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类工具及其快装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61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动类工具及其快装夹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转动实现功能的工具及其夹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动类工具及其能够快速拆卸的快装夹头。
背景技术
转动类工作一般是指通过工作附件的转动来实现功能,比如电钻或电动螺丝批等,我们知道为了安装工作附件,往往需要频繁拆卸夹头,普通电钻的夹头与输出轴的连接方式一般是夹头和输出轴螺纹旋紧后,再通过夹头螺钉把夹头压住。这种紧固连接方式的一些缺点是夹头的拆装比较繁琐,首先要拧出夹头螺钉,然后旋下夹头,如果电钻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使利用专用工具,拆装也有困难,不利于快速切换其他工作头;由于输出轴上要拧夹头螺钉,批头无法直接插在输出轴上使用。这种情况下,批头必须靠夹头夹持,整个工具长度较长,不利于在狭小的空间工作;如果取消夹头螺钉,则电钻在反转工作时夹头与输出轴之间的螺纹连接可能松脱。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迅速拆卸的快装夹头以及具有该夹头的转动类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快装夹头包括夹头主体、用于锁定的活动件、通过沿着第一方向的移动压紧或释放前述活动件的后套、用于传递力矩从而使夹头主体转动的驱动轴;前述活动件安装在前述夹头主体中,驱动轴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为多边形,驱动轴与夹头主体固定连接。具体而言,前述活动件为球体。更进一步的,前述快装夹头还包括用于驱动前述夹头主体具有向压紧前述活动件的位置移动的蓄能件,前述后套与夹头主体滑动连接,前述夹头主体分为头部和尾部,其在头部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夹持工作附件的夹持结构,前述夹头主体的尾部为端部敞口的套筒结构,前述套筒结构的侧壁形成有供前述活动件部分通过的穿过孔,具体而言,前述活动件为球体。相应的前述穿过孔为以第二方向为回转轴线的回转体孔;前述第二方向垂直于前述第一方向。为了实现后套的功能,前述后套的内壁形成有用于压迫前述活动件进入前述锁定槽孔的压迫壁面、较前述压迫壁面更远离前述夹头主体中心用于放松并容纳前述活动件的放松壁面、设置在前述压迫壁面和放松壁面之间倾斜过渡的过渡壁面。后套滑动连接在前述套筒结构的外围。前述蓄能件设置在前述夹头主体的套筒结构和后套之间。前述蓄能件为套接在前述夹头主体的套筒结构的外围的螺旋弹簧。前述夹头主体的套筒结构的外围形成有用于固定前述蓄能件的安装槽。前述后套内壁形成有用于固定前述蓄能件的安装结构。前述后套的安装结构为后套内壁形成的一个台阶结构,前述安装槽内设有垫片;前述螺旋弹簧一端顶住前述台阶结构,另一端顶住前述垫片。前述夹头主体的套筒结构敞口的外围设有用于限位前述后套的挡圈。[0008]前述后套与前述夹头主体还可以构成螺纹连接。通过旋转实现后套的移动。一种转动类工具,包括用于传动的齿轮箱和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述快装夹头,前述齿轮箱或输出轴设有用于与前述活动件配合构成锁定的锁定槽,前述夹头主体的套筒结构套接在设置有前述锁定槽的齿轮箱或输出轴的外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巧妙的结构使用户简单的操作即实现快速拆装,而不需要专门的工具,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类工具在去掉夹头后能够实现螺丝批的 功能。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快装夹头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0012]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0013]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14]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夹头主体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后套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类工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在脱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0019]1-夹头主体,101-夹持结构,102-套筒结构,103-穿过孔,[0020]104-安装槽;[0021]2-活动件;[0022]3-后套,301-压迫壁面,302-过渡壁面,303-放松壁面;[0023]4-蓄能件;[0024]5-垫片;[0025]6-挡圈;[0026]7-驱动轴;[0027]8-输出轴;[0028]9-齿轮箱,901-锁定槽;[0029]F-第一方向,H-第二方向ο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0031]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快装夹头包括夹头主体1、活动件2、后套3,活动件2设置在夹头主体I和后套3之间。[0032]其中,夹头主体I分为头部和尾部两部分,头部形成有用于夹持工具附件的夹持
