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拾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6559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拾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拾取装置,包括机身、旋转手臂、传动机构、升降机构、抓手,所述机身为长方体形状,所述旋转手臂包括第一旋转手臂与第二旋转手臂,所述第一旋转手臂设于机身上端,其一端与穿过机身通孔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手臂设于第一旋转手臂左侧上端,其一端通过输入轴与第一旋转手臂相连接,另一端设有内螺纹通孔,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升降电机,所述升降杆设于第二旋转手臂设有内螺纹通孔的一端,且穿过该内螺纹通孔,所述升降电机设于第二旋转手臂上端,所述抓手设于升降机构下端。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拾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于生产有着直接影响,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又一种的先进技术,当今的轴承生产中,现有的生产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通过以机器代替部分人工来提高其生产效率,以满足当今的社会需求,特别是在轴承生产中,通过用机器来拾取零件的方式来代替以人工拾取的方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这样的自动拾取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拾取装置,用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自动拾取装置,包括机身、旋转手臂、传动机构、升降机构、抓手,所述机身为长方体形状,其下表面设有底座盘,上表面设有通孔,所述旋转手臂包括第一旋转手臂与第二旋转手臂,所述第一旋转手臂设于机身上端,其一端与穿过机身通孔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手臂设于第一旋转手臂左侧上端,其一端通过输入轴与第一旋转手臂相连接,另一端设有内螺纹通孔,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机身内部,其通过输入轴与第一旋转手臂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于第一旋转手臂上端,其下端设有同步带,同步带一端与第二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旋转手臂和第二旋转手臂之间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升降电机,所述升降杆设于第二旋转手臂设有内螺纹通孔的一端,且穿过该内螺纹通孔,所述升降电机设于第二旋转手臂上端,所述抓手设于升降机构下端;
[0006]具体的,所述机身内部设有第一光电编码器,所述第一旋转手臂下端设有第二光电编码器;
[0007]所述抓手通过连杆与升降杆相连接,且连杆与升降杆之间设有抓手电机;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自动拾取装置采用传动机构、旋转手臂与升降机构的设计,通过电机驱动,旋转手臂四周转动,升降机构上下升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满足同一流水线上不同位置的拾取,取代了人工手动拾取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有利于节约成本;该自动拾取装置采用光电编码器的设计,用于提高拾取精度,减少拾取失败的概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拾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拾取装置包括机身1、旋转手臂、传动机构、升降机构、抓手12,所述机身为长方体形状,其下表面设有底座盘,上表面设有通孔,所述旋转手臂包括第一旋转手臂4与第二旋转手臂8,所述第一旋转手臂设于机身上端,其一端与穿过机身通孔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手臂设于第一旋转手臂左侧上端,其一端通过输入轴与第一旋转手臂相连接,另一端设有内螺纹通孔,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机身内部,其通过输入轴与第一旋转手臂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于第一旋转手臂上端,其下端设有同步带6,同步带一端与第二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旋转手臂和第二旋转手臂之间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10、升降电机9,所述升降杆设于第二旋转手臂设有内螺纹通孔的一端,且穿过该内螺纹通孔,所述升降电机设于第二旋转手臂上端,所述抓手设于升降机构下端;
[0012]具体的,所述机身内部设有第一光电编码器3,所述第一旋转手臂下端设有第二光电编码器7 ;
[0013]所述抓手通过连杆与升降杆相连接,且连杆与升降杆之间设有抓手电机11 ;
[0014]该自动拾取装置采用传动机构、旋转手臂与升降机构的设计,通过电机驱动,旋转手臂四周转动,升降机构上下升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满足同一流水线上不同位置的拾取,取代了人工手动拾取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有利于节约成本;该自动拾取装置采用光电编码器的设计,用于提高拾取精度,减少拾取失败的概率,有利于提尚生广效率。
[001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旋转手臂、传动机构、升降机构、抓手,所述机身为长方体形状,其下表面设有底座盘,上表面设有通孔,所述旋转手臂包括第一旋转手臂与第二旋转手臂,所述第一旋转手臂设于机身上端,其一端与穿过机身通孔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手臂设于第一旋转手臂左侧上端,其一端通过输入轴与第一旋转手臂相连接,另一端设有内螺纹通孔,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机身内部,其通过输入轴与第一旋转手臂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于第一旋转手臂上端,其下端设有同步带,同步带一端与第二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旋转手臂和第二旋转手臂之间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升降电机,所述升降杆设于第二旋转手臂设有内螺纹通孔的一端,且穿过该内螺纹通孔,所述升降电机设于第二旋转手臂上端,所述抓手设于升降机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部设有第一光电编码器,所述第一旋转手臂下端设有第二光电编码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通过连杆与升降杆相连接,且连杆与升降杆之间设有抓手电机。
【文档编号】B25J9/18GK204248886SQ201420676990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3日
【发明者】冯能 申请人:嘉善五洲无油轴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