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9689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密码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码锁。



背景技术:

密码锁是门锁的一种,其凭借智能化及自动化而具备高度的安全性能。密码锁的锁舌通常包括斜舌及方舌,其中斜舌便于门体的快速关合,而方舌的作用与斜舌联动以在当门体关合后快速伸出,进而将门体进一步锁住。

现有的密码锁实现方舌与斜舌之间联动的方式为电控,具体的:关门时,斜舌因受到压力而向锁体内部收缩,继而在当斜舌收缩至极限位置时,触发电控开关,继而电控开关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继而控制单元控制电机驱动方舌伸出至锁体外部。

然而现有密码锁在实现方舌与斜舌之间联动的过程中,采用电控的方式会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由于电路信号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如潮湿、干燥、高温、低温、磁场等)的影响,因此会导致电路信号传输不稳定,进而导致密码锁安全性能不稳定,同时经过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短路或断路等故障,即使用寿命低;其二,由于需要设置控制单元、电机、控制开关及线路等电路元器件,因此导致密码锁的结构复杂且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密码锁稳定性且使用寿命低,以及结构复杂且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稳定性及使用寿命高,以及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的密码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密码锁,包括壳体、斜舌组件及方舌组件,所述斜舌组件包括可沿直线运动的斜舌,可与所述斜舌沿直线同步运动的斜舌同步件,所述斜舌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腔室内部并与所述斜舌同步件固定连接,所述斜舌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的腔室外部,所述方舌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腔室内部,所述方舌组件包括可伸出至所述壳体腔室外部的方舌,以及可与所述方舌同步运动的方舌同步件,所述方舌与所述方舌同步件固定连接;本发明还包括可约束所述方舌伸出运动的约束组件,可与所述斜舌同步件联动以解除所述约束组件对所述方舌同步件运动约束的传动组件,以及可对所述方舌同步件的运动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所述约束组件支撑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约束组件与所述方舌同步件压接,以约束所述方舌同步件的运动,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斜舌同步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约束组件,以将所述斜舌同步件的运动传递至所述约束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方舌同步件连接,所述动力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可转动的第一拨叉,以及可推动所述第一拨叉转动的推动件,所述第一拨叉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拨叉与所述推动件接触,以与所述推动件联动,所述第一拨叉包括第一转臂,所述第一转臂与所述约束组件接触,以与所述约束组件联动,所述推动件与所述斜舌同步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拨叉还包括第二转臂,所述第二转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件接触,以与所述推动件联动。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件包括支承座及推杆,所述支承座与所述斜舌同步件固定连接,所述推杆沿所述斜舌同步件的运动方向设置,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承座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拨叉接触,以与所述第一拨叉联动。

作为优选,所述约束组件包括可转动的第二拨叉,以及可约束所述第二拨叉转动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拨叉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拨叉与所述传动组件接触,以与所述传动组件联动,所述第二拨叉包括第三转臂,所述第三转臂与所述方舌同步件压接,以约束所述方舌同步件的运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拨叉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拨叉还包括第四转臂,所述第四转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转臂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臂与所述传动组件接触,以与所述传动组件联动。

作为优选,所述方舌同步件对应于所述第三转臂开设有v型凹槽,所述第三转臂靠近所述方舌同步件的端部位于所述v型凹槽内,所述第三转臂的端面与所述v型凹槽的槽面压接。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可转动的第三拨叉,以及可带动所述第三拨叉转动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三拨叉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拨叉包括第五转臂,所述第五转臂与所述方舌同步件连接,以与所述方舌同步件联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拨叉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五转臂靠近所述方舌同步件的端部开设有长通孔,所述方舌同步件设置有可沿所述长通孔滑动的从动件,所述从动件的一端套接于所述长通孔内,从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方舌同步件连接,以与所述方舌同步件同步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第六转臂,所述第六转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转臂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密码锁通过设置所述约束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及所述动力组件,在当实现所述方舌与所述斜舌之间联动的过程中,以机械传动的方式取代了现有密码锁电控的方式,以此一方面显著减小了受到外部环境(如潮湿、干燥、高温、低温、磁场等)的影响,从而使所述方舌与所述斜舌之间的联动过程更加稳定,另一方面无需控制单元、电机、控制开关及线路等复杂的电源元器件的介入,同时所使用的机械结构简单,从而显著降低了结构的复杂性;因此本发明密码锁能够提高工作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同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方舌伸出壳体腔室之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在隐藏斜舌组件及方舌组件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方舌伸出壳体腔室之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壳体;2、斜舌组件;2-1、斜舌;2-2、斜舌同步件;3、方舌组件;3-1、方舌;3-2、方舌同步件;4、约束组件;4-1、第二拨叉;4-1-1、第三转臂;4-1-2、第四转臂;4-1-3、第二轴套;4-2、第一弹性件;5、传动组件;5-1、第一拨叉;5-1-1、第一转臂;5-1-2、第二转臂;5-1-3、第一轴套;5-2、推动件;5-2-1、支承座;5-2-2、推杆;6、动力组件;6-1、第三拨叉;6-1-1、第五转臂;6-1-2、第六转臂;6-2、第二弹性件;7、第一长通孔;8、v型凹槽;9、从动件;10、第三弹性件;11、导向柱;12、第二长通孔;13、第一固定轴;14、第二固定轴;15、第三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垂向为垂直于图1的方向,本发明所述的横向为图1所示的水平方向,本发明所述的纵向为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同时术语“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至图4,一种密码锁,包括壳体1、斜舌组件2及方舌组件3,所述斜舌组件2包括可沿直线运动的斜舌2-1,可与所述斜舌2-1沿直线同步运动的斜舌同步件2-2,所述斜舌2-1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的腔室内部并与所述斜舌同步件2-2固定连接,所述斜舌2-1的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壳体1的腔室外部,所述方舌组件3位于所述壳体1的腔室内部,所述方舌组件3包括可伸出至所述壳体1腔室外部的方舌3-1,以及可与所述方舌3-1同步运动的方舌同步件3-2,所述方舌3-1与所述方舌同步件3-2固定连接;

