传动单元23包括小齿轮24、 输出构件30和齿轮组25,小齿轮24附接至旋转轴22,输出构件30将驱动力输出至头部单元47内,齿轮组25将驱动力从小齿轮24传递至输出构件30。小齿轮24接收在小直径部 段11定位在延伸部15侧的一个端部中,随后附接至旋转轴22使得它们的轴线几乎彼此一致。
如图4中所示,齿轮组25主要包括传动轴26和衬套29,传动轴26在其两端均设 置有齿轮,衬套29可旋转地保持传动轴26。
如图5和图6中所示,传动轴26具有平行于旋转轴22以及延伸方向Ax的轴中心, 并且定位在其一个端部的齿轮(第一齿轮27)与小齿轮24接合,而相对的齿轮(第二齿轮 28)与输出构件30接合。这样,在第一齿轮27位于小直径部段11侧的状态下,传动轴26 穿过衬套29并且接收在延伸部15中。衬套29附接在延伸部15内,由此传动轴26定位在 延伸部15中并且被保持在延伸部15中。
如图4中所示,输出构件30主要包括盘状端面齿轮31和轴构件32,轴构件32用 作端面齿轮31的旋转中心。轴构件32置于延伸部15中使得轴构件32的轴中心几乎垂直 于延伸方向Ax,并且通过形成外壳5的延伸部15的构件来固定。
这样,轴构件32插入到端面齿轮31中的圆的中心处,使得它们的轴线几乎彼此一 致,由此端面齿轮31能够围绕轴构件32的轴线旋转。因此,端面齿轮31具有几乎垂直于 传动轴26和马达21的旋转轴22的旋转中心。
这样,如图4和图5中所示,端面齿轮31在其圆柱的一个端面中设置有齿轮31a, 齿轮31a与第二齿轮28接合,驱动力从传动轴26传递。这样,端面齿轮31在相对的端面 中设置有偏心部段31b。该偏心部段31b使从传动轴26传递的驱动力偏离中心,并且传递 至头部单元47。
如上所述,通过驱动传动单元23的输出构件30,驱动单元20将马达21的旋转驱 动力转换为垂直方向的力,并且使其偏离中心以将力输出至头部单元47内。这样,由于驱 动单元20包括齿轮组25,所以来自马达21的驱动力在从沿着延伸方向Ax穿过旋转轴22 的假想直线LI沿旋转轴22的径向方向朝向外侧的某一距离处(见图中的假想直线L2)传 递至头部单元47,如图5中所示。
为此,在延伸方向Ax上,除毛器的延伸部15位于从穿过旋转轴22的假想直线LI 沿所述径向方向朝向外侧的某一距离处。此处,如图5中所示,延伸部15定位成朝向在所 述径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旋转轴22相交的假想直线L3的一个方向侧远离线LI,从而在所 述一个方向侧的相反方向侧形成凹部17。这样,头部单元47位于凹部17中。
这样,如图8和图9中所示,延伸部15设置有旋转机械部段35,旋转机械部段35 使头部单元47能够相对于主单元I旋转。这样,如图6中所示,延伸部15通过旋转机械部 段35来支承头部单元47。如图3中所示,旋转机械部段35主要包括旋转部分36和转动板 38,旋转部分36可旋转地附接至延伸部15,转动板38 —体地设置在旋转部分36中。
如图5和图6中所示,旋转部分36形成为圆柱形状,并且定位成穿过延伸部15的 定位在凹部17侧的侧壁16,并且可旋转地附接在延伸部15的顶端附近。这样,如图7中所 示,端面齿轮31位于旋转部分36的内周侧,使得它们的轴线几乎彼此一致。这样,如图6 和图7中所示,成圆柱形状的旋转部分36的一个端部位于延伸部15的内部,所述一个端部 形成有凸缘37,凸缘37沿着旋转部分36的径向方向向外突出。凸缘37与侧壁16的内表 面接触,从而将旋转部分36保留在延伸部15中。这样,旋转部分36的另一个端部也位于延伸部15的外侧,并且一体地连接至转动板38的第一板面(图8中,转动板38的背侧)。
如图7至图9中所示,转动板38形成为薄板并形成为在平面图中大致矩形形状, 而且在其薄板的沿纵向方向X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40(见图3),该通孔40通到旋转部分 36的内周围,并且转动板38位于凹部17中。这样,端面齿轮31的偏心部段31b突出至该 通孔40。即,通孔40是输出孔,其形成用于将驱动传动单元23的驱动力从偏心部段31b输 出至头部单元47。下面,将转动板38的纵向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描述为纵向方向X和宽度 方向Y。此外,垂直于板面限定的方向将被描述为板面方向Z。
