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泽西护栏钢筋骨架制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0278发布日期:2018-06-17 12:52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新泽西护栏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新泽西护栏钢筋骨架制作平台。



背景技术:

钢筋骨架的制作作为新泽西护栏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其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护栏质量和整体施工进度。新泽西护栏的钢筋骨架一般由马蹄形骨架主筋、分布筋和箍筋组成,现阶段对于马蹄形主筋的位置控制一般是依靠工人通过直尺和粉笔在在底模上把钢筋位置标识出来,再根据标识位置来布置主钢筋;分布筋的位置控制主要是依靠工人通过直尺和粉笔在马蹄形钢筋上把分布钢筋的位置标识出来,然后按照标识绑扎或焊接钢筋。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①钢筋间距人为控制,存在人工测量误差,钢筋骨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②由于绑扎过程中,可能导致骨架位置发生移动,钢筋骨架成型线性难以保证;③分布筋的安放和绑扎需要交叉进行,影响钢筋骨架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保证新泽西护栏钢筋骨架的钢筋间距、平顺度、垂直度,提高钢筋绑扎速度和绑扎质量的制作平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泽西护栏钢筋骨架制作平台,包括基座,主筋定位系统,分布筋定位系统三部分,基座由钢筋骨架支撑平台和基座支腿组成,主筋定位系统由一根线性控制大横杆,一根限位杆和设置在支撑大横杆及线性控制大横杆上的多个限位槽组成,分布筋定位系统由两根分布筋定位立杆和焊接在定位立杆上的多根分布筋横向定位杆组成。

所述钢筋骨架支撑平台由两根小横杆和两根支撑大横杆组成,两根支撑大横杆相互平行,分别连接在两根小横杆的1/3和2/3处,且大横杆位于小横杆之上,从而形成了以与小横杆平行方向为宽度方向,与大横杆平行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支撑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小横杆长度与钢筋骨架的宽度相适应,大横杆长度比整片钢筋骨架的长度长30cm,在骨架加工时,在纵向两端分别预留15cm操作空间,便于施工操作和起吊成型的钢筋骨架。

所述基座支腿由四根立杆组成,每根立杆与小横杆的一个端部相连接,立杆长度为70~90cm,小横杆位于立杆之上,小横杆距离地面距离为30~40cm,使支撑平台距离地面距离30~40cm,以便于工人绑扎施工,避免长时间下蹲施工,改善工人施工环境。

所述线性控制大横杆与支撑大横杆在空间上平行,固定在沿基座长度方向的两个支腿上且位于支腿外侧,固定位置距离与马蹄形钢筋的马蹄部分高度相适应,确保线性控制杆与支撑平台之间的净间距不小于15cm,但注意避开与分布筋位置重合。

所述限位凹槽的设置间距与马蹄型骨架主筋间距相同,每一根马蹄形主筋由一个线性控制大横杆上的凹槽和两个支撑大横杆上限位凹槽定位和固定,三个限位凹槽应位于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垂直于大横杆;通过两根大横杆上的限位凹槽可以防止骨架主筋左右移动,通过线性控制大横杆上的限位凹槽进一步固定主筋和防止骨架主筋倾斜。

所述限位杆一般采用25钢筋制作,长度比钢筋骨架长度长10cm;限位杆需要在主筋布设完成后,才进行安装,限位杆通过可调长度螺栓固定在线性控制支撑杆上,固定位置位于限位杆6的1/5和4/5处,但应保证限为杆能覆盖所有主钢筋,从而使限位钢筋和线性控制大横杆两者形成夹具结构,将主筋牢牢固定,有效防止骨架主筋在绑扎施工过程中发生移动。

所述分布筋定位立杆固定在线性控制大横杆1/4和3/4处,且位于线性控制大横杆外侧;分布筋横向定位杆的纵向间距与分布筋的纵向间距相同,长度比钢筋骨架的宽度大8~10cm,确保该横向定位杆伸出对侧骨架主筋3cm,以便于安放支撑分布筋。

上述所有立杆、大横杆、小横杆一般采用直径不低于32mm的钢管制作,立杆、小横杆、大横杆之间的连接采用扣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主要采用钢管搭设,拆装方便,强度高,可以重复实用,同时也便于移动,使用场地不受限制;

