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完全集成双锁定机构以及丢失密码定义系统的挂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575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完全集成双锁定机构以及丢失密码定义系统的挂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挂锁,尤其是具有双锁定机构的挂锁。



背景技术:

许多挂锁结构已经被开发并且广泛使用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接近已经闭合和锁定的任何特定物品或区域。虽然许多锁被构造成通过钥匙打开,但是通过特定组合知识而打开的大量组合锁构造已经被开发出来。

由于其简单方便的使用,组合锁变得非常受欢迎,一种特定类型的组合锁是使用多种可旋转独立拨盘的,每个独立拨盘形成标记之一,通常是数字或字母,其包括用于释放锁的组合。通常,组合锁具有一种模式或用户能够设置或重置所需的组合序列的位置。

在飞机旅行中,新的法规和要求允许海关官员或过境安全人员实际上打破任何挂锁,以获得被认为可疑的行李。根据这些新的安全规定,所有行李都必须被扫描或检查以防止运输潜在危险物品或被认为不合需要的产品。目前,挂锁可以具有两个单独的和独立的锁定系统,其中两个锁定系统能够独立地使单个钩环被释放和/或锁定地接合。这样,通过使用密钥激活区或组合激活区,挂锁能够被打开。密钥激活区允许安全人员用万能钥匙打开挂锁,然后在检查完成后将挂锁重新锁定在适当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具有双锁定机构的挂锁,其被封闭在锁定主体或壳体中。双锁定挂锁具有通过组合代码操作的密码锁定机构和由密钥激活的覆盖机构。壳体具有一间隔件作为其顶部,堆叠的离合器形成中间部分和具有孔的底部,以从间隔件接收螺钉来固定壳体。拨盘可旋转地安装在离合器上用于改变组合代码。壳体具有主轴,主轴具有用于存储钩环的跟部的通道。主轴的向上运动允许钩环被向上拉动以解锁挂锁。当使用正确的组合代码或用钥匙激活覆盖机构时,允许主轴向上移动。利用覆盖机构,如果用户忘记组合代码,用户能够用备用钥匙打开挂锁,然后重置拨盘至新的组合代码。

因此,一方面,本发明是一种可在锁定模式和打开模式下操作的挂锁,包括:

具有跟部和趾部的钩环;

配置为存储所述钩环跟部的锁壳,其中所述钩环可以从锁壳部分地从第一钩环位置释放到第二钩环位置,所述锁壳包括顶部,形成中间部分和底部的堆叠的离合器,所述中间部分具有大体圆柱形的外表面;

多个拨盘可移动地安装在圆柱形外表面上以形成组合代码;

主轴,其设置在锁壳内并且设置为提供密码锁定机构,密码锁定机构配置为将挂锁保持在基于所述组合代码的锁定模式中;且

相对于主轴设置的覆盖机构,覆盖机构可激活以使挂锁在打开模式下操作,并且其中当挂锁在锁定模式操作时,钩环处于所述第一钩环位置,并且当挂锁在打开模式下操作时,钩环处于第二钩环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主轴包括一个或多个凹槽,并且锁壳的顶部包括一个或多个孔以接收一个或多个紧固件,紧固件设置为穿过主轴上的凹槽并到达底部,以便将底部固定到顶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主轴包括:

用于存储钩环的跟部的通道;且

相对于所述通道设置的闩锁,闩锁具有设置为接合跟部和主轴的叉形件,以防止钩环从第一钩环位置移动到第二钩环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主轴可移动地安装在锁壳的底部上,并且主轴能够在垂直运动中从底部向上移动,以从第一主轴位置改变到第二主轴位置,其中堆叠(stack of)的离合器设置为控制主轴的垂直运动,离合器提供圆柱形外表面,并且其中拨盘与离合器协作安装在圆柱形外表面上,使得当组合代码与预定密码匹配时,离合器允许主轴的垂直运动,使得钩环能够从第一钩环位置移动到第二钩环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钥匙激活覆盖机构,使闩锁的叉形件能够使钩环的跟部从主轴脱离,从而当主轴处于第一主轴位置时允许钩环从第一钩环位置移动到第二钩环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堆叠的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和最后离合器,最后离合器布置在锁壳底部的顶端上,并且其中锁壳的顶部还包括布置在第一离合器和主轴的顶端上的间隔件,其中间隔件包括:

间隔孔,其与所述通道连通,以便允许钩环的跟部放置在通道中,且

切口区,允许主轴从第一主轴位置移动到第二主轴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顶部还包括具有多个扩展夹的顶部主体,并且所述间隔件包括多个锁定通道,锁定通道设置为接收顶部主体的扩展夹,以便将顶部主体固定至间隔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顶部还包括安装在顶部主体上的顶盖,顶盖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间隔孔连通,第二孔设置为当钩环处于第一钩环位置时接收钩环的趾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顶盖还包括:

突起,位于相对于第二孔处;且

多个位于顶盖的外周表面的盖夹,并且其中间隔件还包括尺寸被设计为接收顶盖突起的突起接收孔,并且其中顶部主体还包括设置为接收盖夹的多个夹子接收槽,使得当钩环处于第一钩环位置时,顶盖和顶部主体处于锁定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离合器包括开口间隙,并且主轴包括多个扩展突起,以对准离合器的开口间隙,从而允许主轴从第一主轴位置移动到第二主轴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离合器包括多个外齿接收槽,并且每个拨盘包括多个轮齿,以与离合器的外齿接收槽接合,从而控制所述离合器的旋转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钩环的跟部具有直径大于钩环的剩余部分的端部,并且主轴的通道具有比通道的剩余部分更宽的通道部分(channel section),所述较宽的通道部分的尺寸被设计成存储跟部的端部,并且其中闩锁的叉形件被放置在跟部的端部的顶端上,以便接合跟部和主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道的较宽通道部分具有剖面边缘(section edge),使得当钩环位于第二钩环位置时,跟部的端部的顶端接触较宽通道部分的剖面边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钩环的跟部具有钩环突起,且间隔孔包括具有钩环突起槽的部分环形件,钩环突起槽的尺寸设计为当钩环处于第一钩环位置时接收钩环突起,并且当钩环处于第二钩环位置时,钩环突起向上移动并离开钩环突起槽,使得当钩环被转动以使钩环突起移动远离钩环突起槽时,防止钩环向下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顶部还包括安装在间隔件上的顶部主体,顶部主体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与间隔孔连通,以允许将钩环的跟部放置在通道中,以及设置为接收钩环的趾部的第二孔,并且其中间隔件的接收孔包括螺钉孔,并且顶部主体的第二孔包括用于接收紧固件的另一孔,所述紧固件设置为紧固到间隔件的螺钉孔中,以将顶部主体固定到间隔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钩环处于第二钩环位置时,通过从螺钉孔移除紧固件,能够从间隔件移除顶部主体,以允许用户从圆柱形外表面移除拨盘以改变组合代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钩环处于第二钩环位置时,通过将顶盖的盖夹从顶部主体的夹子接收槽脱离,可以将顶盖从顶部主体移除,并且可以通过将顶部主体的扩展夹从间隔件的锁定通道脱离而将顶部主体从间隔件移除,以允许用户从圆柱形外部表面移除拨盘以改变组合代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钩环的跟部具有端部和比端部直径小的颈部,其中闩锁(latch)的叉形件被放置在颈部以及端部的顶端上,以便接合跟部和主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钩环处于第二钩环位置时,拨盘可以从圆柱形外表面移除,以允许用户改变组合代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顶部包括具有趾孔的顶部主体,以便当钩环处于第一钩环位置时接收所述钩环的趾部,并且主轴包括多个扩展的突起,并且每个拨盘包括多个轮齿,并且其中堆叠的离合器可旋转地安装在锁壳上以提供圆柱形外表面,每个离合器包括:

开口间隙,设置为与主轴的扩展突起相接合,且

多个外齿接收槽,设置为与拨盘的轮齿接合,并且其中通过将离合器的开口间隙与主轴扩展的突起对准,将拨盘从圆柱形表面移除以便当钩环向上移动时允许主轴向上移动;

向上移动钩环以将钩环从第一钩环位置改变到第二钩环位置;