这样,如图8至图1OB中所示,转动板38在位于第一板面的相反侧的板面中(第 二板面、即图8中的表面)设置有支承头部单元47的两个支承平台41、41。每个支承平台 41均从第二板面沿着板面方向Z突出。这样,在宽度方向Y上,每个支承平台41均设置在 从第二板面的中心朝向一个长边(第一长边38a)侧的某一距离处。
这样,每个支承平台41主要包括基部42,其从第二板面突出并且当从板面方向 Z看时形成为矩形形状;以及倾斜板43,其一体地设置在基部42的顶端中并且当从板面方 向Z看时形成为矩形形状。在纵向方向X上,倾斜板43具有比基部42长的尺寸。倾斜板 43和基部42的面向宽度方向Y并且位于输出孔40附近的侧表面,在板面方向Z上彼此平 齐。同时,在相反的侧表面中,倾斜板43在宽度方向Y上比基部42突出得多。
这样,当从纵向方向X看时,倾斜板43形成为弧形形状,以致在第二板面侧下陷。 如图12A和图12B中所示,弧的中心SI位于从转动板38的在宽度方向Y上的中点沿着板 面方向Z远离倾斜板43的位置处。此外,如能够从具有与弧的中心几乎一致的中心的假想 圆L4预期的,弧与板面方向Z相交并且垂直于纵向方向X。
以此方式,每个支承平台41的突出顶端均具有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倾斜成使得 第一长边38a侧远离转动板38的第二板面。这样,两个支承平台41、41沿着倾斜板43、43 的倾斜表面(弧)可摆动地支承头部单元47。头部单元47具有摆动的轴中心S2,轴中心 S2与倾斜板43中的弧的中心SI 一致并且沿着纵向方向X延伸。但是,轴中心S2并非是作 为构件真实存在的轴中心而是假想的轴中心,没有设置用于轴中心S2的轴构件。这样,当 从板面方向Z看时,摆动的轴中心S2穿过端面齿轮31的旋转中心(输出孔40的中心)。
这样,如图3中所示,头部单元47主要包括用于去除毛发的刀片56、保持器51、驱 动件50、保持器盖48、刀片盖60和力弹簧59。如图11中所示,头部单元47的壳体与保持 器盖48和刀片盖60 —起形成。此外,头部单元47形成为细长形状,并且定位成使得其纵 向方向平行于转动板38的纵向方向X。这样,壳体设置有开口 63,体毛通过开口 63引入到 刀片56附近。
此处,在以下说明中,将头部单元47中的沿着刀片56的毛发去除方向的方向限定 为头部单元47的第一方向,刀片56在该方向去除毛发(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头部单元47 的宽度方向),而将头部单元47中的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限定为头部单元47的第二方向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头部单元47的纵向方向)。
如图7中所示,保持器盖48形成为矩形框架形状,以致从外侧遮盖转动板38的短 边和长边。这样,如图3中所示,驱动件50位于框架在纵向方向X上的中心处。两个支承 平台41、41位于驱动件50的两侧。这样,在驱动件50的位置空间与每个支承平台41的位 置空间之间设置有驱动引导部49,驱动引导部49限制驱动件50的驱动方向。
驱动引导部49、49限制驱动方向,使得驱动件50在沿着穿过端面齿轮31的旋转中心的纵向方向X的直线上往复运动。因此,当从偏心部段31b接收驱动单元20的驱动力 (偏心旋转)时,驱动件50沿着纵向方向X往复运动。
如图1OA和图1OB中所示,保持器51附接在保持器盖48的框架中,保持器盖48 通过保持器51由转动板38支承,保持器盖48的定位在转动板38侧的表面与位于转动板 38的第二板表面中的突出部44、44接触。当头部单元47摆动时(还包括下文将说明的自然状态),突出部44、44从第二长边38b侧支承保持器盖48。因此,从头部单元47向转动板38施加的载荷(压力)分散到支承平台41、41和突出部44、44上。
如图3中所示,保持器51包括保持刀片56的保持器构件52和保持器件53、53,保持器件53、53分别可摆动地插入到保持器51的凹槽部54、54内。
