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7738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冲击机构单元和至少一个固定单元,所述冲击机构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至少一个冲击元件的引导元件和至少一个工具接收元件,至少一个插接工具能够插入到所述工具接收元件中,所述固定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用于将所述引导元件和所述工具接收元件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本发明提出,所述固定元件在安装状态下沿着圆周方向围绕所述引导元件和/或所述工具接收元件以至少大于所述引导元件和/或所述工具接收元件的总圆周延伸的20%延伸。
【专利说明】 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
【背景技术】
[0001]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是已经公知的,该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包括冲击机构单元和固定单元。在这里,所述冲击机构单元具有一个用于引导冲击元件的引导元件和一个工具接收元件,在该工具接收元件中可插入插接工具。所述固定单元具有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用于将所述引导元件和所述工具接收元件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

【发明内容】

[0002]本发明从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出发,该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冲击机构单元,该冲击机构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至少一个冲击元件的引导元件和至少一个工具接收元件,在该工具接收元件中可插入至少一个插接工具,并且该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单元,该固定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用于将引导元件和工具接收元件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
[0003]本发明提出,固定元件在安装状态下沿着圆周方向围绕所述引导元件和/或所述工具接收元件以至少大于引导元件和/或工具接收元件的总圆周延伸的20%延伸。也可设想的是,固定单元具有不同于一个固定元件的数量的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在安装状态下沿着圆周方向围绕引导元件和/或工具接收元件以至少大于引导元件和/或工具接收元件的总圆周延伸的20%延伸。由此,固定元件优选借助于形状锁合的连接将引导元件和工具接收元件连接。优选地,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布置在便携式工具机的工具机壳体中。
[0004]在这里,术语“冲击机构单元”尤其应定义为这样一个单元,该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构件、尤其冲击元件,该构件设置用于产生和/或传递脉冲、尤其轴向的冲击脉冲到插接工具上。这样的用于产生和/或传递脉冲的构件尤其可以由冲击元件构成,该冲击元件例如构造为冲击销、构造为冲锤、构造为活塞,如尤其构造为罐活塞,和/或构造为另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构件。冲击机构单元的冲击元件优选实施为冲击销或锤头,该锤头有利地构成与冲击机构单兀的冲锤分开的冲击兀件并且尤其在锤钻和/或凿锤的运行中直接与插接工具接触以传递脉冲。冲击机构单元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冲击元件,该另外的冲击元件构造为冲锤,该冲锤在引导元件的内部、尤其在构造为锤管和/或罐活塞的引导元件的内部运动,以便将冲击脉冲传递到构造为冲击销的冲击元件上。为了产生冲击脉冲,冲锤优选借助于压力、尤其借助于在构造为锤管的引导元件中引导的活塞产生的空气压力在引导元件的内部运动。
[0005]在这里,“工具接收元件”尤其应理解为工具保持件,该工具保持件设置用于在用于加工工件的驱动力的作用期间引导和/或保持插接工具。工具接收元件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基本上圆柱形的构型、尤其至少基本上圆柱形的接收槽口,用于接收插接工具。在这里,插接工具可以构造为钻孔工具、构造为凿工具等等。但是,也可设想的是,插接工具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他构型。
[0006]在这里,术语“固定单元”尤其应定义这样一个单元,该单元使两个彼此分开构造的或两个单独的元件和/或单元借助于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连接相互连接或相互固定。优选地,固定单元至少设置用于使引导元件和工具接收元件沿着和/或逆着冲击机构单元的冲击方向相互固定。冲击机构单元的冲击方向优选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引导元件和/或工具接收元件的纵轴线、尤其基本上平行于引导元件和/或工具接收元件的旋转对称轴线地延伸。在这里,“基本上平行”尤其应理解为一个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尤其在平面中的的这样一个定向,其中,所述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具有尤其小于8°、优选小于5°并且特别优选小于2°的偏差。
[0007]固定元件在安装状态下优选至少部分地配合到引导元件中并且至少部分地配合到工具接收元件中。在这里,工具接收元件可以由引导元件包围或沿着圆周方向由引导元件包围,从而使得工具接收元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引导元件的内部。但是,也可设想的是,工具接收元件包围引导元件或沿着圆周方向包围引导元件。圆周方向特别优选地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冲击单元的冲击方向和/或垂直于引导元件的和/或工具接收元件的纵轴线延伸的平面中延伸。在这里,术语“基本上垂直”尤其应定义一个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的这样一个定向,其中,所述方向和所述参考方向(尤其在一个平面中观察)形成一个90°的角度并且该角度具有尤其小于8°、优选小于5°并且特别优选小于2°的最大偏差。