进一步,本发明密码锁还包括可约束所述方舌3-1伸出运动的约束组件4,可与所述斜舌同步件2-2联动以解除所述约束组件4对所述方舌同步件3-2运动约束的传动组件5,以及可对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运动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6,所述约束组件4支撑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约束组件4与所述方舌同步件3-2压接,以约束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运动,而在当所述约束组件4发生运动时,所述约束组件4会解除对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约束;所述传动组件5的一端与所述斜舌同步件2-2连接,所述传动组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约束组件4,以将所述斜舌同步件2-2的直线运动传递至所述约束组件4;所述动力组件6的一端与所述方舌同步件3-2连接,所述动力组件6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组件6在当所述约束组件4约束所述方舌同步件3-2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对所述方舌同步件3-2施加力,以在当所述约束组件4解除对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约束后,使所述方舌同步件3-2迅速带动所述方舌3-1做伸出运动。

基于上述,本发明密码锁通过设置所述约束组件4、所述传动组件5及所述动力组件6,在当实现所述方舌3-1与所述斜舌之间联动的过程中,以机械传动的方式取代了现有密码锁电控的方式,以此一方面显著减小了受到外部环境(如潮湿、干燥、高温、低温、磁场等)的影响,从而使所述方舌3-1与所述斜舌之间的联动过程更加稳定,另一方面无需控制单元、电机、控制开关及线路等复杂的电源元器件的介入,同时所使用的机械结构简单,从而显著降低了结构的复杂性;因此本发明密码锁能够提高工作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同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斜舌组件2及所述方舌组件3均沿纵向(即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斜舌组件2与所述方舌组件3沿横向(即图1所示的水平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斜舌组件2位于所述方舌组件3的左方,所述斜舌同步件2-2优选为同步圆杆,所述斜舌2-1位于所述斜舌同步件2-2的前方(设所述方舌3-1伸出运动的方向为前方,所述方舌3-1或所述斜舌2-1伸入壳体腔室的运动方向为后方),所述斜舌同步件2-2外套设有第三弹性件10,所述第三弹性件10优选为弹簧(或橡胶套),所述第三弹性件10的一端与所述斜舌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10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斜舌1沿纵向的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方舌同步件3-2优选为同步板,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板面与垂向(及垂直于图1的方向)垂直,所述方舌3-1位于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前方,所述壳体1的前端对应于所述方舌3-1沿纵向开设有导向通孔,所述壳体1腔室内固定设置有导向柱11,所述导向柱11沿垂向设置,所述方舌3-1套接于所述壳体1的导向通孔内,以沿所述导向通孔做直线运动,所述方舌同步件3-2上对应于所述导向柱11开设有第二长通孔12,所述第二长通孔12沿纵向延伸,所述导向柱11的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二长通孔12内,以使所述方舌同步件3-2沿直线运动,通过设置所述导向柱11,以及所述导向通孔及所述第二长通孔12的存在,能够使所述方舌组件3保持沿纵向的直线运动,同时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约束组件4及所述传动组件5设置于所述斜舌组件2与所述方舌组件3之间,以将所述斜舌2-1伸入所述壳体1腔室内的运动传递至所述方舌同步件3-2,继而带动所述方舌3-1做伸出所述壳体1的联动,具体可为:

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可转动的第一拨叉5-1,以及可推动所述第一拨叉5-1转动的推动件5-2,所述推动件5-2包括支承座5-2-1及推杆5-2-2,所述支承座5-2-1位于所述斜舌同步件2-2沿垂向的侧方,所述支承座5-2-1与所述斜舌同步件2-2固定连接,以实现与所述斜舌同步件2-2的同步运动,所述推杆5-2-2沿纵向设置,所述推杆5-2-2的一端与所述支承座5-2-1固定连接,所述推杆5-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拨叉5-1接触,以与所述第一拨叉5-1联动,所述第一拨叉5-1位于所述推动件5-2的右方,所述第一拨叉5-1包括第一轴套5-1-3,第一转臂5-1-1及第二转臂5-1-2,所述壳体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轴13,所述第一轴套5-1-3套接于所述第一固定轴13的外部,以实现所述第一拨叉5-1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臂5-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套5-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臂5-1-1的另一端前部与所述推杆5-2-2的后端接触,以在当所述斜舌上2-1做伸入所述壳体1腔室内部运动时,实现与所述推杆5-2-2的联动;