在纵向方向X上,保持器构件52具有比转动板38长的尺寸,保持器盖48附接至保持器构件52。保持器构件52放置在倾斜板43、43上使得保持器构件52的一个板面与倾斜板43、43接触,并且保持器构件52被构造用于沿着倾斜板43、43的倾斜表面摆动。此外,如图1OA和图10B、图12A和图12B中所示,保持器件53、53分别附接至保持器构件52 的在纵向方向X上的两端。这样,沿宽度方向Y下陷的凹槽部54在板面方向Z上设置在保持器构件52和每个保持器件53之间。
当从宽度方向Y看时,每个凹槽部54形成为弧形形状,并且它的弧具有与倾斜板 43的弧相同的半径。倾斜板43的在宽度方向Y上从基部42突出的部分插入到凹槽部54。 这样,如图12A中所示,凹槽部54的沿圆周方向的弧的尺寸比倾斜板43的弧的尺寸要长。 这些弧的尺寸之间的差确定头部单元47的摆动范围。这样,倾斜板43插入凹槽部54内, 由此在板面方向Z上,倾斜板43被保持器件53和保持器构件52夹在中间。由于该构造, 头部单元47 (保持器51)保留在转动板38 (支承平台41)中。
这样,如图7和图12B中所示,弹性体55、55设置在保持器51和转动板38之间, 并且沿着宽度方向Y向头部单元47弹性地施加能量。摆动机械部段主要包括弹性体55、 55 ;具有倾斜板43、43的支承平台41、41 ;保持器51 ;以及突出的驱动引导部49、49。
S卩,如图13A和图13B中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除毛器中,摆动机械部段位于头部单元47和转动板38之间。这样,头部单元47通过旋转机械部段35支承在延伸部15中。 为此,头部单元47保持可摆动状态,此外能够相对于延伸部15旋转。
另外,如图3中所示,每个弹性体55相对于支承平台41均位于输出孔40侦彳,并且例如包括用以摆动的挤压弹簧55a。这样,如图12B中所示,每个弹性体55均在从第一长边 38a到相对的第二长边38b的方向上向头部单元47弹性地施加能量。
为此,如图13A和图13B中所示,头部单元47被构造用于在通过弹性体55、55被偏压到第一长边38a的同时弹性地摆动。这样,由于头部单元47被偏置到转动板38上的第二长边38b,所以每个倾斜板43的定位于第一长边38a侧的一个端部与凹槽部54的弧的一个端部接触,如图12A中所示,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这种状态被称为头部单元47的自然状态,头部单元47不摆动。下面,除非另外指出 的,否则将说明处于如图13A中所示的自然状态的头部单元47。
如图3中所示,刀片56包括板状固定刀片57以及板状可动刀片58,板状固定刀片 57具有位于沿着纵向方向X的直线上的梳状刀片(所谓下沉梳57a),板状可动刀片58具有位于沿着纵向方向X的直线上的梳状刀片(所谓下沉梳58a)。这样,如图11、图12A和图12B中所示,刀片56相对于输出构件30的旋转中心位于第二长边38b侧,使得刀片(下沉梳56a)的顶端面对第一长边38a侦U。
固定刀片57固定至保持器构件52。这样,头部单元47的摆动的轴中心S2位于下述直线(沿着刀片的顶端的直线)上,在该直线上布置有固定刀片57中的多个下沉梳57a。 为此,关于固定刀片57的顶端,当头部单元47摆动时,从转动板38在板面方向Z上突出的量和在宽度方向Y上的位置几乎不变。
可动刀片58沿着固定刀片57定位成超过固定刀片57,并且通过力弹簧59被弹性地偏置至固定刀片57侧。这样,可动刀片58从驱动件50接收驱动力,并且与驱动件50的往复运动相关联地相对于固定刀片57沿着纵向方向X往复运动。
以此方式,刀片56被构造用于在将毛发插入固定刀片57中的下沉梳57a和往复运动的可动刀片58中的下沉梳58a之间的同时,剪切体毛,并且刀片56被称为修整器刀片。这样,在用于剪切毛发的区域中,由于下沉梳56a(57a、58a)在纵向方向X上布置,所以除毛器具有沿着纵向方向X(头部单元47的第二方向)的切割宽度。
此外,头部单元47被构造用于将毛发引入刀片56内,并且在其刀片的顶端与生物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借助于沿着宽度方向Y在从第二长边38b至第一长边38a的方向上的运动来剪切毛发。下面,将沿着宽度方向Y从第二长边38b至第一长边38a的方向被描述为毛发去除方向RE (与头部单元47的第一方向相一致),第一长边38a侧将被描述为前侧, 而第二长边38b侧将被描述为向后侧。即,例如,在毛发去除方向RE上,刀片56在其前侧设置有刀片的顶端,而弹性体55 (挤压弹簧55a)被向后偏置。