[0008]在这里,“总圆周延伸”尤其应理解为一个元件沿着圆周方向的最大延伸。由此,固定元件优选具有沿着至少一个方向的总延伸,该总延伸相应于引导元件和/或工具接收元件的总延伸的至少20%。尤其地,固定元件在安装状态下沿着圆周方向围绕引导元件和/或工具接收元件以至少大于引导元件和/或工具接收元件的总圆周延伸的30%、优选大于引导元件和/或工具接收元件的总圆周延伸的50%并且特别优选大于引导元件和/或工具接收元件的总圆周延伸的80%延伸。由此,固定元件可以由安全环、由螺纹、由固定套管和/或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他元件构成。有利地,借助于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构型能够实现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的简单并且快速的安装。此夕卜,有利地,借助于小数量的构件可以确保引导元件和/或工具接收元件之间的可靠连接。由此,有利地,可以实现紧凑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
[0009]此外提出,固定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引导元件上的固定槽口,固定元件至少部分地配合到所述固定槽口中。固定槽口可以构造为槽、构造为穿刺口、构造为孔等等。在固定槽口构造为槽的构型中,固定槽口优选u形地构造。但是,也可设想的是,构造为槽的固定槽口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V形的构型等等。在固定槽口构造为穿刺口的构型中,固定槽口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倒棱。有利地,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实现引导元件和工具接收元件之间的可靠的形锁合的连接。
[0010]此外提出,固定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上的另外的固定槽口,固定元件至少部分地配合到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中。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可以构造为槽、构造为穿刺口、构造为孔等等。在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构造为槽的情况下,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优选U形地构造。但是,也可设想的是,构造为槽的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V形的构型等等。在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构造为穿刺口的情况下,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倒棱。有利地,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实现在两个相反指向的方向上的可靠连接,尤其在所述构造为槽的固定槽口布置引导元件上的情况下和构造为槽的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上的情况下。[0011]此外提出,固定元件环形地构造。在这里,固定元件可以构造为闭合的或构造为敞开的圆环。但是,也可设想的是,固定槽口具有不同于圆环的构型,例如具有多边形的构型等等。优选地,固定元件具有圆形横截面。但是,可设想的是,固定元件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他横截面,例如多边形横截面等等。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结构简单地提供固定元件,其围绕引导元件和/或围绕工具接收元件延伸并且由此可以提供引导元件和工具接收元件之间的可靠连接。
[0012]有利地,固定元件弹簧弹性地构造。在这里,“弹簧弹性”尤其应理解为元件或元件材料的这样一种特性,该特性能够实现所述元件或元件材料在力作用的情况下改变其形状并且在取消作用力的情况下回复到原始形状中。有利地,能够实现简单地安装固定元件。
[0013]此外提出,固定元件(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接收元件的纵轴线和/或引导元件的纵轴线延伸的方向观察)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和引导元件之间。工具接收元件和/或引导元件优选相对于纵轴线对称地、尤其旋转对称地构造。在这里,术语“布置在之间”尤其应定义一个元件相对于至少两个另外的元件的空间布置,其中,尤其至少一个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该元件的外表面延伸的直线与所述元件和所述另外的元件相交。有利地,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实现固定元件的节省结构空间的布置。由此,有利地,可以实现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的紧凑的构型。
[0014]此外提出,固定元件在安装状态下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的外侧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引导元件的外侧上。在这里,固定元件(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接收元件的纵轴线和/或引导元件的纵轴线延伸的方向观察)沿着其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总延伸交替地贴靠在工具接收元件的外侧上和引导元件的外侧上。借助于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构型能够实现固定元件的有利的可接近性。由此,有利地,可是实现高的装配友好性。
