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0809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合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介于门扇与框之间、可开闭地支撑门扇的合叶。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合叶,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被人们所知晓。如图16所示,该合叶具备安装于门扇的第一合叶主体101和安装于框的第二合叶主体102。在第一合叶主体101与第二合叶主体102之间有第一臂103和第二臂114存在。在第一和第二合叶主体101、102组装有用于在门扇对框的上下、左右以及前后方向作微调的位置调整部104a、104b、105a、105b。

第一臂103,其基端部藉轴106a、106b而可旋转地被支撑于第一合叶主体101的位置调整部104a、104b,其顶端部则藉旋转块107a、107b而可旋转且可滑动地被支撑于第二合叶主体102的位置调整部105a、105b。第二臂114也同样,其基端部藉轴108a、108b而可旋转地被支撑于第二合叶主体102的位置调整部105a、105b,其顶端部则藉旋转块109a、109b而可旋转且可滑动地被支撑于第一合叶主体101的位置调整部104a、104b。

第一臂103形成为C形。第二臂114形成为H形,具有于水平方向延伸的主体部114a。以第一臂103与第二臂114相互交叉的方式将第二臂114的主体部114a插入第一臂103的开口部103a。第一臂103与第二臂114藉圆弧形轴承110a、110b可旋转地联接。另外,在典型的合叶中,是用轴取代圆弧形轴承110a、110b而将第一臂103与第二臂114联接起来的(譬如参见专利文献2)。

开门扇时,第一臂103相对第一合叶主体101和第二合叶主体102旋转,第二臂114也相对第一合叶主体101和第二合叶主体102旋转。于是,第一和第二臂103、114相对旋转。

已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德国发明专利第102004054708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2-24151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在合叶的第一臂103和第二臂114有门扇的自重、力矩等负荷作用。已有合叶中,第一臂103形成为C形,使得可将第二臂114插入,故存在不能提高第一臂103强度的问题。为了防止这一点,将第二臂114插入于第一臂103的开口部103a后往第一臂103嵌入隔垫112,但是隔垫112会窜动,故并不能将第一臂103的强度提高多少。

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强度的合叶。

技术方案

以下描述下本发明。本发明提供滑动型合叶和连杆型合叶的新结构。须指出的是,虽然为便于容易理解本发明而于括号内标记了附图中的参考标号,但是本发明并非因此而受附图所示方式的限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涉及滑动型合叶,该合叶具备可安装于门扇(d)与框(f)中一方的第一合叶主体(1)、可安装于门扇(d)与框(f)中另一方的第二合叶主体(2)、第一臂(3)和第二臂(4);上述第一臂(3),其基端部(3a)可旋转地被支撑于上述第一合叶主体(1),其顶端部(3b)可旋转且可滑动地被支撑于上述第二合叶主体(2);上述第二臂(4),其基端部(4a)可旋转地被支撑于上述第二合叶主体(2),其顶端部(4b)可旋转且可滑动地被支撑于上述第一合叶主体(1);其中,上述第一臂(3)具有开口部(3g),且形成为将上述开口部(3g)包围的闭合的一体式形状;上述第二臂(4)具有被插入上述第一臂(3)的上述开口部(3g)且高度在上述开口部(3g)的上下方向高度以下的主体部(4c);设置有将上述第二臂(4)的上述主体部(4c)的上面与上述第二合叶主体(2)之间的间隙(δ1)填埋的第一突起部(31)、将上述第二臂(4)的上述主体部(4c)的下面与上述第二合叶主体(2)之间的间隙(δ2)填埋的第二突起部(32)、将上述第二臂(4)的上述主体部(4c)的上面与上述第一合叶主体(1)之间的间隙(δ3)填埋的第三突起部(33)、和将上述第二臂(4)的上述主体部(4c)的下面与上述第一合叶主体(1)之间的间隙(δ4)填埋的第四突起部(34)。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涉及连杆型合叶,该合叶具备可安装于门扇(d)与框(f)中一方的第一合叶主体(51)、可安装于门扇(d)与框(f)中另一方的第二合叶主体(52)、第一臂(54)和第二臂(55);上述第一臂(54),其基端部(54a)可旋转地被支撑于上述第一合叶主体(51),其顶端部(54b)介于第一连杆(56)被支撑于上述第二合叶主体(52);上述第二臂(55),其基端部(55a)可旋转地被支撑于上述第二合叶主体(52),其顶端部(55b)介于第二连杆(57)被支撑于上述第一合叶主体(51);其中,上述第一臂(54)具有开口部(54g),且形成为将上述开口部(54g)包围的闭合的形状;上述第二臂(55)具有被插入上述第一臂(54)的上述开口部(54g)且高度在上述开口部(54g)的上下方向高度以下的主体部(55c);设置有将上述第二臂(55)的上述主体部(55c)的上面与上述第二合叶主体(52)之间的间隙(δ1)填埋的第一突起部(71)、和将上述第二臂(55)的上述主体部(55c)的下面与上述第二合叶主体(52)之间的间隙(δ2)填埋的第二突起部(72)。