如图11中所示,刀片盖60主要包括刀片盖部段62,其从可动刀片58侧(B卩,从在毛发去除方向RE上的靠后侧)遮盖刀片56 ;以及侧盖部段61,其在纵向方向X上遮盖保持器盖48的两端、保持器51的两端以及刀片56的两端。侧盖部段61 —体地形成在刀片盖部段62的在纵向方向X上的两端中,并且固定至保持器盖48和保持器51。
刀片盖部段62在第一长边38a侧形成有在宽度方向Y上下陷(B卩,在毛发去除方向RE上向后下陷)的凹部。凹部形成为在纵向方向上具有比切割宽度大的尺寸。这样,在宽度方向Y上,开口 63位于该凹部和保持器构件52之间,刀片56的顶端通过该开口 63露出,并且该开口 63将体毛引入刀片56的下沉梳56a内。这样,由于刀片56的下沉梳56a (顶端)通过开口 63露出,所以当从板面方向Z看时,轴中心S2位于开口 63内。
这样,刀片盖部段62沿着纵向方向X设置有平坦的外表面62a。当体毛被去除时, 该外表面62a用作与生物表面接触的皮肤接触表面。这样,皮 肤接触表面相对于开口 63位于第二长边38b侧(即,位于在毛发去除方向RE上的向后侧),这样,相对于毛发去除方向 RE(头部单兀47的第一方向)位于摆动的轴中心S2和输出孔40的中心(端面齿轮31的旋转中心)后方。
顺便提及,关于头部单元47的壳体,其在纵向方向X上的总长度的一半(头部单元47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比从端面齿轮31的旋转中心至小直径部段11的一个端部的距离要短。因此,当旋转时,头部单元47不与小直径部段11相干涉。这样,如图5和图14 中所示,头部单元47的第二方向(纵向方向X)能够定位成几乎平行于延伸方向Ax,此外还能够旋转360°。这样,输出构件30位于输出孔40中,使得其轴线与旋转机械部段35的旋转中心相一致,从而即使头部单元47位于任何方向(旋转后的位置)上,驱动单元20的驱 动力也能够传递至头部单元47,刀片56能够被驱动。
这样,如图14中所示,当第二方向(纵向方向X)设置为几乎平行于延伸方向Ax 时,除毛器的总长度变得比除毛器在第二方向设置为几乎垂直于延伸方向Ax的状态下的 总长度要长。为此,利用相对于主单元I旋转头部单元47,旋转机械部段35还用作能够改 变总长度的变化性机械部段。
下面,在头部单元47的第二方向几乎平行于延伸方向Ax的状态下,即,当从板面 方向Z看时除毛器具有I形外观的位置,将被描述为第一位置。这样,在头部单元47的第 二方向几乎垂直于主单元I的延伸方向Ax的状态下,即,当从板面方向Z看时除毛器具有T 形外观的位置,将被描述为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作为除毛器的位置的一个 标准限定。
这样,如图15A和15B中所示,在第一位置,延伸部15和头部单元47定位成几乎 与小直径部段11的外围Ila平齐,或者定位成当从延伸方向Ax看时不延伸超过外围Ila, 即,除毛器构造成使得延伸部15和头部单元47不沿径向方向从外围Ila向外突出。
为此,如图16中所示,在除毛器的该状态下,帽盖6能够被附接以遮盖延伸部15 和头部单元47的壳体,以及小直径部段11的外围11a。该帽盖6形成为具有底部的圆柱 形状,并且其外围的半径几乎等于把持部10的半径。这样,延伸部15、头部单元47和小直 径部段11接收在帽盖6中。这样,帽盖6附接至主单元1,使得帽盖6的轴线几乎与把持 部10的轴线一致。此时,帽盖6的在敞开侧的一个端部配合在设置于小直径部段11和把 持部10之间的高度差异部12中,从而将帽盖6保持在外壳5中。
这样,如图6中所示,除毛器包括锁定部,当头部单元47通过旋转机械部段35旋 转时,该锁定部调节头部单元47的止动位置(头部单元47的方向)。如图4中所示,锁定 部主要包括操纵构件69、弹簧68和凹部67 (见图7)。弹簧68位于延伸部15内,并且在沿 着延伸方向Ax与主单元I分离的方向上向操纵构件69弹性地施加能量。