[0015]此外提出,引导元件和/或工具接收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突起,固定元件在安装状态下配合到所述突起中。在这里,突起可以构造为径向突起,该径向突起从引导元件和/或从工具接收元件出发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接收元件的纵轴线和/或引导元件的纵轴线延伸的方向延伸。所述突起可以替代地构造为轴向突起,该轴向突起从引导元件和/或从工具接收元件出发沿着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工具接收元件的纵轴线和/或引导元件的纵轴线延伸的方向延伸。特别优选地,突起一件式地成形在引导元件或在工具接收元件上。“一件式”尤其应理解为至少材料锁合地连接,例如通过焊接过程、粘合过程、注射过程和/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有意义的其他过程,和/或有利地在一个工件中成形,例如通过由铸件进行制造和/或通过以单组分注射成形方法或多组分注射成形方法和有利地由单个的毛坯制造。有利地,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沿着至少一个另外的方向、尤其圆周方向实现引导元件和工具接收元件之间的附加的形状锁合连接。
[0016]此外提出,引导元件和/或工具接收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突起,这个和/或这些突起设置用于引导元件和工具接收元件之间的转矩传递。优选地,引导元件和工具接收元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突起,所述突起相互对应地构造。由此,可以结构简单地实现引导元件和工具接收元件之间的转矩传递,该转矩传递最大程度上与所述固定元件无关。
[0017]此外,本发明从便携式工具机出发、尤其从锤钻和/或凿锤出发,其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在这里,“便携式工具机”尤其应理解为用于加工工件的工具机,该工具机可以由操作者无运输机械地运输。便携式工具机尤其具有小于40公斤、优选小于10公斤并且特别优选小于5公斤的质量。优选地,便携式工具机构造为可电运行的便携式工具机。在这里,便携式工具机优选构造为锤钻和/或凿锤。但是,也可设想的是,便携式工具机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破碎锤等等。有利地,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实现便携式工具机的简单的安装。
[0018]在这里,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和/或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应不局限于上面描述的应用和实施方式。尤其地,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或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可以为了用于满足在此描述的功能方式具有不同于各个元件、构件和单元的这里提到的数量的数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其他优点从以下【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得出。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包括大量特征的组合。符合目的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单独地观察所述特征并且将所述特征组合成有意义的其他组合。附图示出:
[0020]图1以示意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
[0021]图2以示意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的剖视图;
[0022]图3以示意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其具有布置在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的冲击机构单元的工具接收元件上的旋转携动元件;
[0023]图4以示意性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的另一剖视图,该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的固定单元的固定槽口的替代的构型;
[0024]图5以示意性视图示替代的、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的细节图;
[0025]图6以示意性视图示出替代的、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在替代的、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的的固定单元的固定元件的区域中的剖视图;
[0026]图7以示意性视图示出替代的、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的冲击元件在脱耦状态下的引导元件和工具接收元件的细节图;
[0027]图8以示意性视图示出替代的、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的的剖视图,该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具有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上的旋转携动元件;
[0028]图9以示意性视图示出图8中的旋转携动元件的细节图;
[0029]图10以示意性视图示出其他替代的、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在其他替代的、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的固定单元的固定元件的区域中的剖视图;和
