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空转的电子锁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160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能空转的电子锁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涉及一种能空转的电子锁芯,适合作为应急锁使用。



背景技术:

锁具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机械锁具,这种锁体采用常规的钥匙开启,安全性较差,钥匙易被人复制。另一类是电子锁具,电子锁是目前一些特定领域常用到的一种锁具形式,它是通过锁体或钥匙体内的电源和电路,对插入锁芯内的钥匙进行权限判断来控制开锁或闭锁。其中锁体连接有电源的称为有源电子锁,锁体不接电源而钥匙内带有电源的称为无源电子锁。如专利号为CN201120090200.2(公告号为CN20199133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电动锁芯》披露了一种电动锁芯,它包括变速箱、机械锁芯。变速箱包括壳体、电机、蜗杆、蜗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输出轴。机械锁芯外壳一端装有连动轴,连动轴一端内装有第一连动销,第一连动销以插接方式连动拨轮,在连动轴与第一连动销之间装有弹簧,连动轴的另一端与变速箱输出轴相连接;机械锁芯外壳的另一端装有锁芯转轴,锁芯转轴的一端与第二连动销的一端插接,锁芯转轴纵向中心有一圆孔,顶杆置于圆孔中,锁芯转轴另一端配装弹子钥匙,第二连动销的另一端与拨轮插接,其凸起键端面与第一连动销的端面接触,第二连动销另一端开有盲孔,盲孔大小与顶杆一端插接相宜。

现有电子锁主要由采用密码、指纹或刷卡等方式开启,为应急开启,电子锁体上一般还设有应急机械锁部分,在电子开启方式失效情况下,利用钥匙应急开启,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应急钥匙也易被人复制,另外因应急锁为弹子锁,不法分子强制转动插入钥匙孔内的部件,会有板断弹子锁内的弹子,破坏掉弹子锁以暴力开启,故现有应急弹子锁结构其在安全性方面有待提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安全性更强的能空转的电子锁芯,本电子锁芯即使在不法分子将钥匙复制,钥匙齿槽与弹子锁匹配,如电子部分没有起作用,钥匙只能带动锁芯空转,如不法分子用硬物破坏掉弹子锁,依旧不能被开启,必须机械开启和电子开启同时满足条件,才能打开,安全性大大增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空转的电子锁芯,包括机械锁芯部分和控制部分,机械锁芯部分和控制机构之间通过扁条连接,扁条由插入机械锁芯部分的钥匙驱动而偏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控制外壳;转子骨架,固定在控制外壳的前侧,转子骨架具有前后间隔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前转子,安装在第一安装架的安装孔内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扁条插入前转子能以能带动前转子旋转;后转子,安装在第二安装架的安装孔内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拨轮,同时套装定位在前转子和后转子上,并位于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之间,前转子能相对拨轮的轴孔绕自身轴线旋转,后转子与拨轮的轴孔传动插配,使得后转子的旋转能带动拨轮绕自身轴线旋转;离合顶柱,穿设在后转子的内孔内并能前后滑移,且离合顶柱的旋转能带动后转子旋转,前转子的后端面具有与离合顶柱插配的插孔,在离合顶柱前移插入所述插孔内的状态下,前转子的旋转经由离合顶柱能同步带动后转子旋转;复位弹簧,置于后转子的内孔并作用于离合顶柱,使离合顶柱保持后移离开所述插孔趋势;推挡板,约束在控制外壳内并能前后滑移,推动板与离合顶柱配合,推动板的前移能推动离合顶柱前移以插入所述插孔内;电机,设于控制外壳内,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推挡板连接以控制推挡板前后滑移。

作为优选,上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其前后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控制外壳内,传动轴的中段外周具有传动螺旋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组带动传动轴旋转;传动弹簧,套设在传动轴上并能前后滑移,该传动弹簧与传动螺旋部形成螺旋配合,传动弹簧的自由端穿设在推动板上,以使传动弹簧在传动轴上的轴向移动能带动推动板前后滑移。通过传动齿轮组能使电机平稳带动传动轴旋转,因传动弹簧与传动螺旋形成螺旋配合,通过螺旋传动原理,传动轴旋转带动传动弹簧沿传动轴轴向移动,传动弹簧的轴向移动带动推动板前后移动,整个传动机构涉及部件少且简单,利于传动机构小型化。

作为改进,上述推动板固定在固定架上,固定架设置在控制外壳内并架设在传动轴上能前后滑移。固定架给推动板提供合适安装位。

作为改进,上述推动板的前端具有向下延伸用以推动后转子的推动部。推动部能增加其与离合顶柱接触的面积,利于平稳推动离合顶柱。

作为选择,上述前转子的后端及后转子的前端的部分伸入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之间,拨轮同时套在位于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之间的前转子和后转子上,并分别通过卡设在前转子和后转子上的卡簧限位,前转子的后端与拨轮的轴孔为圆孔配合,后转子的前端与拨轮的轴孔为扁孔配合。两个卡簧能将前转子、后转子及拨轮三者与转子骨架结合在一起,并安装各自设计的方式运行。

作为选择,上述后转子的内孔为阶梯孔,其中大孔部为圆孔,小孔部为矩形孔,所述离合顶柱具有圆形的头部及矩形的插入部,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离合顶柱的插入部上,复位弹簧的一端顶持在离合顶柱的头部,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持在大孔部的底部,所述前转子上的插孔与离合顶柱的插入部配合。

