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25798发布日期:2019-07-10 09:5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车内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内温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汽车处于熄火状态且车窗关闭时,车体为一个封闭空间,由于热辐射和热传导作用,车内的温度可比外部温度高达数倍,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的措施为通过云服务远程开启空调,预先设定温度和风量,当驾乘人员进入车内时,感觉舒适性好,但该控制方法要启动压缩机工作,导致能量消耗较大,尤其对电动车来说,空调工作的电量能耗是影响电动车续航里程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当车辆处于熄火状态时通过远程开启空调调节车内温度导致车辆消耗电量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当车辆处于熄火状态时通过远程开启空调调节车内温度导致车辆消耗电量过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所述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车辆处于熄火状态并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满足车窗开启条件时,获取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

当判定所述车外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并且所述车内温度不满足舒适性条件时,控制车窗玻璃下降预设距离;

当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不满足车窗开启条件或者所述车内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时,启动对车窗的自动关闭操作。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内温度控制装置,所述车内温度控制装置包括车外环境检测模块、车内温度传感器、车身控制模块以及车窗驱动器;

当车外环境检测模块检测到车辆处于熄火状态并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满足车窗开启条件时,所述车身控制模块通过所述车外环境检测模块获取车外温度并通过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获取车内温度;

当所述车身控制模块判定所述车外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并且所述车内温度不满足舒适性条件时,控制所述车窗驱动器驱动车窗玻璃下降预设距离;

当车外环境检测模块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不满足车窗开启条件或者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车内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时,所述车身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车窗驱动器启动对车窗的自动关闭操作。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当检测到车辆处于熄火状态并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满足车窗开启条件时,获取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当判定车外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并且车内温度不满足舒适性条件时,控制车窗玻璃下降预设距离;当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不满足车窗开启条件或者所述车内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时,启动对车窗的自动关闭操作,通过根据车外环境调节车窗位置,实现自动调节车窗位置来控制车舱通风,在不启动空调的情况下,能够自动调节车窗位置,通过与外界通风实现对车舱内温度的调节,提高驾驶员刚进入车舱内的舒适感,且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装置中的车外环境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该车内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当检测到车辆处于熄火状态并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满足车窗开启条件时,获取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

其中,对车窗位置的自动调节功能可以配置在触摸屏上,通过触摸屏上显示界面实现人机交互,用来开启和关闭自动调节车窗内通风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来开启和关闭自动调节车窗的通风功能。而本发明就是改善用户刚进入车舱内车舱的温度,在车辆启动后无需自动调节,因此工作时间只限于车辆熄火状态。

其中,当在实现自动调节车窗的通风功能前,先获取车外的环境条件是否车窗开启条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满足预设条件,包括当通过雨量传感器检测车外的降水量小于预设降水值、通过风量传感器检测车外的风速小于预设风速值以及通过空气检测传感器检测车外的pm值小于预设值时,判定车外的环境条件满足车窗开启条件,优选的,当检测车外的降水量为0时,判定车外的环境条件满足车窗开启条件,以避免外部雨水过大打湿车内物品,通过风量传感器检测车外的风速小于预设风速值以避免风速过大将车内物品吹乱,通过空气检测传感器检测车外的pm值小于预设值以避免外部有害气体进入车内,例如,pm2.5或者pm10大于预设值的空气。

步骤s20.当判定所述车外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并且所述车内温度不满足舒适性条件时,控制车窗玻璃下降预设距离。

其中,车外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是指所述车外温度位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范围之间,其中,第一温度小于第二温度,舒适性条件可以是车外温度属于一个相对于人体来说较为舒适的温度范围,这个温度范围可以是(5,25),也就是说车外温度在高于第一温度5摄氏度,同时低于第二温度25摄氏度时,认为车外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车内温度不满足舒适性条件是指所述车内温度位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范围之外,例如,车内温度地域第一温度5摄氏度或者高于第二温度25摄氏度时,认为车内温度不满足舒适性条件。

其中,控制车窗玻璃下降预设距离是指向车窗驱动器发送车窗下降安全设定距离的指令,安全设定距离是指车窗开启的缝隙不足以使人的手臂通过该缝隙,例如,该安全设定距离可以为小于10cm,通过控制车窗玻璃下降预设距离,以打开车窗调节车内温度,使车内温度也满足舒适性条件。