[0030]图11以示意性视图示出其他替代的、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示出便携式工具机40a,该工具机构造为锤钻和/或凿锤。便携式工具机40a包括至少一个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10a。此外,便携式工具机40a包括工具机壳体42a,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a的冲击机构单元12a的工具接收元件18a布置在该工具机壳体上在前区域44a中,用于将插接工具20a接收在工具机壳体42a中。在背离前区域44a的侧46a上,便携式工具机40a包括主把手48a,用于操控所述便携式工具机40a并且用于将力从操作者传递到便携式工具机40a上。此外,便携式工具机40a实施具有可松脱的附加把手50a。在这里,附加把手50a可以通过卡锁连接或另外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连接可松脱地固定在工具机壳体42上。
[0032]为了产生驱动力矩并且为了借助于冲击机构单元12a产生冲击脉冲,便携式工具机40a具有驱动单元52a。通过便携式工具机40a的传动单元54a将驱动单元52a的驱动力矩传递到冲击机构单元12a上以产生冲击脉冲。但是,也可设想的是,便携式工具机40a与传动单元54a脱耦地构造并且驱动单元52a为了产生冲击脉冲基本上直接作用到冲击机构单元12a上。在这里,冲击机构单元12a的冲击脉冲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和方法产生。此外,通过传动单元54a将驱动力矩经由冲击机构单元12a的构造为锤管的引导元件14a和/或经由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18a上的旋转携动元件56a传递到工具接收元件18a上(图3)以产生插接工具20a的旋转运动。
[0033]图2示出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a的剖视图。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a包括至少冲击机构单元12a,该冲击机构单元具有至少用于引导冲击机构单元12a的至少一个冲击元件16a的引导元件14a和至少工具接收元件18a,在该工具接收元件中可至少插入插接工具20a。在这里,冲击元件16a构造为冲击销,该冲击销能够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已知的方式和方法借助于冲击机构单元12a的构造为冲击装置的另外的冲击元件58a加载冲击脉冲。在这里,所述另外的冲击元件58同样借助于引导元件14a引导。为此,引导元件14a构造为锤管。由此,引导元件14a空心圆柱体地构造。在这里,冲击机构单元12a的空转运行和冲击运行之间的运行方式转换借助于冲击机构单元12a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已知的套管控制装置60a进行。
[0034]此外,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a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单元22a,该固定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24a用于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引导元件14a和工具接收元件18a。固定元件24a在安装状态下沿着圆周方向26a围绕引导元件14a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a延伸至少大于引导元件14a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a的总圆周延伸的20%。为了通过固定元件24a可靠地、形状锁合地连接引导元件14a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a,固定元件24a沿着圆周方向26a围绕引导元件14a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a延伸至少大于引导元件14a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a的总圆周延伸的80%。在这里,圆周方向26a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接收元件18a的纵轴线32a和/或垂直于引导元件14a的纵轴线34a地延伸。在安装状态下,工具接收元件18a引导的纵轴线32a同轴于引导元件14a的纵轴线34a。此外,工具接收元件18a的纵轴线32a和引导元件14a的纵轴线34a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冲击机构单元12a的冲击方向延伸。
[0035]此外,固定单元22a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引导元件14a上的固定槽口 28a,固定元件24a在安装状态下至少部分地配合到所述固定槽口中。固定槽口 28a构造为具有倒棱的槽。在这里,固定槽口 28a构造为沉割部。但是,也可设想的是,固定槽口 28a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他构型。固定槽口 28a布置在引导元件14a的内侧64a上。在这里,固定槽口 28a(沿着圆周方向26a观察)沿着引导元件14a的整个内圆周在引导元件14a的内侧64a上延伸。
[0036]此外,固定单元22a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18a上的另外的固定槽口30a,固定元件24a在安装状态下至少部分地配合到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中。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 30a构造为槽。在这里,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 30a(在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工具接收元件18a的纵轴线32a延伸的和/或包括工具接收元件18a的纵轴线32a的平面中观察)具有u形横截面。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 30a构造为沉割部。但是,也可设想的是,另外的固定槽口 30a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为具有布置在限界槽的边缘区域上的倒棱的槽的构型(图4),以便在安装时能够实现小的边棱磨损,或具有V形横截面的槽的构型等等。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 30a具有与固定元件24a的横截面相对应的构型。在这里,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 30a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18a的外侧66a上。此外,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 30a (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接收元件18a的纵轴线32a观察)具有比固定元件24a的最大的横截面延伸大的最大延伸。此外,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 30a(沿着圆周方向26a观察)沿着工具接收元件18a的整个外圆周在工具接收元件18a的外侧66a上延伸。工具接收元件18a空心圆柱形地构造。在这里,工具接收元件18a具有至少在工具接收元件18a的部分区域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已知的、成阶梯形的内直径。
