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门锁,具体涉及锁具的推拉机构。
背景技术:
锁具是指起封闭作用的器具,它包括锁、钥匙及其附件,一般解释为“必须用钥匙方能开脱的封缄器”,现在,锁具除用钥匙开启外,还可以用光、电、磁、声及指纹等指令开启。
现有的锁具都是通过转动安装在安装座上的手柄实现开门或关门动作,操作时先需要转动手柄,然后再拉动或推动门体,整个开门动作幅度较大,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锁具的推拉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开门时需要转动手柄,整个开门动作幅度较大,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锁具的推拉机构,包括:
安装座,用于安装在门体上;
推拉板,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推拉板上具有控制件;
滑动板,滑动安装在安装座中,滑动板具有相对于滑动板运动方向倾斜设置的控制面,所述控制件与控制面配合,控制件转动时带动滑动板向远离控制件的一侧移动,所述滑动板上还具有第一齿;
旋转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旋转件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齿配合的第二齿,滑动板移动时通过所述第一齿带动旋转件转动,所述旋转件用于直接或间接的与锁体内的机构配合。
本申请所说的门体可以为房门、车门、保险箱门等各类们,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定。所述锁具包括锁体,所述旋转件用于直接或间接的与锁体内的机构配合,打开锁具的锁舌。
推拉机构进行开门动作时,只需要将手拉动或推动推拉板,推拉板相对于安装座转动,即控制件转动,从而与控制面配合带动滑动板向远离控制件的一侧移动,滑动板的第一齿和与旋转件的第二齿配合,带动旋转件转动,最终旋转件直接或间接的与锁体内的机构配合,打开锁具的锁舌,通过实现开门动作。相对于相应技术先通过转动把手,然后再推拉门的动作而言,开门动作幅度较小,使用更加方便。
滑动板的复位可以通过锁具的相应机构使旋转件转动复位,从而使滑动件复位,或者推拉机构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复位结构,使推拉板不再受外力时,滑动板复位。
可选的,安装座的上下两侧均具有凹槽,所述推拉板的上下侧具有伸入凹槽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通过转轴与安装座转动配合。
可选的,所述控制面为平直面或弧形面。
可选的,所述控制面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控制件位于两个控制面之间。
设置两个控制面,不管推拉板向哪个方向转动(不管是推还是拉),都能够带动滑动板向远离控制件的一侧移动。
可选的,所述滑动板还包括位于两个控制面之间的条形凹口,所述安装座包括伸入所述条形凹口的固定柱以及转动设置在固定住上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与凹口的两个侧壁配合。
固定柱能限定滑动板的滑动方向,通过设置转动套能够减少摩擦力方便滑动板滑动。
可选的,所述控制件上转动安装有配合套,所述配合套与控制面配合。
可选的,还包括弹性复位结构,所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推拉板不再受外力时,使滑动板复位。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拉簧或压簧,当弹性件为拉簧时,所述拉簧的一端与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板连接,拉簧使滑动板具有向控制杆一侧移动的趋势;当弹性件为压簧时,所述滑动板还包括安装槽,安装座还包括伸入所述安装槽的安装块,压簧的一侧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另一侧与所述安装槽配合,压簧使滑动板具有向控制杆一侧移动的趋势。
可选的,所述滑动板具有条状的通孔,通孔内具有两组平行且相对布置的第二齿,每组第二齿均包括多个第二齿,所述第一齿与其中一组第二齿啮合。
通过设置两组第二齿,能够增强适配性,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哪组第二齿与第一次配合,从而推拉机构能够安装在门体的任意一侧。
可选的,所述安装座列包括若干组限位柱,各限位柱上设置有与滑动板侧壁配合的转动套,每组限位柱均包括两个限位柱,两个限位柱分别与滑动板的两个相对侧壁配合。
可选的,所述滑动板的两个侧壁均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座上具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板与滑动槽滑动配合,且滑动槽的侧壁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推拉机构进行开门动作时,只需要将手拉动或推动推拉板,推拉板相对于安装座转动,即控制件转动,从而与控制面配合带动滑动板向远离控制件的一侧移动,滑动板的第一齿和与旋转件的第二齿配合,带动旋转件转动,最终旋转件直接或间接的与锁体内的机构配合,打开锁具的锁舌,通过实现开门动作。相对于相应技术先通过转动把手,然后再推拉门的动作而言,开门动作幅度较小,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锁具的推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锁具的推拉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去掉底板后推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推拉机构的局部爆炸图;
