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卸方便的退卸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577阅读:1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拆卸方便的退卸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拆卸方便的退卸套。



背景技术:

目前轴承都是通过加热后装在轴颈上,实现轴与轴承过盈配合,这样的配合使轴承正常工作时效果很好,但是当需要更换新的轴承时,由于轴跟轴承过盈配合,拆卸的时候不容易卸下来,当轴承位于轴的末端时,可以用小于轴承内径的铜棒或其它软金属材料抵住轴端,在轴承下部加垫块,用手锤轻轻敲击,即可拆下,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容易损伤轴承,对于一些规格较大的轴承,一般需要用氧焊切割将轴承卸下来,这种方法也容易对与其配合的轴颈造成磨损,轴颈磨损容易加速设备老化、影响产品质量等危害,严重时会造成设备被迫停机或者整条生产线的停机,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拆卸方便的退卸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拆卸方便的退卸套,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一端外壁焊接有轴肩,且轴肩远离套筒一端开有环形卡槽,且环形卡槽内壁卡接有推环,所述推环远离环形卡槽一侧外壁焊接有推座,且推座远离环形卡槽一侧外壁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一端焊接在推座外壁的中轴线处,所述轴肩一侧外壁开有两个进油孔,且进油孔内壁插接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远离轴肩一端套接有鼓油囊,且鼓油囊位于推座和液压缸之间,所述导油管一侧外壁通过卡箍卡接有单向阀,且单向阀的导向为鼓油囊一端到进油孔一端,所述套筒一侧外壁开有内油孔,且内油孔与进油孔相贯通,所述套筒内壁开有缓油槽,且缓油槽与套筒相适配,所述套筒内壁开有环形油槽,且环形油槽的规格和套筒内壁的规格相适配,所述套筒靠近轴肩一侧外壁依次套接有弹性齿片和缓冲垫,且弹簧齿片位于缓冲垫之间。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为橡胶垫,且缓冲垫的外径小于弹性齿片的外径,弹性齿片的外径大于轴肩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内油孔与环形油槽通过缓冲油槽相贯通,且环形油槽的宽度大于内油孔的孔径,缓冲油槽的截面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鼓油囊一侧外壁开有进油口,且进油口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端盖。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径与轴肩内径相同,且弹性齿片内径、缓冲垫的内径与套筒外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轴肩一侧外壁开有卡口,且套筒一侧外壁开有开口,开口与卡口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连接有型号为data-7311的控制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套筒上的开口以及轴肩上的卡口具有胀紧轴承的作用,通过外力将套筒压紧使其开口的端面互相贴合后套上轴承,卸掉外力则退卸套胀开胀紧轴承使轴和轴承的连接更紧密,当拆卸轴承时,使用鼓油囊鼓油,通过环形油槽在套筒内形成油膜,使退卸套和轴承的配合面被隔开,这样既能方便地卸下轴承又不损伤轴承,而且通过注油法可大大缩短拆卸所需的时间,拆卸更方便,通过液压缸自动推动,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设置弹性齿片限制开口张开过大,有效保护轴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拆卸方便的退卸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拆卸方便的退卸套的轴肩结构主视图。

图中:1套筒、2环形油槽、3内油孔、4缓冲垫、5弹性齿片、6轴肩、7推座、8鼓油囊、9液压缸、10单向阀、11导油管、12进油孔、13缓油槽、14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拆卸方便的退卸套,包括套筒1,套筒1一端外壁焊接有轴肩6,且轴肩6远离套筒1一端开有环形卡槽,且环形卡槽内壁卡接有推环,推环远离环形卡槽一侧外壁焊接有推座7,且推座7远离环形卡槽一侧外壁设置有液压缸9,液压缸9的活塞杆一端焊接在推座7外壁的中轴线处,轴肩6一侧外壁开有两个进油孔12,且进油孔12内壁插接有导油管11,导油管11远离轴肩6一端套接有鼓油囊8,且鼓油囊8位于推座7和液压缸9之间,导油管11一侧外壁通过卡箍卡接有单向阀10,且单向阀10的导向为鼓油囊8一端到进油孔12一端,套筒1一侧外壁开有内油孔3,且内油孔3与进油孔12相贯通,套筒1内壁开有缓油槽13,且缓油槽13与套筒1相适配,套筒1内壁开有环形油槽2,且环形油槽2的规格和套筒1内壁的规格相适配,套筒1靠近轴肩6一侧外壁依次套接有弹性齿片5和缓冲垫4,且弹簧齿片5位于缓冲垫4之间。

本发明中,缓冲垫4为橡胶垫,且缓冲垫4的外径小于弹性齿片5的外径,弹性齿片5的外径大于轴肩6的外径,内油孔3与环形油槽2通过缓冲油槽13相贯通,且环形油槽2的宽度大于内油孔3的孔径,缓冲油槽13的截面为矩形结构,鼓油囊8一侧外壁开有进油口,且进油口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端盖,套筒1内径与轴肩6内径相同,且弹性齿片5内径、缓冲垫4的内径与套筒1外径相适配,轴肩6一侧外壁开有卡口14,且套筒1一侧外壁开有开口,开口与卡口14相贯通,液压缸9连接有开关,且开关连接有型号为data-7311的控制器。

工作原理:按压套筒1压紧并使得开口的端面互相贴合后套上轴承,在鼓油囊8内注入润滑油,盖紧端盖,打开单向阀10,挤压鼓油囊8将润滑油通过内油孔3注入环形油槽2,在套筒1内形成油膜,启动液压缸9推动套筒1撑开轴承,完成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拆卸方便的退卸套,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一端外壁焊接有轴肩,且轴肩远离套筒一端开有环形卡槽,且环形卡槽内壁卡接有推环,所述推环远离环形卡槽一侧外壁焊接有推座,且推座远离环形卡槽一侧外壁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一端焊接在推座外壁的中轴线处,所述轴肩一侧外壁开有两个进油孔,且进油孔内壁插接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远离轴肩一端套接有鼓油囊。本发明套筒上的开口以及轴肩上的卡口具有胀紧轴承的作用,使用鼓油囊鼓油,通过环形油槽在套筒内形成油膜,使退卸套和轴承的配合面被隔开,既能方便地卸下轴承又不损伤轴承,可大大缩短拆卸所需的时间,拆卸更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燕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响水县冠龙轴承座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7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