[0037]为了将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 30a设置在布置在引导元件14a上的固定槽口 28a中和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18a上的固定元件24a中,固定元件24a具有圆环形的构型。由此,固定元件24a环形地构造。在这里,固定元件24a圆环形地构造。由此,固定元件24a具有作为开口的圆环的构型。固定元件24a(在安装状态下沿着圆周方向26a观察)具有总延伸,该总延伸延伸小于360度。此外,固定兀件24a具有圆形横截面。此外,固定兀件24a弹簧弹性地构造。由此,固定元件24a构造为圆丝涨圈。但是,也可设想的是,固定元件24a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为具有多边形横截面的涨圈的构型等等。固定元件24a在安装状态下(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接收元件18a的纵轴线32a和/或引导元件14a的纵轴线34a延伸的方向观察)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18a和引导元件14a之间。
[0038]为了安装冲击机构单元12a,尤其为了连接引导元件14a和工具接收元件18a,固定元件24a布置在设置在工具接收元件18a上的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 30a中。为此,固定元件24a弹簧弹性地变形,其中,固定元件24a在配合到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 30a中之后具有其原始形状。在另一步骤中,工具接收元件18a沿着冲击方向62a或沿着引导元件14a的纵轴线34a被推入引导元件14a中。引导元件14a在插入侧上包括倒棱70a。倒棱70a设置用于在将工具接收元件18a推入到引导元件14a中期间使固定元件24a运动到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 30a中,直到固定元件24a的外表面至少基本上与工具接收元件18a的外侧66a齐平地定向。在这里,固定元件24a弹簧弹性地变形。
[0039]只要固定元件24a和布置在引导元件14a上的固定槽口 28a彼此对准,则固定元件24a具有它的原始形状并且卡锁到布置在引导元件14a上的固定槽口 28a中。在这里,借助于构造为槽的固定槽口 28a的倒棱能够简单地实现固定元件24a卡锁到布置在引导元件14a上的固定槽口 28a中。由此,在引导元件14a和工具接收元件18a之间沿着冲击方向62a产生形状锁合连接。为了限制工具接收元件18a相对于引导元件14a在与冲击方向62a相反延伸的方向中的运动可能性,冲击机构单元12a包括安全元件72a。在这里,安全元件72a构造为涨圈。工具接收元件18a具有安全槽口 74a,在该安全槽口 74a中可布置安全元件72a。在布置在安全槽口 74a中的状态下,安全元件72a以一个侧面至少部分贴靠在工具接收元件18a的至少一个限界安全槽口 74a的边缘区域上。此外,安全元件72a在布置在安全槽口 74a中的状态下以另一个侧面至少部分贴靠在引导元件14a的端面76a上。由此,可以实现弓I导元件14a和工具接收元件18a之间的可靠连接,该连接可简单地安装和/或拆卸。
[0040]图3示出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a的剖视图,其中,在工具接收元件18a上布置旋转携动元件56a。旋转携动元件56a构造为齿轮。为了传递转矩,旋转携动元件56a借助于压配合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18a上。但是,也可设想的是,旋转携动元件56a借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他连接固定在工具接收元件18a上,例如借助于形状锁合和/或材料锁合的连接。在安装状态下,旋转携动元件56a (沿着工具接收元件18a的纵轴线32a观察)布置在端面76a和安全元件72a之间。在这里,旋转携动元件56a在安装状态下以一个侧面至少部分贴靠在安全元件72a上。此外,旋转携动元件56a在安装状态下以另一个侧面至少部分贴靠在引导元件14a的端面76a上。但是,也可设想的是,旋转携动元件56a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18a和/或引导元件14a上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他位置上。
[0041]在图5至11中示出替代的实施例。基本上保持相同的构件、特征和功能原则上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明。为了区别实施例,给所述实施例的附图标记添加a至d。以下描述基本上局限于与在图1至3中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其中,在保持相同的构件、特征和功能的方面可以参阅在图1至3中的第一实施例的描述。
