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芯双码对号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2055发布日期:2018-06-28 03:2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静芯双码对号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机械对号密码锁。



背景技术:

普通的机械对号锁,主体结构由锁体底座、数码盘以及若干对号拨片构成,数码盘和对号拨片之间由锁杆穿过锁体底座进行连接,每一个对号拨片都有一个开启缺口,对应每一个对号拨片缺口都有一组特定的数码体现在数码盘上,通过旋转数码盘,使锁杆传动拨片旋转,按照特定数码遥控指挥对号拨片,使所有拨片开启缺口完成重合,实现开启功能。由于数码盘始终外露并处于自由随意旋转状态,盗贼可以通过猜测密码和专业感知技术进行无限次数尝试开锁,更别说出现密码泄露,给盗锁带来诸多方便,令市面上广泛使用的传统对号锁在盗贼面前形同虚设,根本不能有效防盗。市场现有传统对号锁几乎均能在几分钟内盗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静芯双码对号锁,在保持机械对号锁基本构造的基础上,将普通机械对号锁数码盘设计为弹子锁芯结构,锁芯由锁芯套包裹一并隐藏在数码盘中;锁芯钥匙槽一端与数码盘固定连接外露,锁芯外端为钥匙入口,锁芯内设钥匙槽,钥匙槽侧端设有弹子孔,锁芯位于锁芯套内,锁芯套对应锁芯弹子孔也设有弹子孔,锁芯弹子孔内设有一层弹子,锁芯套弹子孔内对应一层弹子设有二层弹子,二层弹子后端设有弹簧顶压一二层弹子,弹簧外端封闭,锁芯后端与锁杆连接,穿过锁体底座实现带动对号拨片旋转;锁芯套后端与锁体底座一体连接。开启时,钥匙插入数码盘外露锁芯,钥匙上的牙码使锁芯一层弹子与二层弹子之间的间隙正好位于锁芯与锁芯套的相邻界面时,锁芯摆脱锁芯套二层弹子的束缚,数码盘和锁芯可以自由旋转指挥对号拨片;反之,钥匙拔出,弹簧顶持一二层弹子下行,二层弹子栓销在锁芯和锁芯套之间,使锁芯不能转动,彻底锁死数码盘,无法旋转对号开锁。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对号拨片密码”锁定基础上追加一重数码盘“静芯钥匙牙码”锁定,该实用新型能有效克制针对机械对号锁的技术性开启,具有绝佳的防盗效果。

与数码盘一体设计的锁芯采用“静芯绊码”结构:在锁芯整排弹子孔外端,与锁芯钥匙槽平行,沿整排弹子孔中线贯穿所有弹子孔,增开一条内宽外窄,截面为“梯形+矩形”合体的马蹄状绊码槽;锁芯弹子孔和锁芯一层弹子均设计为“T”型台阶状,锁芯套二层弹子则设计为两端粗中间细的“工”字型。该结构设计只允许在锁芯和数码盘静止状态下插入钥匙一次性解除所有弹子针对锁芯的锁定。进而旋转数码盘对号开锁。如果没有钥匙,利用任何开锁工具沿锁芯开启方向施加到锁芯上的旋转力(技术性开启锁具所必须),锁芯套二层弹子都将卡在绊码槽中无法脱离锁芯,以静制动。绊码槽的存在,增大了锁芯套二层弹子与锁芯之间的锁定配合间隙,技术性开锁事先施加在锁芯开启方向上的旋转力,会加大锁芯旋转角度,此时利用开锁工具拨撬抬升二层弹子,使其脱离锁芯解除锁定过程中,二层弹子的“工”型设计,恰好令二层弹子卡入绊码槽中无法摆脱锁芯,使锁芯和数码盘无法转动。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了解“静芯绊码”锁芯的防盗原理,首先必须了解开锁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一是配合,二是力。正常开锁,首先是插入钥匙,实现钥匙牙码和所有弹子的对应静态配合,然后沿锁芯开启方向施加开启旋转力,从而转动锁芯开启锁;技术性开锁则是首先在外露锁芯上,沿其开启旋转方向上施加一个带动外力,然后再用异型拨撬工具进入锁芯钥匙槽,按弹子受力顺序,一一抬举拨动弹子寻找各自解除锁定的“配合”,所有“配合”一旦完成,带动外力便会随时起效,带动锁芯旋转开启锁。所谓技术性开锁,就是利用拨锁工具开锁,摆脱钥匙依赖,迫使钥匙牙码失去意义,也就是在没有钥匙和不损坏锁具的条件下,实现锁具开启。综上所述,技术性开锁只是把正常开锁的“配合”和旋转开启“力”颠倒顺序,逆向操作。通过先给锁芯施加旋转力,再实施拨撬弹子寻找摸索“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恰恰是不允许在没有钥匙牙码配合的状态下,旋转锁芯或者数码盘。基本保持了传统对号锁的构造,在锁芯整排弹子孔外端,与锁芯钥匙槽平行,沿整排弹子孔中线贯穿所有弹子孔,增开一条内宽外窄,截面为“梯形+矩形”合体的马蹄状绊码槽,正是这个绊码槽的存在,增大了锁芯套二层弹子与锁芯之间的锁定配合间隙,技术性开锁事先施加在锁芯开启方向上的旋转力,会加大锁芯旋转角度,此时利用开锁工具拨撬抬升二层弹子,使其脱离锁芯弹子孔解除锁定过程中,二层弹子的“工”型设计,恰好令二层弹子卡入绊码槽中无法摆脱,绊码槽与工型弹子携手在拨撬弹子破解钥匙牙码必经之路上设置了不可逾越的羁绊,使之离开钥匙无法完成“配合”开锁。即便有个别二层弹子通过回转锁芯,侥幸绕过绊码槽,被托出锁芯,解除了锁定,但在排除下一个受力弹子时,要想再次绕过绊码槽,依然需要锁芯回转,前面通过拨撬已经完成了配合的弹子便会瞬间掉回原位恢复锁定,令前期努力前功尽弃。技术性开锁的局限恰恰是需要借助外力(旋转锁芯的开启力)再去单个逐一排除弹子锁定,并无法同时托举两个以上的弹子完成配合。只有钥匙能够在锁芯静止状态下实现一次性托举所有弹子完成牙码配合。如果没有钥匙,利用任何开锁工具沿锁芯开启方向施加到锁芯上的旋转力(技术性开启锁具所必须),锁芯套二层弹子都将卡在绊码槽中无法脱离锁芯,完美体现以静制动。锁芯弹子孔和锁芯一层弹子采用“T”型设计,也实现个别一层弹子在锁芯弹子孔中悬空设置,有效杜绝社会上刚刚出现的技术性撞匙开锁。任你十八般兵器轮流上阵,数码盘在静芯绊码结构锁芯的作用下岿然不动,无法旋转对号拨片实施开锁。该静芯双码对号锁在基本不改变传统对号锁构造的情况下,使任何盗者均不能盗启该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绊码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过钥匙(牙码)解除弹子锁定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绊码槽与“工”型弹子配合防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静芯双码对号锁,如图1和图2所示。由锁芯1、锁芯套2、数码盘4、锁杆5、锁体底座6以及对号拨片7组成。与数码盘一体设计的弹子锁芯结构,由锁芯弹子孔8、绊码槽9、锁芯一层弹子10、锁芯套二层弹子11以及弹子簧12组成。所述的锁芯1包裹在锁芯套 2内一并隐藏在数码盘4中,钥匙槽孔3设在锁芯前端,钥匙槽型不限。弹子簧位于锁芯套内,弹子簧前端至钥匙槽内设一二层弹子,钥匙牙齿和一二层弹子配合实现锁芯针对数码盘的启闭,锁芯后端连接锁杆,锁杆另一端则连接对号拨片,用以传动旋转拨片对号开锁等的传统结构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所述的绊码槽,是在锁芯整排弹子孔外端,与锁芯钥匙槽平行,沿整排弹子孔中线贯穿所有弹子孔,增开一条内宽外窄,截面为“梯形+矩形”合体的马蹄状防盗槽。

