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组装工序材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635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材料架,尤其是一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组装工序材料架。



背景技术:

对于需要较多种类零配件进行组装的工作,操作人员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找到装有需要的原材料的盒子,并执行伸手拿取操作。

根据作业分析基础原理,一次定位操作需要时间,一次抓取操作需要时间,并且定位操作是消耗精力的操作,频繁定位抓取容易造成操作者疲劳,导致定位抓取失误,重新定位抓取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组装工序材料架,这种组装工序材料架能提高操作中的定位抓取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组装工序材料架,包括

材料架,所述材料架呈棱台状;

材料箱,所述材料箱设置在材料架内,材料箱的抽出端位于材料架的前侧;所述材料箱数量为八个,八个材料箱的抽出端分为两列均布在材料架的前侧上;

横隔板,所述横隔板横向设置在材料架前侧上,横隔板将八个材料箱均等分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纵隔板,所述纵隔板纵向设置在材料架前侧上,纵隔板将八个材料箱均等分分为左、右两个部分;

所述横隔板和纵隔板将材料架前侧分为左上、右上、左下和右下四个区间,每个区间包含两个材料箱的抽出端。

所述的组装工序材料架为两个,两个组装工序材料架分别设置在操作者的左、右手伸手可及的范围内。

所述横隔板的宽度为1-3mm,优选的宽度为2mm。

所述纵隔板的宽度为1-3mm,优选的宽度为2mm。

所述的材料架呈四棱台状。

所述的材料箱为四方体形材料箱。

本发明的原理: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操作对象尽可能放置于人触手可及的地方,以使抓取动作更经济,例如飞机驾驶舱便是使操作按钮分布于人不用移动身体前提下手臂可以触及的空间。

可设置两个相同的组装工序材料架,一个靠近左手摆放提供左手操作,另一个靠近右手摆放提供右手进行操作,横隔板、纵隔板固定于材料架上,作用是人伸手通过触觉可以定位到某个材料箱,实现了盲识定位,这样在左、右手分别放置一个这样的组装工序材料架,可以以盲识的操作方式对最多16种材料进行组装作业,而不需要将视线移开。

立体的材料箱摆放方式使材料箱都在操作者伸手可及的范围之内,优化了操作布置,使之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提高了操作速度,减少了操作者的体力疲劳度(盲识操作提高操作速度,同时降低操作者的精神疲劳),由于盲识带来的另一个有益效果为,使操作者更容易定位材料箱,在某些作业中可以实现双手同时分别在左、右组装工序材料架上抓取不同的材料,实现了工业工程学双手作业,提高了操作中的定位抓取准确性,节约了抓取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材料架 2.材料箱 3.横隔板 4.纵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组装工序材料架,包括

材料架1,所述材料架1呈棱台状;

材料箱2,所述材料箱2设置在材料架1内,材料箱2的抽出端位于材料架1的前侧;所述材料箱2数量为八个,八个材料箱2的抽出端分为两列均布在材料架1的前侧上;

横隔板3,所述横隔板3横向设置在材料架1前侧上,横隔板3将八个材料箱2均等分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纵隔板4,所述纵隔板4纵向设置在材料架1前侧上,纵隔板4将八个材料箱2均等分分为左、右两个部分;

所述横隔板3和纵隔板4将材料架1前侧分为左上、右上、左下和右下四个区间,每个区间包含两个材料箱2的抽出端。

所述的组装工序材料架为两个,两个组装工序材料架分别设置在操作者的左、右手伸手可及的范围内。

所述横隔板3的宽度为1-3mm,本例宽度为2mm。

所述纵隔板4的宽度为1-3mm,本例宽度为2mm。

所述横隔板3、纵隔板4板宽为1-3mm,既可起到盲识定位作用,又不影响从材料箱2中取出材料的操作。

所述的材料架1呈四棱台状。

所述的材料箱2为四方体形材料箱。

可设置两个结构相同的组装工序材料架,一个靠近操作者的左手摆放提供左手进行操作,另一个靠近右手摆放提供右手进行操作,横隔板3、纵隔板4设置在材料架1上,作用是人伸手通过触觉可以定位到某个材料箱2,实现了盲识定位,在左、右手分别放置一个组装工序材料架,可以以盲识的操作方式对抽取多达16种材料进行组装作业,而不需要将视线移开。

立体的材料箱摆放方式使材料箱2都在操作者伸手可及的范围之内,优化了操作布置,使之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提高了操作速度,减少了操作者的体力疲劳度(盲识操作提高操作速度,同时降低操作者的精神疲劳),使操作者更容易定位材料箱2,在某些作业中可以实现双手同时分别在左、右组装工序材料架上抓取不同的材料,从而实现了工业工程学双手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