[0042]图5示出一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10b,该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冲击机构单元12b,该冲击机构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至少一个冲击元件16b的引导元件14b和至少一个工具接收元件18b,在该工具接收元件中可插入至少一个插接工具(在这里未详细示出),并且该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单元22b,该固定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24b,用于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连接引导元件14b和工具接收元件18b。固定元件24b在安装状态下沿着圆周方向26b围绕引导元件14b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b延伸至少大于引导元件14b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b的总圆周延伸的20%。在这里,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b可布置在便携式工具机(在这里未详细示出)中,该工具机至少基本上与在图1至3中描述的便携式工具机40a相似的构型。
[0043]此外,引导元件14b具有至少一个突起36b,固定元件24b在安装状态下配合到所述突起中。为此,固定单元22b的固定槽口 28b布置在引导元件14b的突起36b上。由此,固定单元22b具有布置在引导元件14b上的固定槽口 28b。固定槽口 28b构造为槽,该槽至少基本上横向于引导元件14b的纵轴线34b地延伸。引导元件14b的突起36b构造为轴向突起,该轴向突起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引导元件14b的纵轴线34b地延伸。此外,引导元件14b的突起36b (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引导元件14b的纵轴线34b延伸的平面中观察)具有多边形横截面。在这里,引导元件14b的突起36b具有至少两个彼此背离的侧面78b、80b,所述侧面(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引导元件14b的纵轴线34b延伸的平面中观察)彼此相对倾斜。引导元件14b总共具有六个突起36b,它们具有类似的构型并且沿着圆周方向26b均匀分布地设置在引导元件14b上。但是也可以设想的是,所述引导元件14b具有不同于六的数量的突起36b。引导元件14b的突起36b沿着圆周方向26b彼此相对间隔开地布置。引导元件14b的两个沿着圆周方向26b直接相邻的突起36b分别限界引导元件14b的耦合槽口 82b。由此,引导元件14b具有六个耦合槽口 82b。耦合槽口 82b (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引导元件14b的纵轴线34b延伸的方向观察)u形地构造。
[0044]此外,工具接收元件18b同样具有至少一个突起38b,固定元件24b在安装状态下配合到所述突起中。为此,固定单元22b的一个另外的固定槽口 30b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突起38b上。由此,固定单元22b具有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18b上的另外的固定槽口 30b。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 30b构造为槽,该槽至少基本上横向于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纵轴线32b地延伸。引导元件14b的突起38b构造为径向突起,该径向突起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纵轴线32b地延伸。此外,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突起38b (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纵轴线32b延伸的平面中观察)具有多边形横截面(图6和7)。在这里,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突起38b具有至少两个彼此背离的侧面84b、86b,所述侧面(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纵轴线32b延伸的平面中观察)至少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工具接收元件18b总共具有六个突起38b,所述突起具有彼此相似的构型并且沿着圆周方向26b均匀分布地布置在引导元件14b上(图6)。但是,也可设想的是,弓丨导元件14b具有不同于六的数量的突起38b。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突起38b沿着圆周方向26b彼此相对间隔开地布置。
[0045]在安装时,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突起38b沿着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纵轴线32b插入到耦合槽口 82b中,直到布置在引导元件14b的突起36b上的固定槽口 28b分别与沿着作用分析26b间隔开的并且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突起38b上的另外的固定槽口 30b对准。然后,固定元件24b插入到所述固定槽口 28b和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 30b中。在这里,固定元件24b具有多边形横截面。由此,固定元件24b构造为涨圈。由此,引导元件14b的突起36b和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突起38b构成沿着圆周方向26b的形锁合连接。由此,引导元件14b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b至少具有至少一个突起36b、38b,这个或这些突起设置用于引导元件14b和工具接收元件18b之间的转矩传递。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突起38b沿着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纵轴线32b的延伸比耦合槽口 82b沿着引导元件14b的纵轴线34b的延伸短。由此,耦合槽口 82b的部分区域分别未被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突起38b充满。