图5是实施例2去掉底板后推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推拉板;2、安装座;3、底板;4、转动套;5、固定柱;6、条形凹口;7、控制面;8、控制件;9、滑动板;10、安装槽;11、压簧;12、安装块;13、限位槽;14、滑动槽;15、通孔;16、第一齿;17、旋转件;18、第二齿;19、限位柱;20、转动座;21、凹槽;22、转轴;23、配合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锁具的推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2,用于安装在门体上;
推拉板1,转动安装在安装座2上,推拉板1上具有控制件8;
滑动板9,滑动安装在安装座2中,滑动板9具有相对于滑动板9运动方向倾斜设置的控制面7,控制件8与控制面7配合,控制件8转动时带动滑动板9向远离控制件8的一侧移动,滑动板9上还具有第一齿16;
旋转件17,转动安装在安装座2上,旋转件17上具有与第一齿16配合的第二齿18,滑动板9移动时通过第一齿16带动旋转件17转动,旋转件17用于直接或间接的与锁体内的机构配合。
于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为一端开口的盒体结构,推拉机构还包括固定在盒体开口处的底板3。
本申请所说的门体可以为房门、车门、保险箱门等各类们,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定。锁具包括锁体,旋转件17用于直接或间接的与锁体内的机构配合,打开锁具的锁舌。
推拉机构进行开门动作时,只需要将手拉动或推动推拉板1,推拉板1相对于安装座2转动,即控制件8转动,从而与控制面7配合带动滑动板9向远离控制件8的一侧移动,滑动板9的第一齿16和与旋转件17的第二齿18配合,带动旋转件17转动,最终旋转件17直接或间接的与锁体内的机构配合,打开锁具的锁舌,通过实现开门动作。相对于相应技术先通过转动把手,然后再推拉门的动作而言,开门动作幅度较小,使用更加方便。
如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的上下两侧均具有凹槽21,推拉板1的上下侧具有伸入凹槽21的转动座20,转动座20通过转轴22与安装座2转动配合。
于本实施例中,控制面7为平直面,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弧形面。于本实施例中,控制面7为对称设置的两个,控制件8位于两个控制面7之间。设置两个控制面7,不管推拉板1向哪个方向转动(不管是推还是拉),都能够带动滑动板9向远离控制件8的一侧移动。
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滑动板9还包括位于两个控制面7之间的条形凹口6,安装座2包括伸入条形凹口6的固定柱5以及转动设置在固定住上的转动套4,转动套4与凹口的两个侧壁配合。固定柱5能限定滑动板9的滑动方向,通过设置转动套4能够减少摩擦力方便滑动板9滑动。
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控制件8与控制面7配合的面为弧形。
滑动板的复位可以通过锁具的相应机构使旋转件转动复位,从而使滑动件复位,或者推拉机构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复位结构,使推拉板不再受外力时,滑动板复位。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复位结构,弹性复位结构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用于在推拉板不再受外力时,使滑动板复位。
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压簧11,滑动板9还包括安装槽10,安装座2还包括伸入安装槽10的安装块12,压簧11的一端安装在安装块12上,另一端与安装槽10配合,压簧使滑动板具有向控制杆一侧移动的趋势。于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还可以为拉簧,当弹性件为拉簧时,拉簧的一端与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滑动板连接,拉簧使滑动板具有向控制杆一侧移动的趋势。
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滑动板9具有条状的通孔15,通孔15内具有两组平行且相对布置的第二齿18,每组第二齿18均包括多个第二齿18,第一齿16与其中一组第二齿18啮合。通过设置两组第二齿18,能够增强适配性,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哪组第二齿18与第一次配合,从而推拉机构能够安装在门体的任意一侧。
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列包括若干组限位柱19,各限位柱19上设置有与滑动板侧壁配合的转动套4,每组限位柱19均包括两个限位柱19,两个限位柱19分别与滑动板9的两个相对侧壁配合。
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滑动板9的两个侧壁均设有限位槽13,安装座2上具有滑动槽14,滑动板9与滑动槽14滑动配合,且滑动槽14的侧壁位于限位槽13中。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控制件8上转动安装有配合套23,配合套23与控制面7配合。通过设置配合套,相对于滑动配合的形式,滚动方式配合时摩擦力小,使用较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