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开窗固定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4132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开窗固定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体固定铰链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平开窗固定铰链。



背景技术:

平开窗具有开启面积大,通风好,密封性好,隔音、保温、抗渗性能优良等优点而深受大众的喜爱,且内开式的擦窗方便;外开式的开启时不占空间。

平开窗的外开窗因为开启要占用墙外的一块空间,在遇到刮大风时,连接窗体的铰链会受到额外的大载荷,且随着窗幅开得越大,铰链受载也越大,然而现有的平开窗的铰链因为机械结构受载能力有限,而选择小窗幅从而导致视野不开阔,影响人们对窗户眺望的感受,且现有的平开窗固定铰链因为窗体实际载荷比额定受载能力大而导致平开窗固定铰链寿命极短,严重影响人们对平开窗的使用感受。

请参阅图1,常见的平开窗固定铰链包括固定在窗框上的滑轨、固定在窗扇上的固定条、固定在所述滑轨内并可滑动的滑动块、一端旋转固定在滑动块上,另一端旋转固定在固定板一端的第一连接板、一端旋转固定在滑轨内,另一端旋转固定在固定板中部的第二连接板、一端旋转固定在滑动块上,另一端旋转固定在第二连接板中部的第三连接板,然而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三连接板承受所述固定条的载荷,而这些载荷最终会传递给滑轨。

现有的平开窗固定铰链的滑轨只采用两端固定的方式,当窗户打开时,滑动块滑至滑轨中部,此时窗体的自重通过滑动块传给滑轨的中部,而滑轨的中部没有固定,承载能力低,容易受力产生扭曲变形,不仅影响平开窗固定铰链的使用寿命,导致窗体下垂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滑轨的承载能力、不容易因受力产生扭曲变形、使用寿命长的平开窗固定铰链。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平开窗固定铰链,包括固定在窗框上的滑轨、固定在窗扇上的固定条、固定在所述滑轨一端的铰链包角、固定在所述滑轨内并可滑动的滑动块;所述固定条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滑动块上,所述固定条在所述滑动块滑动时相对于所述滑轨做角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开窗固定铰链还包括: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设于所述滑轨中部,所述第二安装孔设于所述滑轨端部,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均用于所述平开窗固定铰链将所述滑轨安装固定于窗框;所述滑动块包括:

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轨内,并在所述滑轨内滑动;

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滑轨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端在所述滑轨内滑动;

凸起端,介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凸起端与所述滑轨之间形成一个凹槽,所述凹槽保证所述滑动块在所述滑轨上滑动时所述凸起端与所述滑轨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

第一主体,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一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两侧边缘;

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第二阻挡部高于所述第一支撑部;

当平开窗开到最大时,所述第二连接板滑过所述第一主体,并抵住所述第二阻挡部。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滑轨之间,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端同步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滑轨之间,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端同步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平开窗固定铰链还包括:

第二连接板,一端与所述滑轨旋转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条旋转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保持平行;

第三连接板,一端与所述滑块旋转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旋转固定,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条保存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平开窗固定铰链还包括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高度大于所述滑轨,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突起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于所述突起部旋转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平开窗固定铰链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滑动地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固定块低于所述滑轨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包括本体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在所述滑轨上滑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本体同步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定位孔一端接触所述滑轨,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定位孔,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将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滑轨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平开窗固定铰链的滑轨承载能力相比于现有的滑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容易因受力产生扭曲变形,进一步地提高了平开窗固定铰链整体的承载能力,且使用寿命更长。

2.本发明的平开窗固定铰链的滑动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称设置与滑轨配合滑动,使得滑动块在滑动时更加平滑;滑动块不运动时能承受来自径向和横向的载荷,进一步地提高了平开窗固定铰链整体的承载能力;且设置凸起端使得滑动块在滑动时不与第二安装孔直接接触,阻碍滑动块的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开窗固定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开窗固定铰链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平开窗固定铰链闭合时的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图5为本发明的平开窗固定铰链的滑动块与滑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平开窗固定铰链的固定块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平开窗固定铰链闭合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平开窗固定铰链。