如图7中所示,当从板面方向Z看时,凹部67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且形成在凸缘 37中,以致沿着径向方向向下陷到内侧。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凹部67设置在凸缘 37中,并且沿着旋转的圆周方向以90°的间隔设置。更具体地,两个凹部67、67(第一凹部 67a、67a)位于沿着纵向方向X穿过凸缘37的旋转中心的直线上,以致具有它们自己的朝向 彼此的背部,一个凹部67 (第二凹部67b)位于沿着宽度方向Y穿过凸缘37的旋转中心的 直线上。
如图6中所示,操纵构件69位于延伸部15内,并且通过弹簧68偏置到延伸部15 的顶端侧,而且能够在延伸方向Ax上滑动。这样,如图4中所示,操纵构件69设置有止动 件69a和操作件69b。止动件69a在延伸方向Ax上突出,并且选择性地配合在三个凹部67 中的一个中。操作件69b设置用于使操纵构件69克服弹簧68的附加力滑动到把持部10 侧。这样,操作件69b通过设置在延伸部15中的开口露出在外侧,并且露出的部分被操作。
止动件69a的突出顶端形成为矩形形状以致配合在凹部67中。通过配合在凹部 67中来控制旋转部分36的旋转操作,由此控制头部单元47的止动位置(头部单元47的 方向)。这样,当通过操作件69b的操作,操纵构件69滑动到小直径部段11侧并且止动件 69a的顶端与凹部67分离时,解除对旋转操作的控制。
另外,当止动件69a配合在第一凹部67a、67a中的一个中时,头部单元47保持在 帽盖6能够被附接的第一位置。而且,当止动件69a配合在第一凹部67a、67a中的另一个 中时,头部单元47也保持在第一位置。然而,此时,毛发去除方向RE(刀片的顶端的方向) 的前和后彼此转换位置。这样,当止动件69a配合在第二凹部67b中时,头部单元47保持 在第二位置,把持部10位于毛发去除方向RE的前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除毛器中,当通过旋转机械部段35使头部单元47沿旋 转部分36的圆周方向旋转时,头部单元47的第二方向能够相对于延伸方向Ax改变,如图 14中所示。这样,如图8和图9中所示,旋转机械部段35设置有输出孔40,输出孔40的轴 线与输出构件30的旋转中心几乎一致,并且输出构件30将驱动单元20的驱动力输出至头 部单元47内。因此,即使头部单元47的方向被改变,也能够向头部单元47传递(输出) 驱动力。
为此,毛发去除方向RE (刀片的顶端的方向)能够相对于主单元I改变,除毛器能 够将驱动单元20的驱动力传递至头部单元47,并且能够执行去除运动,而与头部单元47的 止动位置无关。因此,当去除生长在周围具有不规则部分的区域上的毛发时,例如,手臂或 腿的基部的生物表面,除毛器能够转换(改变)至主单元I (把持部10)或者抓握主单元I 的手几乎不与不规则部分干涉的位置,并且能够执行去除运动。这样,由于除毛器在主单元 I等几乎不与不规则部分干涉的位置执行去除运动,所以除毛器能够降低由于干涉引起的 不充分剃削体毛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提高便利性。
这样,旋转机械部段35的旋转中心和输出构件30的旋转中心被构造为几乎彼此 一致,从而除毛器构造成使得在头部单元47旋转时,转动板38 (旋转机械部段35的旋转中 心)和输出构件30 (端面齿轮31的旋转中心)的相对位置不改变。因此,即使头部单元47 止动在任何位置,传递至头部单元47的驱动力的基本特性,例如驱动件50的振幅、偏心部 段31b的旋转速度等不会改变,这样,能够在相同条件下稳定地驱动可动刀片58。
这样,旋转机械部段35具有支承头部单元47的转动板38,从而能够在头部单元 47和转动板38之间设置被构造用于使头部单元47相对于转动板38摆动的摆动机械部段, 此外能够将摆动机械部段定位成几乎不干涉旋转机械部段35。因此,头部单元47的摆动使 刀片56更容易靠近生物表面,以及使头部单元47更顺畅地与生物表面接触,并且随后能够 更容易地将毛发引入刀片56内。
这样,由于摆动机械部段被构造用于围绕假想轴中心S2摆动,所以无需具有作为 构件真实存在的轴中心。因此,除毛器能够更容易地避免头部单元47的尺寸变得更大的可 能性,从而使得这种构件不干涉头部单元47中的其他结构部件。此外,与具有这一构件的 除毛器相比较,本除毛器能够容易地具有更大的可摆动半径。