2、通过限位凹槽和分布筋控制系统能有效控制钢筋间距,确保钢筋骨架成型质量;

3、通过线性控制钢筋和限位钢筋,能有效控制钢筋骨架的整体线性,便于后续施工;

4、安装是先统一安装主筋,安装分布筋,然后进行绑扎或焊接施工,这样不存在反复交叉施工,能有效提高加工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新泽西护栏钢筋骨架制作平台立体图。

图2为限位杆固定示意图。

图中:1小横杆;2支腿立杆;3支撑大横杆;4限位凹槽;5线性控制大横杆;6限位杆;7锚固螺栓;8分布筋定位立杆;9分布筋定位横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新泽西护栏钢筋骨架制作平台由基座,主筋定位系统,分布筋定位系统三部分组成。基座由四根支腿立杆2、两根支撑大横杆3和两根小横杆1组成,两根支撑大横杆3相互平行,将支撑大横杆3连接在两根小横杆1的1/3和2/3处,,从而形成了以与小横杆1平行方向为宽度方向,与支撑大横杆3平行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支撑平台,且支撑大横杆3位于小横杆1之上。小横杆1长度与钢筋骨架的宽度相适应,支撑大横杆3长度比整片钢筋骨架的长度长30cm,在骨架加工时,在纵向两端分别预留15cm操作空间,便于施工操作和起吊成型的钢筋骨架。基座支腿由四根立杆2组成,每根立杆2与小横杆1的一个端部相连接,立杆2长度为70~90cm,小横杆1位于立杆2之上,小横杆1距离地面距离为30~40cm,可根据工人施工适度调整,以便于工人绑扎施工,避免长时间下蹲施工,改善工人施工环境。

如图1所示,主筋定位系统由一根线性控制大横杆5,一根限位杆6和设置在支撑大横杆3及线性控制大横杆5上的多个限位凹槽4组成,限位凹槽4的设置间距与马蹄型骨架主筋间距相同,每一根马蹄形主筋由一个线性控制大横杆5上的限位凹槽4和两个支撑大横杆3上限位凹槽4定位和固定,三个限位凹槽4应位于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垂直于大横杆3。线性控制大横杆5与支撑大横杆3在空间上平行,固定在沿基座长度方向的两个支腿立杆2上且位于支腿立杆2外侧,固定位置距离与马蹄形钢筋的马蹄部分高度相适应,确保线性控制杆5与支撑平台之间的净间距不小于15cm,但注意避开与分布筋位置重合。

如图1所示,分布筋定位系统由两根分布筋定位立杆8和焊接在定位立杆8上的多根横向定位杆9组成。定位立杆8固定在线性控制大横杆5的1/4和3/4处,且位于线性控制大横杆5外侧;横向定位杆9的纵向间距与分布筋的纵向间距相同,长度比钢筋骨架的宽度大8~10cm,确保该横向定位杆9伸出对侧骨架主筋3cm,以便于安放支撑分布筋。

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杆6一般采用25钢筋制作,长度比钢筋骨架长度长10cm;限位杆6需要在主筋布设完成后,才进行安装,限位杆6通过可调长度螺栓7固定在线性控制支撑杆5上,固定位置宜位于限位杆6的1/5和4/5处,但应保证限为杆能覆盖所有主钢筋,从而使限位杆6和线性控制大横杆5两者形成一夹具结构,将主筋牢牢固定,有效防止骨架主筋在绑扎施工过程中发生移动。

本发明的加工平台的具体使用方法为:

1、基础处理,确保立杆处于坚硬的基础上;

2、安装马蹄形骨架主筋,安装时应使主筋边缘紧贴线性控制大横杆;

3、主筋安装完成后安装限位钢筋,从而进一步固定主筋骨架,并防止主筋在后续绑扎或焊接施工过程中其发生移动;

4、安装分布筋定位系统;

5、安装分布筋,分布筋一次安放完成,然后再统一进行绑扎或焊接工作;

6、加工成型后,拆除限位钢筋和分布筋定位系统,吊运钢筋骨架并存放,进入下一片钢筋骨架施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