从顶部移除顶部主体;且

将拨盘的轮齿从离合器的外齿接收槽脱离。

本发明的特征是在挂锁中实现的一种丢失密码定义系统。在正常操作中,旅行者预期使用锁的组合特征并且钥匙操作机构允许运输安全管理(TSA)官员在必要时检查行李。如果旅行者忘记组合代码,丢失密码定义系统允许用户使用备份钥匙打开挂锁,然后将拨盘重置为新的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是拨盘与锁体一样大,这对于有视力问题的人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的本质和目的,参考结合以下附图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挂锁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挂锁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挂锁的剖视图,其中钩环处于锁定模式;

图4是图1所示的挂锁处于解锁模式的剖视图,其中采用钥匙解锁挂锁;

图5A,5B是形成挂锁的零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挂锁处于解锁模式的剖视图,其中采用组合代码解锁挂锁;

图7是处于解锁模式的挂锁的透视图,其中拨盘和顶盖从锁壳移除;

图8A,8B是拨盘的透视图;

图9A-9C是离合器的透视图;

图10A-10C是挂锁的主轴的零件的透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挂锁的钩环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2是挂锁的闩锁的透视图;

图13是挂锁的棘轮板的透视图;

图14是挂锁的盖板的透视图;

图15A,15B是挂锁的间隔件的透视图;

图16是挂锁的底部主体的透视图;

图17A,17B是挂锁的顶盖的透视图;

图18A,18B是挂锁的顶部主体的透视图;

图19是挂锁的锁柱的透视图;

图20是挂锁的凸起的透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挂锁的钩环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且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挂锁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顶部主体从挂锁的其余部分分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锁定机构的挂锁:密码锁定机构和覆盖机构。挂锁具有用于存储钩环的跟部的锁壳,其中当挂锁从锁定模式改变到打开模式的时候钩环部分释放。挂锁具有处于锁壳中的主轴,以基于组合代码操作密码锁定机构。密码锁定机构能够被密钥操作机构覆盖。密码锁定机构和密钥覆盖机构均设置在锁壳中。

挂锁10具有底部主体130,多个离合器堆叠设置且安装在底部主体130的顶端,并且间隔件或顶部110安装在离合器50的顶端以形成锁壳15(见图7)。离合器50形成锁壳15的大致圆柱形外表面。挂锁10也具有主轴60,其位于锁壳15内。主轴60具有通道62用于存储钩环70的跟部71,并且主轴60可移动地安装在底部主体130上用于垂直运动,其通过离合器50控制。间隔件100具有与通道62相通的间隔孔117a,以允许跟部71上下移动。挂锁10具有多个拨盘40以形成组合代码20。拨盘40均是可旋转地安装在锁壳15的圆柱形外表面上以改变组合代码。拨盘40设置为接合离合器50用于当拨盘40旋转的时候移动离合器50。钩环70的跟部71具有比钩环70的其余部分直径大的端部75,从而在较大的直径和较小的直径之间形成阶部72。通道62具有比通道62的其余部分更宽的通道部分62a,且较宽的通道部分62a具有上边缘69。较宽的通道部分62a设置为存储跟部71的较大的端部75。通道62也具有用于可旋转地安装闩锁80的闩锁槽62b。闩锁槽62b的一端切入通道60的较宽的通道部分62a以便将闩锁80的叉形件82放置在跟部71上的较大的端部75上的阶部72处。同样地,当挂锁10位于锁定模式或通过组合代码打开的时候,闩锁80总是接合钩环70的跟部和主轴60,从而所有钩环70的拉动或推动将直接转移到主轴60。主轴60具有一排扩展突起61,并且每一个离合器50在内部离合器表面上具有开口间隙51用于接收扩展突起61。因此,主轴60,连同离合器50和闩锁80一起提供基于组合代码的密钥锁定机构。密钥锁定机构由拨盘40控制使得当所有拨盘40转到预设的打开锁组合时,每一个离合器50的开口间隙51将会与主轴60对应的扩展突起61对准。这允许用户沿着主轴60向上拉动钩环70。由于钩环70被向上拉动,钩环70能够自由摆动,同时跟部71的一部分保持在主轴60的通道62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离合器50具有一个或多个故障缺口57。故障缺口57允许主轴60的扩展突起接触从而其使得挂锁更难选择。

