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刀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5942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刀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刀模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模切工艺是印刷品后期加工的一种裁切工艺,模切是把印刷品或者其他纸制品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形制作成模切刀版进行裁切,从而使印刷品的形状不再局限于直边直角,传统模切生产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成模切版,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者其他板状坯料压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压痕工艺则是利用压线刀或压线模,通过压力的作用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利用滚线轮在板料上滚出线痕,以便板料能按预定位置进行弯折成型。通常模切压痕工艺是把模切刀和压线刀组合在同一个模板内,在模切机上同时进行模切和压痕加工的工艺,简称为模切。随着电子行业不断快速的发展,尤其是消费电子产品范围的不断扩大,现在模切不仅限于印刷品后期,而且成为一种工业电子产品辅助材料的生产。

模切领域中,平压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技术也日渐巅峰,模切厂家的增多也使整个行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发展新的圆压圆模切技术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圆刀模切相对于传统的平刀模切从模切、排废到产品的整卷出货一次性完成,节省大量人力。圆刀模切还具有线接触、模切压力小、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可以与胶印机、柔印机、凹印机等印刷设备一起联线模切,应用范围广。

常见的圆刀模包括圆轴和加工于圆轴上的刀线,然而圆刀模在反复使用中会磨损甚至损坏,一旦发生磨损甚至损坏的现象,就需要更换着整个圆刀模,因而增加了制作成本以及占用生产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刀模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刀模组,包括第一圆刀模、第二圆刀模、第三圆刀模和第四圆刀模,各圆刀模上分别设置有刻痕,所述第二圆刀模与所述第一圆刀模通过刻痕套位,所述第三圆刀模与所述第二圆刀模通过刻痕套位,所述第四圆刀模与所述第三圆刀模通过刻痕套位,所述第一圆刀模和/或第二圆刀模和/或第三圆刀模和/或第四圆刀模分别包括圆轴和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圆轴上的刀模铁皮,所述刀模铁皮的工作区域表面向外凸出形成用于模切产品的刀口。

优选的,所述圆轴上镶嵌有磁铁块,所述刀模铁皮通过所述磁铁块的磁力作用吸附于所述磁铁块上并包附于所述圆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圆轴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刀模铁皮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刀模铁皮与所述圆轴通过所述定位柱和定位孔的配合而实现两者的定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刀模上的刻痕为第一直角标记刻痕,所述第二圆刀模上的刻痕为Z型刻痕,所述第三圆刀模上的刻痕为反Z型刻痕,所述第四圆刀模上的刻痕为与所述第一直角标记刻痕的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二直角标记刻痕。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角标记刻痕设置于所述第一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所述Z型刻痕设置于所述第二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所述反Z型刻痕设置于所述第三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所述第二直角标记刻痕设置于所述第四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形成的刀口至少包括产品定位孔刀口和背胶刀口,所述第二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形成的刀口至少包括两条半断刀,所述第三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形成的刀口至少包括一条半断刀,所述第四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形成的刀口至少包括两条全断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刀模组,其包括了圆轴和应用于圆轴上的刀模铁皮,圆轴上镶嵌有磁铁块,刀模铁皮通过所述磁铁块的磁力作用吸附于所述磁铁块上并包附于圆轴上,因而节省模具费用的同时还可缩短加工模具时的周期,此外,使用时装卸方便,尤其在刀模铁皮发生磨损时,可以方便更换,节约时间,避免了重新设计和加工圆刀模,进一步节约了模具费用。