须指出的是,本发明中“上下方向”系指合叶使用于水平方向打开的门扇时的“上下方向”。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臂形成为将开口部包围的闭合的一体式形状,所以能提高第一臂的强度。另外,虽然为了插入第一臂的开口部,第二臂的主体部的上下方向高度变低,但是由于设置填埋间隙的第一至第四突起部,所以第二臂共以4点与第一和第二合叶主体接触。故,第二臂能以4点稳定地承受荷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臂形成为将开口部包围的闭合的形状,所以能提高第一臂的强度。另外,虽然为了插入第一臂的开口部,第二臂的主体部的上下方向高度变低,但是由于设置填埋间隙的第一和第二突起部,所以第二臂的基端部以2点与第二合叶主体接触,能以2点稳定地承受荷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合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合叶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3(b)表示门扇处于闭位置的合叶,图3(a)表示门扇处于从闭位置到开位置的中途时的合叶)。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合叶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合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合叶的垂直剖视图(图6(a)表示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图6(b)表示沿图2的B-B线的剖视图,图6(c)表示沿图2的C-C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合叶的从背面观察的立体图。

图8是对已有合叶的第一和第二臂形状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臂形状加以比较的模式图(图8(a)表示已有合叶,图8(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合叶)。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合叶的其它例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合叶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合叶的局部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合叶的模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合叶的主视图。

图14是沿图13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合叶的立体分解图。

图16是已有合叶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

1:第一合叶主体

2:第二合叶主体

3:第一臂

3a:第一臂的基端部

3b:第一臂的顶端部

3g:第一臂的开口部

4:第二臂

4-1:上侧第二臂

4-2:下侧第二臂

4a:第二臂的基端部

4b:第二臂的顶端部

4c:第二臂的主体部

5a:左右位置调整部(位置调整部)

5b:上下位置调整部(位置调整部)

5c:前后位置调整部(位置调整部)

7,8:基架

31:第一突起部

32:第二突起部

33:第三突起部

34:第四突起部

51:第一合叶主体

52:第二合叶主体

53a:左右位置调整部(位置调整部)

53b:上下位置调整部(位置调整部)

53c:前后位置调整部(位置调整部)

54:第一臂

54a:第一臂的基端部

54b:第一臂的顶端部

54g:第一臂的开口部

55:第二臂

55a:第二臂的基端部

55b:第二臂的顶端部

55c:第二臂的主体部

56:第一连杆

57:第二连杆

71:第一突起部

72:第二突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合叶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合叶有滑动型合叶(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和连杆型合叶(第四实施方式)。首先描述滑动型合叶。

图1给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型合叶(以下简称为合叶)的立体图,图2给出合叶的主视图。合叶用于按水平方向开闭门扇。合叶具备安装于门扇和框中一方的第一合叶主体1、和安装于门扇和框中另一方的第二合叶主体2。在第一合叶主体1与第二合叶主体2之间有第一臂3和第二臂4存在。

图3(a)和图3(b)表示合叶的水平剖视图。图3(b)给出门扇处于闭位置的合叶,图3(a)给出门扇处于从闭位置到开位置的中途时的合叶。如图3(b)所示,第一合叶主体1埋入门扇d侧面的挖槽。第二合叶主体2埋入同门扇d侧面相面对的框f的挖槽。为了不有损于门扇d外观,门扇d关闭时合叶从外面看不到。

以下描述中,“上下方向”系指合叶使用于水平方向打开的门扇d时的“上下方向”(参见图1),“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为从正面观察门扇d时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参见图3(b))。

如图1所示,在第一合叶主体1和第二合叶主体2设置用于调整门扇d三维位置的位置调整部5a~5c。位置调整部5a~5c包括具有对门扇d左右方向(参见图3(b))位置作调整之功能的左右位置调整部5a、具有对门扇d上下方向位置作调整之功能的上下位置调整部5b、具有对门扇d前后方向(参见图3(b))位置作调整之功能的前后位置调整部5c。