另外,轴中心S2沿着固定刀片57的顶端定位。因此,当头部单元47摆动时,顶端 不运动。这样,从生物表面至刀片的顶端的距离(引入的毛发的长度)几乎不改变。为此, 在摆动过程中,剃削性能,例如受至刀片的顶端的距离影响的切割高度几乎不改变,因此能 够容易地提供具有稳定的剃削性能的除毛器。
此外,皮肤接触表面相对于毛发去除方向RE (头部单元47的第一方向)设置在刀 片56的顶端的后方。结果,在去除毛发时,当皮肤接触表面压靠在生物表面上时,头部单元 47摆动并且容易地随从于皮肤。这使得刀片56更容易地靠近皮肤,随后能够在生物表面附近的位置处切割毛发,因此能够容易地提供改善剃削性能的除毛器。
这样,由于从旋转轴22向输出构件30传递驱动力的齿轮组25位于从旋转轴22 沿径向方向朝向外侧的某一距离处,所以输出构件30能够位于旋转轴22的延长线上,这样除毛器能够减少沿着输出构件30的径向方向向外突出的量。为此,除毛器能够容易地减少头部单元47和驱动传动单元23相对于主单元I沿着径向方向向外突出的量,而且在第一位置,能够被容易地构造成使得头部单元47和驱动传动单元23几乎不沿着径向方向向外突出超过小直径部段11。这样,该构造使除毛器具有紧凑的结构(即,降低尺寸)。结果, 除毛器能够容易地提高去除毛发时的便利性,并且能够容易地防止在帽盖6的尺寸方面的增大。此外,在帽盖6已经附接的状态下(B卩,在非使用状态下,例如,当携带除毛器时),对帽盖6的所述防止使除毛器具有紧凑的结构。因此,除毛器能够容易地提高在携带除毛器时的便利性。
这样,延伸部15放置在从旋转轴22沿径向方向朝向外侧的某一距离处,凹部17 设置在头部单元47的旋转位置中。因此,与具有设置在旋转轴22的延长线上的延伸部15 的除毛器相比,在该除毛器中几乎不产生无效空间而且能够容易地减少头部单元47突出的量。为此,除毛器能够容易地构造为使得,在第一位置,头部单元47和延伸部15几乎不沿着径向方向向外突出超过小直径部段11,这样能够容易地具有紧凑的结构。
另外,当从延伸方向Ax看时,头部单元47、延伸部15和驱动传动单元23在第一位置不沿着径向方向向外突出超过小直径部段11。因此,能够将帽盖6的内径设定为几乎等于小直径部段11的外径。为此,帽盖6的直径几乎不受头部单元47从延伸部15突出的量和延伸部15突出的量的影响,这样除毛器能够容易地防止在帽盖6尺寸方面的增大,并且能够容易地具有紧凑的结构。这样,由于旋转机械部段35还用作变化性机械部段,所以能够根据需要去除毛发的生物表面的面积或其形状,通过从第一位置转换至第二位置等对除毛器在延伸方向Ax上的总长度进行改变。因此,通过转换(改变)总长度,当去除毛发时, 除毛器或者抓握除毛器的手几乎不干涉不规则部分。这样,除毛器能够降低由于干涉引起的体毛不充分剃削的可能性。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的除毛器也包括旋转机械部段35和摆动机械部段。但是,在驱动单元 20的构造方面,本实施方式的除毛器与实施方式I的除毛器不同。
更具体地,如图17中所示,马达21的旋转轴22定位成突出在延伸部15内,这样小齿轮24与端面齿轮31的齿轮31a直接接合,以致几乎垂直于旋转中心。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除毛器中,驱动力通过齿轮构件的接合的传动仅在驱动单元20内的一个位置中执行。因此,驱动单元20能够具有简单的构造,这一构造能够降低驱动力由在驱动传动单元23内的齿轮的接合等导致的损失。
另外,尽管已经参照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真正精神和范围、即权利要求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多种改型和变型。 例如,基部42可以形成为具有与倾斜板43相同的宽度,第二凹槽部可以在板面方向Z上设置在基部42和倾斜板43之间,保持器件53可以插入第二凹槽部内,从而可以将保持器51 保持在转动板38中。另外,例如,代替具有内置电源,除毛器可以包括线等,用于连接至商业电源。这样,在实施方式I的构造中,齿轮组25可以包括多个正齿轮,并且可以使用诸如带之类的履带 链节来代替传动轴26。
