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动态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5168阅读:1060来源:国知局
新型动态密码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码锁领域,尤指一种新型动态密码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法杖,各类电子产品应运而生,电子锁就是其中之一,其具有自动开合,易操作等优点。电子锁的种类繁多,例如数码锁、指纹锁、磁卡锁、IC 卡锁、生物锁等。目前比较广泛应用的还是按键式电子密码锁。

电子密码锁是一种通过密码输入来控制电路或是芯片工作,从而控制机械开关的开启和闭合,完成开锁、闭锁任务的产品。现有的密码锁存在密码单一、容易被窃取,固定密码易被遗忘等缺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可靠的密码锁对财物的保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单一的密码锁不能够保障其安全性,单一的密码锁或钥匙的开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新型动态密码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动态密码锁,包括用于生成并发送随机动态密码的电子锁端、接收电子锁端生成的动态密码的动态密码端,所述电子锁端包括STC89C51单片机、LED显示器、矩阵键盘、EPPROM存储器、第一无线收发模块、GSM短信发送模块、开锁电路、市电电源电路,所述LED显示器、矩阵键盘、EPPROM存储器、第一无线收发模块、短信发送模块、开锁电路、市电电源电路均与STC89C51单片机连接,所述动态密码端包括无线钥匙、约定手机,所述无线钥匙包括STC11F04E单片机、OLED显示屏、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干电池电源电路,所述OLED显示屏、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干电池电源电路均与STC11F04E单片机连接。

具体地,所述LED显示器与STC89C51单片机的P0.0-P0.7端连接,所述矩阵键盘与STC89C51单片机的P1.0-P1.6端连接,所述EPPROM存储器与STC89C51单片机的P2.6-P2.7端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与STC89C51单片机的P2.0-P2.5端连接,所述GSM短信发送模块与STC89C51单片机的P3.0-P3.1端连接,所述开锁电路与STC89C51单片机的P3.3端连接,所述市电电源电路与STC89C51单片机的VCC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STC89C51单片机的P17端、P32端分别连接有开锁按钮开关S14、闭锁按钮开关S15, RST端连接有上电复位电路,XTAL1-XTAL2端连接有晶振电路,P0.0-P0.7端还连接有上拉电阻。

具体地,所述OLED显示屏与STC11F04E单片机的P3.2-P3.5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收发模块与STC11F04E单片机的P0.0-P0.5端连接,所述干电池电源电路与STC11F04E单片机的VCC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STC11F04E单片机的RST/VPP端连接有上电复位电路,P0.0-P0.5端还连接有上拉电阻。

具体地,所述电子锁端还包括提示电路,所述提示电路包括电阻R5、NPN型三极管Q2、扬声器LS1,所述R5一端与STC89C51单片机P3.7端连接,另一端与Q2的基极连接,所述Q2的集电极连接5V电压,所述Q2的发射极与LS1连接。

具体地,所述市电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以7805稳压芯片为核心的固定5V输出稳压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输出端与固定5V输出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子锁端子还包括以AMS1117稳压器为核心的固定3.3V输出稳压电路,所述3.3V输出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固定5V输出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一无线收发模块连接。

具体地,所述无线钥匙还包括以AMS1117稳压器为核心的3.3V输出稳压电路,所述3.3V输出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干电池电源电路连接,输出端与第二无线收发模块连接。

具体地,所述开锁电路包括电阻R4、PNP型三极管Q1、IN4007二极管、继电器U4,所述R4一端与STC89C51单片机P3.3端连接,另一端与Q1的基极连接,所述Q1的的发射极连接5V电压,集电极与IN4007二极管负极连接,所述IN4007二极管两端均与继电器U4连接,还包括电磁锁,所述电磁锁一端与继电器连接,另一端连接5V电压。

具体地,所述矩阵键盘是3*4矩阵键盘,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第二无线收发模块的主芯片均为NRF24L01无线收发器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动态密码锁包括电子锁端和动态密码端子,而动态密码端由无线钥匙和约定手机组成,由电子锁端通过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发送预设的身份代码以检测无线钥匙,然后通过矩阵键盘输入静态密码确认后,STC89C51单片机系统根据设计的算法产生并发生随机动态密码给无线钥匙,同时该动态密码也存储在STC89C51单片机的RAM内,根据无线钥匙收到的动态密码通过矩阵键盘输入电子锁端,STC89C51单片机系统根据输入的动态密码与RAM中存储的数据对比判断是否开锁,当密码错误次数达到三次时会进入封锁状态,而约定手机能够在电子锁端未能检测到无线钥匙时,接收随机动态密码,同时也能接收电子锁进入封锁状态的封锁信息。本实用新型动态密码锁由静态密码与动态密码组合进行开锁,在组合密码输入次数达到三次会进入封锁状态,并且发送信息到约定手机通知用户,该种方式操作简单,同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无线钥匙的电路原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电子锁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具体实施例的室外开锁流程图。

