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时形成杆状的转动折叠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5878发布日期:2018-12-19 06:3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收纳时形成杆状的转动折叠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折叠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收纳时形成杆状的转动折叠工具。

背景技术

一些手动工具为了便于存放,设计为折叠结构,存放时折叠起来减小工具体积,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一些工具没有收纳而意外伤人。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7621c的“带折叠剪刀的多功能工具”、授权公告号为cn1070758c的“带容易接触的外侧刀片的多功能折叠工具”、公开号为cn1432454a的“多功能折叠式工具”、授权公告号为cn100475456c的“一种折叠工具组件及框架元件”,这些折叠工具均是把物体的一部分翻转和另一部分贴拢实现折叠的。折叠状态下,刀片等工具被收藏在柄内,折叠工具表现为一个柄的形状及大小。这些专利折叠工具都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被使用者操作的工具都是可以折叠的,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误操作会造成工具被折叠,这样就会伤害到使用者,特别是刀子一类的尖锐工具,其危害性就更大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纳时形成杆状的转动折叠工具,以便该手动工具在收纳状态能够形成杆状,进一步的在收纳状态形成赋予更多的工具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收纳时形成杆状的转动折叠工具,包括第一握柄、固定工具,所述的固定工具固定装配在所述第一握柄上并从第一握柄的前端向前延伸;其特征是:

该转动折叠工具还包括第二握柄,所述的第二握柄设有收纳槽;

所述第二握柄的后端与所述第一握柄的前端转动连接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握柄折叠或者展开所述的第二握柄,折叠时所述第二握柄与所述第一握柄并拢、露出所述固定工具,展开时所述第二握柄与第一握柄形成杆状、所述的固定工具收纳于所述的收纳槽。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握柄的前端设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握柄的后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握柄的后端经连杆与所述第一握柄的前端连接,所述的连杆维系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使得第二齿轮相对于第一齿轮可以啮合转动以折叠或者展开所述的第二握柄。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握柄的前端固定装配有基座,所述的第一齿轮设在所述的基座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基座通过横贯所述第一握柄、基座的轴销装配在所述的第一握柄上,在所述的第一握柄、基座之间还设有固定销。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固定工具的后端插装在所述的第一握柄内,所述的固定工具上设有贯穿孔,所述的轴销穿在所述的贯穿孔内并配合所述的插装将所述的固定工具固定装配在所述第一握柄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连杆为对称的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工具两侧,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的轴销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握柄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的外侧设有销轴,所述的销轴与所述的第二握柄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为对称的两个且一对一啮合。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二握柄包括两个分别装配在所述收纳槽两侧的弹片,所述弹片的后端设所述的第二齿轮。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固定工具上设有锁孔,一个所述的弹片上设有锁舌及拨块,所述的固定工具收纳于所述的收纳槽时所述的锁舌依靠该弹片的弹力嵌入所述的锁孔中将固定工具锁止在收纳槽中,拨动所述的拨块以克服该弹片的弹力将所述的锁舌从锁孔中退出。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一个所述弹片的后端设有弹性压持部,所述的弹性压持部弹性压持在所述连杆的端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二握柄的前端枢接有可折叠的实用工具,一个所述弹片的前端设有弹性压持部,所述的弹性压持部弹性压持在所述实用工具的枢接端。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握柄呈管状,其内部设有第一接触电极,其后端螺纹连接灯头组件,所述的灯头组件包括电连接的电光源及第二接触电极,所述的第一接触电极与第二接触电极之间为电源容纳腔。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接触电极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导电螺旋弹簧及电极座,所述的固定工具的后端设一螺母,所述电极座经螺栓连接在所述的螺母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灯头组件包括灯头套管、透明灯罩,所述的透明灯罩、电光源、第二接触电极自后向前依次固定在所述灯头套管的内部,所述灯头套管通过螺纹与所述的第一握柄连接。

本发明设有两个握柄,第一握柄上固定装配一从第一握柄的前端向前延伸的固定工具,并在第一握柄的前端设第一齿轮;第二握柄设有收纳槽,第二握柄的后端设有第二齿轮;第二握柄的后端经连杆与第一握柄的前端连接,连杆维系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使得第二齿轮相对于第一齿轮可以啮合转动以折叠或者展开第二握柄,折叠时第二握柄与所述第一握柄并拢、露出固定工具,展开时第二握柄与第一握柄形成杆状、固定工具收纳于收纳槽。

该折叠工具在收纳时第二握柄与第一握柄形成杆状,在表现形式上为两个握柄的长度,从而可以作为设置一些特殊功能的结构基础。

固定工具和手柄固定连接,保证的固定工具使用时的可靠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避免误操作引起的伤害事故。另外,对外露的固定工具增加一个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的护套(第二握柄),在需要收纳时,可能安全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收纳时形成杆状的转动折叠工具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转动折叠工具收纳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结构中第二握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结构中一个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结构中另一个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结构中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结构中固定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结构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第一握柄:

11-基座:111-第一齿轮,112-耳板;