如图1所示,平时,设在数码盘中的锁芯处于锁定状态,钥匙槽中没有钥匙,锁芯套二层弹子受弹子簧顶持,推动锁芯一层弹子同步下行,锁芯套二层弹子会进入锁芯弹子孔,对锁芯形成拴销锁定。由于锁芯和数码盘一体连接,固数码盘受控于锁芯也处于锁定状态。由于锁芯弹子孔和锁芯一层弹子均设计为T型台阶状,该图也便显示了锁芯一层弹子在锁芯钥匙槽中个别存在的悬空状态(个别一层弹子无法触及钥匙槽底)。让撞匙开锁变成徒劳。

如图3所示,钥匙槽中有钥匙插入,在完成钥匙牙齿和弹子的传统配合过程中,钥匙牙齿推动锁芯一层弹子,一层弹子再推动锁芯套二层弹子克服弹子簧弹力上行,钥匙牙码会配合锁芯一层弹子,恰好把锁芯套二层弹子推出锁芯,锁芯静止不动状态下,锁芯套二层弹子可以平安通过绊码槽摆脱锁芯,退入锁套弹子孔。令锁芯一层弹子和锁芯套二层弹子的接触点恰好位于锁芯和锁套的配合转切界面,此刻锁芯摆脱所有锁套二层弹子束缚,可顺利转动锁芯和数码盘对号。

如图4所示,当数码盘锁芯遭遇技术性开启,本实用新型锁芯“绊码槽”的存在,增大了锁芯套二层弹子与锁芯之间的锁定配合间隙,技术性开锁事先施加在锁芯开启方向上的旋转力,会加大锁芯旋转角度,此时利用开锁工具拨撬抬升二层弹子,使其脱离锁芯弹子孔解除锁定过程中,二层弹子的“工”型设计,恰好令二层弹子卡入绊码槽无法摆脱。绊码槽与工型弹子携手在拨撬弹子破解钥匙牙码必经之路上设置了不可逾越的羁绊,使之离开钥匙无法完成“配合”开启锁芯旋转数码盘。

该实用新型只允许在锁芯静止状态下,利用钥匙牙码一次性解除所有弹子对应的锁定,令锁芯摆脱锁芯套二层弹子束缚,解放数码盘旋转功能。即便遭遇破解了拨片对号密码,没有数码盘锁芯钥匙,同样无法旋转数码盘尝试对号。该实用新型必须是在拿到钥匙,并知道拨号密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转动数码盘实施对号开锁。钥匙牙码和拨号密码二者缺一不可。以较为简单的设计和较低的制作成本实现了有效防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