请参考图1,所述平开窗固定铰链包括滑轨1、固定条3、滑动块2、固定块9、铰链包角7、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三连接板6。

所述滑轨1固定在窗体的侧边窗框上,一般通过螺丝固定。该滑轨1具有沿着滑轨1伸展方向的滑动槽;其中,在该滑轨1的一端固定有铰链包角7;所述固定条3固定在窗体的窗扇的底部,一般也是通过螺丝固定。所述滑动块2固定在所述滑轨1上,并能够在所述滑轨1上滑动。

所述固定条3通过第一连接板4固定在所述滑动块2上,所述固定条3在所述滑动块2滑动时,相对于所述滑轨1滑动的同时做角运动。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所述滑动块2及所述固定条3的固定点均采用可旋转的固定方式,例如通过较松弛的铆钉铆合。

请参考图2-图3,所述平开窗固定铰链还包括:第一安装孔100以及第二安装孔110,所述第一安装孔100设于所述滑轨1中部,所述第二安装孔110设于所述滑轨1端部,所述第一安装孔100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10均用于所述平开窗固定铰链对外安装,具体的是用于所述平开窗固定铰链将所述滑轨1安装固定于窗框;所述第一安装孔100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10的孔径。

具体的是,所述第一安装孔100具有多个,排列在所述滑轨1中部;所述滑轨1具有两个端部,在两个所述滑轨1端部均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孔110;所述第一安装孔100为圆形孔,所述第二安装孔110为椭圆形孔,所述第一安装孔100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10均与螺钉或螺柱配合将所述滑轨1安装固定在窗框上,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孔110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0的孔径,因此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10的螺钉或者螺柱的尺寸也大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0的螺钉或者螺柱。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般滑轨1的端部的受载会比滑轨1的中部受载要大,因此设计所述第二安装孔110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0的孔径,使得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10的螺钉或者螺柱的尺寸也大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0的螺钉或者螺柱,从而使得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10的螺钉或者螺柱的承载能力也大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0的螺钉或者螺柱,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实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改变现有的平开窗固定铰链的滑轨1只采用两端固定的方式,当窗户打开时,滑动块2滑至滑轨1中部,此时窗体的自重通过滑动块2传给滑轨1的中部,而滑轨1的中部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100和螺钉或螺柱安装固定在窗框上,增加了着力点,提高滑轨1承载能力,避免容易受力产生扭曲变形的现象,使得滑轨1的结构更加稳定,从而提高平开窗固定铰链整体的承载能力,延长平开窗固定铰链的使用寿命,使用起来更为安全。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4-图5,所述滑动块2包括:第一端21、第二端22及凸起端23;所述第一端21固定在所述滑轨1内,并在所述滑轨1内滑动;所述第二端22与所述第一端21相对于所述滑轨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端22在所述滑轨1内滑动;所述凸起端23介于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第二端22之间,所述凸起端23与所述滑轨1之间形成一个凹槽25,所述凹槽25保证所述滑动块2在所述滑轨1上滑动时所述凸起端23与所述滑轨1不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端21和所述第二端22位于所述滑动块2的两侧,所述凸起端23位于所述滑动块2的中间,所述第一端21和所述第二端22相对于所述凸起端23对称,所述第一端21、所述第二端22和所述凸起端23构成一个“几”形;所述第一端21和所述第二端22在所述滑轨1上滑动,所述凸起端23也同步滑动,所述凸起端23在滑动时由于向上凸起形成凹槽25,不会和滑轨1上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00配合的螺钉或螺柱直接接触,从而挤压、阻挡所述凸起端23致使所述滑动块2不能在所述滑轨1上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21、所述第二端22和所述凸起端23构成一个“几”形,一方面使得所述第一端21、所述第二端22嵌入所述滑轨1并与所述滑轨1上的滑动槽配合,使所述滑动块2具备承受较大横向、径向的载荷能力,且所述第一端21、所述第二端22和所述凸起端23不在同一平面使得所述滑动块2进一步提升了结构的强度等机械性能,进一步提升了所述滑动块2的受载能力,从而提高了平开窗固定铰链整体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与第二安装孔110配合的螺钉或螺柱的螺帽是不能通过滑轨1的,而螺帽会相对于所述滑轨1向上凸起,占用一定的空间,凸起端23使得滑动块2在滑动时不会和所述滑轨1上与第二安装孔110配合的螺钉或螺柱直接接触,不阻碍滑动块2的滑动,结构设计合理、巧妙。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2还包括支撑件24,所述支撑件24设于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滑轨1之间,所述支撑件24与所述第一端21同步滑动;所述支撑件24设于所述第二端22与所述滑轨1之间,所述支撑件24与所述第二端22同步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端21、所述第二端22与所述滑轨1配合的地方夹设所述支撑件24,不仅有利于保护所述第一端21、所述第二端22在滑动时因为磨损造成所述滑动块2的寿命下降,而且所述支撑件24使得所述所述第一端21、所述第二端22与所述滑轨1配合时消除缝隙,配合更为紧密、滑动更为平顺,避免滑动块2在滑动时因为存在缝隙产生晃动影响滑动块2和滑轨1的使用寿命的下降。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所述平开窗固定铰链还包括:

第二连接板5,一端与所述滑轨1旋转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条3旋转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5与所述第一连接4板保持平行;

第三连接板6,一端与所述滑块旋转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5旋转固定,所述第三连接板6与所述固定条3保存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4包括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所述第一主体41包括第一支撑部411和第一阻挡部412,所述第一阻挡部412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411的两侧边缘;所述第二主体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体41,所述第二主体42包括第二支撑部413和第二阻挡部414,所述第二支撑部413与所述第一支撑部411位于同一个平面,所述第二阻挡部414高于所述第一支撑部411;当平开窗开到最大时,所述第二连接板5滑过所述第一主体41,并抵住所述第二阻挡部41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阻挡部414一端为一个三角嘴,当平开窗开到最大时,三角嘴的一边抵住所述第二连接板5。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部41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413的底面平齐,保证所述第一连接板4在所述滑轨1上平滑地旋转转动;所述第二主体4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主体41的厚度,具体的是所述第二主体42的所述第二阻挡部414高于所述第一支撑部411;当平开窗开到最大时,所述第一连接板4承受来自窗体的载荷为最大,此时所述第二连接板5滑过所述第一主体41,并抵住所述第二阻挡部414,从而所述第一连接板4将所受的部分载荷通过所述第二阻挡部414传递给所述第二连接板5,进而传递给第三连接板6,各个部分有效分担了窗体的载荷,进一步提高了平开窗铰链整体的受载能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板6与所述固定条3保持平行关系,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所述第二连接板5保持平行关系,使得所述固定条3所连接的窗体的自重和额外载荷能传递给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进一步又可以传递给所述滑动块22以及所述滑轨11。

具体的是,所述第二连接板5包括第一面50、第二面51,所述第一面50高于所述第二面51,所述第一面50与所述第二面51之间斜曲面连接;所述第一面50与所述固定条3旋转固定,所述第二面51与所述滑轨11旋转固定;所述第三连接板6包括高端部60和低端部61,所述高端部60高于所述低端部61,所述高端部60所述滑轨11旋转固定,所述低端部61与所述第一面50旋转固定;所述高端部60与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旋转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旋转固定均为可旋转的固定方式,例如通过铆钉铆合,旋转固定的两个元件均可以相对于所述滑轨11做角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面50与所述固定条3旋转固定,所述第二面51与所述滑轨11旋转固定;所述高端部60所述滑轨11旋转固定,所述低端部61与所述第一面50旋转固定;所述高端部60与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一端旋转固定,所第一连接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条3旋转固定;其中所述高端部60与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的一端为同孔旋转固定,通过上述的旋转固定,实现了所述固定条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以及第三连接板6之间的联动,且传递、分担所述固定条3的载荷。