如图3(b)所示,第一臂3,其基端部3a藉轴11可旋转地被支撑于第一合叶主体1,其顶端部3b藉轴12被可滑动且可旋转地支撑于第二合叶主体2。在第二合叶主体2形成供轴12滑动的槽21。第二臂4,其基端部4a藉轴13可旋转地被支撑于第二合叶主体2,其顶端部4b藉轴14被可滑动且可旋转地支撑于第一合叶主体1。在第一合叶主体1形成供轴14滑动的槽22。第一臂3与第二臂4交叉成X形。第一臂3与第二臂4被用轴15可旋转地联接。该合叶中,有5根轴11~15,其中2根轴12、14相对第一和第二合叶主体1、2滑动。

图4给出合叶的立体分解图。如上所述,合叶具备第一合叶主体1、第二合叶主体2、第一臂3和第二臂4。以下依序描述这些构成要件。

第一合叶主体1具备安装于门扇d的基架7、和可相对基架7作位置调整的左右位置调整部5a。在基架7形成供用于将基架7往门扇d安装的安装螺钉(图中省略)穿过的通孔7a、7b。左右调整螺钉9a、9b可旋转但不可沿轴向移动地安装于基架7(同时也参见图6(a)即剖视图)。在左右调整螺钉9a、9b的顶端部安装防止左右调整螺钉9a、9b脱出的垫圈10a、10b。左右调整螺钉9a、9b与左右位置调整部5a螺接。当转动左右调整螺钉9a、9b时,左右位置调整部5a从基架7冒出,或者是左右位置调整部5a缩入基架7中。因此可调整门扇d左右方向位置。须指出的是,若不需要位置调整功能的话,也可将左右位置调整部5a同基架7做成一体。

第二合叶主体2具备安装于框f的基架8、可相对基架8按上下方向作位置调整的上下位置调整部5b、和可相对上下位置调整部5b按左右方向(图3(b)的前后方向)作位置调整的前后位置调整部5c。在基架8形成供用于将基架8往框f安装的安装螺钉(图中省略)穿过的通孔8a、8b。在上下位置调整部5b形成沿上下方向伸长的长孔5b1、5b2。用于将上下位置调整部5b往基架8安装的螺钉23a、23b穿过长孔5b1、5b2。上下位置调整部5b在长孔5b1、5b2的长度范围内可于上下方向作位置调整。在前后位置调整部5c形成在左右方向细长的长孔5c1、5c2。用于将前后位置调整部5c往上下位置调整部5b安装的螺钉24a、24b穿过长孔5c1、5c2。前后位置调整部5c在长孔5c1、5c2的长度范围内可于左右方向作位置调整。为了便于成形,前后位置调整部5c上下分割成两半。

基架7、8为金属制。位置调整部5a~5c为树脂制或金属制。合叶大型化时,本实施方式的位置调整部5a~5c优选为金属制。位置调整后,在基架7、8盖上螺钉罩26a~26d。

图5给出第一臂3、第二臂4、左右位置调整部5a、前后位置调整部5c的放大图。第一臂3形成为弯曲的口形。第一臂3具有开口部3g。第一臂3形成为以包围开口部3g的方式闭合的一体式形状。即,第一臂3具备将开口部3g包围的頂边部3-1、侧边部3-2、底边部3-3和侧边部3-4,这些边部无接缝连接。另外,第一臂3若具备形成为闭合一体式形状的部分,则最好是由两个部件构成。

如上所述,第一臂3,其基端部3a藉轴11可旋转地被支撑于左右位置调整部5a,其顶端部3b藉轴12可旋转且可滑动地被支撑于前后位置调整部5c。第一臂3的基端部3a被夹于左右位置调整部5a的一对引导面5a1、5a2,第一臂3的基端部3a以上下2点与左右位置调整部5a接触。第一臂3的顶端部3b被夹于前后位置调整部5c的一对引导面5c3、5c4,第一臂3的顶端部3b以上下2点与前后位置调整部5c接触。因此,第一臂3共计以4点稳定地承受荷重。另外,轴11、12插入第一臂3的基端部3a和顶端部3b,轴11、12也能承受荷重。但主要还是以第一臂3与引导面5a1、5a2、5c3、5c4的接触点来承受荷重。

