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改良型外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80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改良型外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改良型外刀,在外刀的刀口区域对应于内刀的位置进一步减薄形成薄刃区,薄刃区的厚度比两侧未减薄的外周刀口区域厚度更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剃须更干净,又不会伤及皮肤。
【专利说明】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改良型外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技术领域】,特别与其外刀改良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0002]在市面上,正在销售的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外刀(即定刀)一般采用板材冲压成型,结构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变化,比如,专利号为201320036631.X的实用新型专利《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外刀改良结构》,该外刀由薄板弯折而呈长条形,横向安装在剃须刀头部,具有顶面和侧面,顶面包括两端安装区域和由内侧减薄的中间刀口区域,在顶面两端的安装区域中直接冲压形成加强凸包,在顶面的中间刀口区域上开有若干槽孔形成刀刃。为了尽可能地剃尽胡须,业内人士通常会将外刀刀口的厚度尽量减薄,但是,刀刃减得太薄,又会造成内刀(即动刀)切割到皮肤。因此,如何使得剃须更干净,又不会伤到皮肤,成为摆在业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外刀结构进行改进,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改良型外刀,此外刀结构简单,剃须更干净,又不会伤及皮肤。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6]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改良型外刀,在外刀的刀口区域对应于内刀的位置进一步减薄形成薄刃区,薄刃区的厚度比两侧未减薄的外周刀口区域厚度更薄。
[0007]所述外刀的外侧为弧面,外刀的刀口区域对应于内刀的位置,在外侧向内凹陷,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
[0008]所述外刀的外侧为弧面,外刀的刀口区域对应于内刀的位置,在内侧向外凹陷,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薄刃区的内侧曲率大于外侧曲率。
[0009]所述外刀的外侧为弧面,外刀的刀口区域对应于内刀的位置,在外侧削平,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
[0010]所述外刀的外侧为平面,外刀的刀口区域对应于内刀的位置,在外侧向内凹陷,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
[0011]所述外刀的外侧为平面,外刀的刀口区域对应于内刀的位置,在内侧向外凹陷,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
[0012]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在外刀的刀口区域对应于内刀形成薄刃区,刀口区域的局部(中央)相对两侧外周更薄,当剃须过程中外刀的外侧(剃须表面)在皮肤上滑动时,皮肤会紧密地接触到外刀的外周刀口区域,由于外刀的外周刀口区域更加厚,所有胡须或毛发能被引到缝隙中,但不会被剃得太深,当外刀在此状态下移动时,进入到缝隙中的毛发就会被引导到厚度更薄的薄刃区,毛发在薄刃区被剃去或切去足够的深度,实现了合适的剃须深度,使得剃须更干尽,又不会伤到皮肤,获得优异的剃须感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15]图2-1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0020]图6-1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立体结构图;
[0022]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0023]图8-1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立体结构图;
[00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剖视图;
[0026]图10-1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至图10-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改良型外刀10,在外刀10的刀口区域11对应于内刀20的位置进一步减薄形成薄刃区12,薄刃区12的厚度比两侧未减薄的外周刀口区域13厚度更薄。
[0028]所谓进一步减薄的方式有很多。
[0029]如,对于外侧为平面的外刀10而言,可以如图1至图4所示,外刀10的刀口区域11对应于内刀20的位置,在外侧向内凹陷(虚线为凹陷前),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12,其中图1和图2是双排式刀刃,图3和图4是单排式刀刃。对于外侧为平面的外刀10而言,也可以如图9至图10-1所示,外刀10的刀口区域11对应于内刀20的位置,在内侧向外凹陷(虚线为凹陷前),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12,此实施例结构同样适用于单排式刀刃。
[0030]又比如,对于外侧为弧面的外刀10而言,可以如图5至图6-1所示,外刀10的刀口区域11对应于内刀20的位置,在内侧向外凹陷(虚线为凹陷前),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12,薄刃区12的内侧曲率Rl大于外侧曲率R2,此实施例结构同样适用于单排式刀刃。对于外侧为弧面的外刀10而言,也可以如图7至图8-1所示,外刀10的刀口区域11对应于内刀20的位置,在外侧削平,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12,此实施例结构同样适用于单排式刀刃。当然,还可以在外侧向内凹陷,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12。
[0031]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将外刀10的刀口区域11局部(中央)相对两侧外周加工得更薄,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12,当剃须过程中外刀的外侧(剃须表面)在皮肤上滑动时,皮肤紧密地接触到外周刀口区域13,由于外周刀口区域13更加厚,使胡须或毛发被引到缝隙中后,不会被剃得太深,而外刀10在此状态下移动时,进入到缝隙中的毛发就会被引导到薄刃区12,毛发在薄刃区12被剃去或切去足够的深度,使得剃须更干尽。
[0032]以上仅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的几个实施例,其目的在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改良型外刀,其特征在于:在外刀的刀口区域对应于内刀的位置进一步减薄形成薄刃区,薄刃区的厚度比两侧未减薄的外周刀口区域厚度更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改良型外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的外侧为弧面,外刀的刀口区域对应于内刀的位置,在外侧向内凹陷,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改良型外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的外侧为弧面,外刀的刀口区域对应于内刀的位置,在内侧向外凹陷,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薄刃区的内侧曲率大于外侧曲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改良型外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的外侧为弧面,外刀的刀口区域对应于内刀的位置,在外侧削平,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改良型外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的外侧为平面,外刀的刀口区域对应于内刀的位置,在外侧向内凹陷,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电动剃须刀的改良型外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的外侧为平面,外刀的刀口区域对应于内刀的位置,在内侧向外凹陷,形成厚度减薄的薄刃区。
【文档编号】B26B19/04GK203650555SQ201320880197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刘莱生 申请人:厦门莱瑞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