作为选择,上述机械锁芯部分为弹子锁。弹子锁为常用的机械锁芯,结构简单成本低,当然也可采用叶片锁等其它类似的机械锁替代。

进一步改进,上述钥匙内嵌设有用以控制电机工作与否的带触点的控制芯片,所述机械锁芯部分内设有由支撑弹簧顶持而部分伸入钥匙孔内的触发弹子,触发弹子与控制芯片的触点匹配。该结构将控制电机动作的控制部分与钥匙整合在一起,无需额外设置密码、指纹或刷卡等方式开启控制机构,只有当钥匙内芯片的触点被触发弹子匹配,电机才会动作,转动钥匙才能带动拨轮旋转,以开启锁具。如钥匙内芯片的触点与被触发弹子不匹配,及时钥匙的齿槽正确,也只能带动前转子空转,不能开启锁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普通锁芯直接通过钥匙控制锁体的开关,此机构在传统的开门方式基础上,加了电机控制机构,当钥匙齿对的情况下,同时电机控制机构也工作的情况下,前转子和后转子保持结合,锁体才能打开,否则就算钥匙的齿槽正确,因前转子和后转子分离,钥匙只能带动前转子空转,开不了门,如不法分子用硬物破坏掉弹子锁,依旧不能被开启,必须机械开启和电子开启同时满足条件,才能打开,安全性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前转子空转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前转子带动后转子及拨轮转动状态);

图4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子部分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子部分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带动推动板滑移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带动推动板滑移部分的立体示意图(去掉固定架);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能空转的电子锁芯,包括机械锁芯部分X和控制部分Y,机械锁芯部分X和控制机构Y之间通过扁条4连接,所述扁条10由插入机械锁芯部分X的钥匙1驱动而偏转。控制部分包括,

控制外壳2,控制外壳2由齿轮箱外壳21、齿轮箱挡盖22、及位于齿轮箱外壳21内的电机外壳23组成。

转子骨架3,固定在控制外壳2的前侧,转子骨架3具有前后间隔第一安装架31和第二安装架32,故本转子骨架3大致呈U形,第一安装架31和第二安装架32上各有一个安装孔。

前转子4,安装在第一安装架31的安装孔内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扁条10插入前转子4能以能带动前转子4旋转。

后转子5,安装在第二安装架32的安装孔内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

拨轮6,同时套装定位在前转子4和后转子5上,并位于第一安装架31和第二安装架32之间,其中,前转子4能相对拨轮6的轴孔绕自身轴线旋转,后转子5与拨轮6的轴孔传动插配,使得后转子5的旋转能带动拨轮6绕自身轴线旋转。

前转子4的后端及后转子5的前端的部分伸入第一安装架31和第二安装架32之间,拨轮6同时套在位于第一安装架31和第二安装架32之间的前转子4和后转子5上,并分别通过卡设在前转子4和后转子5上的卡簧20限位,前转子4的后端与拨轮6的轴孔为圆孔配合,后转子5的前端与拨轮6的轴孔为扁孔配合。

离合顶柱7,穿设在后转子5的内孔内并能前后滑移,且离合顶柱7的旋转能带动后转子5旋转,前转子4的后端面具有与离合顶柱7插配的插孔41,在离合顶柱7前移插入所述插孔41内的状态下,前转子4的旋转经由离合顶柱7能同步带动后转子5旋转;

复位弹簧8,置于后转子5的内孔并作用于离合顶柱7,使离合顶柱7保持后移离开所述插孔41趋势;后转子5的内孔为阶梯孔,其中大孔部为圆孔,小孔部为矩形孔,离合顶柱7具有圆形的头部71及矩形的插入部72,复位弹簧8套设在离合顶柱7的插入部72上,复位弹簧8的一端顶持在离合顶柱的头部71,复位弹簧8的另一端顶持在大孔部的底部,所述前转子4上的插孔41与离合顶柱的插入部72配合。

推挡板9,约束在控制外壳2内并能前后滑移,推动板9与离合顶柱7配合,推动板9的前移能推动离合顶柱7前移以插入所述插孔41内;推动板9固定在固定架17上,固定架17设置在控制外壳2内并架设在传动轴13上能前后滑移。推动板9的前端具有向下延伸用以推动后转子5的推动部91。

电机12,设于控制外壳2内,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推挡板9连接以控制推挡板9前后滑移。

传动机构包括

传动轴13,其前后两端通过轴承14安装在控制外壳2内,传动轴13的中段外周具有传动螺旋部131,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组15带动传动轴13旋转;

传动弹簧16,套设在传动轴13上并能前后滑移,传动弹簧16与传动螺旋部131形成螺旋配合,传动弹簧16的两个自由端穿设在推动板9上,以使传动弹簧16在传动轴13上的轴向移动能带动推动板9前后滑移。

机械锁芯部分X为弹子锁。钥匙1内嵌设有用以控制电机12工作与否的带触点的控制芯片11,机械锁芯部分X内设有由支撑弹簧18顶持而部分伸入钥匙孔内的触发弹子19,该触发弹子19与控制芯片11的触点匹配。

本电子锁芯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将钥匙1插入机械锁芯部分X的钥匙孔内,若触发弹子19与控制芯片11的触点匹配,信息验证后,系统发送信息给后台,并让电机12通电开始工作,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组15带动传动轴13旋转,因传动弹簧16与传动螺旋部131形成的螺旋配合,通过螺旋传动原理,传动轴13旋转带动传动弹簧16沿传动轴13轴向移动,传动弹簧16的轴向移动带动推动板9前移,推动板9的前移推动离合顶柱7克服复位弹簧8前移,离合顶柱7的插入部72插入后转子4的插孔41内,钥匙1转动,依次带动扁条10、前转子4、后转子5、拨轮6旋转,实现开门。

在规定时间后,系统进行供电,使电机12反转,带动推动板9回到初始位置,并通过离合顶柱7的复位弹簧8复位,离合顶柱7的插入部72离开后转子4的插孔41,前转子4和后转子5分离,这时如扁条10的旋转只能带动前转子4相对拨轮6空转,拨轮6不转动则不能实现开门。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