基于上述,本发明密码锁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拨叉5-1、所述推动件5-2,能够实现将所述斜舌同步件2-2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进而通过旋转运动的传递改变所述约束组件4的运动方向,进而使所述约束组件4沿着指定的方向做接触对所述方舌同步件3-2约束的运动,更进而保证了在所述方舌4-1与所述斜舌4-2联动过程中机械传动的高效性及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约束组件4位于所述传动组件5与所述方舌组件3之间,所述约束组件4包括可转动的第二拨叉4-1,以及可约束所述第二拨叉4-1转动的第一弹性件4-2,所述第二拨叉4-1包括第二轴套4-1-3,第三转臂4-1-1及第四转臂4-1-2,所述壳体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轴14,所述第二轴套4-1-3套接于所述第二固定轴14的外部,以实现所述第二拨叉4-1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臂4-1-1与所述方舌同步件3-2压接,以约束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运动,其中,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左侧对应于所述第三转臂4-1-1开设有v型凹槽8,所述v型凹槽8沿垂向延伸,所述v型凹槽8的一个槽面位于所述第三转臂4-1-1的前方,所述v型凹槽8的另一个槽面正对所述第三转臂4-1-1的端面,所述第三转臂4-1-1的端部位于所述v型凹槽8内,所述第三转臂4-1-1的端面与所述v型凹槽8的槽面压接,所述v型凹槽8一方面能够约束所述第三转臂4-1-1的转动,另一方面便于所述第三转臂4-1-1转出所述v型凹槽8,以脱离所述方舌同步件3-2,进而解除对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约束,所述第四转臂4-1-2位于所述第三转臂4-1-1的前方,所述第四转臂4-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套4-1-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臂4-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臂4-1-1接触,以实现与所述第三转臂4-1-1的联动,所述第一弹性件4-2优选为拉伸弹簧(也可以为扭力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4-2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拨叉4-1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本发明密码锁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拨叉4-1及所述第一弹性件4-2,一方面在与所述方舌同步件3-2接触时,能够保证对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有效约束,另一方面能够以旋转的方式对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运动约束进行解除,从而提高了对所述斜舌同步件2-2运动的响应效率,进而提高了所述方舌3-2与所述斜舌3-1运动的联动效率。

进一步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动力组件6位于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右方,所述动力组件6的结构具体可为:

所述动力组件6包括可转动的第三拨叉6-1,以及可带动所述第三拨叉6-1转动的第二弹性件6-2,所述第三拨叉6-1包括第五转臂6-1-1及第六转臂6-1-2,所述壳体1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固定轴15,所述第三固定轴15沿垂向设置,所述第五转臂6-1-1对应于所述第三固定轴15开设有转动通孔,所述第五转臂6-1-1通过转动通孔套接于所述第三固定轴15的外部,以实现所述第三拨叉6-1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第五转臂6-1-1靠近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端部开设有第一长通孔7,所述方舌同步件3-2设置有可沿所述第一长通孔7滑动的从动件9,所述从动件9优选为从动柱,所述从动件9沿垂向设置,所述方舌同步件3-2上沿垂向开设有同步通孔,所述从动件9的一端紧密套接于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同步通孔内部,以实现与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同步运动,以及实现在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同步通孔内部的自转,所述从动件9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一长通孔7内,以实现沿所述第一长通孔7做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第六转臂6-1-2位于所述第五转臂6-1-1的右方,所述第六转臂6-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转臂6-1-1一体化连接,所述第六转臂6-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6-2优选为拉伸弹簧(也可以为扭力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6-2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6-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转臂6-1-2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本发明密码锁通过设置所述第三拨叉6-1及所述第二弹性件6-2,能够利用弹性力保持对所述方舌同步件3-2施力,从而在当所述斜舌组件2动作时,所述方舌同步件3-2迅速反应并带动所述方舌3-1伸出所述壳体1的腔室外部,进而显著提高了所述方舌3-2与所述斜舌3-1运动的联动效率。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密码锁实现所述方舌3-2与所述斜舌3-1联动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关门时,所述斜舌2-1受压而向后方直线运动,同时带动所述斜舌同步件2-2向后方同步运动,所述斜舌同步件2-2的运动带动所述推动件5-2同步运动,继而所述推杆5-2-2推动所述第二转臂5-1-2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拨叉5-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继而所述第一转臂5-1-1推动所述第四转臂4-1-2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拨叉4-1沿顺时针的方向转动,继而所述第三转臂4-1-1克服与所述v型凹槽8之间的阻力并脱离与所述方舌同步件3-2的连接,继而所述方舌同步件3-2在失去运动的约束,继而所述第三拨叉6-1弹性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方舌同步件3-2向前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方舌3-1伸出所述壳体的腔室外部,此时门已关合完毕,并且所述斜舌2-1及所述方舌3-1均已就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