第二臂4形成为弯曲的T形。第二臂4具有插入第一臂3的开口部3g的主体部4c。主体部4c沿水平方向延伸。主体部4c高度为开口部3g上下方向高度以下。插入第一臂3的开口部3g的第二臂4藉轴15可旋转地联接于第一臂3。

如上所述,第二臂4,其基端部4a藉轴13可旋转地被支撑于前后位置调整部5c,其顶端部4b藉轴14可旋转且可滑动地被支撑于左右位置调整部5a。第二臂4的主体部4c的高度低于第一臂3的高度。因此,第二臂4的主体部4c的上面与前后位置调整部5c的引导面5c3之间有间隙δ1(参见图2),第二臂4的主体部4c的下面与前后位置调整部5c的引导面5c4之间有间隙δ2(参见图2)。同样,第二臂4的主体部4c的上面与左右位置调整部5a的引导面5a1之间也有间隙δ3(参见图2),第二臂4的主体部4c的下面与左右位置调整部5a的引导面5a2之间也有间隙δ4(参见图2)。

当存在间隙δ1~δ4时,第二臂4就不能稳定地承受荷重了。如图5所示,为了填埋间隙δ1,设置第一突起部31;为了填埋间隙δ2,设置第二突起部32(第一及第二突起部31、32也可参见沿图2的C-C线的剖视图即图6(c)、合叶的从背面观察的立体图图7)。另外,为了填埋间隙δ3,设置第三突起部33;为了填埋间隙δ4,设置第四突起部34(第三及第四突起部33、34也可参见图2、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即图6(a))。

第一至第四突起部31~34既可配置于第二臂4也可配置于左右位置调整部5a和前后位置调整部5c。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及第二突起部31、32配置于前后位置调整部5c,将第三及第四突起部33、34配置于第二臂4。据此,往第一臂3的开口部3g插入第二臂4变得容易,而且能防止第三及第四突起部33、34妨碍第一臂3。

另外,往第二臂4的基端部4a和顶端部4b插入轴13、14,则轴13、14也能承受荷重。但主要还是由第二臂4的基端部4a与第一及第二突起部31、32的接触点、和第二臂4的顶端部4b的第三及第四突起部33、34与左右位置调整部5a的引导面5a1、5a2的接触点承受荷重。而且,严格地讲,虽然第二臂4的主体部4c的大部分插入第一臂3的开口部3g,但是第二臂4的主体部4c的基部却并没插入开口部3g。在该第二臂4的主体部4c的基部配置第三及第四突起部33、34。

如图5所示,第一臂3和第二臂4均为金属制。为了防止金属间相互接触,让第一臂3与第二臂4之间有树脂制隔垫35存在。

以下描述左右位置调整部5a和前后位置调整部5c的结构。如图5所示,左右位置调整部5a具备上下一对大致为四边形的支撑部36a、36b。一对支撑部36a、36b具备相互面对且平行的一对引导面5a1、5a2。第一臂3的基端部3a和第二臂4的顶端部4b被夹于一对引导面5a1、5a2。构成第一臂3的基端部3a的旋转中心的轴11穿过一对支撑部36a、36b和第一臂3。第一臂3的基端部3a一边与一对引导面5a1、5a2接触一边绕轴11旋转。构成第二臂4的旋转中心的轴14穿过第二臂4的顶端部4b。在一对引导面5a1、5a2形成供轴14两端部嵌入的槽22。在第二臂4的顶端部4b一体形成第三及第四突起部33、34。据此,零部件数量得到削减,组装性得到改善。第二臂4的顶端部4b一边被一对引导面5a1、5a2引导一边绕轴14旋转,且沿槽22滑动。

前后位置调整部5c也具备上下一对大致为四边形的支撑部37a、37b。一对支撑部37a、37b具有相互面对且平行的一对引导面5c3、5c4。第一臂3的顶端部3b被夹于一对引导面5c3、5c4。从一对引导面5c3、5c4突出来第一及第二突起部31、32。第二臂4的基端部4a被夹于第一及第二突起部31、32。构成第二臂4的基端部4a的旋转中心的轴13穿过第二臂4的基端部4a。轴13的两端部插入第一及第二突起部31、32的孔。第二臂4的基端部4a一边与第一及第二突起部31、32接触一边绕轴13旋转。第一及第二突起部31、32一体形成于前后位置调整部5c。据此,零部件数量得到削减,组装性得到改善。构成第一臂3的顶端部3b的旋转中心的轴12穿过第一臂3的顶端部3b。在一对引导面5c3、5c4形成供轴12两端部嵌入的槽21。第一臂3的顶端部3b一边被一对引导面5c3、5c4引导一边绕轴12旋转,且沿槽21滑动。