结构101,尾部形成有套筒结构102,套筒结构102的一端敞口用于套接,在该套筒结构102的侧壁上开有一个以上的穿过孔103,穿过孔103的作用在于容纳活动件2,使活动件2进入穿过孔103,并且其一部分通过穿过孔103侵入套筒结构102的内部空间,但是活动件2并不会完全穿过穿过孔103,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穿过孔103分为两部分靠近外侧部分空间较大,靠近内侧的部分空间较小,相应的穿过孔103外侧的孔眼较大,使活动件2能够自由进出,穿过孔103内侧的孔眼较小以限制活动件2的位置。在夹头主体I尾部设有驱动轴7,驱动轴7的作用在于与电动工具的输出轴8配合实现力矩的传动,从而驱动夹头主体I中夹持的工具附件工作。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轴7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为多边形,作为优选可以是六边形,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周向的传动和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穿过孔103为以第二方向H为回转轴线的回转体孔。后套3相对夹头主体I在第一方向F上能够发生相对移动,后套3内壁在第一方向F上形成起伏,使后套3通过沿着第一方向F的移动压紧或释放活动件2,在本实施例中,后套3套装在夹头主体I的尾部的套筒结构102外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后套3内壁形成有压迫壁面301、过渡壁面302、放松壁面303,压迫壁面301和放松壁面303都是平直的壁面,无论活动件2的接触点在压迫壁面301或放松壁面303的范围内,压迫壁面301和放松壁面303均可对活动件起到限位作用压迫壁面301用于压紧活动件2进入穿过孔103实现锁定,放松壁面303用于放松活动件2,使其能够部分地退出穿过孔103的可能性。与它们不同的是,过渡壁面302设置在它们之间,过渡壁面302是倾斜的,当活动件2的接触点在过渡壁面302范围内时,过渡壁面302面对活动件2的作用力和限位是逐渐改变的,实现压迫到放松的过渡。当然,后套3的内壁还可以采用其他的与上述壁面结构类似的结构。为了使活动件2与后套3内壁的接触不受活动件2自身姿态的影响,我们希望活动件2在任何姿态下,都能与后套3内壁接触,并且最好是点接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活动件2为球体。如前所述,后套3的移动能够改变活动件2的状态或使活动件2的改变具有可能性,但是在工作状态或待装夹状态时,我们希望后套3和活动件2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并在外力撤销后能够及时回复到这个稳定状态。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二方向H垂直于第一方向F,在安装快装夹头时是沿着第一方向F的,所以活动件2在第二方向H的侵入能够起到在第一方向F上的止动作用。为了实现上述设计要求,其中一个方案是后套3和夹头主体I之间设有蓄能件4,其作用就在于使后套3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在第一方向F上保证一定的位置,使后套3压迫活动件2的部分接触活动件2,处于锁定的状态。另外一种方案,就是后套3与夹头主体I尾部的套筒结构102构成螺纹连接,后套3形成有内螺纹,套筒结构102形成有外螺纹,通过旋转实现后套3在第一方向F上与夹头主体I的相对移动,该方案是本领域人员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容易想到和容易实现的,在此不加赘述。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蓄能件4可以是套接在夹头主体I的套筒结构102的外围的螺旋弹簧。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螺旋弹簧也可以不套接在套筒结构102上,而是采取直接安装在夹头主体I上并与后套3接合的方式设置。当清楚本实用新型蓄能件4的设计要点后,也可以采用其他技术方案,一种设计思路是,蓄能件4采用各种形式的由于材料自身弹性而制成的弹性件,通过其自身弹性回复实现蓄能件4的功能,比如上述的螺旋弹簧方案,另一种设计思路是利用磁性,蓄能件4此时分为两个相互排斥的磁性件,分别与后套3和夹头主体I固定,通过磁性实现目的。当然,蓄能件4的功能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有外来能源的复杂机构,虽不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但仍应认为受到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为了更好地固定蓄能件4,夹头主体I的套筒结构102的外围形成有用于固定的安装槽104,后套3内壁形成有用于固定蓄能件4的安装结构,安装槽104和安装结构既可安装弹簧也可以放置磁性件,当蓄能件4为螺旋弹簧时,安装槽104内设有垫片5,后套3的安装结构为后套3内壁形成的一个台阶结构,这样垫片5和台阶结构分别固定了螺旋弹簧的两端。当采用其他形式的蓄能件4时,安装结构和安装槽104可以做适当的改变,这是本领域人员容易想到的。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希望在后套3放松活动件2的移动方向与拔下快装夹头的方向一致,应当适当设置压迫壁面301、过渡壁面302、放松壁面303的位置,其中放松壁面303位于过渡壁面302更靠近夹头主体I尾部的一侧,压迫壁面301位于另一侧,另外,蓄能件4应当使后套3具有向夹头主体I尾部移动的趋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夹头主体I的套筒结构102敞口的外围设有用于限位上述后套3的挡圈6。这是为了更好的限制后套3的位置,防止其松脱。参照图6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类工具除了上述快装夹头之外还包括用于传动的齿轮箱9和输出轴8等。齿轮箱9或驱动轴7设有用于与活动件2配合构成锁定的锁定槽901。在安装好的状态下时,夹头主体I的套筒结构102套接在设置有上述锁定槽901的齿轮箱9或驱动轴7的外围。