锁定模式和锁定结构(图1,2,3,8A-20):

主轴60具有2个用铆钉螺合在一起或配合在一起形成单件的主体。主轴60具有2个沿着主轴表面的直的凹槽66。主轴60的底端64具有2个从直的凹槽66扩展的弧形槽65。每一个弧形槽65尺寸被设定为接收底部主体130的弧形接收凹槽131。弧形接收凹槽131放置在弧形槽65中,主轴60相对于底部主体130不具有旋转运动,其限制主轴60仅具有垂直运动。主轴60具有棘齿槽67用于接收具有一排棘轮尖端91的棘轮板90。每一个离合器50在其内表面上具有多个棘轮接收槽52。棘轮接收槽52尺寸设计为接收棘轮板90的棘轮尖端91使得离合器50相对于主轴60的旋转运动将会提供棘轮(咔哒声)感觉。主轴60还具有盖板100,盖板100利用铆钉63附接到主轴60的顶端68,用于将棘轮板90永久地固定至主轴60。在主轴60放置到堆叠的离合器50内部之后,间隔件110放置在离合器50和主轴60的顶端上。间隔件110具有一个或多个螺钉/铆钉孔111以允许一个或多个螺钉200(或铆钉)穿过主轴60上的直的凹槽66并且拧入底部主体130的一个或多个螺钉孔134中。在螺钉200或铆钉被紧固之后,离合器50能够在水平方向旋转但是不能垂直移动。离合器50不能向上移动因为顶部离合器50的顶面55与间隔件110的平坦表面112相接触。离合器50不能向下移动因为最后离合器50的底面54与底部主体130的平坦表面132相接触。间隔件110,离合器50以及底部主体130形成挂锁10的锁壳15。堆叠的离合器50在锁壳15上提供圆柱形表面用于安装拨盘40。间隔件110具有切口区113,仅当离合器50的所有开口间隙51与主轴60的扩展突起61对准时,允许主轴60在垂直运动中从底部主体130向上移动。

为了完成挂锁10的组装,根据预设的组合代码20将拨盘40安装在离合器50上。每一个离合器50在其内表面上具有多个轮齿接收槽53。每一个拨盘40在其内表面上具有匹配数量的轮齿41。拨盘40的轮齿41设置为插入到离合器50的轮齿接收槽53中。这样,拨盘40的旋转运动将会转移到离合器50。当一个或多个拨盘40转动时,用户能够得到棘轮的感觉。在安装拨盘40之后,顶部主体150被放置在间隔件110的顶端上并且顶盖140与顶部主体150相结合。每一个顶部主体150在其内表面上具有多个扩展夹151。间隔件110具有匹配数量的通道115,每一个通道都扩展入静止区域116中。当顶部主体150放置在间隔件110的顶端上时,顶部主体150上的扩展夹151被推动通过间隔件110的通道115然后顶部主体150被转动直到扩展夹151在静止区域116接合。因此,通道115和静止区域116共同起到锁定通道的作用。通过跟部孔141,顶盖140被引导穿过短腿趾部73和长腿跟部71的一部分,直到锁定孔144下方的突起143被放置在间隔件110的顶端上的接收孔117中。顶盖140具有多个设置为接合顶部主体150的夹子接收槽152的扩展夹142。一旦钩环70的趾部73随着钩环70被向下推动而被放置在顶盖140的锁定孔144中,钩环70,顶盖140以及顶部主体150均被锁定就位。拨盘40不能从锁壳15移除。

一个或多个拨盘40能够被旋转目的是产生至少离合器50的一个开口间隙51和主轴60的一个扩展突起61之间的错位。错位阻止主轴60被向上拉动。因为钩环70与主轴60通过闩锁80在阶部72相接合,所以钩环70不能被向上拉动。因此,钩环70的趾部73被锁定在顶盖140的锁定孔144中。为了解锁挂锁,用户必须使用正确的组合代码或使用密钥覆盖机构。