须指出的是,虽然本实施方式中,前后位置调整部5c上下一分为二,第一突起部31一体形成于上侧分割体,第二突起部32一体形成于下侧分割体,但包括这种情形在内,也称第一及第二突起部31、32与前后位置调整部5c一体形成。

图8是对已有合叶的第一和第二臂3′、4′的形状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臂3、4的形状加以比较的模式图。如图8(a)所示,已有合叶中,第一臂3′形成为C形,使得可将第二臂4′插入开口部3g′。因此,不能提高第一臂3′的强度。因为插入了第二臂4′后,即便往第一臂3′嵌入隔垫5′,隔垫5′也会窜动,故不能提高第一臂3′的强度。

对此,如图8(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合叶中,由于第一臂3形成为包围开口部3g的闭合的形状,所以能提高第一臂3的强度。虽然为了往第一臂3的开口部3g插入而有必要将第二臂4的主体部4c的上下方向高度降低,但是由于在第二合叶主体2设置第一及第二突起部31、32,所以能填埋第二臂4的基端部4a与第二合叶主体2之间的间隙。而且,由于在第二臂4的顶端部4b设置第三及第四突起部33、34,所以也能填埋第二臂4的顶端部4b与第一合叶主体1的间隙。

图9给出本实施方式的合叶的其它例。本例的合叶为大重量门扇用的合叶,左右位置调整部5a、前后位置调整部5c为金属制。为了防止金属相互间接触,在第一臂3的基端部3a与左右位置调整部5a之间放置衬垫(或隔垫)41a、41b,在第一臂3的顶端部3b与前后位置调整部5c之间放置旋转块42a、42b。进而,在第二臂4的基端部4a与前后位置调整部5c之间放置衬垫(或隔垫)43a、43b,在第二臂4的顶端部4b与左右位置调整部5a之间放置旋转块44a、44b。第一和第二臂3、4、左右位置调整部5a、前后位置调整部5c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合叶大致相同。

第一臂3的顶端部3b的旋转块42a、42b可相对第一臂3旋转,可滑动地嵌入前后位置调整部5c的槽21(参见图5)。第二臂4的顶端部4b的旋转块44a、44b也是可相对第二臂4旋转,可滑动地嵌入左右位置调整部5a的槽22(参见图5)。在本例中,第一及第二突起部31、32由与前后位置调整部5c一体的第一和第二突起主体45a、45b、衬垫43a、43b构成。在前后位置调整部5c一体形成第一突起部31的一部分(即第一突起主体45a)和第二突起部32的一部分(即第二突起主体45b)的一部分。另外,第三及第四突起部33、34由与第二臂4一体的第三和第四突起主体46a、46b、旋转块44a、44b构成。在第二臂4一体形成第三突起部33的一部分(即第三突起主体46a)和第四突起部34的一部分(即第四突起主体46b)。

图10给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合叶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合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合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臂4具备在上下方向分割的上侧第二臂4-1和下侧第二臂4-2。第一臂3、第一合叶主体1、第二合叶主体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合叶大致相同,故附同一标号,省略其说明。

图11给出本实施方式的合叶的局部立体图。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及第二突起部31、32与前后位置调整部5c一体形成,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部31一体形成于上侧第二臂4-1,第二突起部32一体形成于下侧第二臂4-2。进而,第三突起部33一体形成于上侧第二臂4-1,第四突起部34一体形成于下侧第二臂4-2。从上侧第二臂4-1的下面到第一和第三突起部31、33的上面的高度在第一臂3的开口部3g的上下方向高度以下。从下侧第二臂4-2的上面到第二和第四突起部32、34的下面的高度在第一臂3的开口部3g的上下方向高度以下。

另外,也可让上侧第二臂4-1与第一合叶主体1之间和上侧第二臂4-1与第二合叶主体2之间存在隔垫,此时,第一突起部31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三突起部33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形成于上侧第二臂4-1。而且,也可让在下侧第二臂4-2与第一合叶主体1之间和下侧第二臂4-2与第二合叶主体2之间存在隔垫,此时,第二突起部32的至少一部分和第四突起部34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形成于下侧第二臂4-2。