如图6所示,在快装夹头安装好的状态时,活动件2与锁定槽901配合实现锁定,若需要解锁,向图6中的左侧拉动后套3至图7所示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后套3首先移动放松活动件2解锁,持续拉动的话即可卸下本实用新型的快装夹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输出轴8设有用于与驱动轴7装配的内角孔,作为优选,是内六角孔,这使得即使在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快装夹头的时候,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类工具仍可直接固定一些工作附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快装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头主体、用于锁定的活动件、通过沿着第一方向的移动压紧或释放上述活动件的后套、用于传递力矩从而使夹头主体转动的驱动轴;上述活动件安装在上述夹头主体中,上述驱动轴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为多边形,上述驱动轴与夹头主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夹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上述夹头主体具有向压紧上述活动件的位置移动的蓄能件,上述后套与夹头主体滑动连接,上述夹头主体分为头部和尾部,其在头部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夹持工作附件的夹持结构,上述夹头主体的尾部为端部敞口的套筒结构,上述套筒结构的侧壁形成有供上述活动件部分通过的穿过孔, 上述后套滑动连接在上述套筒结构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装夹头,其特征在于,上述蓄能件设置在上述夹头主体的套筒结构和后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装夹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头主体的套筒结构的外围形成有用于固定上述蓄能件的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装夹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后套内壁形成有用于固定上述蓄能件的安装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装夹头,其特征在于,上述蓄能件为套接在上述夹头主体的套筒结构的外围的螺旋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装夹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后套的安装结构为后套内壁形成的一个台阶结构,上述安装槽内设有垫片;上述螺旋弹簧一端顶住上述台阶结构,另一端顶住上述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装夹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夹头主体的套筒结构敞口的外围设有用于限位上述后套的挡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夹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后套与上述夹头主体构成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快装夹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后套的内壁形成有用于压迫上述活动件进入上述锁定槽孔的压迫壁面、较上述压迫壁面更远离上述夹头主体中心用于放松并容纳上述活动件的放松壁面、设置在上述压迫壁面和放松壁面之间倾斜过渡的过渡壁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快装夹头,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动件为球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快装夹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穿过孔为以第二方向为回转轴线的回转体孔;上述第二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
13.—种转动类工具,包括用于传动的齿轮箱和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I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快装夹头,上述齿轮箱或输出轴设有用于与上述活动件配合构成锁定的锁定槽,上述夹头主体的套筒结构套接在设置有上述锁定槽的齿轮箱或输出轴的外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动类工具及其快装夹头,其中快装夹头包括夹头主体、用于锁定的活动件、通过沿着第一方向的移动压紧或释放上述活动件的后套;活动件安装在夹头主体中。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类工具除了快装夹头之外还包括壳体、用于传动的齿轮箱和输出轴,齿轮箱或壳体设有用于与活动件配合构成锁定的锁定槽,夹头主体的套筒结构套接在设置有上述锁定槽的齿轮箱或壳体的外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巧妙的结构使用户简单的操作即实现快速拆装,而不需要专门的工具,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类工具在去掉夹头后能够实现螺丝批的功能。
文档编号B25F5/00GK202878267SQ2012205239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童树彬 申请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