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销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834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销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销器,所述起销器主要由拉手、螺杆、连接体、左夹持体和右夹持体组成;所述拉手安装在螺杆头部的横向孔中;所述螺杆底部与连接体连接;所述左、右夹持体分别对称安装在连接体两侧的导滑槽中,所述夹持体头部有挂台特征,拆卸时只需将夹持体旋转900即可从连接体中拉出;在所述左、右夹持体上还分别设有一弧形槽,所述两弧形槽之间形成一夹持部位。本实用新型在模具拆卸时,通过左、右夹持体在连接体中的移动来改变夹持部位的尺寸,以适应销钉尺寸规格需求,然后再通过拉手带动夹持体将销钉从相关模具零件中拔出,采用该结构的起销器结构即可大大降低钳工工作劳动强度,减少组配工作量,缩短产品组配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起销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销器,特别是一种用于冲压生产中,可实现销钉等紧配元 件快速拆卸的起销器。

【背景技术】
[0002] 模具是冲压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其一般分为上模和下模两部分。上、下模中的 各零部件通过螺钉和销钉分别实现连接和定位,当模具需要修磨或拆卸时,一般先将动模 和定模分开,分别将动、定模上的紧固螺钉松开,再将处于一定装配关系的各模具零件间的 销钉依次打出。实际生产及教学中常采用铜棒敲击方式进行销钉的拆卸,但是,不管是上模 还是下模部分,具有装配和配合关系的模具零件均较多,对于上模或下模来讲,可能会同时 存在多组定位销钉,而且为保证模具零件强度、避免各销钉孔干涉,各组销钉在模具零件上 对应的销钉孔位置并不重叠。因此,当需要拆卸的销钉仅有一端裸露在模具零件外,而另一 端由于装配有其它相关模具零件,使销钉该端头部被埋于模板之下,这时要实现从销钉裸 露一端将销钉打出就比较困难。
[0003] 因此,为解决上述模具中的销钉拆卸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起销器结构,拆卸 时借助该专用工具即可将销钉从相关模板拔出,使模具的拆卸得以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冲压生产中可实现 动、定模部分的定位销钉拆卸的起销器,从而解决模具修配时,由于销钉的拆卸困难而造成 模具零件无法正常拆装的问题。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销器,所述起销器主要由 拉手、螺杆、连接体、左夹持体和右夹持体组成;所述拉手安装在螺杆头部的横向孔中;所 述螺杆底部与连接体连接;所述左、右夹持体分别对称安装在连接体两侧的导滑槽中;在 所述左、右夹持体上还分别设有一弧形槽,所述两弧形槽之间形成一夹持部位。
[0006]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起销器,在模具拆卸时,通过左、右夹持体在连接体中的移动来 改变夹持部位的尺寸,以适应销钉尺寸规格需求,然后再通过拉手带动夹持体将销钉从相 关模具零件中拔出,由于夹持体头部有挂台特征,拆卸时只需将夹持体旋转90°即可从连 接体中拉出。采用该结构的起销器结构即可大大降低钳工工作劳动强度,减少组配工作量, 缩短产品组配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09]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起销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其中:1、拉手;2、螺杆;3、连接体;4、左夹持体;5、右夹持体;6、导滑槽;7、弧形 槽;8、横向孔;9、夹持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 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起销器,所述起销器主要由拉手1、螺杆2、连 接体3、左夹持体4和右夹持体5组成;拉手1为一细轴状结构,安装在螺杆2头部的横向孔 8中;螺杆2底部通过螺纹部分与连接体3连接;左、右夹持体4, 5分别对称安装在连接体 3两侧的导滑槽6中,在左、右夹持体4, 5上还分别设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弧形槽7,两弧形槽 7之间形成一夹持部位9,在模具拆卸时,通过左、右夹持体在导滑槽6中相对左右移动来改 变夹持部位9的尺寸,以适应销钉尺寸规格需求,然后再通过拉手1带动夹持体将销钉从相 关模具零件中拔出,由于夹持体头部有挂台特征,拆卸时只需将夹持体旋转900即可从连 接体中拉出。采用该结构的起销器结构即可大大降低钳工工作劳动强度,减少组配工作量, 缩短产品组配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0014]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 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起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销器主要由拉手(1)、螺杆(2)、连接体(3)、左夹持 体(4)和右夹持体(5)组成;所述拉手(1)安装在螺杆(2)头部的横向孔(8)中;所述螺杆 (2)底部与连接体(3)连接;所述左、右夹持体(4, 5)分别对称安装在连接体(3)两侧的导 滑槽(6)中;在所述左、右夹持体(4,5)上还分别设有一弧形槽(7),所述两弧形槽(7)之间 形成一夹持部位(9)。
【文档编号】B25B27/00GK203887778SQ201420227042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李耀辉, 许春龙 申请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