图5是本具体实施例的室内开锁流程图。

图6是本具体实施例的解锁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新型动态密码锁,包括用于生成并发送随机动态密码的电子锁端、接收电子锁端生成的动态密码的动态密码端,所述电子锁端包括STC89C51单片机、LED显示器、矩阵键盘、EPPROM存储器、第一无线收发模块、GSM短信发送模块、开锁电路、市电电源电路,所述LED显示器、矩阵键盘、EPPROM存储器、第一无线收发模块、短信发送模块、开锁电路、市电电源电路均与STC89C51单片机连接,所述动态密码端包括无线钥匙、约定手机,所述无线钥匙包括STC11F04E单片机、OLED显示屏、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干电池电源电路,所述OLED显示屏、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干电池电源电路均与STC11F04E单片机连接。

具体地,所述LED显示器与STC89C51单片机的P0.0-P0.7端连接,所述矩阵键盘与STC89C51单片机的P1.0-P1.6端连接,所述EPPROM存储器与STC89C51单片机的P2.6-P2.7端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与STC89C51单片机的P2.0-P2.5端连接,所述GSM短信发送模块与STC89C51单片机的P3.0-P3.1端连接,所述开锁电路与STC89C51单片机的P3.3端连接,所述市电电源电路与STC89C51单片机的VCC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STC89C51单片机的P17端、P32端分别连接有开锁按钮开关S14、闭锁按钮开关S15, RST端连接有上电复位电路,XTAL1-XTAL2端连接有晶振电路,P0.0-P0.7端还连接有上拉电阻。

具体地,所述OLED显示屏与STC11F04E单片机的P3.2-P3.5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收发模块与STC11F04E单片机的P0.0-P0.5端连接,所述干电池电源电路与STC11F04E单片机的VCC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STC11F04E单片机的RST/VPP端连接有上电复位电路,P0.0-P0.5端还连接有上拉电阻。

具体地,所述电子锁端还包括提示电路,所述提示电路包括电阻R5、NPN型三极管Q2、扬声器LS1,所述R5一端与STC89C51单片机P3.7端连接,另一端与Q2的基极连接,所述Q2的集电极连接5V电压,所述Q2的发射极与LS1连接。

具体地,所述市电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以7805稳压芯片为核心的固定5V输出稳压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输出端与固定5V输出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子锁端子还包括以AMS1117稳压器为核心的固定3.3V输出稳压电路,所述3.3V输出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固定5V输出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第一无线收发模块连接。

具体地,所述无线钥匙还包括以AMS1117稳压器为核心的3.3V输出稳压电路,所述3.3V输出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干电池电源电路连接,输出端与第二无线收发模块连接。

具体地,所述开锁电路包括电阻R4、PNP型三极管Q1、IN4007二极管、继电器U4,所述R4一端与STC89C51单片机P3.3端连接,另一端与Q1的基极连接,所述Q1的的发射极连接5V电压,集电极与IN4007二极管负极连接,所述IN4007二极管两端均与继电器U4连接,还包括电磁锁,所述电磁锁一端与继电器连接,另一端连接5V电压。

具体地,所述矩阵键盘是3*4矩阵键盘,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第二无线收发模块的主芯片均为NRF24L01无线收发器芯片。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动态密码锁系统包括电子锁端和动态密码端子,而动态密码端由无线钥匙和约定手机组成,电子锁端能够在室内和室外进行控制开锁或闭锁,在室内能够直接通过开锁按钮或闭锁按钮开关进行开锁和闭锁控制,在室外则需要通过矩阵键盘输入密码进行开锁控制,电子锁端内的单片机与无线钥匙的单片机内设有相应的由八位字符组成的身份代码,电子锁端定时发送身份认证请求,当无线钥匙接近电子锁端并接收到该身份认证请求时,就将其身份代码发送给电子锁端确认身份代码是否相同。

在室外开锁时,由电子锁端通过第一无线收发模块发送预设的身份代码以检测无线钥匙,用户通过矩阵键盘输入静态密码确认后,STC89C51单片机系统根据设计的算法产生并发生随机动态密码给无线钥匙,同时该动态密码也存储在STC89C51单片机的RAM内,用户根据无线钥匙收到的动态密码通过矩阵键盘输入电子锁端,STC89C51单片机系统根据输入的动态密码与RAM中存储的数据对比判断密码是否正确,密码正确则通过开锁电路开锁,否则不开锁,当静态密码与随机动态密码的组合次数错误达三次时,电子锁进入封锁状态,并且发信息到约定手机通知用户,此时只能通过室内输入解锁密码进行解锁。

其中,约定手机在电子锁端未能检测到无线钥匙,只检测到约定手机时,约定手机能够接受电子锁端发出的随机动态密码,从而进行控制开锁。此外,用户能够在拥有门锁的钥匙时,仅输入静态密码,便可通过钥匙进行开锁。无线钥匙与约定手机通过身份代码识别与接收随机动态密码,在组合密码输入次数达到三次会进入封锁状态,并且发送信息到约定手机通知用户,使得安全性更高。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