权利要求
1.一种除毛器,包括主单元,所述主单元具有把持部;头部单元,所述头部单元具有用于去除毛发的刀片;以及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刀片,其中,所述主单元在一个端部中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支承所述头部单元,所述延伸部的从所述一个端部延伸的方向限定为延伸方向,其中,在所述头部单元中的沿所述刀片的毛发去除方向的方向限定为所述头部单元的第一方向,在所述头部单元中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限定为所述头部单元的第二方向,其中,所述除毛器包括旋转机械部段,所述旋转机械部段具有旋转中心,所述旋转中心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所述旋转机械部段使所述头部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主单元围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由此所述旋转机械部段在所述头部单元的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延伸方向的状态和所述头部单元的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的状态之间转换,以及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源和驱动传动单元,所述驱动传动单元被构造用于在所述状态下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头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毛器,其中,所述头部单元被构造成通过所述旋转机械部段相对于所述主单元旋转3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毛器,其中,所述驱动传动单元包括输出构件,所述输出构件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输出至所述头部单元,以及其中,所述输出构件是端面齿轮,所述端面齿轮围绕与所述旋转中心一致的中心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毛器,其中,所述驱动源是马达,所述马达位于所述主单元内,以及其中,所述驱动传动单元包括输出构件,所述输出构件将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输出至所述头部单元,其中,所述输出构件是端面齿轮,所述端面齿轮具有旋转中心,所述旋转中心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
全文摘要
一种除毛器,包括具有把持部的主单元、具有用于去除毛发的刀片的头部单元、和用于驱动刀片的驱动单元。延伸部从一个端部延伸的方向限定为延伸方向。在头部单元中沿着刀片的毛发去除方向的方向限定为第一方向。在头部单元中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限定为第二方向。除毛器包括旋转机械部段,旋转机械部段具有旋转中心,旋转中心的轴线垂直于延伸方向,使头部单元能够相对于主单元围绕旋转中心旋转,由此在头部单元的第二方向平行于延伸方向的状态和头部单元的第二方向垂直于延伸方向的状态之间转换。驱动单元包括驱动源和驱动传动单元,在所述状态下,驱动传动单元将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头部单元。
文档编号B26B19/12GK103029142SQ2012103285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清水宏明, 桥口哲朗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