密钥覆盖机构30位于相对于通道60的较宽的通道部分62a的主轴60的内部。密钥覆盖机构30具有圆柱形件160和设置在圆柱形件160顶端上的凸起170。圆柱形件160具有多个位于其部分圆柱形主体上的晶片180。圆柱形件160具有位于其上端的扩展突起161。凸起170具有尺寸设计为接收圆柱形件160的扩展突起161的凸起孔172。在凸起170的顶端上,扩展销171设置为接合闩锁80的凹槽81。当挂锁10处于锁定模式时,闩锁80的叉形件82接合钩环70的跟部71和主轴60。晶片180和相关销阻止圆柱形件160转动,除非使用备用钥匙。当圆柱形件160不转动时,凸起170不能转动且闩锁80位于锁定位置。因此,闩锁80的叉形件82限制跟部71的端部75向下移动以便从顶盖140的锁定孔144释放趾部73。在这种情形下,钩环70被称为处于夹持锁定位置。

通过组合代码解锁(图5A,5B,6和7):

为了通过组合代码解锁挂锁10,用户必须将由拨盘40形成的组合代码20与顶部主体150和底部主体130上的指示线153/133对准。用户也必须执行以下步骤:

A)将趾部从锁定孔脱离

当组合代码20对准的时候,离合器50的指示标记56也以同样的方式对准。每个离合器50的开口间隙51立刻与主轴60的扩展突起61对准。由于钩环70处于夹持锁定位置,用户能够立刻沿着主轴60向上拉动钩环70。当钩环70向上拉动的时候,钩环70的趾部73从顶盖140的锁定孔144脱离。

B)旋转钩环

当钩环70向上移动的时候,钩环70向上拉动主轴60直到主轴60的顶端68撞到间隔件100的边缘114。从图15A可以看出,间隔孔117a具有一带有钩环突起槽118的部分环形件119。钩环突起槽118尺寸设计为接收钩环突起74。当钩环70向上移动的时候,钩环70的钩环突起74移出钩环突起槽118并抵靠在间隔件110的部分环形件119的表面上。当钩环70释放的时候,用户能够旋转钩环70。当钩环70旋转的时候,钩环70的钩环突起74保持在部分环形件119的表面上。这阻止钩环向下移动。这很重要因为在钩环被向上拉动并防止退回之后,主轴60的突起61将始终与对准中的离合器50的开口间隙51接合。这样,当挂锁10处于打开模式的时候离合器50被阻止具有任何旋转移动,直到被组合代码解锁。

通过密钥机构模式解锁(图4):

密钥覆盖机构30由圆柱形件160控制,其是晶片滚筒柱体(wafer tumbler cylinder)。用户能够使用备用钥匙解锁挂锁10。

C)从闩锁松开钩环

用户能够将正确的钥匙190插入密钥覆盖机构30并转动圆柱形件160。因为圆柱形件160的扩展突起161与凸起170的孔172相接合,凸起170也可以与圆柱形件160一起转动。此外,凸起170的扩展销171与闩锁80的凹槽81相接合。圆柱形件160的旋转运动通过凸起170转变为闩锁80的水平运动。闩锁80的水平运动使得闩锁80的叉形件82移动远离主轴60的通道62,允许跟部71的端部75相对主轴60向上移动直到端部75撞到通道62的较宽的通道部分62a的上边缘69。这样,钩环70的钩环突起74移出间隔件110的钩环突起槽118并且趾部73从顶盖140的锁定孔144脱离。现在钩环70能够自由摆动。

应当注意的是,因为离合器50的开口间隙51不是完全对准主轴60的扩展突起61,所以主轴60不具有垂直运动。因当注意的是,钥匙190可以是备用钥匙,特别适合于某些密钥覆盖机构30或万能钥匙。备用钥匙是提供给挂锁10的用户以及万能钥匙提供给安全人员或交通安全管理局(TSA)。

丢失密码定义机构(图4和图5A-5B)

如果用户丢失或忘记组合代码,用户能够立刻使用以上所述的备用钥匙190开锁。当钩环70的趾部73不再处于锁定孔144时,能够使用顶部主体150提供的间隙154将顶盖140拉出顶部主体150,例如。用户也可以从钩环70移除顶盖140。