2)因产品工艺复杂,本实用新型将圆刀模组设计为套冲四次,做到第一圆刀模/第二圆刀模/第三圆刀模/第四圆刀模辊刀机连续滚压和贴合背胶两不误的目的,从而大大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难度,节省了手工贴合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模具费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和技术要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公开的第一圆刀模的刀模铁皮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公开的第二圆刀模的刀模铁皮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公开的第三圆刀模的刀模铁皮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公开的第四圆刀模的刀模铁皮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公开的圆刀模冲切出的产品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公开的圆刀模组冲切产品的的工艺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公开的圆轴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公开的刀模铁皮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a-圆轴、b-磁铁块、c-刀模铁皮、b-磁铁块、d-定位柱、e-定位孔、11-第一直角标记刻痕、12-产品定位孔、13-背胶刀口、21-Z型刻痕、22-半断刀、31-反Z型刻痕、32-半断刀、41-第二直角标记刻痕、42-全断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刀模组,包括第一圆刀模、第二圆刀模、第三圆刀模和第四圆刀模,各圆刀模上分别设置有刻痕,所述第二圆刀模与所述第一圆刀模通过刻痕套位,所述第三圆刀模与所述第二圆刀模通过刻痕套位,所述第四圆刀模与所述第三圆刀模通过刻痕套位,所述第一圆刀模和/或第二圆刀模和/或第三圆刀模和/或第四圆刀模分别包括圆轴和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圆轴上的刀模铁皮,所述刀模铁皮的工作区域表面向外凸出形成用于模切产品的刀口。

优选的,所述圆轴上镶嵌有磁铁块,所述刀模铁皮通过所述磁铁块的磁力作用吸附于所述磁铁块上并包附于所述圆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圆轴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刀模铁皮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刀模铁皮与所述圆轴通过所述定位柱和定位孔的配合而实现两者的定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刀模上的刻痕为第一直角标记刻痕,所述第二圆刀模上的刻痕为Z型刻痕,所述第三圆刀模上的刻痕为反Z型刻痕,所述第四圆刀模上的刻痕为与所述第一直角标记刻痕的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二直角标记刻痕。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角标记刻痕设置于所述第一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所述Z型刻痕设置于所述第二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所述反Z型刻痕设置于所述第三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所述第二直角标记刻痕设置于所述第四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形成的刀口至少包括产品定位孔刀口和背胶刀口,所述第二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形成的刀口至少包括两条半断刀,所述第三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形成的刀口至少包括一条半断刀,所述第四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形成的刀口至少包括两条全断刀。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圆刀模组,其包括了圆轴和应用于圆轴上的刀模铁皮,圆轴上镶嵌有磁铁块,刀模铁皮通过所述磁铁块的磁力作用吸附于所述磁铁块上并包附于圆轴上,因而节省模具费用的同时还可缩短加工模具时的周期,此外,使用时装卸方便,尤其在刀模铁皮发生磨损时,可以方便更换,节约时间,避免了重新设计和加工圆刀模,进一步节约了模具费用。

因产品工艺复杂,本实用新型将圆刀模组设计为套冲四次,做到第一圆刀模/第二圆刀模/第三圆刀模/第四圆刀模辊刀机连续滚压和贴合背胶两不误的目的,从而大大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难度,节省了手工贴合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模具费用。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圆刀模组,包括第一圆刀模、第二圆刀模、第三圆刀模和第四圆刀模,第一圆刀模、第二圆刀模、第三圆刀模、第四圆刀模分别包括圆轴和可拆卸地设置于圆轴上的刀模铁皮,刀模铁皮的工作区域表面向外凸出形成用于模切产品的刀口,其中,第一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形成的刀口至少包括产品定位孔12和背胶刀口13,第二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形成的刀口至少包括两条半断刀22,第三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形成的刀口至少包括一条半断刀32,第四圆刀模的刀模铁皮上形成的刀口至少包括两条全断刀42。

具体的,刹那间图7-8所示,圆轴a上镶嵌有磁铁块b,刀模铁皮c通过磁铁块b的磁力作用吸附于磁铁块b上并包附于圆轴a上,且圆轴a上设置有定位柱d,刀模铁皮c上设置有定位孔e,刀模铁皮c与圆轴a通过定位柱d和定位孔e的配合而实现两者的定位。第一圆刀模的刀模铁皮c上设置有第一直角标记刻痕11,第二圆刀模的刀模铁皮c上设置有Z型刻痕21,第三圆刀模的刀模铁皮c上设置有反Z型刻痕31,第四圆刀模的刀模铁皮c上设置有与第一直角标记刻痕11的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二直角标记刻痕41。