12-轴销;

13-电源;

14-第一接触电极:141-导电螺旋弹簧,142-电极座,143-螺栓;

15-灯头组件:151-电光源,152-第二接触电极,153-灯头套管,154-透明灯罩;

16-电源容纳腔;

02-固定工具:21-贯穿孔,22-锁孔,23-螺母,24-卡槽;

03-第二握柄:

31-收纳槽;

32-弹片:321-第二齿轮,322-锁舌,323-拨块;

33-弹片:331-第二齿轮,332-弹性压持部,333-弹性压持部;

34-实用工具;

04-连杆:41-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是本发明收纳时形成杆状的转动折叠工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其包括第一握柄01、固定工具02,图示固定工具表现为切割刀,固定工具02固定装配在第一握柄01上并从第一握柄的前端向前延伸;在本申请中,将“前”定义为图2所示的上端方向、将“后”定义为图2所示的下端方向;

该转动折叠工具还包括第二握柄03,第二握柄03设有收纳槽31(参见图5);

第二握柄03的后端与第一握柄01的前端转动连接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握柄折叠或者展开第二握柄,折叠时第二握柄与第一握柄并拢、露出固定工具,展开时第二握柄与第一握柄形成杆状、固定工具收纳于收纳槽。因此,在第二握柄折叠时转动折叠工具处于使用状态,在第二握柄展开时转动折叠工具处于收纳状态。

所述的杆状,主要是指第二握柄展开时与第一握柄形成杆的形状,该杆可以表现为直杆,也可以是稍有弯曲的弯曲杆。

具体的,第一握柄01的前端设第一齿轮111,第二握柄的后端设有第二齿轮321、331(参见图6、图7);第二握柄03的后端经连杆04与第一握柄01的前端连接,连杆维系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使得第二齿轮相对于第一齿轮可以啮合转动以折叠或者展开第二握柄。依据动作要求,该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为整个圆形齿轮中的一部分。

第一握柄01的前端固定装配有基座11,第一齿轮111设在基座11上。基座11通过横贯第一握柄、基座的轴销12装配在第一握柄上,在第一握柄、基座之间还设有固定销,避免基座绕轴销转动。固定工具02的后端插装在第一握柄01内,固定工具02上设有贯穿孔21(参见图9),轴销12穿在贯穿孔21内并配合插装将固定工具固定装配在第一握柄上,使得固定工具不能松动。连杆04为对称的两个并分别位于固定工具两侧,连杆04的一端与轴销12连接,连杆的另一端的外侧设有销轴41(参见图8),销轴41与第二握柄03连接,进一步的,该销轴还穿过下文述及的弹片,增加连接部位的强度。

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为对称的两个且一对一啮合。因此,基座11具有两个对称的耳板112(参见图10),两个第一齿轮111分别设在两个对称的耳板112上,在装配状态下,连杆04位于耳板与固定工具之间。第二握柄03包括两个分别装配在收纳槽31两侧的弹片32、33,弹片32、33的后端设第二齿轮321、331。

固定工具02上设有锁孔22(参见图9),弹片32上设有锁舌322及拨块323(参见图6),固定工具02收纳于收纳槽时锁舌322依靠该弹片的弹力嵌入锁孔22中将固定工具锁止在收纳槽中,拨动拨块323以克服该弹片的弹力将锁舌322从锁孔22中退出,以便折叠第二握柄露出固定工具。

弹片33的后端设有弹性压持部333,弹性压持部333弹性压持在连杆04的端部以便折叠第二握柄时起到阻尼作用,避免松动。

第二握柄03的前端枢接有可折叠的实用工具34,图示实用工具为一个开瓶器,该开瓶器的头部设计为“一”字形螺丝刀,弹片33的前端设有弹性压持部332(参见图7),该弹性压持部332弹性压持在实用工具34的枢接端以便折叠实用工具时起到阻尼作用,避免松动。

具体实施时,第二握柄03后端与第一握柄01前端的转动连接可以通过轴实现。

第一握柄01呈管状,其内部设有第一接触电极14,其后端螺纹连接灯头组件15,灯头组件15包括电连接的电光源151及第二接触电极152,第一接触电极14与第二接触电极152之间为电源容纳腔16。具体的,第一接触电极14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导电螺旋弹簧141及电极座142,固定工具02的后端设一螺母23,具体的,是在固定工具的后端设以卡槽24(参见图9),将螺母卡在卡槽24中,电极座142经螺栓143连接在螺母上获得支撑。灯头组件15包括灯头套管153、透明灯罩154,透明灯罩154、电光源151、第二接触电极152自后向前依次用螺母压持固定在灯头套管153的内部,灯头套管153通过螺纹与第一握柄01连接。必要的部位设有密封圈。

将整个灯头组件拆下可以更换电源;装配状态下适当旋拧灯头组件调节第二电极与电源的位置使得二者接触接通电路或者离开断开电路,为了避免电源活动,灯头组件与电源之间支撑弹簧以将电源压持在电源容纳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