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封开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5555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铅封开启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开启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铅封开启器。



背景技术:

在供电系统中,经常需要校验的智能表粗分为本地表和远程表,所有的智能电能表编程封印统一使用扣型铅封,这种硬质塑料铅封在进行开启时,使用传统的小改锥,非常难于开启,减慢了劳动速度。

所以针对上述问题,现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封开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于开启,减慢了劳动速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铅封开启器,该开启器包括外筒、第一内筒,所述第一内筒设于外筒内且可在外筒内沿着预设方向移动,所述外筒一端的筒壁上铰接有卡钩,所述卡钩的钩头从外筒内露出,至少有两个卡钩的钩头相背设置且可通过围绕铰接点的转动而使两钩头的距离变大,还包括可随着第一内筒在预设方向上移动通过作用于所述卡钩位于外筒内的一端而驱动所述卡钩转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卡钩呈l形。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内筒端部的滚轮、设置于所述卡钩位于外筒内一端上的斜面,所述滚轮行进路线为直线,所述滚轮在移动过程中推顶所述斜面实现卡钩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筒的外壁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不接触。

优选的,在所述外筒内还设有第二内筒,所述第一内筒还连接有同轴设置的导向杆,所述第二内筒的中心孔直径等于所述导向杆直径,所述导向杆插入到所述第二内筒的中心孔内且滑动设置。

优选的,在所述外筒的筒壁上设有固定板和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穿过所述外筒筒壁与第一内筒外壁连接,所述外筒筒壁上设有与第一内筒移动方向平行设置的长槽孔,所述移动板位于所述长槽孔内,所述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穿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设有相适配的螺母,所述第一螺栓位于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的部分穿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内筒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内筒还设有伸出于外筒之外的手柄。

优选的,所述第二内筒通过穿过所述外筒筒壁的第二螺栓固定,所述第二内筒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筒的内径,所述外筒内壁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带有孔,所述第二内筒穿过所述凸起部的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凸起部后与所述第二内筒接触,所述凸起部上设有与第二螺栓相适配的螺纹。

优选的,钩头相背的两个卡钩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在所述卡钩位于外筒内部的一端。

综上所述,该开启器相对于普通的改锥而言,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简单快捷,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开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铅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外筒,2、第一内筒,3、第二内筒,4、卡钩,5、滚轮,6、斜面,7、导向杆,8、移动板,9、固定板,10、第一弹簧,11、手柄,12、第一螺栓,13、第二螺栓,14、第二弹簧,15、凸起部,16、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1提供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开启器包括外筒1、第一内筒2,第一内筒2设于外筒1内且可在外筒1内沿着预设方向移动,外筒1一端的筒壁上铰接有卡钩4,卡钩4的钩头从外筒1内露出,至少有两个卡钩4的钩头相背设置且可通过围绕铰接点的转动而使两钩头的距离变大,还包括可随着第一内筒2在预设方向上移动通过作用于所述卡钩4位于外筒1内的一端而驱动卡钩4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外筒端设有两个卡钩4,此两个卡钩4的钩头相背设置,并且两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当两个卡钩4插入到需要开启的铅封的条孔16内,条孔16如图2所示,插入后,使第一内筒2在外筒1内运动,驱动机构会作用于卡钩4,使两个卡钩4转动,从而使两个卡钩4的钩头各自向远处运动,距离拉大则会卡住铅封,然后提升外筒1,则可以顺利的将铅封拔出即开启,该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快捷的开启铅封,不需要使用传统的改锥撬动,大大方便的开启过程,加快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卡钩4呈l形,l形的卡钩4为最优选择,其效果为l形的卡钩4的钩头部分与钩身部分垂直,转动时易于向两侧推顶,并且钩身部分为直线型,易于与驱动机构配合,驱动机构能够更方便的通过驱动直线型部分的钩身实现卡钩4的转动。

进一步,如图1所示,提供了驱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内筒2端部的滚轮5、设置于卡钩4位于外筒1内一端上的斜面6,滚轮5行进路线为直线,滚轮5在移动过程中推顶所述斜面6实现卡钩4转动。第一内筒2向下运动的时候,滚轮5会碰触斜面6,由于滚轮5的轨迹为直线,所以推顶斜面6的作用下,卡钩4会转动,从而使钩头分别向两侧运动,卡在铅封如图2所示的条孔16内,此实施例采用了简单的滚轮5与斜面6相互作用的推顶形式,实现了卡钩4的转动,所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本实施例最大优点。

基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第一内筒2的外壁与所述外筒1的内壁不接触,不接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使第一内筒2沿着外筒1的长度方向滑动,减少摩擦力,使其不需要很大的作用力,即可实现第一内筒2的运动,在此也实现了操作简单方便的目的。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外筒1内还设有第二内筒2,所述第一内筒2还连接有同轴设置的导向杆7,所述第二内筒2的中心孔直径等于所述导向杆7直径,所述导向杆7插入到所述第二内筒2的中心孔内且滑动设置,该技术特征给出了第一内筒2沿着外筒1方向运动的结构形式,其通过导向杆7作为导向的作用运动,大大实现了第一内筒2运动的准确性,由于有导向杆7,不管第一内筒2的筒壁与外筒1的内壁接触与否,都可以准确运动,实现滚轮5与斜面6的准确定位接触。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给出了一种第一内筒2如何实现运动的实施例,在外筒1的筒壁上设有固定板9和移动板8,移动板8穿过外筒1筒壁与第一内筒2外壁连接,外筒1筒壁上设有与第一内筒2移动方向平行设置的长槽孔,移动板8位于长槽孔内,移动板8和固定板9之间穿有第一螺栓12,第一螺栓12设有相适配的螺母,第一螺栓12位于移动板8和固定板9之间的部分穿有第一弹簧10,需要运动的时候,拧动螺母,在其推顶作用下可实现移动板8的运动,从而实现第一内筒2的运动,第一弹簧10为在拧开螺母的时候实现移动板8复位的作用,该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手动调节螺母实现第一内筒2的运动,可使运动变成缓慢的渐进式运动,不会发生瞬间移动,不会破坏驱动机构或者卡钩,不会发生硬性碰撞,并且作用力度可以通过螺母进行微调,钩头的卡接力度合理。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二内筒3固定设置,第二内筒3还设有伸出于外筒1之外的手柄,该技术特征的而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手柄,可以有效的操作外筒1的高度,方便进行提升外筒1,使卡钩4钩住铅封后将铅封拔出。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二内筒3通过穿过所述外筒1筒壁的第二螺栓13固定,所述第二内筒3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筒1的内径,所述外筒1内壁上设有凸起部15,所述凸起部15带有孔,所述第二内筒3穿过所述凸起部15的孔,所述第二螺栓13穿过所述凸起部15后与所述第二内筒3接触,所述凸起部15上设有与第二螺栓13相适配的螺纹。钩头相背的两个卡钩4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连接在所述卡钩4位于外筒1内部的一端。第二弹簧13的作用是提供回弹力。

综上所述,该开启器相对于普通的改锥而言,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简单快捷,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