具体的,可以通过车身控制模块根据雨量传感器、车内温度传感器和车外温度传感器传送的信号做出比较判断,车身控制模块内置有微处理器,对接收到的各种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比较判断结果对车窗驱动电机下达指令,实现自动调节车窗位置来控制车舱通风与否。

步骤s30.当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不满足车窗开启条件或者所述车内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时,启动对车窗的自动关闭操作。

其中,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不满足车窗开启条件,包括:通过雨量传感器检测车外的降水量不小于预设降水值、通过风量传感器检测车外的风速不小于预设风速值或者通过空气检测传感器检测车外的pm值不小于预设值,当满足上述任一个上述条件时即关闭车窗,例如,车外再下大雨、风速的级别较高或者出现雾霾天气时,不论车舱内外温度如何,无需比较所接收到的车内温度与车外温度,发送玻璃车窗关闭的信号给车窗驱动电机,车窗上升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车外环境调节车窗位置,实现自动调节车窗位置来控制车舱通风,在不启动空调的情况下,减少了汽车的能耗,借助于目前汽车上现有的模块,通过与以往不同的软件逻辑算法,实现自动调节车内通风,通过与外界通风实现对车舱内温度的调节,当驾乘人员打开车门进入车内时,不会明显的感觉到车内的温度太高,改善舒适性。

进一步的,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不满足车窗开启条件,还包括:

检测到人员靠近所开启的车窗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具体的,通过设置红外传感器检测车窗附近有人员时,将感应信息发送至至车身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开启监控模块监控人员的靠近情况,当人员靠近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例如小于0.5米时,判定车外的环境条件不满足车窗开启条件,此时关闭车窗。

本实施方式接收车身控制模块发出信号,关闭车窗并对靠近的可疑人员进行拍照,可以记录人员图像,以便为后续出现的意外问题提供线索。

进一步的,当车辆处于运行状态时,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满足车窗开启条件时,获取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通过设置在车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车内温度检测值a,计算光照强度对车内温度的影响值g,g=(h*i)/x1,其中,h为照度传感器检测的照度值,i为车速对照度的影响因子,x1为常量系数。车速对照度的影响因子i具体通过实验标定得到。计算车外温度对车内温度的影响值j,j=(k*p)/x2,其中,k为车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车外温度检测值,p为车速对车外温度的影响因子,x2为常量系数。车速对车外温度的影响因子p具体通过实验检测不同车速对车外温度的影响计算得到。计算发动机对车内温度的影响值q,计算发动机熄火时间的影响因子r,发动机熄火时间指上一次发动机熄灭的时间到本次发动机启动的时间段,其中,发动机熄火时间的影响因子r具体通过实验标定得到;计算发动机启动时间的影响因子s,发动机启动时间指本次发动机启动的时间到当前的时间段,其中,发动机启动时间的影响因子s具体通过实验标定得到;计算补偿值u,u=v-a,其中,v为上一次发动机熄火时的车内温度,在上一次发动机熄火时存储在自动空调的eeprom中;若u<=0,则发动机对车内温度的影响值q=0,否则,发动机对车内温度的影响值q=u*r*s/x3。其中x3为常量系数。计算车内温度校准值b,具体为:若在发动机启动后预设时间t0内,则车内温度校准值b=0,否则b=(f*x4+g+j)/x5+q,其中x4和x5均为常量系数。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t0为3秒,根据车内温度检测值a和车内温度校准值b计算得到车内温度c,c=a+b,当判定车外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并且车内温度不满足舒适性条件时,控制车窗玻璃下降预设距离,本步骤可参照上述实施例。

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内温度控制装置40,如图2所示,所述车内温度控制装置包括车外环境检测模块401、车内温度传感器402、车身控制模块403以及车窗驱动器404;

所述车身控制模块403和车窗驱动器404设于车舱内,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402、车外环境检测模块401通过can总线与所述车身控制模块403相连,并通过can网络与所述车身控制模块403通讯。

当车外环境检测模块401检测到车辆处于熄火状态并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满足车窗开启条件时,所述车身控制模块403通过所述车外环境检测模块401获取车外温度并通过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402获取车内温度;

当所述车身控制模块403判定所述车外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并且所述车内温度不满足舒适性条件时,控制所述车窗驱动器404驱动车窗玻璃下降预设距离;