D)移除顶部主体

当顶盖140从顶部主体150移除的时候,顶部主体150能够逆时针旋转(相对图4)以将顶部主体150的扩展夹151从间隔件110的静止区域116释放。然后可以向上拉动顶部主体150并且远离挂锁10的其余部分。

E)对准离合器

用户能够立刻将所有的拨盘40移出锁壳15,然后旋转离合器50使得每一个离合器50上的指示标记56与底部主体130上的标记线133对准。离合器50立刻被定位使得每个离合器50的开口间隙51对准主轴60的扩展突起61。

F)重组拨盘

在离合器50对准之后,用户能够以期望的组合代码将拨盘40推回离合器50上。不干扰离合器50,用户能够将拨盘40放置在离合器50上使得每一个形成期望的组合的数字与底部主体130的标记线133对准。

G)重组顶部主体和顶盖

在放置好拨盘40之后,用户能够通过推动顶部主体150的扩展夹151穿过间隔件110的通道115将顶部主体150放回原处然后转动顶部主体150直到扩展夹151位于间隔件110的静止区域116。然后用户通过将顶盖的突起143对准间隔件110的孔117放回顶盖140。用户能够立刻旋转钩环70并将趾部73锁定在顶盖140的锁定孔144中。

在将钥匙190拔出圆柱形件160之后且打乱组合代码之后,用户能够使用新的组合代码来再次开锁。

通过组合代码重置(图6和图7):

为了重置组合代码,用户必须通过使用组合代码20打开挂锁10并将拨盘40与顶部主体150和底部主体130上的指示线153/133对准。用户可以按照步骤(A)将钩环70的趾部73从顶盖140的锁定孔144脱离。然后用户可以按照步骤(B)移出钩环70。现在用户能够移除顶盖140使得突起143从间隔件110的孔117脱离。顶盖140可以立刻沿着钩环70滑动并从挂锁10的其余部分移除。用户可以按照步骤(D)移除顶部主体150。用户能够将所有的拨盘40移出离合器50然后以用户自己期望的组合代码将拨盘40推回至离合器50上。在不干扰离合器的情况下,用户将拨盘放置在离合器上使得每一个形成期望的组合的数字与底部主体130上的标记线133对准。然后用户可以按照以上步骤(G)重组顶部主体150和顶盖140。

钩环的另一实施例(图21)

如图21所示,钩环70具有趾部73和带有钩环突起74的跟部71。替代具有较大直径的端部(见图11),跟部71在较窄的颈部76之后具有端部77。根据本实施例,当挂锁10处于锁定模式时,闩锁80的叉形件82将会与颈部76接合(见图12)。当叉形件82移动远离主轴60的通道62的时候,钩环70能够垂直向上移动,这类似于当挂锁通过以上所描述的密钥覆盖机构被解锁时的情况。

具有丢失密码定义系统的集成双锁定(图2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顶盖140和顶部主体150都集成到一体式顶部主体310中。一体式顶部主体310具有趾孔311用于接收钩环70的趾部73,且具有与间隔孔117a相通以允许将跟部71放置在通道62中的跟孔312。钩环一体式顶部主体310还包括位于趾孔311内部的螺钉孔313。螺钉孔313允许螺钉320紧固至间隔件110的螺钉孔117b。

在一体式顶部主体310安装至间隔件110的顶端之后,螺钉320能够被紧固在一体式顶部主体310的螺钉孔313和间隔件110的螺钉孔117b中。当挂锁处于锁定模式时,一体式顶部主体310不能从挂锁的其余部分移除。利用一体式顶部主体310,复位功能比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更易于操作。在复位模式,用户能够简单地向上拉动钩环70并且使钩环70摆动远离趾孔311,然后将螺钉320从间隔件110的螺钉孔117b和一体式顶部主体310的螺钉孔移除。然后用户能够移除一体式顶部主体310远离间隔件110并将拨盘40移出。在以期望的组合重组拨盘40之后,用户能够将一体式顶部主体310放回至间隔件110并将螺钉320紧固在适当位置。

因此,尽管本发明已经描述了相关的其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前述和各种其它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省略和偏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