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锁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4930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锁闭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甲车辆结构技术领域,涉及装甲车辆的门窗的锁闭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锁闭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装甲车上应用的多为齿轮齿条式锁闭机构,对齿轮齿条的啮合间隙要求严格,由于薄壳车体变形量较大,装配过程中调整环节繁琐;该形式锁闭机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闭锁困难问题;在车辆行驶时还可能会出现后门自动打开问题,且在使用中无法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锁闭机构,该机构通过压缩弹簧搭配滑动丝杠螺母式调节装置,在门窗关闭状态调节转轴沿门板法向的移动,实现门窗的密封和轻易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可调节锁闭机构,包括:外部操纵模块,与外部操纵模块连接在一起的内部操纵调节模块,以及锁紧模块;外部操纵模块,包括:外部转轴,与外部转轴通过花键连接在一起的外部操作手柄,用来对外部操作手柄进行轴向定位的锁紧挡圈,外部转轴一端设置凹槽,压缩弹簧一端与外部转轴凹槽保持接触,另一端与外部锁罩内侧保持接触,外部锁罩由螺栓固定在门板外侧;内部操纵调节模块,包括:内部转轴,与外部转轴通过花键连接在一起的一体手柄锁臂,用来对一体手柄锁臂进行轴向定位的锁紧螺母,内部转轴一端设置凹槽,转轴调节手柄与内部转轴凹槽保持接触,与转轴调节手柄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的内部壳体,固定在门板内侧;锁紧模块,包括锁槽;锁槽的宽度能够调节;外部操纵模块中的外部转轴和内部操纵调节模块中的内部转轴7固连在一起;手柄锁臂位于锁槽中则实现闭锁。

优选地,锁紧模块进一步限定为,包括:固定锁板、活动锁板和调节把手,固定锁板由螺栓固定在门框内侧,固定锁板与活动锁板通过滑动副相连,转动调节把手可以调节固定锁板与活动锁板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还包括扭簧,扭簧两端分别连接在外部转轴和外部锁罩;可调节锁闭机构中的扭簧使一体手柄锁臂处于锁闭状态,转动内外部手柄克服扭簧的阻力实现门板的打开。

优选地,转轴调节手柄与内部壳体的螺纹的连接具有自锁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1、密封效果实时调节;当密封胶条老化、回弹力减小时,可通过转动转轴调节手柄,使转轴带动锁臂向门外移动,使门板压紧密封胶条,保证密封效果,实现装甲车辆涉水行驶状态下的密封。另外还能减小行车中的振动和噪声,提高车内人员舒适性和设备运行环境精确性。

2、锁闭行程可调;当门板相对车体变形比较严重时,转动转轴调节手柄,使转轴带动锁臂向门内移动,使门窗可以锁上。

3、锁闭机构互换性好;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当锁闭机构磨损时,可以及时更换相应的部件。

4、锁闭机构可靠性高;在行车时可将锁臂由锁紧模块夹紧,避免由于剧烈振动导致门板自动打开。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锁闭机构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锁闭机构的打开时安装面另一侧的状态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锁闭机构的关闭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锁闭机构的关闭时安装面另一侧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锁闭机构外部操纵模块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锁闭机构内部操纵调节模块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锁闭机构锁紧模块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锁闭机构三维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锁闭机构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锁闭机构三维结构分解图。

其中1:外部锁罩;2:压缩弹簧;3:外部转轴;4:外部操作手柄;5:锁紧挡圈;6:扭簧;7:内部转轴;8:一体手柄锁臂;9:锁紧螺母;10:内部壳体;11:转轴调节手柄;12:固定锁板;13:活动锁板;14:调节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锁闭机构由外部操纵模块,内部操纵调节模块和锁紧模块组成,外部操纵模块与内部操纵模块通过连接装置相连,实现内外手柄的联动。

外部操纵模块由压缩弹簧、外部转轴、外部操作手柄、锁紧挡圈和外部锁罩组成。

内部操纵模块由扭簧,一体手柄锁臂、内部转轴、转轴调节手柄、锁紧螺母和内部壳体组成。

锁紧模块由固定锁板、活动锁板和调节把手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锁闭机构,包括:外部操纵模块,与外部操纵模块连接在一起的内部操纵调节模块,以及锁紧模块。