[0046]为了将转矩传递到引导元件14b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b上,冲击机构单元12b的旋转携动元件56b布置在引导元件14b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b上(图8)。旋转携动元件56b构造为齿轮。此外,旋转携动元件56b具有至少一个耦合突起88b (图9)。耦合突起88b布置在旋转携动元件56b的内侧上,该内侧背离旋转携动元件56b的具有齿部的侧。在这里,耦合突起88b与耦合槽口 82b的部分区域相对应地构造,该部分区域在插入到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突起38b之后保持未被充满。旋转携动元件56b总共具有与耦合槽口 82b的数量相一致的数量的耦合突起88b。由此,为了在引导元件14b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b上无相对转动地布置旋转携动元件56b,耦合突起88b布置在耦合槽口 82b的所述部分区域中。由此,旋转携动元件56b的耦合突起88b (沿着工具接收元件18b的纵轴线32b和/或引导元件14b的纵轴线34b观察)布置在引导元件14b和工具接收元件18b之间(图8)。在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b的另外的特征和功能方面可以参阅在图1至3中描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10a。
[0047]图10示出一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10c,该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冲击机构单元12c,该冲击机构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至少一个冲击元件16c的引导元件14c和至少一个工具接收元件18c,在该工具接收元件中可插入至少一个插接工具(在这里未详细示出),并且该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单元22c,该固定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24c,用于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连接引导元件14c和工具接收元件18c。固定元件24c在安装状态下沿着圆周方向26c围绕引导元件14c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b延伸至少大于引导元件14c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c的总圆周延伸的20%。在这里,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c可布置在便携式工具机(在这里未详细示出)中,该便携式工具机具有至少基本上与在图1至3中描述的便携式工具机40a相似的构型。
[0048]此外,图10中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c至少基本上与在图5至9中描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b相似地构造。在这里,图10中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c在引导元件14c的突起36c和工具接收元件18c的突起38c的构型方面与在图5至9中描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b的构型不同。引导元件14c的突起36c限界引导元件14c的耦合槽口 82c。在这里,限界耦合槽口 82c的边缘区域具有与相对于引导元件14c的外侧68c至少基本上垂直的走向不同的走向。工具接收元件18c的突起38c分别具有至少两个彼此背离的侧面84c、86c,所述侧面(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接收元件18c的纵轴线32c延伸的平面中观察)彼此相对倾斜。在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c的另外的特征和功能方面可以参阅在图1至3中描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a和在图5至9中描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10b。
[0049]图11示出另一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10d,该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冲击机构单元12d,该冲击机构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至少一个冲击元件16d的引导元件14d和至少一个工具接收元件18d,在该工具接收元件中可插入至少一个插接工具(在这里未详细示出),并且该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单元22d,该固定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24d,用于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连接引导元件14d和工具接收元件18d。固定元件24d在安装状态下沿着圆周方向26d围绕引导元件14d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d延伸至少大于引导元件14d和/或工具接收元件18d的总圆周延伸的20%。在这里,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d可布置在便携式工具机(在这里未详细示出)中,该便携式工具机具有至少基本上与在图1至3中描述的便携式工具机40a相似的构型。
[0050]此外,图11中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d至少基本上与在图5至9中描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b相似地构造。在这里,图11中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d的区别在于固定元件24d的构型和固定元件24d在固定单元22d的固定槽口 28d中的固定以及固定单元22的另外的固定槽口 30d,所述固定槽口布置在引导元件14d的突起36d上,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布置在工具接收元件18d的突起38d上。固定元件24d构造为圆丝涨圈。由此,固定元件24d具有圆形横截面。