第二圆刀模与第一圆刀模通过刻痕套位,两者进行套位时,第二圆刀模上的Z型刻痕21的其中一个拐点与第一圆刀模的第一直角标记刻痕11的交点重合,从而实现第二圆刀模与第一圆刀模的套位;第三圆刀模与第二圆刀模通过刻痕套位,两者进行套位时,第三圆刀模上的反Z型刻痕31的其中一个拐点与第二圆刀模的Z型刻痕21的另一个拐点重合,从而实现第三圆刀模与第二圆刀模的套位;第四圆刀模与第三圆刀模通过刻痕套位,两者进行套位时,第四圆刀模上的第二直角标记刻痕41的交点与第三圆刀模的Z型刻痕21的另一个拐点重合,从而实现第四圆刀模与第三圆刀模的套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圆刀模组的组装和大致的工作原理如下:

1.首先,将第一圆刀模、第二圆刀模、第三圆刀模、第四圆刀模的刀模铁皮c和圆轴a上的防锈油擦干;

2.然后,将第一圆刀模、第二圆刀模、第三圆刀模、第四圆刀模的刀模铁皮c通过其上的定位孔与圆轴a上的磁铁块b上的定位柱的配合而贴合在圆轴a上,贴合时注意刀模铁皮c与圆轴a不可有脏污与油渍,不可划伤刀口。

3.使用套冲:第一圆刀模冲切出背胶、产品定位位孔,第二圆刀模冲切出半断刀22,第三圆刀模冲切出半断刀32,紧接着,利用第四圆刀模裁张;

4.最后,将裁张好的成品(如图5所示)整理后包装。

参见图6所示,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刀模组进行裁切产品的工艺流程具体如下:

在利用以上圆轴a上的铁皮刀片进行产品加工前,首先需要准备如下材料:

1)PET7550L离型膜,T=0.075MM,国标30+/-10g

2)TESA70420胶,T=0.2MM

3)PT75LA离型膜,T=0.075MM,国标30+/-10g

4)PT60H保护膜,T=0.06MM,国标6+/-2g

5)PA6008保护膜,T=0.06MM,国标8+/-3g

6)PEW05P保护膜,T=0.05MM,国标6+/-2g

上述的圆刀模组冲切过程如下:

一.将四块刀模铁皮c分别对应贴合在相应的圆轴a上,贴合时刀模铁皮c上的刻痕在圆轴a的非齿轮面端,从而分别完成第一圆刀模、第二圆刀模、第三圆刀模、第四圆刀模的组装;

二.采用辊刀7站机作业,将第一圆刀模、第二圆刀模、第三圆刀模、第四圆刀模依次安装于第二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七工位上;

三.将PET7550L离型膜放于M轴上,PT60H保护膜放于L1轴上,PET7550L非离型面与PT60H保护膜经过第一工位贴合,贴合后经过第二工位上的第一圆刀模冲压背胶痕迹、第一直角标记刻痕11、产品定位孔12;

四.将TESA70420胶放于U3轴经过第三工位贴合在PET7550L的离型面上,在第三工位后收起TESA70420原底纸;

五.将PT75LA离型膜放于U5轴上,PA6008保护膜放于辅助轴贴合PT75LA非离型面上,然后经过第二圆刀模(采用叠刀方式)冲压半断刀22、Z型刻痕21,第二圆刀模需通过Z型刻痕21与第一圆刀模上的第一直角标记刻痕11的配合实现与第一圆刀模的套位;

六.经第三圆刀模冲压半断刀32和反Z型刻痕31,第三圆刀模通过反Z型刻痕31与第二圆刀模上的Z型刻痕21配合实现与第二圆刀模的套位,然后收PT75LA+PA6008余料;

七.在第六工位前的辅助轴上放PEW05P保护膜,经过第六工位的N3橡胶轴收PEW05P保护膜和胶;

八.最后,经过第七工位上的第四圆刀模进行裁张处理,从而形成如图5所示的产品,收张料,第四圆刀模需要通过第二直角标记刻痕41与第三圆刀模上的反Z型刻痕31配合实现与第三圆刀模的套位。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