外部操纵模块,包括:外部转轴3,与外部转轴通过花键连接在一起的外部操作手柄4,用来对外部操作手柄进行轴向定位的锁紧挡圈5,外部转轴一端设置凹槽,压缩弹簧2一端与外部转轴3凹槽保持接触,另一端与外部锁罩1内侧保持接触,外部锁罩由螺栓固定在门板外侧。

内部操纵调节模块,包括:扭簧6,内部转轴7,与外部转轴通过花键连接在一起的一体手柄锁臂8,用来对一体手柄锁臂进行轴向定位的锁紧螺母9,内部转轴一端设置凹槽,转轴调节手柄11与内部转轴凹槽保持接触,与转轴调节手柄通过具有自锁功能的螺纹连接在一起的内部壳体10,由螺栓固定在门板内侧。

锁紧模块,包括:固定锁板12、活动锁板13和调节把手14,固定锁板由螺栓固定在门框内侧,固定锁板与活动锁板通过滑动副相连,转动调节把手可以调节固定锁板与活动锁板之间的距离。

扭簧6分别两端作用在外部转轴3和外部锁罩1之间;外部操纵模块中的外部转轴3和内部操纵调节模块中的内部转轴7固连在一起,从而实现外部操作手柄4和一体手柄锁臂8的联动;在一体手柄锁臂8关闭状态转动转轴调节手柄11使其靠近门板,使内部转轴7和外部转轴3克服压缩弹簧的阻力沿门板法向的外移,带动一体手柄锁臂外移,一体手柄锁臂的锁紧力会相应增大;反向转动转轴调节手柄11使其远离门板,使内部转轴和外部转轴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沿门板法向内移,带动一体手柄锁臂内移,使其与门板间的距离变大,保证当车体变形大时门板可以锁上;可调节锁闭机构中的扭簧使一体手柄锁臂处于锁闭状态,转动内外部手柄克服扭簧的阻力实现门板的打开。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锁闭机构的分解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可调节锁闭机构包括外部锁罩1、压缩弹簧2、外部转轴3、外部操作手柄4、锁紧挡圈5、扭簧6、内部转轴7、一体手柄锁臂8、锁紧螺母9、内部壳体10、转轴调节手柄11、固定锁板12、活动锁板13和调节把手14。

图3是外部操纵模块的分解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压缩弹簧2、外部转轴3、外部操作手柄4和锁紧挡圈5都安装外部锁罩1中。外部操作手柄4与外部转轴3通过花键连接,当转动外部操作手柄4时,外部转轴随之转动。外部转轴3一端设置凹槽,压缩弹簧2一端与凹槽保持接触,另一端与外部锁罩1底端内侧保持接触,外部锁罩1由螺栓固定在门板外侧。

图4是内部操纵调节模块的分解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扭簧6、内部转轴7、一体手柄锁臂8、锁紧螺母9和转轴调节手柄11都安装在内部壳体10中,扭簧使转轴始终保持在关闭位置,转动一体手柄锁臂8克服扭簧的阻力,实现门板的打开。

图5是锁紧模块的分解图,从图5中可以看出,锁紧模块包括:固定锁板12、活动锁板13、调节把手14,转动调节把手使活动锁板沿门板法向移动,实现对锁臂的夹紧和松开。

使用上述可调节锁闭机构,其具体工作状态如下:

1、关门操作

转动外部操作手柄4或一体手柄锁臂8使转轴克服扭簧的阻力,使其处于打开状态,当门板关上后,松开手柄,此时一体手柄锁臂8在扭簧力的作用下保持关闭状态即自动锁上,转动锁紧装置中的调节把手14使其夹紧一体手柄锁臂8,实现车门的完全锁闭,如图1所示。

2、开门操作

反向转动锁紧装置中的调节把手14使其松开一体手柄锁臂8,反向转动一体手柄锁臂8,使其达到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同时往外推车门,实现车门的打开。

3、调节操作

当门窗或甲板有微小变形、密封胶条压缩余量变大、车门关闭密封不严等问题时,可转动内部操纵模块中的转轴调节手柄,使转轴沿门板的方向向外移动,进而达到增加锁闭机构锁紧力,起到锁紧密封的作用。

当车门变形较大时,为避免出现锁对中性不好或门板锁闭不上的问题,可通过反向转动内部操纵模块中的转轴调节手柄,使转轴沿门板的方向向内移动,使车门可以轻松的关闭锁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