所述第一面50高于所述第二面51,所述第二连接板5成阶梯状,所述第一面50与所述第二面51之间为斜曲面连接,在面与面之间设置斜曲面,阶梯状的第二连接板5具有2个高度不一致的面,且斜曲面连接比单一面的连接板机械强度高,承载能力更强,满足承受来自固定条3的较大载荷,在承受较大载荷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且使得承受的实际载荷都小于额定载荷,从而不造成机械强度的破坏与受损,提高所述第二连接板5的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4、第三连接板6均不是单一面,也是出于提升承载能力而考虑。

所述高端部60高于所述低端部61,所述高端部60与所述低端部61之间也为斜曲面连接,进一步提升了平开窗固定铰链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50、第二面51具有高度差,所述高端部60高于所述低端部61,各面的高度差保证了在所述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三连接板6以及固定条3更好地装配在一起,且使得装配完成后的所述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三连接板6以及固定条3之间没有内应力,减少不必要外界载荷的产生,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三连接板6以及固定条3的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3,所述平开窗固定铰链还包括突起部8,所述突起部8的高度大于所述滑轨1,所述第二连接板5与所述突起部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相对于所述突起部8旋转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突起部8是从滑轨1的背部向上冲压而得,由于所述突起部8的力学要求不高,冲压的方式避免了开孔,简单方便,所述突起部8高于所述滑轨1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板5在相对于所述滑轨1做旋转角运动时不会刮擦到所述滑轨1,造成不必要的磨损,提高所述第二连接板5和滑轨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平开窗固定铰链还包括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1上,所述固定块9低于所述滑轨1的高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块9固定在所述滑轨1上,所述固定块9限制所述滑动块2在所述滑轨1上行程大小,所述滑动块2在所述滑轨1上的行程大小决定了窗户的打开大小,当窗户打开到最大时,所述滑动块2抵住所述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阻止了所述滑动块2的径向位移,并给予所述滑动块2一个支撑力,使得所述滑动块2具备承受径向载荷的能力,并分担来自滑动块2的部分径向载荷;所述固定块9低于所述滑轨1的高度从而保证所述固定块9不会阻挡到所述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三连接板6在角运动时的位移。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2、图6,所述固定块9包括本体91和固定部92,所述固定部92固定连接在所述本体91上,所述本体91在所述滑轨1上滑动,所述固定部92与所述本体91同步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91嵌入所述滑轨1并于所述滑轨1内的滑动槽配合,当所述本体91在滑轨1上滑动时,所述固定部92也跟随着同步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92包括第一定位孔921和第二定位孔922,所述第一定位孔92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922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定位孔92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定位孔922的孔径,所述第二定位孔922一端接触所述滑轨1,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定位孔921,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92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922将所述固定块9固定在所述滑轨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孔92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922均用于所述固定块9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轨1上,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92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922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定位孔92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定位孔922的孔径,使得所述第二定位孔922与螺钉或者螺柱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孔921收容螺钉或者螺柱上的螺帽,从而螺帽不会外露出所述固定部92,或者螺帽高出所述固定部92对,从而保证螺帽不会阻挡到所述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第三连接板6在角运动时的位移。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7,所述铰链包角7的夹角大于所述固定条3的端面角度,当所述固定条3与所述滑轨1闭合时,所述铰链包角7收容所述固定条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铰链包角7的夹角大于所述固定条3的端面角度,使得当所述固定条3与所述滑轨11闭合时能轻松顺滑地归位,而不产生不必要的磨损导致阻力增加。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