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体育训练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5146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体育训练器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机器人体育训练器材,它由传球控制器、发球手臂、变频电动机及支架组成,传球控制器、发球手臂均及变频电动机均连接在支架上,传球控制器、发球手臂均与变频电动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既能减轻训练中陪练人员的工作强度,又能提高训练效果,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一种机器人体育训练器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类训练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篮球收发球训练器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篮球收发球训练时还是靠陪练员来实现的,这样陪练员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且陪练员不具备长时间供球的能力,当失去陪练员时,训练员就不能获取传来球的训练效果,直接影响技能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体育训练器材,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既能降低陪练员的工作强度,又能提高训练效果,实用性强。
[0004]实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设备由传球控制器、发球手臂、变频电动机及支架组成,传球控制器、发球手臂及变频电动机均连接在支架上,传球控制器、发球手臂均与变频电动机连接。
[0005]为了将球有节奏地控制并传递给发球手臂,将传球控制器设置成上下两片球面壳体,两片球面壳体经轴与固定杆连接、球面壳体与传动杆的一端连接,可使下侧的球面壳体绕轴转动,传动杆另一端带滚轮、传动杆上有轴可使传动杆弯折、传动杆下段经导向筒与支架连接。
[0006]为了将接到的球有效地发给训练员,将发球手臂设置为半圆弧形对称的两支,其下端有等径相互啮合的齿轮。
[0007]为了获取动力并有节奏地控制发球速度,采用的变频电动机轴上设置一个带波浪起伏轨道的齿轮和发球手臂下端的一个齿轮啮合且等径,而波浪起伏的轨道与传动杆下端的滚轮滚动接触。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既大大降低了陪练员的工作强度,又能提高训练效果,并且在没有陪练员的情况下也可以训练,实用性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2是传球控制器、变频电动机轴上带波浪起伏轨道在附图1上A — A向剖视图;
[0011]附图3是传球手臂在附图1的侧视图;
[0012]附图4是附图3的俯视图;
[0013]附图5是变频电动机轴上带波浪起伏轨道在附图1上的俯视图、即在图1上C 一C向剖视图;
[0014]附图6是附图5上D — D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如附图1、2、3所示,它由传球控制器1、发球手臂2、变频电动机3及支架4组成,传球控制器1、发球手臂2及变频电动机3均连接在支架4上,传球控制器1、发球手臂2均与变频电动机3连接。为了将球有节奏地控制并传递给发球手臂2,将传球控制器I设置成两片球面壳体11,两片球面壳体11经轴12与固定杆13连接、其下侧的球面壳体11与传动杆14 一端连接,当传动杆14传动时,下侧的球面壳体11绕轴12转动,可使传球控制器I的上口、下口打开或关闭,可实现控制球和传球的目的,传动杆14的另一端有滚轮15,传动杆14上有轴可使传动杆14弯折,传动杆14下段经导向筒16与支架4连接(见附图1、2、5、6所示)。为了将接到的球发给训练人员,将发球手臂2上的手指设置为半圆弧形对称两只,发球手臂2下段弯折,可增大传球的速度,同时也能准确便于接发球,而弯折的手臂2下段有等径相互啮合的齿轮21 (如附图1、3、4所示)。为了获取动力并有节奏地控制发球速度,采用的变频电动机3轴上设置一个齿轮31、其上面有波浪起伏的轨道32,齿轮31和发球手臂下段上的一个齿轮21啮合且等径,而波浪起伏的轨道32与传动杆14 一端的滚轮15滚动接触、能推动传动杆14传动,使球面壳体11绕轴12转动,可控制篮球不落地又能传递给发球手臂2,顺利地让发球手臂2将球发给训练员(附图1、2、5、6所示)。
[001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首先将牛角式漏斗5连接在支架4上,调整支架支腿的高度,以确定发球角度,再将固定杆13与漏斗5下口外壁连接固定,再将发球手臂2与传球控制器I调至协调一致即可。当训练员将篮球投入球篮内,篮球经过加长的挂网进入漏斗5,也可将其篮球直接放入漏斗内,篮球滚动到漏斗5下口被球面体11控制,即由传球控制器I控制,启动变频电动机3、带波浪起伏轨道32的齿轮31转动,波浪起伏轨道32较低处转动到传动杆14下端的滚轮15时将传球控制器I上口打开,可接到一个球、并控制该球,当波浪起伏的轨道32较高处转动到传动杆14下端的滚轮15时,传动杆14将传球控制器I上口关闭下口打开,并将球传递给发球手臂2,由于发球手臂2卡好下端的相互啮合的等径齿轮21有一个和变频电动机3轴上的齿轮31等径啮合,因此发球手臂2就自动接收传球控制器I传来的球,当波浪起伏的轨道32较低处转动到传动杆14下端的滚轮15时,发球手臂2将球发给训练员,与此同时,传动杆14又将传球控制器I上口打开,又接到一个篮球,变频电动机3在设置的自动控制程序指令控制下,发球手臂2接球与发球如此反复,便可使训练员连续训练。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器人体育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它由传球控制器,发球手臂、变频电动机及支架组成,传球控制器、发球手臂及变频电动机均连接在支架上,传球控制器、发球手臂均与变频电动机连接,所述的传球控制器,由上下两片球面壳体组成,两片球面壳体经轴与固定杆连接、球面壳体与传动杆的一端连接,可使下侧的球面壳体绕轴转动,传动杆的另一端带滚轮,传动杆上有轴可使传动杆弯折,传动杆下段经导向筒与支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体育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球手臂为半圆弧形对称两支,其下端有等径相互啮合的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体育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频电动机轴上有一个带波浪起伏高低不平的轨道的齿轮和发球手臂下端的一个齿轮啮合且等径,而波浪起伏轨道与传动杆下端的滚轮滚动接触。
【文档编号】B25J11/00GK203680299SQ201420012976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9日
【发明者】马望华, 邓耀凯, 赵鑫锐, 韩海锋, 李传举, 翟伟利, 马卓昊, 王罗景, 唐盼盼, 平君, 曹玉升 申请人:曹玉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