[0051]为了在安装状态下将固定元件24d固定在固定槽口 28d中和另外的固定槽口 30d中,固定单元22d具有至少一个抑制元件90d。所述抑制元件90d环形地构造。此外,所述抑制元件90d在安装状态下(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接收元件18d的纵轴线32d和/或引导元件14d的纵轴线34d观察)遮盖固定元件24d。为此,抑制元件90d在固定元件24d安装在固定槽口 28d中和另外的固定槽口 30d中之后借助于压配合布置在引导元件14d的突起36d的区域和工具接收元件18d的突起38d中。但是也可设想的是,抑制元件90d借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他连接固定在引导元件14d的突起36d的区域和工具接收元件18d的突起38d中。由此,抑制元件90d将固定元件24d可靠地保持在固定槽口28d中和另外的固定槽口 30d中。在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c的另外的特征和功能方面可以参阅在图1至3中描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IOa和在图5至9中描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装置10b。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冲击机构单元(12a ;12a ’ ;12b ;12c ;12d)和至少一个固定单元(22a ;22a ' ;22b ;22c ;22d),所述冲击机构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导至少一个冲击元件(16a)的引导元件(14a ;14a ' ;14b ;14c ;14d)和至少一个工具接收元件(18a ;18a丨;18b ;18c ; 18d),在所述工具接收元件中能够插入至少一个插接工具(20a),所述固定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24a ;24a 1 ;24b ;24c ;24d),所述固定元件用于将所述引导元件(14a ; 14a ' ;14b ;14c ;14d)和所述工具接收元件(18a ;18a ' ;18b ;18c ;18d)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24a ;24a丨;24b ;24c ;24d)在安装状态下沿着圆周方向(26a ;26a丨;26b ;26c ;26d)围绕所述引导元件(14a ;14a ; ;14b ;14c ;14d)和/或所述工具接收元件(18a ;18a ' ; 18b ; 18c ; 18d)以至少大于所述引导元件(14a ; 14a ' ;14b ;14c ;14d)和/或所述工具接收元件(18a ;18a ' ;18b ;18c ;18d)的总圆周延伸的20%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22a ;22a ; ;22b ;22c ;22d)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引导元件(14a ; 14a ' ;14b ;14c ;14d)上的固定槽口(28a ;28a ; ;28b ;28c ;28d),所述固定元件(24a ;24a ; ;24b ;24c ;24d)至少部分地配合到所述固定槽口中。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22a ;22a ^ ;22b ;22c ;22d)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工具接收元件(18a ;18a ^ ;18b ;18c ;18d)上的另外的固定槽口(30a ;30a ; ;30b ;30c ;30d),所述固定元件(24a ;24a ; ;24b ;24c ;24d)至少部分地配合到所述另外的固定槽口中。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24a ;24a丨;24b ;24c ;24d)环形地构造。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24a ;24a '` ;24b ;24c ;24d)弹簧弹性地构成。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工具接收元件(18a ;18a ^ ;18d)的纵轴线(32a ;32a ^ ;32d)和/或所述引导元件(14a ; 14a ' ;14d)的纵轴线(34a ;34a ' ;34b)延伸的方向观察,所述固定元件(24a;24a' ;24d)布置在所述工具接收元件(18a ;18a ' ; 18d)和所述引导元件(14a ;14a ' ;14d)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24b ;24c)在安装状态下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工具接收元件(18b ;18c)的外侧(66b ;66c)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引导兀件(14b ;14c)的外侧(68b ;68c)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14b ; 14c)和/或所述工具接收元件(18b ;18c)具有至少一个突起(36b,38b ;36c,38c),所述固定元件(24b ;24c)在安装状态下配合到所述突起(36b,38b ;36c,38c)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击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14b ; 14c)和/或所述工具接收元件(18b ; 18c)具有至少一个突起(36b,38b ;36c,38c),这个和/或这些突起(36b,38b ;36c, 38c)设置用于所述引导元件(14b ; 14c)和所述工具接收元件(18b ;18c)之间的转矩传递。
10.一种便携式工具机、尤其锤钻和/或凿锤,具有至少一个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式工具机冲 击机构装置。
【文档编号】B25D11/00GK103862444SQ201310661096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I·维尔纳 申请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