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走滑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2405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横走滑动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机械副臂运动用的横走滑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见的横走滑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座、副臂及引拔驱动单元,引拔驱动单元相对正位安装在固定座上,而副臂则相对偏离固定座安装,这种结构导致副臂工作重心不稳,移动直线性差,滑行结构磨损快,从而影响副臂工作质量以及整个机构的使用寿命,且副臂偏离固定座,以致出现难以够到水口的问题,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走滑动机构,优化结构,解决了副臂工作重心不稳以及定模小副臂下行取不到水口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横走滑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座、副臂及引拔驱动单元,固定座提供副臂及引拔驱动单元滑行导向,所述副臂和引拔驱动单元的正投影分居在固定座所提供的滑行导向的左右侧。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固定座设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配套组装一滑动座,该滑动座具有侧向延伸的偏心部;所述副臂及引拔驱动单元均安装在滑动座上,其中,引拔驱动单元是安置在偏心部上,副臂及引拔驱动单元是根据直线导轨的导向滑行。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直线导轨为双轨结构,具有两条平行滑轨,滑动座具有两条滑槽配合两条平行滑轨安装,滑动座为卧式板体。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滑动座相对偏心部的另一侧边设有排列布置的若干近接开关,而固定座相对侧边上设有配合近接开关工作的触发块。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滑动座由减速机配合同步带驱动滑行,同步带固定在固定座上,而减速机与引拔驱动单元一起安装在滑动座的偏心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副臂和引拔驱动单元的正投影分居在固定座所提供的滑行导向的左右侧,由此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1、引拔驱动单元的重量可以配重,平衡副臂重量,副臂工作重心平稳,移动直线性好,滑行结构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

2、副臂可以更靠近固定座,解决定模小副臂下行取不到水口的问题,提升使用功效。

3、结构简单,易制作及组装,维护也简便,极大提升了机械副臂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附图3为图2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参阅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横走滑动机构,尤其是用于取卸料的机械手臂上,包括有固定座1、副臂2及引拔驱动单元3,引拔驱动单元3驱动副臂2取卸料,固定座1提供副臂2及引拔驱动单元3滑行导向,以达到移动工作。所述副臂2和引拔驱动单元3的正投影分居在固定座1所提供的滑行导向的左右侧,即副臂2和引拔驱动单元3分居在固定座1所提供的滑行导向的左右侧。引拔驱动单元3的重量可以配重,平衡副臂2重量,副臂2工作重心平稳,移动直线性好,滑行结构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同时,副臂2可以更靠近固定座1,解决定模小副臂下行取不到水口的问题,提升使用功效。

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为长条设计,固定座1设有直线导轨11,直线导轨11上配套组装一滑动座4,该滑动座4具有侧向延伸的偏心部41。所述副臂2及引拔驱动单元3均安装在滑动座4上,其中,引拔驱动单元3是安置在偏心部41上,副臂2及引拔驱动单元3是根据直线导轨11的导向滑行。引拔驱动单元3相对侧偏安装,这样,副臂2即可尽可能的靠近固定座1安装,引拔驱动单元3的重量达到配重效果,平衡副臂2重量,副臂2工作重心平稳,移动直线性好,滑行结构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直线导轨11为双轨结构,具有两条平行滑轨,滑轨断面呈工字形,滑动座4具有两条滑槽配合两条平行滑轨安装,滑动座4为卧式板体。该结构增加组装面,使滑动座4更稳定的组装在固定座1上,移动平稳、精度高。

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4相对偏心部41的另一侧边设有排列布置的若干近接开关5,而固定座1相对侧边上设有配合近接开关5工作的触发块12。该结构给予滑动座4移动控制,提升移动准确性,也有效保护副臂2工作,防止意外碰撞。本实施例的滑动座4由减速机配合同步带驱动滑行,移动平稳,减少冲击抖动,齿条6固定在固定座1上(图中同步带6位于两条平行滑轨之间,与滑轨平行设置),而减速机与引拔驱动单元3一起安装在滑动座4的偏心部41上,减速机进一步配重,增加平衡副臂2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副臂2和引拔驱动单元3的正投影分居在固定座1所提供的滑行导向的左右侧,引拔驱动单元3的重量可以配重,平衡副臂2重量,副臂2工作重心平稳,移动直线性好,滑行结构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同时,副臂2可以更靠近固定座1,解决定模小副臂下行取不到水口的问题,提升使用功效;结构简单,易制作及组装,维护也简便,极大提升了机械副臂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符合产业推广利用。

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