往第一臂3的开口部3g插入上侧第二臂4-1后,只要让上侧第二臂4-1往图11中阴影斜线所示领域S1靠近,就可从后将下侧第二臂4-2插入开口部3g余下的领域S2。就这样,通过将第二臂4在上下方向一分为二,可将第二臂4插入第一臂3的开口部3g。

图12给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合叶的模式图。上述第一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合叶中,第一臂3形成为口形,第二臂4形成为T形,而如图12所示,也可将第一臂3形成为θ形,第二臂4形成为横向放倒的π形。此时,第一及第二突起部31、32配置于第二合叶主体2。第三及第四突起部33、34配置于第二臂4。虽然在第二臂4的基端部4a插入隔垫4a′,但是由于隔垫4a′的高度能做得比已有合叶的隔垫低,所以第二臂4的强度并不象已有合叶那样降低。

图13至图15给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合叶。图13为主视图,图14为沿图13的XIV-XIV线的剖视图,图15为立体分解图。本实施方式的合叶为连杆型合叶(以下简称合叶),具备可安装于门扇与框中一方的第一合叶主体51、和可安装于门扇与框中另一方的第二合叶主体52。在第一和第二合叶主体51、52设置用于调整门扇三维位置的位置调整部53a~53c。位置调整部53a~53c包括具有对门扇左右方向位置作调整之功能的左右位置调整部53a、具有对门扇上下方向位置作调整之功能的上下位置调整部53b、具有对门扇前后方向位置作调整之功能的前后位置调整部53c。

如图15所示,本合叶共计有7根轴61~67,第一和第二合叶主体51、52、第一和第二臂54、55、第一和第二连杆56、57皆以回转对偶联接。即,第一臂54的基端部54a藉轴61可旋转地被支撑于第一合叶主体51的前后位置调整部53c。第一连杆56的基端部56a1、56a2藉轴62可旋转地被联接于第一臂54的顶端部54b。第一连杆56的顶端部56b藉轴63可旋转地被支撑于第二合叶主体52的左右位置调整部53a。

而且,第二臂55的基端部55a藉轴64可旋转地被支撑于第二合叶主体52的左右位置调整部53a。第二连杆57的基端部57a1、57a2藉轴65可旋转地被联接于第二臂55的顶端部55b。第二连杆57的顶端部57b藉轴66可旋转地被支撑于第一合叶主体51的前后位置调整部53c。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合叶主体51、52、第一和第二臂54、55、第一和第二连杆56、57为金属制。为了防止金属相互间接触,在它们之间放置树脂制隔垫60。

第一臂54形成为弯曲的口形。第一臂54具有开口部54g。第一臂54以包围开口部54g的方式形成为闭合的一体式形状。

第一连杆56分成两叉,在上下方向将第一臂54的顶端部54b夹于其中的第一基端部56a1和第二基端部56a2。第一臂54的顶端部54b藉轴62可旋转地被联接于第一连杆56的第一和第二基端部56a1、56a2。

第二臂55形成为弯曲的T形。第二臂55具有被插入于第一臂54的开口部54g的主体部55c。主体部55c在水平方向延伸。主体部55c的高度为开口部54g的上下方向高度以下。插入到了开口部54g的第二臂55藉轴67可旋转地被联接于第一臂54。

第二连杆57分成两叉,在上下方向将第二臂55的主体部55c夹于其中的第一基端部57a1和第二基端部57a2。第二臂55的顶端部55b藉轴65可旋转地被联接于第二连杆57的第一和第二基端部57a1、57a2。

第二臂55的主体部55c的高度低于第一臂54的高度。因此,第二臂55的主体部55c的上面与第二合叶主体52的左右位置调整部53a之间有间隙δ1(参见图13),第二臂55的主体部55c的下面与第二合叶主体52的左右位置调整部53a之间有间隙δ2(参见图13)。存在间隙δ1、δ2时,则第二臂55就不能稳定地承受荷重了。如图15所示,为了填埋间隙δ1而设置第一突起部71,为了填埋间隙δ2而设置第二突起部72。第一及第二突起部71、72与第二臂55一体形成。

须指出的是,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合叶的形状、结构不过为例子,在不改变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可采用其它形状、结构。

虽然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臂与第二臂是藉轴可旋转地联接,但是也可藉圆弧形轴承可旋转地联接。

本说明书基于2014年7月3日于日本申请的特愿2014-137697。这里包含其全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