当车外环境检测模块401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不满足车窗开启条件或者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402检测所述车内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时,所述车身控制模块403控制所述车窗驱动器404启动对车窗的自动关闭操作。

如图3所示,所述车外环境检测模块401包括雨量传感器411、风量传感器412以及空气检测传感器413;

当通过所述雨量传感器411检测车外的降水量小于预设降水值、通过所述风量传感器412检测车外的风速小于预设风速值或者通过所述空气检测传感器413检测车外的pm值小于预设值时,判定车外的环境条件满足车窗开启条件。

所述车外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并且所述车内温度不满足舒适性条件为:

所述车外温度位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范围之间,所述车内温度位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范围之外,其中,第一温度小于第二温度。

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不满足车窗开启条件,包括:

通过雨量传感器411检测车外的降水量不小于预设降水值、通过风量传感器412检测车外的风速不小于预设风速值或者通过空气检测传感器413检测车外的pm值不小于预设值。

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不满足车窗开启条件,还包括:

检测到人员靠近所开启的车窗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车内温度传感器402模块实时检测车内温度并将检测信息及时发送至车身控制模块403,车外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车外的温度也将检测信息发送至车身控制模块403,雨量传感器411、风量传感器412以及空气检测传感器413实时检测车外的环境信号也同步将检测信息发送至车身控制模块403;车身控制模块403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当发现车内传感器发来的温度信号高出车外传感器发来的温度信号设定范围值时,同时车身控制模块403收到环境条件满足车窗开启条件,车身控制模块403发送玻璃车窗下降安全设定距离的信号给车窗驱动电机,车窗驱动器控制车窗下降设定距离,车窗下降,实现自动调节车窗内的通风;改善驾乘人员进入车内时的舒适性。车身控制模块403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当车身控制模块403接收到车外雨量传感器411发来的车外有雨量的信号时,无需比较所接收到的车内温度传感器402发来的信号与车外温度传感器发来的信号,车身控制模块403发送玻璃车窗关闭的信号给车窗驱动电机,车窗上升关闭。

进一步的,当车辆处于运行状态时,检测到车外的环境条件满足车窗开启条件时,获取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所述车身控制模块403通过设置在车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车内温度检测值a,计算光照强度对车内温度的影响值g,g=(h*i)/x1,其中,h为照度传感器检测的照度值,i为车速对照度的影响因子,x1为常量系数。车速对照度的影响因子i具体通过实验标定得到。计算车外温度对车内温度的影响值j,j=(k*p)/x2,其中,k为车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车外温度检测值,p为车速对车外温度的影响因子,x2为常量系数。车速对车外温度的影响因子p具体通过实验检测不同车速对车外温度的影响计算得到。计算发动机对车内温度的影响值q,计算发动机熄火时间的影响因子r,发动机熄火时间指上一次发动机熄灭的时间到本次发动机启动的时间段,其中,发动机熄火时间的影响因子r具体通过实验标定得到;计算发动机启动时间的影响因子s,发动机启动时间指本次发动机启动的时间到当前的时间段,其中,发动机启动时间的影响因子s具体通过实验标定得到;计算补偿值u,u=v-a,其中,v为上一次发动机熄火时的车内温度,在上一次发动机熄火时存储在自动空调的eeprom中;若u<=0,则发动机对车内温度的影响值q=0,否则,发动机对车内温度的影响值q=u*r*s/x3。其中x3为常量系数。计算车内温度校准值b,具体为:若在发动机启动后预设时间t0内,则车内温度校准值b=0,否则b=(f*x4+g+j)/x5+q,其中x4和x5均为常量系数。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t0为3秒,根据车内温度检测值a和车内温度校准值b计算得到车内温度c,c=a+b,当判定车外温度满足舒适性条件并且车内温度不满足舒适性条件时,控制车窗玻璃下降预设距离,本步骤可参照上述实施例。

上述终端设备中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车内温度控制方法,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车内温度控制装置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4是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6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以及存储在存储器61中并可在处理器6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2。处理器60执行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测试用例创建方法的各个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s20和s30。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6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61中,并由处理器6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62在终端设备6中的执行过程。

该终端设备6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60、存储器6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仅仅是终端设备6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6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61可以是终端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6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61也可以是终端设备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61还可以既包括终端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6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6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